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克输注流程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3
类克使用的注意事项一、结核感染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有可能增加结核感染的风险,因此在用药前需进行仔细评估。
循证医学提示,通过筛查试验以及密切地监测,可以明显控制结核的发生率。
建议:1.所有准备使用类克的患者,均需详细询问结核病病史,包括接触史、治疗情况,以及详细查体。
用药前均需接受胸片X线检查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皮肤试验。
2.根据我国国情,关于PPD 试验的结果,专家组推荐的标准如下:(1)硬结直径<10mm,且无结核感染证据,可以应用;(2)10mm≦硬结直径<15mm,且无其它结核感染证据,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考虑是否应用类克(如需应用类克治疗,建议应用类克的同时给予预防性结核治疗);(3)硬结直径≧15mm或不足15mm但有水泡或坏死,不宜使用类克,此时应给予抗结核治疗,待结核控制后再酌情考虑应用类克治疗。
3.X线胸片检查证实有活动性结核患者,禁用类克;对于接受过标准治疗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如PPD试验<10mm,可结合患者病情酌情使用,同时需要临床密切观察,每隔三个月应接受肺部X线检查;如PPD试验≧10mm,经专科医师会诊,在开始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权衡获益风险比,酌情使用类克;有肺外活动性结核的患者需先抗结核治疗,结核感染控制后再酌情使用类克。
二、其他感染的预防和处理1. 细菌感染:有研究表明经TNF-a 拮抗剂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概[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率高于未经TNF-a 拮抗剂治疗的患者。
故类克禁用于有活动性感染或过去6个月内有严重感染病史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重度感染或条件致病菌感染时,应暂停类克,待感染治愈后方可继续使用。
2.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使用TNF-a 拮抗剂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还不清楚。
有研究显示,丙型肝炎患者使用TNF拮抗剂不影响病毒载量,也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可改善症状和肝功能。
目前国内已有4000多例患者使用过类克(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率不到1%,输液反应发生率在9%—10%左右),且全球已有超过120万(2007年100多万)的患者使用类克,不用太担心。
注射类克前的准备:排除结核(包括体外结核):1、询问过去史和接触史2、做PPD皮试及胸片,均阴性可使用(建议注射后6个月复查胸片一次),PPD阳性分情况如下:结核筛查和预防:使用类克前,建议所有患者都进行PPD 皮试,并注意详细询问过去史和接触史,同时进行X 线胸片检查。
根据PPD 皮试和X线结果综合判断结果。
目前中国正在制定使用TNF阻滞剂患者的结核筛查指南,以下建议是根据目前我国的临床操作常规和国外相应的指南作的简要说明,仅供内部参考,临床病例需医生根据患者的风险/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1、PPD<10 mma)、如果胸片正常,无肺外结核病史,可以使用TNF 阻滞剂,建议6 个月复查胸片一次。
如果用药过程中有发热,盗汗等症状,需及时检查除外结核。
b)、如果患者胸片有陈旧结核证据或肺外结核病史,需有医生向患者交代TNF 阻滞剂有激活结核的可能,如果病情需要TNF 阻滞剂治疗,建议异烟肼(INH)或利福平(RPF)预防治疗的同时使用,并建议每1-3 个月(因为类克活结核多发生在首次用药90 天内)复查胸片一次。
c)、如果胸片有活动性肺结核,先正规抗结核治疗,暂不用TNF 阻滞剂。
2、10mm《PPD<19mma)、如果胸片正常,无肺外结核病史,建议2 周后在对侧复查PPD。
如果复查PPD<19mm,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用,建议使用过程中监测胸片,可以6个月复查一次。
b)、如果胸片有陈旧TB 证据或活动性结核,同第一条。
3、PPD》20 mm,或者任何直径,但是有水泡,不论胸片如何,均建议正规抗结核治疗后再用TNF 阻滞剂。
4、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结核,需立即停药,并正规抗结核治疗。
治疗是否能再用TNF 阻滞剂,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29.048工作单位:100009 北京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眼科林娜:女,本科,护师通信作者:吕瑞京收稿日期:2019-03-282例顽固性葡萄膜炎静脉输注类克的安全护理林 娜 褚亚昀 吕瑞京 孙 川关键词:葡萄膜炎;类克;护理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组致盲性眼病,主要累及青壮年人,治疗棘手,易反复发作。
类克又名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人鼠嵌合IgG单克隆抗体,通过与TNF-α结合,阻断TNF-α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TNF-α活性[1]。
Kruh等[2]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对88例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采用英夫利西单抗静脉注射治疗6.5年,临床缓解率为81.8%,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临床完全缓解率高,耐受性好。
但在我国,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葡萄膜炎的情况相当少见[3]。
2018年8月—2019年2月本科首次尝试为2例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静脉输注英夫利昔单抗,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1.1 病例1,女,35岁,主因“右眼视物不清,伴眼红眼痛半月余”于2018年8月入院。
既往史:双近视-6.50,既往葡萄膜炎发作,双眼交替,一年发作一次,曾予激素冲击治疗。
分别于2018年8月,9月,12月,2019年2月诊断右前葡萄膜炎(HLA-B27相关),收入院应用类克静脉输注治疗,2天出院。
病例1通过5次输注类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视力提高,眼压降低,双眼结膜不充血,眼痛症状有所缓解,见表1。
表1 病例1视力记录表病例10周2周6周8周8周视力右0.030.2510.81 左0.250.60.80.50.8眼压右1516161610 左(mmHg)161721.71512角膜后沉积物+++——+Tyndall征+++————前房细胞5+1+———1.2 病例2,男,29岁,主因“双眼红,疼痛,视物模糊2周。
商品名:类克通用名: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类克成份】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类克性状】类克辅料:蔗糖、吐温80、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二氢钠-水合物)、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钠-水合物)。
类克为白色固体,溶解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泛乳白色光,无异物。
【类克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类克是疾病控制性抗风湿药物。
对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克与甲氨蝶呤合用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
克罗恩病:对于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类克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促进粘膜愈合;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减少皮质激素用量或停止使用皮质激素。
痿管性克罗恩病:对于痿管性克罗恩病患者,类克可用于:减少肠-皮肤痿管和直肠-阴道痿管的数量,促进并维持痿管愈合;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类克可用于:减轻症状和体征,包括增加活动幅度;改善身体机能;改善生活质量。
【类克用法用量】用法:静脉注射。
用量:类风湿关节炎:首次给予类克3 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
类克应与甲氨蝶呤合用。
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 mg/kg,和/或将用药间隔调整为4周。
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痿管性克罗恩病:首次给予类克5 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
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 mg/kg。
强直性脊柱炎:首次给予类克5 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6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
使用指导:应进行无菌操作。
计算剂量,确定类克的使用瓶数:类克每瓶含英夫利西单抗100 mg,计算所需配制的类克溶液总量。
使用配有21号(0.8 mm)或更小针头的注射器,将每瓶药品用10 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除去药品的翻盖,用医用酒精棉签擦拭药瓶顶部,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药瓶胶盖,注入无菌注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