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322.99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剂量的0.5%布比卡因用于肛周手术的麻醉应激及耐受性观察刘环菊;周秀姣【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0.5% bupivacaine on stress reaction and tolerance during anesthesia for perianal surgery.Methods 10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ia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B,C groups,and were given 2.5mg,5mg and 7mg of 0.5%bupivacaine,respectively,during lumbar anesthesia.The anesthesia onset time,anesthesia recovery time,anesthesia effect and motor nerve block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Changes of heart rate (HR),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before injection an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j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esthesia onset time,anesthesia effect and motor nerve block effect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 > 0.05).The recovery tim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 < 0.05).SBP,DBP and HR of group A did not changed after injection (P > 0.05).SBP at 2 and 4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in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at baseline (P <0.05),and SBP in group C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administration were lower than that at baseline (P < 0.05)and SBP at 4min and 6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t the respective time points (P < 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A(5.88%)was the lowest,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 0.05).Conclusion 2.5mg of 0.5% bupivacaine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anesthesia effect,with faster anesthetic recovery and stable vital.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not comment and tolerable.%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0.5%布比卡因用于肛周手术的麻醉应激及耐受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102例择期肛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0.5%布比卡因2.5 mg、5 mg、7 mg腰麻,比较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效果,记录三组注药前及注药后不同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麻醉恢复时间短于C组(P<0.05).A组注药后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P>0.05);B组给药后2 min、4 min的SBP低于基线值(P<0.05);C组注药后各时点的SBP均低于基线值(P<0.05),其中注药后4 min、6 min的SBP低于A组相应时点(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0.5%布比卡因2.5 mg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苏醒较快,给药后体征稳定,无严重机体应激表现,其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度高.【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7(023)001【总页数】5页(P99-102,116)【关键词】布比卡因;剂量;肛周手术;应激;耐受性【作者】刘环菊;周秀姣【作者单位】汉川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汉川432316;汉川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湖北汉川4323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1肛周手术临床开展量大,手术时间短,此类手术的麻醉阻滞平面上界相对较低,而下界需达骶尾神经丛[1]。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2000多年来肛瘘的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一直困扰着人们,不少患者虽然多次手术,但反复发作不愈或愈而复发,病期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所以肛瘘特别是高位肛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外科领域难治疾病之一[1]。
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正确判断瘘管与肛直肠环的关系,是既避免损伤肛门自制功能,又避免盲目挂线治疗的关键,而麻醉对肛门括约肌的松弛作用直接影响术中肛直肠环界限的判断。
为此,本科将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瘘手术,观察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肛瘘患者173例,其中男143例,女30例,年龄23~60岁,平均35.5岁。
体质量54~71kg。
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术前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及电解质基本正常,无腰麻禁忌证。
按腰麻时的不同布比卡因剂量分组,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A、B、C3组。
A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布比卡因1.5ml,男48例,女10例;B组:58例,腰麻剂量为0.75%的布比卡因1.0ml,男48例,女10例;C组:57例,腰麻剂量为0.75%的布比卡因0.6ml,男47例,女10例。
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患者取右侧屈膝卧位,选择L4~5椎间隙用7号腰穿针行腰硬联合穿刺,穿刺成功后将0.75%的布比卡因以0.1ml/s速度注入蛛网膜下腔,留置硬膜外导管后拔出腰穿针,然后置患者于仰卧位,保持头高位30°,15min后开始手术。
1.3相关指标测定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设计的DY型生理测压仪测定麻醉前后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
