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的婚礼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316.00 KB
- 文档页数:35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摘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人公费加罗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爱情而与伯爵斗智斗勇,最后伯爵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而费加罗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
其中咏叹调《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鲜明地体现了费加罗的内心情绪,音乐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学习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关于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此歌剧在人物性格刻画、心理描写、情感揭示、气氛渲染和情绪铺垫等方面的创作都是无与伦比的,下面我就从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序曲、音乐语言、咏叹调等部分着手,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作以下简要分析。
一、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 1756年 1月 27日生于奥地利西部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家庭。
莫扎特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
1767年 3月,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在萨尔茨堡上演。
5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部拉丁喜歌剧《阿波罗与海辛特斯》。
1768年,莫扎特创作了一部小型的喜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
1769年5月,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装疯卖傻》上演。
1775年创作的两部相当成功的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牧人王》。
1780年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代表歌剧《伊多美钮》。
后写有歌剧《扎伊德》、歌曲《鸟儿如果整整一年》、《心满意足》、《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等。
1782年 7月,莫扎特应邀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并在公演时获得巨大成功。
1786年 5月 1日,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度公演,虽没有引起轰动,但在布拉格的演出却得到了巨大成功。
1787年 l2月 28日,莫扎特另一部优秀的歌剧《唐·璜》在布拉格歌剧院首演。
1791年初,莫扎特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德国歌剧院创作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费加罗的婚礼》主要讲述的是:伯爵的仆人费加罗爱上了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待女苏姗娜,并打算与好结婚,但生性好色的伯爵非但对妻子不忠,相反还试图勾引苏姗娜,所以对费加罗的婚事百般阻挠。
而罗西娜的前监护人医生巴尔托罗和其女管家马切丽娜也出自个人的目的阻挠费加罗的婚事。
而伯爵的男侍少年凯鲁比诺也爱上了主人罗西娜,并为此深深地苦恼着。
费加罗于是取笑他,告诉他男人应该去当兵,不该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爱情。
由于伯爵对苏姗娜的百般挑逗,使得苏姗娜又气又不敢得罪伯爵,而此时伯爵夫人罗西娜也早已知道伯爵的不轨之举,于是和苏姗娜相商教训花心的伯爵。
情感的纠缠,离奇巧妙的情节,是一部歌剧,又像是一部电影,讲述了费加罗扞卫自己的婚姻,最终取得幸福的历程。
音符从各种器乐中跳跃出来,细细聆听,是海水在波涛中澎湃;是孤松在悬崖中傲立不羁;是沙漠在太阳的炽热下沐浴。
------慷慨激扬的感情,随着音乐的节拍起起落落。
音乐铿锵有力,场面虽不是壮阔宏大,但却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费加罗和凯鲁比诺等人的咏叹调脍炙人口,让人听了入目三分。
