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若干规定为了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简称采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关于“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
各级政府要把采标工作同国家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把采标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对采标的项目,各级技术进步计划中应予优先安排。
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要与采标工作相结合。
企业的技术改造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对重点产品采标,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有关管理部门应按国家技术改造的有关规定,优先纳入各级技术改造计划。
在技术引进中,要优先引进有利于使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设备及有关技术文件。
引进的全套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采标要求。
三、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的新产品要优先列入各级新产品开发计划,并优先享受国家和地方有关新产品的优惠政策。
对采标重点产品项目,凡符合国家重点新产品规定的,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并享受规定的政策。
四、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与采标工作相结合,要围绕采标工作加强质量管理,积极推行等同采用 ISO 9000 系列标准的 GB/T 1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五、国家对采标产品实行标志制度。
对于采标产品,企业可以自愿申请“使用采用国际标准标志”,采标标志的申请程序和使用要求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采标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对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由国家和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内外公布。
六、对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采购原材料、配套设备、备品备件时,必须优先采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顺应国际贸易的需求,提高我国产质量量和技术水平,促进采用国际规范任务的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规范化组织的有关规则,并结合我国的实践状况,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规范是指将国际规范的内容,经过火析研讨和实验验证,同等或修正转化为我国规范〔包括国度规范、行业规范、中央规范和企业规范。
下同〕,并按我国规范审批发布顺序审批发布。
第三条国际规范是指国际规范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规范,以及国际规范化组织确认并发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规范。
第二章采用国际规范的原那么第四条采用国际规范,应当契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照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牢靠。
第五条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规范应当以相应国际规范〔包括行将制定完成的国际规范〕为基础。
关于国际规范中通用的基础性规范、实验方法规范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规范中的平安规范、卫生规范、环保规范制定我国规范,应当以保证国度平安、防止诈骗、维护人体安康和人身财富平安、维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安康、维护环境为合理目的;除非这些国际规范由于基本气候、天文要素或许基本的技术效果等缘由而对我国有效或许不适用。
第六条采用国际规范时,应当尽能够同等采用国际规范。
由于基本气候、天文要素或许基本的技术效果等缘由对国际规范停止修正时,应当将与国际规范的差异控制在合理的、必要的并且是最小的范围之内。
第七条我国的一个规范应当尽能够采用一个国际规范。
当我国一个规范必需采用几个国际规范时,应当说明该规范与所采用的国际规范的对应关系。
第八条采用国际规范制定我国规范,应当尽能够与相应国际规范的制定同步,并可以采用规范制定的快速顺序。
第九条采用国际规范,应当同我国的技术引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良相结合。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正文:----------------------------------------------------------------------------------------------------------------------------------------------------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1992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35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的开展,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国际标准化和贸易方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简称采标),是指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下同),并贯彻实施。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规,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适用我国气候、地理条件和资源合理利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凡已有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的,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
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能适应需要的,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第六条对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贸易需要的标准应当先行采用,并与相关标准相协调。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doc 6页)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下同),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除非这些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
第六条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当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称。
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程度的具体标注方法应遵守《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0.2)。
第十四条在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中,应当说明或者标明技术性差异和编辑性修改,具体说明或者标注方法应遵守《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0.2)。
第十五条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的编号表示方法如下:(一)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采用双编号的表示方法,示例:GB×××××-××××/ISO×××××:××××。
机械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可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机械工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07.01•【文号】•【施行日期】1996.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标准化正文机械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可管理办法(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三日机械工业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机械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便利产品的配套和协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机械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指产品依据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并达到标准的要求。
尚无对应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应达到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机械工业主要产品应执行的标准目录另行发布。