测压前不做任何肛肠专科检查,被测对象取右侧屈膝卧位,心脏与仪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将测压管轻轻插入距肛缘5.0cm以上的直肠内,压力达到最低值后,以每30秒0.8~1.0cm的速度向外牵拉,测出的最高值为肛管静息压,在肛管静息压的基础上,嘱患者用力收缩肛门,所产生的压力为肛管收缩压。
5%葡萄糖注射液腰麻的肛肠手术应用体会【摘要】目的减少腰麻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腰麻的危险性,提高腰麻的安全性,使得腰麻更加适合肛肠外科类专科手术麻醉需求;减少患者术后卧床及禁水禁食时间,加强快速康复外科的推广。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7月份计划实施肛肠手术,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患者103例,采取侧卧位正中入路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简称腰麻),观察连续流出脑脊液后,于 5-15s内缓慢注入配制药液(1%罗哌卡因1.5ml+5%葡萄糖注射液1.5ml)1.4-1.9ml,麻醉后观察患者各层次神经阻滞消失情况,观察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该方法麻醉下的肛肠手术,麻醉手术效果满意,无麻醉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麻醉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且术后卧床及禁食禁水时间缩短,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于腰麻和肛肠手术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我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结论 5%葡萄糖注射液和1%罗哌卡因等比例配置的重比重局麻药液,可大量应用于肛肠类局部手术,既节约了医药资源,又减少了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适合当今对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麻;葡萄糖注射液;肛肠手术;罗哌卡因[Abstract]Purpose :obectiv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ducethe risk of spinal anesthesia, improve the safety of spinal anesthesia, and make spinal anesthesia more suitable for anorectal surgery; Reducethe time of postoperative bed rest and fasting, and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Methods :103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surgery planned to be perform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ly 2021 and without contraindications to intraspinal anesthesia were selected. Subarachnoid puncture anesthesia (spinal anesthesia for short) was adopted through the median approach in the lateral position. After continuous outflow of cerebrospinal fluid, 1.4-1.9ml of the prepared solution (1% ropivacaine 1.5ml + 5% glucose injection 1.5ml) was slowly injected within 5-15s, After anesthesia, the disappearance of nerve block at all levels, adverse reactions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ere observed.Results: for anorectal surgery under anesthesia,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was satisfactory, there were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various adverse reactions related to anesthesia, and the time of lying in bed, fasting and water prohibition was shortened, which greatly improved the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anesthesia and anorectal surgery, and won a good reputation for our hospital.Conclusion: the heavy specific gravity local anesthetic solution with the proportion of 5% glucose injection and 1% ropivacaine can be widely used in anorectal local surgery, which not only saves medical resources, but also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t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spinal anesthesia; Glucose Injection; Anorectal surgery; ropivacaine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3例均为随机选取,男性71例,女性32例.年龄20~63岁,身高155~187厘米体重43~93公斤.ASA I~Ⅱ级.入组标准: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无相关药物禁忌症、穿刺部位未感染,同期没有参与其他实验的患者。
小剂量亚甲蓝在骶管麻醉肛肠手术中的应用肛门周围有很多神经末梢,肛肠手术术后很多患者若不采取止痛措施,麻醉消退后便疼痛难忍,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2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小剂量亚甲蓝注射液,施行骶管麻醉,麻醉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64例,女54例;年龄20~65岁。
混合痔34例,内痔14例,肛瘘30例,肛周脓肿25例,肛裂15例。
1.2 麻醉方法:麻醉前,先用2%利多卡因5ml、0.75% 布比卡因5ml、亚甲蓝1ml(10mg)、0.9%氯化钠注射液9ml,配成复方亚甲蓝注射液20ml。
病人俯卧或侧卧位,常规消毒,按骶管裂孔定位法找到穿刺点,以带有7号针头的20mI注射器,在骶管裂孔处垂直刺入2cm 左右,有明显落空感后经回抽无血,先缓慢注入麻醉药3~5ml,无不良反应时,再快速推人剩余麻醉药。
注射完毕拔除针头,用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并置患者头高臀低位。
l5~30min后针刺肛周皮肤无疼痛、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即可手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有效:术中无疼痛,肛门括约肌松弛,显露良好,可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镇痛时间在1~2周,无须借助镇痛药物。
无效:术中有疼痛,肛门括约肌松弛及显露不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需加用局部浸润麻醉;术后疼痛难以忍受需借助镇痛药物。
