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 格式:pptx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7
七年级生物《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知识点整理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温暖空气:鼻腔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流经鼻腔的空气。
湿润空气:鼻腔内的黏液湿润吸入的空气。
清洁空气:鼻毛、鼻腔内的黏液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杀灭一些细菌。
②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③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
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
(吃饭时大声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会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
)
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
④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 肺
(1)地位: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位置:肺位于胸腔。
两个肺,左右各一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3)功能:气体交换
2. 呼吸肌分为肋间肌和膈肌
3.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
4. 呼吸肌与胸廓容积的关系
口诀: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
5. 模拟实验。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1)温暖空气:鼻腔预热吸入的冷空气。
(2)清洁空气:鼻毛、鼻腔内的黏液阻挡和粘住、杀灭吸入的灰尘和细菌。
(3)湿润空气:鼻腔内的粘液湿润吸入的空气。
呼吸道还有温暖、清洁和湿润的作用:鼻腔能余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了吗?不能完全避免。
因为呼吸道处理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呼吸道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
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痰中含有很多病原体。
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这些都可以通过痰进行传播。
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生活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北欧人的鼻子要大些,鼻腔也就要相应长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这跟遗传和环境有关系。
6.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畅,利于空气进出肺部。
反之,空气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堵塞,造成窒息。
7.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说一说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
外界空气---- 鼻--- 咽--- 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8.用口呼吸和用鼻呼吸哪个更卫生,为什么?鼻毛----阻挡灰尘黏膜----粘住灰尘和细菌,湿润空气血管---温暖空气肺中的氧气最终被运到哪里去了?氧气最终是在哪里被利用的?呼吸作用: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这些器官共同协作,负责将空气中的氧气输送到人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放出去,保持体内呼吸平衡。
然而,在我们呼吸的过程中,空气中可能存在各种细菌、病毒、灰尘、花粉等微小颗粒物,因此呼吸道也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
本文将介绍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机制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呼吸道。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鼻腔鼻腔是空气进入人体的第一个过滤屏障。
鼻子的内部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黏膜。
当空气进入鼻腔时,这些血管会分泌大量的液体,将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等微小颗粒物附着在液体上,然后使其被流入后咽下,从而有效地过滤掉了大部分的细菌和灰尘等微小颗粒物。
喉咙当空气通过鼻子进入人体后,它会进入喉咙。
喉咙有一个弹性的瓣膜——喉头软骨,能够把空气向下传送并防止它返回鼻腔。
喉咙还有很多的黏液和纤毛,能够吸附和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其他微小颗粒物。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入肺部的通道。
它们内部有大量的黏液和纤毛,能够清除空气中残留的细菌、病毒和灰尘等微小颗粒物。
这些微小颗粒物被清除后,会被吞咽或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体外。
肺部肺部是呼吸道的最后一个过滤屏障。
当空气透过支气管到达肺部时,它会被进一步过滤掉微小颗粒物和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肺里有很多的气泡,称为肺泡。
肺泡既能让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其壁进入血液中,又能让二氧化碳排放出去。
这一过程被称为气体交换。
如何保护呼吸道尽管呼吸道能够有效地清理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和病原体等有害物质,但是我们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呼吸道,以免呼吸系统受到有害物质的损害。
戴口罩戴口罩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之一,能够有效地阻挡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灰尘等微小颗粒物进入人体。
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医院等高风险区域,一定要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保护呼吸道的重要措施之一。
洗手是最基本的卫生习惯,可杀死手上可能存在的病菌和病毒。
初三生物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A.鼻黏膜能分泌黏液B.鼻腔前部生有鼻毛C.鼻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以上三项都对【答案】D【解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其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2.下表表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B.从呼吸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D.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消耗了氧【答案】D【解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
3.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们吐出的痰是在呼吸道内形成的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C.北欧人的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冬天寒冷的空气D.在患重感冒时,往往用嘴呼吸,这对吸入的空气起到了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答案】D【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我们吐出的痰是在呼吸道内的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北欧人的鼻子要比非洲大一些,这有利于对吸入寒冷空气温暖、湿润、清洁作用,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教案示例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一)知识1.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自编小品《三心二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如新课.通过思考,描述感觉,回答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如捏鼻子,闭嘴。
请学生谈谈感受,引起学生思考。
然后引出呼吸的重要性。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看书43页图Ⅳ-25,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讨论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
明确鼻、咽都与外界相通,是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门户。
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
演示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一个通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呼吸道。
组织学生比较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的感受,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
从而引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三、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3、发声学生阅读资料,讨论45页的讨论题,明确:1、骨与软骨作支架,使整个呼吸道畅通。
2、用鼻呼吸,黏液能湿润空气,鼻毛能清洁空气。
鼻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组织学生阅读44页资料分析,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演示图片:气管呈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概述呼吸道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将空气引入肺部,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而呼吸道在空气进入肺部之前,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以保证吸入的空气质量良好,对人体健康无害。
本文将从鼻腔、喉咙和气管等方面介绍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
鼻腔的处理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在空气进入肺部之前,首先会通过鼻腔中的一系列机制进行处理。
以下是鼻腔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程:过滤鼻腔内衬有大量的细毛和黏液,这些细毛能够滤除空气中的尘埃、花粉、细菌等颗粒物质,而黏液能够吸附并阻止这些颗粒物质进一步进入呼吸系统。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肺部免受颗粒物质的侵害。
温度调节鼻腔内有大量的血管,通过这些血管可以将冷空气加热到体温附近。
这样可以减少对肺部的刺激,提高空气的适应性,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空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加湿鼻腔内黏液的分泌和蒸发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使其保持适当的湿度。