虽然纯音乐,细细聆听能激荡心情,陶冶心菲,但歌剧剧配上了剧情,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听觉上的享受,而且还可以充斥你的视觉。
剧情中带有音乐,音乐使剧情更加丰富。
《费加罗的婚礼》中有很多巧妙的情节。
女管家马切丽娜原是想逼迫费加罗娶她为妻,可意想不到费加罗竟然是她的亲生儿子。
眼看剧情有可能成为悲剧,且无挽救的余地。
可矛盾一旦已解决,大家皆大欢喜,而只有伯爵一个人气呼呼,愤愤不平,因为这件事中宣告他输了。
整部歌剧中从头到尾洋溢出一种轻松幽默、愉快的气氛。
在剧中,莫扎特广泛地运用了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等多种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渲染剧情。
情节安排得非常巧妙,如在第二幕中,伯爵气冲冲地拿着告密信敲响夫人的房门,当面责问否对他不忠。
此时的伯爵夫人也惊慌失措。
该怎么办,面对伯爵的步步紧逼,伯爵夫人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跟随伯爵拿到锤子后,伯爵夫人不得不坦白,或许能以坦白从宽得到宽恕。
浅谈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摘要: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创作体裁涵盖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门类。
歌剧是莫扎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在他不足36岁的生命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创作了22部。
本文以其着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欣赏《费加罗的婚礼》。
论文关键词:莫扎特;歌剧;序曲;重唱;咏叹调《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创作于1785—1786年间,是欧洲音乐天才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是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的四幕歌剧。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音乐大师莫扎特的一生是短暂而艰辛的,但也是勤奋而多产的,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歌剧就有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着名。
在这其中《费加罗的婚礼》是近年来最被中国大众所熟悉、喜爱的。
这部歌剧在音乐创作、社会思想以及很多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也有人把它称为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莫扎特的着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部歌剧,以便能欣赏精彩的音乐和绝妙的唱法。
一、莫扎特简介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之家,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6岁。
莫扎特从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他4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时和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巴黎、米兰、普雷斯堡等很多地方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这次演出让莫扎特名声大噪,甚至被请进维也纳的皇宫,为皇帝做表演。
这位音乐神童有着惊人的的创作速度,和辉煌的艺术成就,称他是天才一点也不为过。
费加罗的婚礼名词解释费加罗的婚礼,也被称为费加罗婚礼,是一种源自西班牙的传统婚礼庆典。
这个婚礼独特的风格、热情洋溢的氛围,以及各种细致精美的仪式使得它备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费加罗的婚礼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令人着迷的传统庆典。
1. 背景与起源费加罗的婚礼起源于西班牙,尤其是安达卢西亚地区,是该地特有的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悠久的费加罗婚礼传统,穿越了数个世纪的时间,并被广泛接纳、传承至今。
这一传统婚礼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家族之间的重大事件和社区庆典。