2 结果2.1 疗效:有效114例(96 .6%);术后1~2周内肛周感觉轻度减退,不足以影响排大小便,1~2周后肛周感觉恢复正常,重复使用该麻醉效果理想无效4例(3.4 %)。
2.2 并发症:尿潴留32例(27.1 %),其中14例(11.8 %)经热敷、诱导、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后自行排尿,18例(15.2% )行导尿术,24h后拔除尿管,小便自解。
麻醉药毒性反应5例(4.2%)表现为头晕、耳鸣、口唇麻木、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给暂停注药、吸氧、镇静、补液后症状迅速消失,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临床经验分享之腰麻的用药细节腰麻的历史人类在一百多年前,开始有目的地向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获得麻醉效果,这就是最早的椎管内麻醉。
基础是人类知道了脊神经与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关系,切断神经就麻痹瘫痪了,因此用药物暂时性地阻断神经的传导,就会获得一段时间内的麻醉作用。
这对于减少全麻(乙醚时代及其后的氯仿等等)的危害大有好处。
最早用于腰麻的药物是可卡因,为毒性药物。
后来又研究出丁卡因、普鲁卡因等等。
因此,在早期的麻醉中,最常用的事丁卡因。
发现它的毒性较大且麻醉时间很长,有出现了普鲁卡因,此后又有了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等。
实际上能用于腰麻的药物是很多的,区别在于作用时间和神经毒性等等。
目前最流行且了解最清楚的当属布比卡因,二十年前因高浓度利多卡因(5%)腰麻出现了严重的脊神经反应(其实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浓度的药物在蛛网膜下腔内聚集,比如有一个蛛网膜囊肿之类),但是这种截瘫的危险导致人类彻底抛弃了利多卡因腰麻,当然也是因为有了布比卡因可以替换。
我个人开始接触腰麻是在1987年,此前的主要麻醉方法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当然仍有乙醚吸入全麻。
然后就是硬膜外麻醉为主。
这是当时国内的主流麻醉,这些全麻问题多多就不谈了。
硬膜外麻醉有较高的麻醉不能满足手术需要的比例,尤其是从脖子麻醉到脚趾头的时代,开腹大手术比如肝胆脾等等,甚至胰十二指肠手术也是硬膜外,内脏牵拉反应就很难处理,好在有氯胺酮顶着,因此当时有一句“名言:行不行?不行就用氯胺酮!现在看来是个笑话,但是当时的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没法救就直接用全麻,手术时间很长大量的局麻药作为全麻药物注射到体内,术后一天一夜也不醒经常发生,死人的事也是经常发生,好在当时没有医疗纠纷。
高位的硬膜外改全麻,较低位置的是否可以用腰麻解决呢?至少腰麻有两个优点:一是成功率很高只要将药物注射进入蛛网膜下腔就肯定有效(比硬膜外的可预期性高很多);二是麻醉效果比硬膜外更完善。
布比卡因脂质体应用的案例布比卡因脂质体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的载体系统,通过将布比卡因与脂质体结合,可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和稳定性,减少副作用,提高药效。
下面是十个以布比卡因脂质体应用的案例:1. 妇产科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妇科手术麻醉,如剖腹产术后的疼痛控制。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手术切口周围,可以提供长时间的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皮肤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皮肤手术麻醉,如皮肤切除术、痣的切除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涂抹在手术区域,可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牙科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牙科手术麻醉,如牙齿拔除术、根管治疗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牙齿周围的软组织中,可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神经阻滞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神经阻滞麻醉,如硬膜外麻醉、腰麻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神经周围,可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使身体下半部分失去感觉,减轻手术疼痛。
5. 骨科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骨科手术麻醉,如关节置换术、骨折手术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手术区域,可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6. 乳腺癌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乳腺癌手术麻醉,如乳腺切除术、乳房重建术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手术切口周围,可以提供长时间的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7. 眼科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眼科手术麻醉,如白内障手术、眼底手术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眼部组织中,可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8. 耳鼻喉科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耳鼻喉科手术麻醉,如鼻窦炎手术、扁桃体切除术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手术区域,可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9. 腹腔镜手术麻醉:布比卡因脂质体可以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肾切除术等。
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到手术切口周围,可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肛瘘手术镇痛机制及镇痛的研究进展摘要:肛瘘作为现阶段一种肛门直肠病,其疾病多发。
肛瘘发病机制主要受肛腺[1]感染的影响,手术作为肛瘘治疗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在手术过程中,疼痛多发。
传统术式和微创术式作为两种主要手术方式,其术后疼痛对于术后效果具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部分学者在肛瘘术后镇痛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肛瘘镇痛机制来说,其方式多样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优势。
关键词:肛瘘手术;镇痛;研究;综述本文通过对肛瘘手术相关镇痛机制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进行探究,随后根据相关文献进行镇痛模式的探究,通过对多种术式进行优势和局限性的比对,进行相关应用价值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1.肛瘘术后镇痛机制相关探究对于肛瘘病症来说,从解剖角度看,由于人体肛门周围血管较为丰富,同时神经系统较为发达,受相关脊神经支配的影响,对疼痛较为敏感。
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体局部静脉和淋巴循环通路遭到破坏,产生局部阻滞。
在术中需要进行切割,使患者的钢管皮肤以及相关部位产生疼痛反应。