第三条机械工业部对采用并达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和我国标准要求的机械工业产品实行采用标准认可办法。
经由生产企业自愿申请,产品按本办法确认符合规定标准,由机械工业部统一颁发产品采用标准证书,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申请采用标准认可的机械工业产品,凡符合《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可同时申办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由机械工业部统一受理备案,并向国家技术监督局报送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的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录,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机械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负责统一管理机械工业产品采用标准认可工作,其职责是:(一)制定产品采用标准认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二)审批、颁布及撤销产品采用标准证书。
第六条机械工业部设立产品采用标准认可办公室(设立在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负责办理机械工业产品采用标准认可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一)受理业经初审确认的机械工业产品采用标准认可申请;(二)办理机械工业产品采用标准认可的复审、确认;(三)办理由机械工业部颁发的产品采用标准认可证书的有关审批手续;(四)办理向国家技术监督局申办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的有关事宜;(五)办理有关机械工业产品采用标准的信息统计与发布;(六)组织对发证后的产品进行有重点的监督检查。
关于推进化工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若干规定(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化学工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4.09.07•【文号】•【施行日期】1994.09.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关于推进化工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若干规定(试行)(1994年9月7日化学工业部)为了推进化工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下简称采标),引导和鼓励有关部门、企业积极采标,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若干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采标已成为化工改革发展及化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紧迫问题。
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应提高认识,把采标工作与国家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把采标工作纳入本部门、本企业的生产发展、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计划中,对采标项目各项计划应予以优先安排。
二、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新产品开发应与采标工作相结合。
企业技术改造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对重点产品采标,且需要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流程等进行技术改造的,化工有关部门要优先将其纳入各级技术改造计划。
在技术引进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加强标准化工作,技术引进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标准化审查,并应有熟悉标准化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引进项目要求供方提供的标准资料和技术文件必须齐全;技术引进中获得的有关标准资料,应由引进单位及时编写目录,做好存档工作。
新产品的开发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充分考虑标准化要求,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新产品从实验室研究、设计、试制到生产各阶段,都应当进行标准化审查,积极采标。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下同),且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且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除非这些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
第六条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当将和国际标准的差异控制于合理的、必要的且且是最小的范围之内。
第七条我国的壹个标准应当尽可能采用壹个国际标准。
当我国壹个标准必须采用几个国际标准时,应当说明该标准和所采用的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
第八条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尽可能和相应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步,且能够采用标准制定的快速程序。
第九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当同我国的技术引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进相结合。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法规类别】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发布日期:1992年12月13日实施日期:1992年12月13日)废止【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已变更)【发布日期】1984.03.27【实施日期】1984.03.2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国家标准局颁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和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订入我国标准,并贯彻执行。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是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区别对待。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订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规定的某些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其它国际上先进的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讲求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采用国际标准要合理地确定采用程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做到标准门类齐全,标准之间协调统一、相互配套。
第六条采用国际标准要促进标准水平和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对我国现行标准中高于国际标准的质量指标和要求,一般不应降低。
第七条对于国际标准中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原材料标准和通用零部件标准,要先行采用。
通用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以及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标准,一般应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一)基本概念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
什么是国际标准?什么是国外先进标准?什么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中的等同采用、等效采用等一些基本概念也必须予以明确,以便于统一的理解和运用。
1.国际标准的定义及包括的范围(1)国际标准的定义。
在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中规定了国际标准的定义:"由国际标准化团体通过的标准"。
1991年ISO/IEC公布的国际标准定义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的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国际标准化团体是指1SO、IEC以及由ISO公布的其它27个国际组织。
(2)际标准的范围。
国际标准包括ISO标准、IEC标准及其它27个国际组织通过的标准。
ISO标准截止到1995年底约有10189个,主要是除电工、电子以外的其它专业如机械、冶金、化工、石油、土木、农业、轻工、食品、纺织、交通运输、卫生、环保、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IEC标准2100个,包括电工、电子方面的国际标准。
ISO、IEC是两个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和IEC共发布国际标准1万多个。
