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超塑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64.91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轮毂超塑性镁合金制备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概述车辆轻量化发展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在确保车辆综合性能的前提下,增加镁合金产品在其中的比重则成为车辆轻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轮毂作为车辆的重要运动部件,它的轻量化不仅可以提高驾乘舒适度和车辆动力学性能,而且可以节能降耗、减少废气排放。
但现有镁合金轮毂制备工艺中,无论是锻造法还是铸造法,镁合金都需要在熔融状态下成形,在熔炼和加工过程中极容易氧化燃烧,生产难度很大,制造成本过高,同时,其强度、韧性和疲劳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国外汽车制造商只限用在跑车或概念车中。
本公司根据镁合金轮毂的结构特点,提出以超塑性复合挤压成形制备镁合金汽车轮毂方法,将固态镁板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超塑性成形,避免了熔融成形的不足,使分子结晶得到细化纤维分布均匀,制造镁合金轮毂强度高、韧性好,耐蚀性好,成形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在普通汽车中,对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车辆轻量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市场前景广阔,并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导向,属《指南》三(一)1(2)交通工具轻量化用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制品及深加工产品重点支持范围。
目前本项目处于中试生产阶段,涉及的关键技术已解决,相关的技术已授权了4项专利(2项发明专利),产品通过了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各项指标均优于标准要求,并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用于车辆行驶试验,得到较为满意的答复,已达成了5000只订货意向,同时,已有多家汽车厂商与本公司达成了订货意向。
涉及的创新点为:创新点一:提出了一种超塑性复合挤压成形制备镁合金汽车轮毂的新工艺,实现了镁合金轮毂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超塑性成形,使分子结晶得到细化纤维分布均匀,避免了镁合金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形成工艺复杂、成本高等不足,制造镁合金轮毂强度高、韧性好,耐蚀性好。
创新点二:设计了一种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形装置,采用预成形凸模和成形凸模结合在一起对轮毂条幅一次成形,无需后续再冲挤加工,解决现有镁合金轮毂在铸造过程中缩松缩孔以及冷隔、分子结晶粒粗大等的问题。
ECAE镁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ECAE镁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镁合金因其较低的密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然而,镁合金的低塑性和易于疲劳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因此,开发出新的提高镁合金塑性的方法变得十分必要。
超塑性是指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超过1000%的延伸率,是一种可行的改善材料原有塑性的方法。
而挤压等通道变形(ECAE)作为一种有效的获得超塑性材料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研究中。
本研究旨在通过ECAE工艺来改善镁合金的塑性,并探究其超塑性变形行为和机理,为镁合金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
研究内容:1. ECAE工艺在镁合金中的应用2. 镁合金经过ECAE后的塑性及其超塑性特性研究3. 镁合金经过ECAE后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变形机理分析研究方法:1. 预备工作:选取合适的镁合金,设计合适的ECAE工艺参数2. 材料制备:采用ECAE工艺对镁合金进行加工3. 材料性能测试:测量镁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真应力、真应变4. 材料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镁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研究预期结果:1. 通过ECAE工艺提高镁合金的塑性2. 分析镁合金经过ECAE后的超塑性变形行为和机理3. 为镁合金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参考文献:1. Valiev, R. Z., & Langdon, T. G. (2006). Principles of 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as a processing tool for grain refinement.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 ce, 51(7), 881-981.2. Wu, X. B., Lee, S. W., & Nakata, T. (2003).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magnesium alloy processed by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353(1-2), 50-58.3. Liu, H. M., Wu, X. B., Lee, S. W., & Nakata, T. (2002). Influence of extrusion die angle on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of a Mg-Al-Zn alloy processed by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Acta Materialia, 50(19), 4941-4949.。
收稿日期:2005-04-03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413) 第一作者简介:宋美娟(1963-),女,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AZ31B 镁合金板材超塑性变形与断裂机理研究宋美娟,1,2,王智祥2,汪凌云1,刘筱薇2(1.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44;2.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0050)摘要:研究了工业态热轧AZ 31B 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及其变形机制,在应变温度为723K,应变速率为1×1023s 21的试验条件下,其最大断裂伸长率达到216%,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达0136。