在现代相关研究中表明,手术刺激会使损伤信号传递,在疼痛记忆加深的过程中促使痛觉和痛域降低,在中枢、外周敏化的联合作用下,痛觉异常突出,并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慢性疼痛的转化。
对于此种机制来说,其肛瘘术后镇痛的主要任务为减轻外周、中枢敏化的作用,通过选择微创术式对肛瘘进行治疗,减少对于相关组织和肛周神经的破坏以及损伤;选择镇痛药物进行外周、中枢敏化的抑制,在提升痛域的基础上进行慢性化疼痛的防止;在术后通过进行良好镇痛护理的应用,在保持患者创面清洁的基础上减少由于创面感染和损伤带来的疼痛,通过对镇痛药物进行合理应用提高痛域。
2.肛瘘手术方式的选择探究 2.1传统肛瘘手术方式及微创术式应用探究在传统的肛瘘手术治疗中,患者的低位、高位部分一般采用切开术、挂线术作为手术基础,由于这两种方式操作简便同时价格较低,其应用较为广泛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局限性为部分肛门括约肌[2]的功能遭到损伤。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患者75例,其中35例患者接受常规剂量布比卡因进行腰麻,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布比卡因进行腰麻,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恢复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100.00%,P>0.05;观察组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为1.43±0.24h,对照组为2.19±0.47h,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为12.05±2.16h,对照组为15.76±4.28h,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低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肠手术中可发挥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术后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布比卡因;肛肠手术;剂量Clinical study of spinal anesthesia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bupivacaine for anorectal surgeryHuang Zong Bbin(Bobai People's Hospital,Guangxi,Guangxi,Bobai 537600,Yulin,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pinal anesthesia with different dosesof bupivacaine in anorectal surgery. Methods: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in our hospital anorectal surgery in 75 patients,including 35 patients receiving conventional dose of bupivacaine for spinal anesthesia,as control group,4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mall dose bupivacaine for spinal anesthe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anesthesia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esthesia efficiency was 97.50%,the control group was 100%,P>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muscle strength recovery time was 1.43±0.24h,the control group was 2.19±0.47h,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recovery of urination time was 12.05±2.16h,the control group was 15.76 ±4.28h,P<0.05;observ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group after anesthes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low dose bupivacaine lumbar anesthesia can be an ideal anesthetic effect in anorectal surgery,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s faster,less adverse reactions,good safety,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Keywords bupivacaine;anorectal surgery;dose肛肠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肛裂、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等肛肠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其可有效清除病灶,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但是由于肛肠是人体较为敏感的部位,术前需要进行麻醉处理,以避免患者应手术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对手术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小剂量利多卡因鞍麻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鞍麻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31例患者手术前均给予2%利多卡因麻醉,于腰3-4或腰4-5棘突间隙选穿刺点,将抽好的2%利多卡因30-40ml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慢注入,嘱患者维持坐位2分钟,确定手术体位。
结果:31例患者中,血压下降、心跳缓慢1例,其余患者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均无异常改变。
麻醉维持时间90-150分钟,术后小便畅解者23例,行儿不畅者5例,阴道瘘修补术后留置导尿1例,尿潴留导尿2例,术后3天头晕3例。
结论:在痔疮手术中应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鞍麻,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手术治疗,提升手术效果。
【关键词】小剂量利多卡因鞍麻痔疮手术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134-02痔疮手术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术前科学麻醉对其手术进展与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多卡因是医院常见的麻醉药物之一,其在痔疮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剂量应用利多卡因,可减少其毒副作用,减少麻醉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展。
我院于2010年10月-2014年3月对31例行痔疮手术患者给予小剂量利多卡因(30-40mg)鞍麻麻醉,其麻醉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行痔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身体素质均为良好,未存在麻醉禁忌证,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9-46岁,平均年龄(36.81±2.15)岁;疾病类型:肛瘘9例,肛门脓肿14例,环状混合痔6例,直肠阴道瘘1例,外伤修补1例。