2. 婚礼仪式费加罗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a. 婚礼前导:婚礼前导活动是费加罗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娘和新郎将在婚礼前一天或当天与家庭成员和亲友举行一系列的传统庆祝活动,如家族聚餐、音乐演奏和舞蹈等,以欢庆即将到来的婚礼。
b. 新娘抵达:在婚礼正式开始之前,新娘会乘坐精心装饰的马车或豪华轿车,与一大群家人和朋友一同到达婚礼现场。
这一热闹的过程常常伴有音乐和欢呼声,为整个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c. 婚礼仪式:费加罗的婚礼仪式通常在教堂举行。
在受洗人、神职人员和亲友的见证下,新娘和新郎会进行宣誓,并交换婚戒。
这一仪式注重宗教意义和家庭共同体的重要性。
d. 跳舞与欢庆:婚礼之后,新娘和新郎将带领所有的客人共同参与舞蹈和欢庆活动。
在过程中,参与者们会穿着华丽的传统服饰,跳着充满激情的弗拉门戈舞步,享受着音乐、食物和饮料的滋味。
3. 特色与象征意义费加罗的婚礼以其独特的特色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一个家庭和社区的庆祝活动,更是西班牙文化以及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象征。
a. 舞蹈和音乐:费加罗的婚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激情四溢的舞蹈和音乐。
通过跳舞和演奏弗拉门戈等传统音乐,人们表达着他们对新婚夫妇幸福生活的祝愿,也展示了他们的文化传承。
b. 西班牙传统食物:在费加罗的婚礼上,人们品尝各种西班牙传统美食,如香气扑鼻的帕埃利亚(西班牙海鲜饭)和令人垂涎欲滴的塔帕斯(小吃)。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简介推荐文章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简介热度:史上最经典的六首合唱热度:莫扎特女人心评析基本的介绍热度: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教案热度:史上最欢快的婚礼音乐热度:《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今天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费加罗的婚礼》。
重唱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刻画人物心理性格,描绘爱情细腻差异,对推动戏剧的发展以及强化喜剧效果尤其起到重要作用。
《费加罗的婚礼》创作背景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她出主意的是老医生巴托洛,十年前,就是因为费加罗帮助伯爵打败了想娶贵族小姐罗西娜为妻的他,而使罗西娜成为了伯爵夫人,所以,医生一直对费加罗怀恨在心,如今,到了报仇之时了。
府中另有一翩翩少年凯鲁比诺,成天到处播撒情种,和一个成天以散布谣言为己任的音乐教师巴西利奥,加上一个糊里糊涂的法官和一个整天醉醺醺的花匠。
当然,还有那独守空房的伯爵夫人。
各路角色齐登场,贵族和平民的较量就此开始。
最后,属于第三阶级的聪明勇敢的平民,终于让伪善荒淫的伯爵当众出了丑。
编辑本段作品背景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本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18(费加罗的婚礼)伯爵咏叹调的分析与演唱研究查汪宏《费加罗的婚礼》创作于1786年,是莫扎特歌剧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作品。
剧情大致为: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伯爵的恋爱和婚姻中给予了很大的关心,终于成为了伯爵的仆人;被伯爵苦苦追求而成为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差不多受到了丈夫的冷落而苦恼难过;花心的伯爵如今对女仆苏姗娜感兴趣,而苏姗娜恰好确实是费加罗的未婚妻。
因此,费加罗开始用智谋来扞卫了自己的婚姻,并最终获得了幸福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揭露和讽刺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虚伪和骄奢淫逸的生活,颂扬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二等级”人民正直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在整个歌剧的创作上,莫扎特并没有沿用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喜歌剧的滑稽、夸张和杂耍式的手法,而着重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着意心理刻画,增强了歌剧的抒情性,并在剧中发挥了重唱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中,莫扎特将歌剧结构与人物刻画艺术带向全新的境界,因此他能恰如其分的刻画人物性格的思想感情。