这对于保护呼吸道的黏膜免受过度干燥的损伤非常重要。
同时,适当的湿度可以减少呼吸肌肉的负担,提高呼吸效率。
喉咙的处理当空气通过鼻腔后,会进入喉咙,接受进一步的处理。
声带和喉头喉咙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空气的进出和声音的发声。
声带能够在空气通过时震动,产生声音。
喉头则通过肌肉的调节,控制空气的通畅和阻塞,在进食时防止食物进入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的处理当空气通过喉咙后,会进入气管,然后分支为两个主要的支气管通向肺部。
粘液的分泌气管和支气管内壁有大量的黏膜细胞,能够分泌黏液。
黏液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内的摩擦和保持湿润,使空气能够更顺畅地通过。
纤毛的运动气管和支气管壁上还分布着大量的纤毛细胞。
这些纤毛能够以波浪状的方式运动,将黏液和其中悬浮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朝喉咙方向移动。
这种纤毛的运动有助于清除呼吸道中的有害物质,减少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支气管的分支支气管会分支成越来越小的支气管,直至形成肺泡。
这种分支结构使肺部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和效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前两章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和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体如何从外界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呼吸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在介绍呼吸道的组成时,教材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呼吸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
在阐述呼吸道的功能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呼吸道的具体组成和功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
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能够对空气进行处理的原因。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呼吸道的组成。
(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2、教学难点(1)呼吸道对空气进行处理的原理。
板书设计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目录•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空气成分与性质•呼吸道对空气处理过程•常见呼吸道疾病与预防措施•健康生活习惯与呼吸道保健•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呼吸道结构与功能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组成及作用01020304对吸入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加温和湿润。
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对吸入空气进行进一步处理。
保护下呼吸道,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将空气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黏膜与纤毛运动机制黏膜呼吸道内表面覆盖着一层黏膜,能够分泌黏液,黏附吸入的尘埃和微生物。
纤毛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许多纤毛,它们像“扫帚”一样不断摆动,将黏液和附着的尘埃、微生物等异物推向咽部,最终通过咳嗽或吞咽排出体外。
呼吸道对气体交换的调节呼吸运动01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改变胸腔容积,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过程。
气体交换02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呼吸道通过调节肺泡通气量和血液流量,以及改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等方式,维持气体交换的平衡。
神经调节03呼吸中枢通过神经调节控制呼吸运动,同时感受器能够感知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
空气成分与性质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氧气大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0.8%,是人类及动物呼吸必需的气体,参与细胞呼吸过程,提供能量。
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4%,虽然含量较低,但对于植物光合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空气湿度、温度及压力变化湿度空气湿度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地理位置、季节和气候条件影响。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舒适度产生影响。
温度空气温度随地理位置、季节和天气条件而变化。
寒冷空气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和呼吸困难,而炎热空气可能导致出汗增多和呼吸急促。
压力大气压力受海拔高度、气象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
气压变化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如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可能导致空气稀薄,引发高原反应。
免费课件CONTENTS•呼吸道结构与功能概述•空气成分与性质分析•呼吸道对空气处理机制剖析•常见呼吸道疾病与预防措施•实验方法与技巧分享•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呼吸道结构与功能概述01呼吸道组成及作用呼吸道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分。
作用作为气体交换的通道,对吸入空气进行过滤、加温和湿润处理。
鼻腔结构与功能鼻腔结构内部有鼻毛、鼻黏膜和丰富的血管。
功能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加温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同时嗅觉功能也主要由鼻腔完成。
咽、喉部结构及作用咽、喉部结构咽位于鼻腔后方,与食管和气管相连;喉部包含声带等发声结构。
作用作为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同时协助发声和呼吸功能。
气管、支气管与肺部关系气管、支气管结构气管位于食管前方,分支为左右两支支气管进入肺部。
与肺部关系气管和支气管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到肺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肺部健康与呼吸道功能密切相关,共同维护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
空气成分与性质分析02其他物质如臭氧(O3)、一氧化二氮(N2O )、甲烷(CH4)等,含量极微。
CO2)约占0.03%,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稀有气体约占0.93%,包括氦、氖、氩、氪、氙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氮气(N2)约占78.08%,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化学性质不活泼。
氧气(O2)约占20.95%,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
大气中主要成分及比例空气中微粒物质来源和危害来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
危害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湿度、温度对呼吸影响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
高湿度会使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增加呼吸负担;低湿度则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抵抗力。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也会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
高温会使人体出汗增多,呼吸加快,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流失;低温则会使呼吸道血管收缩,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专题06 人体的呼吸、循环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图示呼吸道鼻腔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咽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发声的器官气管、支气管以C形的软骨为支架,保证气体通畅。
气管壁上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保持湿润,还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壁上有纤毛,它不停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再进入食道,或经咳嗽排除体外,这就是痰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全过程名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①②)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③④)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细胞与血液气体交换(⑤⑥)怎样实现呼吸运动气体扩散作用血液循环气体扩散作用血液成分变化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图示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气体交换原理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造成了外界气压和肺内气压差,促进了空气流动。
气体交换过程模拟膈肌运动实验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
左图代表呼气右图代表吸气曲线图曲线Ⅰ表示平静状态,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8次。
曲线Ⅱ表示运动运动状态,呼吸频率每27次。
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
B、C表示吸气和呼气结束时的瞬间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过程当外界空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故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高,故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
②肺泡壁外紧贴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3)探究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空气成分的变化演示实验现象: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分析数据结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温馨提示●气体交换的原理:就是气体的“扩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