1.2治疗方法手术前做肠道准备,31例患者,13例麻醉前1小时肌注鲁米那钠0.1g,其余18例麻醉前未用任何药物。
麻醉用药选用2%利多卡因(由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559)30-40mg。
小剂量低位腰麻和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比较马伟;郁银花;李慧【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低位腰麻和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比较术后并发症.方法 60例肛肠科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骶管麻醉;观察组使用小剂量低位腰麻.观察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100.00%和8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低位腰麻在肛肠科手术有比骶管麻醉更好的优势,而且其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肛肠科手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01【总页数】2页(P127-128)【关键词】小剂量低位腰麻;骶麻;肛肠科手术;麻醉效果;并发症【作者】马伟;郁银花;李慧【作者单位】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昆山 211532;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昆山 211532;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昆山 2115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肛肠科手术是临床上常见手术,每天都有数位患者需要进行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为减少患者所承受痛苦,麻醉的使用必不可少[1]。
现阶段肛肠手术中主要使用小剂量低位腰麻和骶管麻醉两种麻醉方法,每种方法均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
我院麻醉科针对两种麻醉方式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具体效果展开研究讨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按照肛肠科疾病的诊断标准[2],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共60例患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肛裂等,ASA1~2级。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小剂量低位腰麻,对照组30例采用骶管麻醉。
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4.2±10.3)岁,体质量46~67 kg,平均体质量(54.1±4.6)kg;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4.3±10.1)岁,体质量45~66 kg,平均体质量(53.9±4.5)kg,两组患者在一般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肛周脓肿、肛瘘68例手术治疗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的有效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及其护理措施。
方法对68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术的治疗方法。
结果一期愈合63例,需二次手术5例。
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及肛瘘形成,无肛门失禁。
结论一次性根治术并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疗效好,无并发症和后遗症,无复发率,使患者免遭再次手术。
【关键词】肛周脓肿;肛瘘;一次性根治术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现在肛周脓肿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情绪。
肠道细菌引起诸多肛管直肠内感染,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手术之后容易引起肛瘘。
本病发病迅速,有明显的症状,同时也给患者造成加大痛苦,我们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疗效满意,现就肛周脓肿、肛瘘的手术治疗疗效及其护理做以下分析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检查并确诊为肛周脓肿、肛瘘的68例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37岁,男性38例,女性30例,病程半个月-30天,平均12天。
其中肛周皮下脓肿30例,高位肌间脓肿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4例,括约肌肌间脓肿15例,直肠黏膜下脓肿8例。
1.2手术方式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及其消毒工作,用0.25%布比卡因10ml加0.1%肾上腺素0.2ml做肛周扇形麻醉[1],脓肿表面用0.2%利多卡因作表面麻醉。
在脓肿的皮软部做放射形切口,扩大切口,使脓液流出,并刮净腔内的坏死组织,然后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等交替反复充分冲洗脓腔,最后修复创面,放引流条,棉垫加压,包扎固定,手术完毕。
1.3疗效判定痊愈肛周脓肿一次性手术后,有效:肛门周围脓肿消失,1年以上无复发相同部位脓肿,肛门功能正常;无效:肛周脓肿消失但在不久后形成肛门直肠瘘者。
2结果本组68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经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治愈63例,治愈率92.65%,无效5例,无效率7.35%。
所有病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1-2年,无复发及肛瘘形成,无肛门失禁。
三联疗法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三联疗法(亚甲蓝混合液、吲哚美辛栓及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肛门病术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亚甲蓝混合液局部注射、吲哚美辛栓纳肛及曲马多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纳肛及曲马多缓释片口服,观察患者术后肛门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疼效果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肛门病术后镇痛三联疗法肛门疼痛是肛门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2008年8月~2010年9月对51例肛门病术后患者应用三联疗法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治疗组患者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15~58岁,平均31.8岁;病史3天~16年。
其中混合痔25例,肛瘘9例,肛裂17例;对照组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29.7岁;病史5天~13年。
其中混合痔28例,肛瘘8例,肛裂16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③吲哚美辛栓用药禁忌证;④曲马多缓释片用药禁忌证。
方法:⑴药物:①亚甲蓝混合液由1%亚甲蓝2ml加0.75%盐酸布比卡因5ml加0.9%生理盐水10ml配制而成。
