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第3讲化学键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47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学案25 原子结构[考纲要求] 1.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以I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点一 原子的组成1.原子 (1)原子结构原子(A ZX)⎩⎨⎧⎩⎪⎨⎪⎧质子(Z )个中子(A —Z )个(Z )个(2)有关粒子间的关系①质量数(A )=________+________;②中性原子: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 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________; ④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________。
2.核素、同位素、元素 (1)概念①核素:具有一定数目________和一定数目________的一种________,如氢元素有三种核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位素: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________互称同位素。
③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的同一类__________的总称。
(2)三者的关系问题思考1.(1)任何原子内都有中子吗?(2)同位素的性质相同吗?知识点二 核外电子排布1.2.(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________的(离原子核________)的电子层里。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_个。
(3)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___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___个)。
(4)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___个。
(5)倒数第三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___个。
问题思考2.核外电子排布的各条规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以19号元素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写成为例来说明。
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知识点三原子结构和性质1.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____个电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第3讲盐类的水解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水电离产生的H+或OH-弱电解质2.H+OH-水的电离平衡增大3.可逆酸碱中和4.否中性pH=7是NH+4、Cu2+酸性pH<7是CH3COO-、CO2-3碱性pH>7考点二1. 弱酸(或弱碱)+OH-(或H+)2.(1)NH+4+H2O NH3·H2O+H+(2)CO2-3+H2O HCO-3+OH-(3)Fe3++3H2O Fe(OH)3+3H+(4)Al3++3HCO-3===Al(OH)3↓+3CO2↑考点三1.越大越强2.右移增大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右移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深度思考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2-3引起的。
2.Na2CO3溶液的pH大。
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则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CH3COO-,即CO2-3水解程度较大,产生的c(OH-)较大,pH较大。
由于盐的二级水解大于一级水解,故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大。
3.三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石蕊,不变色的为NaCl溶液,变红色的为氯化铵溶液,变蓝色的为碳酸钠溶液。
4.D5.NH+4水解一般小于10%水解微弱考虑水的电离水极微电离纯水电离度1.0×10-7%6.①②③④⑥⑨⑩⑪7.D8.①Al3++3H2O Al(OH)3+3H+②S2-+H2O HS-+OH-、HS-+H2O H2S+OH-③HCO-3+H2O H2CO3+OH-④AlO-2+2H2O Al(OH)3+OH-⑤不水解9.不对,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抑制了水解,会使平衡CH3COO-+H 2O CH 3COOH +OH -左移。
10.B11.(1)纯碱溶液中存在CO2-3的水解平衡:CO2-3+H 2O HCO -3+OH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c (OH -)增大,去污能力增强。
第三节化学键[高考备考指南]考纲定位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和存在的物质。
3.了解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核心素养微观探析——能应用符号(化学用语)表征物质,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的可能性质(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等)。
化学键与化合物(对应复习讲义第61页)1.化学键(1)概念与分类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概念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旧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的新化学键形成。
2.离子键和共价键(1)概念①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比较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构成粒子:阴、阳离子类别:强碱、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盐存在的键: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 共价键共价化合物⎩⎪⎨⎪⎧构成粒子:原子类别:酸、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弱碱等存在的键: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4.分子间作用力(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气态、液态、固态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
但像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微粒之间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3)变化规律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例如,熔、沸点:I2>Br2>Cl2>F2。
(4)氢键——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①氢键比范德华力大,比化学键小。
②分子间存在氢键的物质(如H2O、HF、NH3)在同族氢化物中熔、沸点反常的高,如H2O>H2S,HF>HCl。
判断正误(1)化学键是离子或原子间的一种作用力,既包括静电吸引力,又包括静电排斥力。
《化学键》讲义在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都与化学键密切相关。
化学键就像是将原子们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神秘力量,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那么,什么是化学键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原子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
常见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通常发生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
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时,阴阳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相互吸引,就形成了离子键。
举个例子,氯化钠(NaCl)就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Na⁺),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变成氯离子(Cl⁻),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因为静电引力可以在空间各个方向上起作用,而且只要空间允许,离子周围可以吸引尽可能多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共价键则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当两个或多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使得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从而将原子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如果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电子对会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比如氯化氢(HCl)分子中的共价键。
如果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同,电子对在两个原子之间均匀分布,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比如氢气(H₂)分子中的共价键。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方向性是因为原子轨道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向重叠才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饱和性是由于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数目是一定的。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价电子后,形成的金属阳离子“浸泡”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金属键。
这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化学键的键能、键长和键角等参数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非常重要。
键能是指断开 1 摩尔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就越不活泼。
《化学键》讲义一、什么是化学键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千差万别。
从坚固的金属到柔软的塑料,从清澈的水到燃烧的燃料,这一切都与物质内部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而这种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化学键。
简单来说,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的一种作用力。
它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一个个微小的原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物质。
如果没有化学键,原子就会像一盘散沙,无法形成稳定的物质。
正是由于化学键的存在,使得原子能够有序地排列,从而赋予了物质特定的性质和结构。
二、化学键的主要类型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这三大类。
(一)离子键离子键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比如说,氯化钠(NaC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而氯原子则容易获得一个电子,变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钠离子和氯离子由于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从而构成了氯化钠晶体。
在离子键中,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离子化合物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二)共价键共价键则是由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例如氢气(H₂),两个氢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将两个氢原子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在非极性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之间均匀分布,比如氧气(O₂)中的共价键。
共价键的强度和性质取决于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和分布情况。
共价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在多数情况下不导电,但有些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
(三)金属键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层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这些阳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自由电子可以在整个金属晶体中自由移动,这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三、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直接影响着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