伯爵,作为该剧中的重要人物,是整个剧情进展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之一,在剧中人物关系的安排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一】伯爵的形象分析在剧中,伯爵作为一个上层贵族阶层的代表人物,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所固有的各种性情,以及那个阶层特有的性格特征结合在一起的复杂人物性格品质。
莫扎特赋予了伯爵真实的、人性化的音乐特征,把伯爵描写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下面笔者将结合剧情来分析他性格中的多重性:淫邪,心胸狭窄,轻浮、狂妄、虚荣,愚蠢、可爱。
从外表来说,伯爵是一个帅气潇洒、风流倜傥、放荡不羁、浑身散发着浓厚的贵族气息的花花公子,对女人的追逐从未停歇。
他喜新厌旧,刚刚结婚就对妻子冷淡了。
他企图勾引苏珊娜,当费加罗和苏珊娜提出结婚时,他竭力阻止。
他舍不得可爱的苏珊娜,不肯不加染指就把她交给费加罗,他想通过恢复早已废除了的初夜权,来“合法”占有苏珊娜。
因此他赐予费加罗和苏珊娜一间结婚的房间,就在伯爵的卧室旁边,这在表面上是对费加罗和苏珊娜的恩赐,说是为了方便伺候他与夫人,但这事实上是在麻痹他们,真正目的是为了能够方便接近苏珊娜。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简介歌剧创作背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同名小说改编⏹博马舍:三部以西班牙为背景的喜剧,剧中的人物都相同。
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
⏹主要内容:把伯爵放在人民的对立面,暴露了贵族的腐朽堕落,同时也反映出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富有时代气息,风格明快幽默,情节曲折生动,以嬉笑怒骂的语言,突出强烈的喜剧效果,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
两部喜剧被谱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罗西尼谱曲⏹《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谱曲⏹两个故事是相互有关联的⏹创作时的莫扎特也已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主要内容:⏹伯爵府的仆人费加罗马上要和女仆苏姗娜结婚了,费加罗正欢天喜地地准备婚事,谁知苏姗娜告诉他,伯爵送他们的婚房是不怀好意,是存心要占她的便宜,仍然要实现他假惺惺地曾经宣布要放弃的对奴仆婚姻的“初夜权”。
费加罗听后恍然大悟,二人决心和伯爵斗一斗。
⏹另有一老管家玛切林娜痴心地想要嫁给费加罗,并以一张债据作为要挟,给她出主意的是老医生巴托洛,十年前,就是因为费加罗帮助伯爵打败了想娶贵族小姐罗西娜为妻的他,而使罗西娜成为了伯爵夫人,所以,医生一直对费加罗怀恨在心,如今,到了报仇之时了。
⏹府中另有一翩翩少年凯鲁比诺,成天到处播撒情种,和一个成天以散布谣言为己任的音乐教师巴西利奥,加上一个糊里糊涂的法官和一个整天醉醺醺的花匠。
当然,还有那独守空房的伯爵夫人。
⏹各路角色齐登场,贵族和平民的较量就此开始。
最后,属于第三阶级的聪明勇敢的平民,终于让伪善荒淫的伯爵当众出了丑。
剧中人物⏹阿尔马维瓦伯爵男中音⏹罗西娜伯爵夫人女高音⏹费加罗阿尔马维瓦之仆人、理发师男中音⏹苏珊娜费加罗之情人女高音⏹巴尔托洛医生男低音⏹巴西利奥音乐教师男高音⏹凯鲁比诺伯爵的侍仆女高音⏹马尔切琳管家婆女高音⏹安东尼奥园丁男低音⏹巴巴里娜安东尼奥的女儿女高音⏹古兹曼法官男低音⏹农民们、客人们、狩猎者、仆人等。
【摘要】《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创作的歌剧中,情节最为复杂的一部,描写伯爵的仆人费加罗要和女仆苏姗娜结婚了,费加罗正准备婚事,苏姗娜却告诉他,伯爵不怀好意,于是二人决心和伯爵斗一斗。
贵族和平民的较量开始了,最后,聪明勇敢的平民,让伪善荒淫的伯爵当众出了丑。
【关键词】莫扎特;费加罗;伯爵中图分类号:j8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30-02这部歌剧开场于一个没有装修的屋子,费加罗正在测量一个床所占的空间,而苏珊娜正在欣赏她的帽子。
一段犹豫之后,她告诉了费加罗她不开心的原因是由于伯爵企图复辟之前废除掉的与未婚女子发生关系的封建特权,并打算从苏珊娜开始。
费加罗决心阻止此事的发生,马赛琳娜和巴特洛讨论费加罗的计划,她决心组织费加罗与苏珊娜结婚。
而她的后备方案是,让费加罗从经济上屈从于她,这样当苏珊娜拒绝伯爵的要求的时候,伯爵就会恼羞成怒让费加罗与马赛琳娜结婚作为不能还钱的补偿措施。
巴特洛又太心急而没能帮得上忙,因为他一心记恨着费加罗之前帮助伯爵夫人逃脱他的魔爪的事情。
他离开了,而苏珊娜和马赛琳娜互相指责。
马赛琳娜兴冲冲地走了,而凯鲁比诺冲了进来,因为与巴巴琳娜的滑稽动作,伯爵让他离开这个房子,而他又因为要离开伯爵夫人而感到发狂,因为他对伯爵夫人产生了好感。
苏珊娜嘲讽般地同情凯鲁比诺,而凯鲁比诺描述着他青春期对于浪漫的疑惑。
他们听到伯爵来了,苏珊娜把凯鲁比诺藏到了一个椅子的裙子下面。
伯爵直接问苏珊娜是否愿意陪他前往伦敦,这时巴塞里奥出现了,前来找寻伯爵,伯爵躲在了凯鲁比诺所藏的椅子后面。