②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每粒0.1g,备用。
③曲马多缓释片,每片0.1g,备用。
⑵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肛周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1],术毕,治疗组将复方亚甲蓝混合液均匀的点状扇形注射于刀口皮下浅层、真皮层、创面基底部及周围下,注射深度不超过0.5cm,每点注射药量约0.5~1ml,注射后表面皮肤成微蓝色,总量根据刀口的多少而定,总量不超过10ml,注射后按揉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浸润到创口周围,注射完成后,肛门内放入吲哚美辛栓1粒,检查刀口明显渗血后,油纱、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患者术后15分钟口服曲马多缓释片1片(0.1g)。
亚甲蓝联合布比卡因在肛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黄碧珊;梁振钊【摘要】目的观察肛瘘术后创面注射亚甲蓝的镇痛效果,探讨肛瘘术后创面镇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1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1%亚甲蓝2 ml与0.5%布比卡因2 ml混合创面注射,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角菜酸脂栓一粒塞肛,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排便时、术后创面疼痛程度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甲蓝联合布比卡因应用于肛瘘术后镇痛效果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Objective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analgesic method by studying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methylene blue injection into the operation wound after anal fistula surgery. Methods 160 cases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 methylene blue 2 ml mixed with 0.5% bupiva-caine 2 ml was injected into the operation woun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one compound carraghenates acid grease suppository was given rectally in control group. The analgesic effec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of resumption of the defecation after operation and wound healing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and postoperative wound pai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0.05). Conclusion Injection of methylene blue mixed with bupivacaine into surgical wound is effective i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anal fistula surgery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18【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肛瘘;镇痛;布比卡因;亚甲蓝【作者】黄碧珊;梁振钊【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海南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海南海口57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1+6肛瘘是指肛门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形成的慢性瘘管的疾病,其特点为局部流脓、疼痛、肿块、瘙痒[1],该病多采用手术治疗。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探究发表时间:2014-12-30T15:34:07.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选军李东玲何斌潘武[导读]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张选军李东玲何斌潘武(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外二科广东东莞 523633)【摘要】目的:讨论布比卡因腰麻应用在临床肛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治疗的100例肛瘘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1.5毫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0.6毫升进行治疗。
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肛瘘患者来说,应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中被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肛瘘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215-02The small dose bupivacain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operation in inquiryZhang Xuanjun Li Dongling He Bin Pan WuZhangmutou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Outside two branches,Guangdong Dongguan 523633【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bu pivacane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anal fistul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1 January-2014 year in January admitted to the treatmen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selection concentration for 0.75% r o p i v a ca i n e spinal anesthesia Libby 1.5 ml for treatment,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elected 0.75%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ropivacaine spinal anesthesia in 0.6 ml of Libby therapy.Results: the patients after effective treatment,carries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2%;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94%,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group.Conclusion:for anal fist u l a patients,application of small dose bu pi vacaine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wide in clinic was to promote the use of.肛瘘是一种肛门周围皮肤和肛管直肠间的异常通道,一直以来肛瘘都具备着较高的复发率与发病率,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困扰[1]。