研究结果表明:晶界滑动(G BS )是工业态热轧AZ 31B 镁合金超塑性的主要变形机制,变形初期有动态再结晶发生,断裂是由晶界处形成的空洞不断长大、连接而引起的。
关键词:AZ 31B 镁合金;超塑性;晶界滑动;空洞中图分类号:TG 146.22;TG 1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35(2005)08-0040-04Superplasticity and Fracture Mechanism of AZ 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S ONG Mei 2juan ,WANG Zhi 2xiang ,WANGLing 2yun ,LI U X iao 2wei(1.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 ngineering ,Chongqing U 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China ;2.Chongqing I 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superplasticity and fracture mechanism in a commercial hot rolling AZ 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 ,the maximum elongation 2to 2failure reaches 216%at tem peratures 723K and strain rates 1×10s 21,a high strain rate sensitivi 2ty exponent reaches 0.36.Investigation suggest that grain boundary sliding (G S B )is substantial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re is the dynamic re 2crystallization at early stage ,cavity growth and linking to make tensile specimen fractured.K ey w ords :AZ 31B magnesium alloy ;superplasticity ;grain bounding sliding ;cavity 近年来,镁合金以其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阻尼性、导热性好,电磁屏蔽性强,铸造成本低,易回收,无污染等优点,成为航空、航天、汽车、通讯电子等领域特别是汽车工业构件的优选材料[1,2]。
镁合金板材超塑性成形性能及变形失稳文章研究了轧制AZ31B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性与变形失稳,对镁合金板材进行了超塑性拉伸试验和超塑性凸模胀形试验。
通过对AZ31B镁合金进行超塑性单向拉伸(初始应变比?籽00)实验,研究其在不同加载途径下变形过程中板平面内的两主应变(?着1,?着2)的分布和最小截面处的应变路径变化。
结果表明:在一定变形速度与温度下,工业态AZ31B镁合金板材具有优良的超塑性;在变形温度为573K中温条件下的超塑性成形性合乎成形零件的基本要求。
标签:AZ31B镁合金;超塑性;成形性能;变形失稳Abstract:The superplasticity and deformation instability of rolled AZ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superplastic tensile test and the bulging test of superplastic convex die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magnesium alloy sheet. The superplastic uniaxial tensile test (initial strain ratio ρ00)were carried out on AZ31B magnesium alloy. The distribution of two principal strains (?著1,?着2)and the variation of strain path at the minimum cross section in the plate plane during different loading path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strial AZ31B magnesium alloy sheet has excellent superplasticity at a certain deformation rate and temperature,and the superplastic formability at a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573K meet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forming parts.Keywords:AZ31B magnesium alloy;superplasticity;formability;deformation instability目前,工业中的铝、钛等合金零件的生产多使用超塑性成形工艺,而超塑性成形工艺较少用于镁合金零件的生产过程。
2 AZ31B镁合金的超塑性力学特征及变形机制2.1 引言目前,超塑成形主要用于航空工业中的铝、钛等合金零件的生产,很少用于镁合金零件的生产。
由于镁金属的密排六方结构,其室温塑性加工性能较差,超塑成形对于镁合金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镁合金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在节能环保的新工业时代,超塑性镁合金的应用将会日益增加,这对工业态(commercial)镁合金而言,意义尤其重大。
镁合金细晶超塑性变形及控制机理已有大量的相关报道,而对具有非典型等轴细晶的工业态(commercial)变形镁合金超塑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工业态(commercial)变形镁合金超塑变形的微观机制作深入研究。
本章对工业态热轧AZ31B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力学特征和变形机制进行了研究。
试验用热轧AZ31B镁合金板材超塑性拉伸试样的原始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7.5μm,且组织不均匀,不具有典型等轴细晶组织。
超塑性拉伸试验在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所物理实验室的HT-9102电脑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的温度范围为673~763K,应变速率范围为1×104-~1×103-1-s。
试验测定工业态轧制AZ31B镁合金超塑性变形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流动应力σ和延伸率δ等数据,以及厚向异性指数r、应变强化指数n等成形性能参数。