巴塞里奥转述了伯爵对于苏珊娜的兴趣。
伯爵听到对于凯鲁比诺的影射之后跳了出来,苏珊娜害怕极了,而巴塞里奥试图把事情敷衍过去。
在三人的对唱中,伯爵发现了藏在椅子下面的男童仆凯鲁比诺。
伴随着农人的合唱和散落的花朵,费加罗进来了,这是他的第一次恭维再羞辱伯爵以便让伯爵同意费加罗和苏珊娜立即结婚的计谋。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品提要】阿勒玛维华伯爵与罗丝娜结婚三年后,开始厌倦罗丝娜。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咏叹调《费加罗的婚礼》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86年创作的歌剧,全名为《费加罗的婚礼,或忠诚的象征》。
这是一部以喜剧为主题的歌剧,剧本由德国作家梅泽尔的喜剧剧本改编而来。
其中著名的凯鲁比诺咏叹调是歌剧中的一首重要咏叹调,下面将介绍一下这首咏叹调的内容。
凯鲁比诺咏叹调发生在第一幕。
剧情背景是费加罗公爵和顶峰伴奏手柯洛蒂娜的婚礼前夕,公爵追求新婚女郎苏赛娜,而柯洛蒂娜也暗恋上了自己的未婚夫巴什代克。
凯鲁比诺是柯洛蒂娜的女仆,她沉浸在自己深深的爱慕中,这首咏叹调正是她对自己所爱之人的思念和痛苦的抒发。
这首咏叹调的歌词如下:凯鲁比诺:(独自而悲伤地哼唱)在夏日的阳光灿烂下,我沐浴在你温柔的微笑中。
可是当黑夜降临,我感到孤独,感到寂寞。
就像夜鹭迷失在黑暗中,我沉醉在你的眼神里,多么希望这爱慕的心会消失,就像夜色即将消逝。
是什么让我难以入眠,痛苦地挣扎在无眠的梦境中?这爱情是如此美好又让人痛苦,我的内心在五味杂陈中葬送。
可是我渴望着你的微笑,以及我们共同度过的日子,在我心中,你是如此珍贵,我愿为你放弃一切。
(乐队弦乐响起,凯鲁比诺开始高亢地唱)当我想到你,我的爱,我忍不住失去了理智。
我如此爱你,如此渴望你,希望你也一样如此爱我。
这首凯鲁比诺咏叹调表达了凯鲁比诺内心深处对于柯洛蒂娜的爱慕之情。
她形容自己如同黑夜中迷失的夜鹭,孤独而寂寞。
她感叹自己无法入眠,内心痛苦地挣扎在无眠的梦境中。
她仍然渴望着柯洛蒂娜的微笑,希望和他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她感叹自己深爱着柯洛蒂娜,渴望得到他的爱。
这首凯鲁比诺咏叹调以其美妙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展现了凯鲁比诺内心复杂的情感。
它揭示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的两面性,让观众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复杂和纯真。
这首咏叹调也反映了整个歌剧中喜剧和戏剧冲突的主题,以及各个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阿巴多: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K.492 简介:《费加罗的婚礼》,4幕28曲,喜歌剧,K492,作于1785-1786年,1786年首演于维也纳布尔格剧院,是莫扎特创作的歌剧中的颠峰。
《费加罗》的中心在重唱,咏叹调不再是性格刻画的主要形式。
然而,一旦需要,如塑造孤独的正歌剧形象——伯爵夫人,咏叹调仍充满原有的悲戚力量,令人信服地凸显女主角被动、痛苦的情怀。
谐歌剧中灵巧、复杂的乐队语汇,在伴奏中对某个动机进行交响式的发展,在《费加罗》中达至完美境地,在后来的半个世纪中对歌剧作曲家产生影响。
每个分句之间,歌手的每个自然呼吸间歇,都充满音乐,似乎乐器也被通电激活,放声歌唱。
尽管乐队强健有力,无所不在,但却从不忘却自己的职责是帮助、辅佐戏剧,从不僭越声乐的主宰地位。
莫扎特对生活的热爱,在这部歌剧中发散出最和谐、最耀眼的光彩。
指挥:阿巴多演奏:维也纳爱乐乐团
经典唱段
音轨20.《再不要去做情郎》(Non piu andrai)—费加罗的咏叹调
《再不要去做情郎》这段选曲,已成为男中音歌唱家们最喜爱演唱的歌剧选曲之一。
音轨22.《何处寻觅那美妙的好时光》—罗西娜的咏叹调
此曲是女中音最喜爱演唱的歌剧选曲之一。
音轨24.《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童仆凯鲁比诺的咏叹调
这部歌剧中最脍炙人口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者不是主角苏珊娜
而是由女高音扮演的年轻童仆凯鲁比诺。
这种角儿在18世纪30年代还由阉人歌手担任着。
此时的维也纳已向前迈了一步,由女声取而代之。
音轨54.《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罗西娜与苏珊娜的二重唱,是《费加罗的婚礼》中最经典的重唱曲例。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费加罗的婚礼《费加罗的婚礼》是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创作于1778年。
作品把伯爵放在人民的对立面,暴露了贵族的腐朽堕落,同时也反映出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富有时代气息,风格明快幽默,情节曲折生动,以嬉笑怒骂的语言,突出强烈的喜剧效果,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