尽管很多患者已经采取了多次手术,但愈而复发以及反复发作不育,其病程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因此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已经逐渐的变成外科领域中所公认的难治疾病。
肛瘘很难自愈,一定要接受手术治疗[2]。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对肛直肠环与瘘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不仅可以防止肛门自制功能得到损伤,还可以防止盲目挂线治疗[3]。
本研究主要对布比卡因腰麻应用在临床肛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其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治疗的100例肛瘘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有5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14例,其年龄为22~70岁,平均为(34.9±3.6)岁;而对照组患者为50例,男性患者为3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其年龄为22~75岁,平均为(35.2±2.5)岁。
两组患者在疾病症状、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4]。
1.2方法全部患者在手术前都不允许使用药物,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应该严密的对患者血氧饱和度、HR与BP等进行监测,并把外周静脉开放,对其注射复方乳酸格林纳[5]。
全部患者都保持左侧卧位,选一个枕头垫在头下,确保脊柱保持水平位来实施腰麻穿刺,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其穿刺针斜面应该朝向骶侧,对照组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1.5毫升,而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浓度为0.75%的利比卡因腰麻0.6毫升。
全部患者都把脑脊液稀释成3毫升,通过每秒钟0.2毫升的速率把其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再使患者保持俯卧位,垫高患者下腹部,使患者呈现折刀状,直到手术结束[6]。
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收缩压已经明显的比基础血压低,则应该静脉滴注10毫克左右的麻黄素,如果患者的HR每分钟低于55次,则应该静脉滴注0.5毫克的阿托品。
1.3统计学方法本组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注:SPSS17.0)进行研究,其中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分别行X2、t进行检验。
当P<0.05时,表示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11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72.0%,显效率为22.0%;而观察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9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94.0%,显效率为76.0%。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表: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例(%)]3 讨论肛瘘主要指的是肛门周围皮肤和肛管直肠间的肉芽肿性异常通道,其主要是由外口、瘘管与内口等组成。
一直以来肛瘘都具备着较高的复发率与发病率,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尽管很多患者已经采取了多次手术,但愈而复发以及反复发作不育,其病程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因此肛瘘,尤其是高位肛瘘已经逐渐的变成外科领域中所公认的难治疾病[7]。
肛瘘很难自愈,一定要接受手术治疗。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对肛直肠环与瘘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不仅可以防止肛门自制功能得到损伤,还可以防止盲目挂线治疗。
相关研究显示,在通过手术对肛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布比卡因腰麻的剂量越小,其产生的临床效果则越好[8]。
本研究主要对布比卡因腰麻应用在临床肛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其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11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72.0%,显效率为22.0%;而观察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9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94.0%,显效率为76.0%。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语:总而言之,对于肛瘘患者来说,应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具备着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放在肛门自制功能出现损伤,还可以防止盲目挂线治疗,其值得广泛的在临床中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金沐,陈秉学,谭洁芳,孙来保,黄文起.0.75%罗比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24(6):103-105.[2]徐月秀,曾庆玲.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10(25):44-45.[3]钟赤平,邹毅,黄金华,李红萍.低浓度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高龄患者手术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20(15)∶106-110.[4]罗克金,王培达.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对老年下肢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35(21)∶86-89.[5]林冬生,唐培佳,梁勇升,谭冠先.低密度布比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老人半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15(11)∶66-69.[6]陈守坚,叶强,黄磊,梁玉英,胡艳.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0,12(07):161-163.[7]蔡铁良,高鹏,唐丽,蔡英蔚,肖兴米,沈七襄.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效果比较[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05(10):73-74.[8]黄晓雷,齐晓非,曹君,吴铭广,谷寅,李元涛.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0,12(2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