其它27个国际组织是: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联合委员会(CAC);关税合作理事会(CCC);国际电气设备合格认证委员会(CEE)(CEE已并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国际原子能机构(1AEA);国际民航组织(1CAO);国际射线单位与量值委员会(1CRU);国际制酪业联合会(1DF);图书馆协会国际联合会(1FLA);国际制冷学会(1LR);国际劳工组织(1LO);国际海事组织(1MO);国际橄榄油理事会(100C);国际射线防护委员会(1CRP);国际兽疫防治局(OIE);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1WO);国际铁路联合会(UI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AT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0);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号《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长二○○一年十二月四日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下同),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除非这些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
第六条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当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控制在合理的、必要的并且是最小的范围之内。
第七条我国的一个标准应当尽可能采用一个国际标准。
天津市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标准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我市采用国际标准的管理,根据一九七九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和一九八四年国家标准局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是,认真研究,区别对待,积极采用。
要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订入我国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含企业内控标准)中,并贯彻执行。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订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规定的某些标准。
〔注1〕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其他国际上先进的标准。
〔注2〕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企业标准和剖析国外先进样品(样机),取得数据,制订标准,也是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一种形式。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第四条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讲究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要合理地确定采用程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做到标准门类齐全,标准之间协调统一、相互配套。
第六条要促进标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对现行标准中高于国际标准的质量指标和要求,一般不应降低。
第七条要以国际标准的最新文本为蓝本,其中文译本应经各部行业归口所或我市行业(公司)以上总工程师负责审定。
第八条对国际标准中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原材料标准和零部件元器件标准,要先行采用。
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标准,一般应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第九条在国际标准中推荐几种方案或只规定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情况下,采用这类标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国际上通行的方案或作出必要的补充。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1997年12月2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87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境内采用国际标准的单位。
第三条采用国际标准应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讲求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应合理确定采用程度,有利于提高我省的标准水平,做到标准之间协调统一、相互配套。
第五条对国际标准中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原材料标准和通用零部件标准应优先采用。
对产品性能质量标准、先进试验测试方法应择优采用。
通用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以及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标准,一般应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第六条对未搜集到国际标准的,可剖析国外先进样品(样机),根据法定检验机构对样品(样机)的实测数据或参照国外先进产品的有关技术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制定相应水平的标准,可视为采用国际标准。
第七条凡列入省重点产品目录、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的产品、创优产品(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的产品除外)、引进国外技术或设备、中外合作(合资)生产的产品以及主要原材料、元器件、基础件、通用零部件必须采用国际标准。
第二章转化第八条采用国际标准,均应转化制定为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已列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除外。
第九条对准备采用的国际标准,应先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技术归口单位确认其先进性、可行性、译文的准确性,并出具证明标准水平的材料。
第十条将国际标准转化为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其编写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将国际标准转化为地方标准,应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
将国际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应经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并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转化标准应出具下列文件及资料:(一)标准呈报审批、备案表;(二)地方或企业标准文本;(三)标准编制说明书;(四)标准试验和论证报告;(五)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对比分析;(六)标准实施后经济效果预测;(七)用户意见汇总;(八)标准审定会会议纪要及参与审定人员的签名;(九)国际标准的中译文本(非国家统一组织翻译的文本,应有原文、译文、审校和技术审查人的签名)。
关于如何界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一、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国内标准类别1、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已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标准的前言部分已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2、经备案的企业标准(企业联盟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企业标准备案时,应提供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文本(中译文);如果是国外同类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的实测值或产品说明书明示的技术指标,应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企业实验室或公共检测机构)或产品说明书。
二、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界定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2、国外先进标准(1)国际上公认的24个创新型国家或地区(瑞士、美国、日本、瑞典、德国、荷兰、加拿大、英国、法国、以色列、奥地利、芬兰、丹麦、比利时、挪威、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台湾、冰岛、爱尔兰、香港、新加坡、韩国)的国家或地区标准;(2)24个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国家或地区、欧盟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法规,如欧盟的指令等;(3)国际上权威的区域性组织制定的标准,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等制定的标准;(4)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协会标准,如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标准(ACEA)等;(5)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同类产品的企业标准。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1、我国特有的产品。