《费加罗的婚礼》为法国和欧洲戏剧的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俄国作家赫尔岑说:“《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天才的作品,法国舞台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博马舍18世纪后期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
出身钟表匠家庭。
1753年以钟表师的身份入宫廷服务,1757年改名博马舍,并加上贵族标志“德”。
1767年写出他的第一个剧本《欧也妮》,1770年写出《两个朋友》。
1773年,博马舍与人进行了一场诉讼,为此发表了四部《备忘录》,揭露法院的内幕,引起了强烈反响。
1775年,《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巴黎公演,受到热烈欢迎。
70年代末,他发起法国第一个戏剧家协会,出版了法国第一部《伏尔泰全集》。
1778年写成了《费加罗的婚礼》,于1784年公演,成为法国戏剧史上的重大事件。
影片《费加罗的婚礼》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戏剧改编的。
贵族阿尔玛伯爵爱上了夫人的侍女苏珊娜,于是千方百计地想破坏苏珊娜与府中男仆费加罗的婚事,聪明的费加罗看出了伯爵的心思,在夫人的帮助下,伯爵的邪念最终未能得逞,在一片欢庆声中,费加罗与苏珊娜终于结成美满的姻缘。
这是一出轻松、幽默、诙谐的喜剧,是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博马舍,出生于巴黎钟表匠家庭。
13岁时就辍学在家,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终于成为知识渊博,才气横溢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博马舍1772年完成了以费加罗为主人公的第一部戏剧《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于1784年在法兰西剧院首次公演,取得惊人成功。
这部喜剧也为莫扎特的同名歌剧提供了蓝本。
1792年完成“费加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有罪的母亲》,思想性艺术性都较差,表现了剧作家革命精神的衰退。
《费加罗的婚礼》介绍《费加罗的婚礼》(K.492)是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博马舍共写过三部以西班牙为背景的喜剧,剧中的人物都相同。
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创作于1732-1739年。
《费加罗的婚礼》(又名《狂欢的一天》)于1778年首演。
作品把伯爵放在人民的对立面,暴露了贵族的腐朽堕落,同时也反映出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富有时代气息,风格明快幽默,情节曲折生动,以嬉笑怒骂的语言,突出强烈的喜剧效果,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
而在这三部剧作中,前两部被谱成了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并于1785年12月到1786年4月间创作。
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介绍,建议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因为这两个故事是相互有关联的。
博马舍的话剧以幽默讽刺的笔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等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了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的莫扎特也已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的作法加以挞伐,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
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莫扎特创作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伯爵府的仆人费加罗马上要和女仆苏姗娜结婚了,费加罗正欢天喜地地准备婚事,谁知苏姗娜告诉他,伯爵送他们的婚房是不怀好意,是存心要占她的便宜,仍然要实现他假惺惺地曾经宣布要放弃的对奴仆婚姻的“初夜权”。
费加罗听后恍然大悟,二人决心和伯爵逗一逗。
另有一老管家玛切林娜痴心地想要嫁给费加罗,并以一张债据作为要挟,给她出主意的是老医生巴托洛,十年前,就是因为费加罗帮助伯爵打败了想娶贵族小姐罗西娜为妻的他,而使罗西娜成为了伯爵夫人,所以,医生一直对费加罗怀恨在心,如今,到了报仇之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