并寻求轧制AZ31B镁合金板材最佳超塑性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以获得其超塑性最佳变形条件。
采用XL30-TMP扫描电镜对拉伸后试样的断口及超塑性变形轴剖面的空洞进行观察和分析。
旨在为其工业应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2.2 AZ31B镁合金超塑性高温拉伸试验2.2.1 试验材料和试样本文研究的实验用材料为工业态热轧AZ31B镁合金板材。
其制备过程为:选取工业态镁合金AZ31B铸锭(化学成分见表2.1),铣面后坯料厚度尺寸为40mm。
坯料的加热温度为733~743K,保温时间6小时;轧制工艺制度:开轧温度为723~733K,热轧道次变形量为15~20%,在轧制过程中采用测温仪测量坯料温度,当温度低于573K时就返回加热炉再加热,使温度达到703~723K,保温时间为1小时。
改善变形镁合金塑性的研究进展*任红霞,刘长瑞,张 娟,鞠克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摘 要:综述了变形镁合金的基本塑性变形特征,变形镁合金常温下因塑性较差限制其发展,故改善变形镁合金的塑性成为变形镁合金研究与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重点。
细化晶粒、提高变形温度和超塑性变形等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变形镁合金的塑性,本文介绍了以上2种方法改善变形镁合金塑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变形镁合金;塑性变形;晶粒细化;超塑性中图分类号:T G146 文献标志码:A镁及镁合金是21世纪轻量化材料,其比重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导热性、切削加工性和铸造性好,具有电磁屏蔽能力强、尺寸稳定、资源丰富、容易回收等一系列优点,其开发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了 最年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1]。
目前,镁合金的应用主要是以模铸、压铸等工艺生产产品,但产品容易出现晶粒粗大、组织太致密、成分偏析且力学性能偏低等缺陷,不能充分发挥镁合金的性能优势。
与铸造镁合金相比,变形镁合金晶粒细小,无偏析和微观孔洞,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以及较高的强度、塑形和韧性。
此外,众多领域所需板材、棒材、管材和型材等重要结构材料只能用塑性成型工艺生产,但是镁合金塑性较差、成形困难及成材率低成为变形镁合金加工与应用的瓶颈,因此改善变形镁合金的塑性成为其应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细化晶粒、提高变形温度和超塑性变形可以显著改善镁合金的塑性,是较有前景的塑性改善方法。
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介绍了变形镁合金塑性改善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塑性变形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1 变形镁合金的塑性变形特征镁合金属于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对称性低,室温下滑移系少,塑性变形时只有基面滑移和角锥面孪体质量分数容易偏低。
通过观察,固体质量分数过低,达到工艺范围下限时漆膜会出现缩孔,因此应定期向槽液内补加高浓度颜料浆与树脂,保持电泳漆的固体质量分数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保持在工艺范围的中限较好。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镁合金剧烈塑性变形力学性能研究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镁合金做为一种新型金属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通讯及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许多国家将之视为21世纪的重要战略物资,提出了若干重大的研究与开发计划。
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这一新型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景并拟定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为1.75-1.90g/cm3;其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略低于比强度最高的纤维增强塑料;其机加工性能优良,易加工且加工成本低,加工能量仅为铝合金的70%;其耐腐蚀性比低碳钢好得多,已超过压铸铝合金A380;其减振性、电磁屏蔽性远优于铝合金。
另外,镁合金的低密度、低熔点、低动力学黏度、低比热容、低相变潜热以及与铁的亲和力小等特点,使其具有熔化耗能少、充型变速快、凝固速度快、实际压铸周期短、模具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极适合于采用现代压铸技术进行成形加工,直接制备出薄壁和近终形复杂形状的零部件。
而且镁合金压铸件的性能优良,在常规使用条件下替代钢、铝合金、塑料等制件的效果非常好。
在实现产品轻量化的同时,还使产品具有优良的特殊功能,并且在镁合金压铸件报废后,还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符合环保要求。
所以,综合性能优良的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金属”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通讯等广阔领域。
虽然镁合金具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然而镁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塑性差,难以塑性加工。
本课题是为了研究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的途径,使镁合金更好的应用于工业领域。
晶粒细化及组织控制是改善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
晶粒细化能够大幅度提高镁合金的室温强度,塑性和超塑性成形。
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很多,如锻造,挤压,轧制以及随后的再结晶退火处理工艺等。
而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作为一种可细化合金组织、改善性能、提高材料成形性的塑形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学术界被广泛的研究。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本课题重点研究镁合金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与材料晶粒细化的关联,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材料组织、力学性能等的变化;研究了ECAP工艺对材料性能、材料组织关系等的作用与影响.如何确定外切角ψ、内切角Φ的大小,及挤压路线、挤压次数、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