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可以是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如黄酒。
2、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
采用的国外先进标准可以是财富世界500强公司同类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的实测值或产品说明书明示的技术指标。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的开展,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国际标准化和贸易方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简称采标),是指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下同),并贯彻实施。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规,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适合我国气候、地理条件和资源合理利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凡已有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的,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
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能适应需要的,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第六条对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贸易需要的标准应当行采用,并与相关标准相协调。
第七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标准时,应当同时采用与其配套的相关标准。
第八条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跟踪国际标准化发展,积极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积极争取把我国标准或提案转为国际标准。
第九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应当同我国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相结合。
第十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各部门和各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贯彻实施。
第三章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和表示方法
第十一条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分为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和非等效采用。
等同采用,指技术内容相同,没有或仅有编辑性修改,编写方法完全相对应;
等效采用,指主要技术内容相同,技术上只有很小差异,编写方法不完全相对应;非等效采用,指技术内容有重大差异。
第十二条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程度的表示方法如下表:
--------------
|采用程度|符号|缩写字母|
|----|--|----|
|
等同
|≡
|idt或IDT|
|----|--|----|
|
等效
|=
|eqv或EQV|
|----|--|----|
|非等效
|≠
|neq或NEQ|
--------------
在我国标准目录中,分别用三种符号表示;在电报传输或电子数据处理中,分别用三种缩写字母表示。
第十三条
采用国际标准(不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其采用程度,在我国标准的封面上和首页上表示方法如下:
GB
××××-××(idt
ISO
××××-××××)
GB
××××-××(eqv
ISO
××××-××××)
GB
××××-××(neq
ISO
××××-××××)
第四章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的编写方法
第十四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按我国国家标准GB1.1的规定编写。
第十五条采用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包括国外先进企业标准),在我国标准的前言中,写明被采用标准的组织、国别、编号、名称、采用的程度和简要说明我国标准同被采用标准的主要差异。
第十六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在编制说明中,应当详细地说明采用该标准的目的、意义、标准的水平(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水平),我国标准同被采用标准内容的主要差异,差异的原因和理由等。
第五章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的管理和物质条件
第十七条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实行标志制度。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我国标准的制定、审批、编号、发布、出版、组织实施和监督,同我国其他标准一样,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管理,对于涉及国计民生重要产品的采标工作,应认真分析国际标准化动向,我国产业政策,并考虑我国基本技术及资源条件,通过充分技术询征,经行业审查同意,方可纳入采标计划,推广贯彻。
第二十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需要进行的重要研究、试验项目,标准制定部门、单位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纳入其科研计划,并认真执行。
第二十一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所需经费,根据标准的级别,标准制定部门、单位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列入其预算,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全国标准信息机构负责搜集、提供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及有关资料。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各部门的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组织归口方面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翻译、审核、核定和出版工作,并定期向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标准信息单位,以及全国标准信息机构通报情况。
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国外先进标准资料,并将搜集到的标准资料的目录寄送各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标准信息单位,以及全国标准信息机构,全国标准信息机构在标准信息刊物中予以报导。
第二十三条国家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措施,另行规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局1984年3月27日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1989年出版的《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Index)》中列入的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计量局(BIPM)
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关税合作理事会(CCC/CCD)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国际电气设备合格认证委员会(CEE)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AIEA)
国际民航组织(ICAO/OACI)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CIPR)
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
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FIL)
国际图书馆协会与学会联合会(IFLA)国际制冷学会(IIR/IIF)
国际劳工组织(ILO/OIT)
国际海事组织(IMO/OMI)
国际橄榄油理事会(IOOC/COI)
国际兽疫防治局(OIE)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IWO/OIV)
国际铁路联盟(UI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世界卫生组织(WHO/OMS)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OMPI)
未列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Index)》的国际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
万国邮政联盟(UPU)
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
国际羊毛局(IWS)
国际焊接学会(IIW)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
国际电影技术协会联合会(UNIATEC)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组织(SEMI)区域性组织如: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欧洲广播联盟(E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