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学习内容特征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中图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Ⅲ)必修》的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在必修一二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必修Ⅲ第一单元区域已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都已经了然于胸,一个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解决问题(流域治理)。
【学生特征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上学期学生,他们初中已学习过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又经过一年多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活力四射、乐于尝试、敢于探索。
在学习交往上“个别化学习”和“协作讨论学习”并存,具有一定的小组交流能力与协同讨论学习能力,能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图表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
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了解田纳西河流域早期面临的问题,根据其优势劣势总结出开发治理的措施。
3、培养读图分析能力以及根据已有资料进行总结的能力,逐步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教材、网络等各种媒体获得文字、图表、数据等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和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背景、方向和意义,使学生通过分析某个特殊案例,掌握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通过运用有关知识,去学会分析我国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塔里木河等流域的开发和治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还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拓展视野并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体会科学研究认真的态度、缜密的推理和严谨的表述。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课标解读】以田纳西河流域为实例,从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学习目标】1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
2、阅读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重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教学难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水文条件【教学资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图、流域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沿河剖面图、矿产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学反馈】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二课时)设计者:清华附中:田佩准、张鹏中关村中学:刘文静、马珏、黄爽皮革学校:王玉泉【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和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逐步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经验,提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建议3.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还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所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通过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经验,提出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建议。
【教学难点】塔里木河治理现状的利弊分析。
【学情分析】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一二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第一单元区域已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都已经了然于胸,一个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解决问题(流域治理)。
【教学方式】讨论探究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资源】书上图像资料、书上的案例课外图像和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列的设条件,发展旅游业?过渡归纳田纳西河治理的措施出示塔里木河流域图分析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特征。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教案2 中图版必修3一、【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二、【学习目标】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探索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四、【教学方式和学习资源】教学方式为案例式教学;资源为课本42页—46页的图表资料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第二课时一、【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二、【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中国主要河流的开发治理,学会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三、【重点、难点】通过实例学会认识流域开发的一般方法四、【教学方式和学习资源】教学方式为案例式;学习资源为学生搜集资料及教材47页—49页的图表资料六、【板书设计】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教案3 中图版必修3【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课标解读】以田纳西河流域为实例,从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学习目标】1、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
2、阅读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重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教学难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水文条件【教学资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图、流域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沿河剖面图、矿产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馈】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二课时)【课标解读】【教学目标】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和意义。
北京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中图版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第一课时一、【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二、【教学目标】根据资料,从流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利用资料,从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人文地理条件以及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
根据材料,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河流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教学难点:河流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授法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册;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地形及地形剖面图、气候资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五、【教学流程】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馈】第二课时一、【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河流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地貌气候植被人文地理环境人口数量与分布经济地位与经济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与城市化水平自然资源流域地理位置二、【学习目标】1、根据材料,说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区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2、根据简图说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区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
教学内容分析在第一学时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资料,学生能够比较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后的变化;分析说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开发经验对我国的流域开发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教学难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授法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册;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地形图及剖面图、气候资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1930年和2000年人口分布图、水库及电站分布图、1930年和2000年田纳西河通航里程和运输量图、193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图、1930年和2000年人均GDP柱状图、1930年和2000年工业部门结构图、1930年和2000年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
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一.课程标准掌握流域治理的方式举措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开发治理前后的状况。
2.过程与方法——掌握田纳西河流域具体开发措施及产生的效应,学会分析不同流域开发治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田纳西河流域成功开发对我国流域开发的启示,并分析我国流域开发的内容及治理的措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难点——流域开发建设和治理的一般方法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田纳西河的地理环境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通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河流给我们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各种优惠之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洪涝灾害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如何分析并综合治理一条流域——【看图解析】展示一张流域图,解释流域、水系、支流等流域相关的术语(展示流域图)(1>干流——直接注入海洋或大陆湖泊的河流;2>支流——注入干流的河流为一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的为二级支流,以此类推……3>水系——河流的干流与支流共同组成水系4>水域——河流集水区。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46“塔里木河流域”图,试找出塔里木河的1条一级支流和1条二级支流,并且说明水系组成和流域范围。
2)同理,尝试描述田纳西河。
(田纳西河是美国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注入其一级支流——俄亥俄河。
)【学生读图】阅读课本P53“图2-2-3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分析说明美国田纳西河的位置。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本土东南部,临近墨西哥湾,处于中低纬度位置。
)【读图分析】阅读地理图册P36“田纳西河流域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结合纬度位置,试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及其特点。
(田纳西河流域的额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多雨,夏秋较少。
)【展示图示】(PPT展示田纳西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图),问:请思考,该种气候会对河流的流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河流流量季节性变化较大。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____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流域的相关概念;归纳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方法,并能简单设计出我国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地理条件的分析探讨,概括田纳西河流域的优势、劣势,推断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田纳西河流域两次开发治理的结果对比,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的成功综合开发治理,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
【学习过程】一、获取信息(多媒体展示材料)1. 借助图像,了解基本概念。
(1)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2)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
(3)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以及有无结冰期等。
(4)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如树枝状、扇形等)、河道宽窄曲直等。
2.小组合作学习——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材料1: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田纳西河是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
田纳西河流域流经田纳西州和亚拉巴马州,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南边距墨西哥湾不远。
田纳西河全长1600千米。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侧,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流域范围包括田纳西州的全部和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的一部分,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54亿立方米。
流域内多山地,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这里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节降水少。
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蜜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最大流量为每秒1.5万立方米,最小流量仅为100立方米。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解释流域的概念,在地图上确立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和范围。
2、可以归纳出田纳西河的自然特点。
3、可以说明田纳西河的开发治理过程及其采用的措施。
4、通过田纳西河的开发的学习,总结河流流域开发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将流域的自然特点归纳与地图结合在一起,以及用图表的方式总结田纳西河的开发和治理过程,学会利用图表承载地理信息的特点去识记地理内容。
2、由田纳西河的开发治理总结出一般河流开发的特点,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
2、总结流域开发过程中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难点】1、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2、由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总结流域开发的一般规律。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地图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合作讨论法五、本主题应解决的问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概况是怎样的?2、如何将地理信息落实到地图上?3、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如何根据流域地理条件进行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采取了怎样的措施?5、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对我国的流域开发有什么启示?六、学生还可能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田纳西河的治理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治理为基础?2、田纳西河的水资源为什么那么丰富?3、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模式适用于我国的流域开发?七:主要知识点:一、田纳西河的自然概况主干流情况:是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上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
2、范围:全长1600千米,流域包括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等7 个州,面积10.5万平方千米。
3、水文:年径流量254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320毫米。
4、资源: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磷、铅锌等矿产资源。
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图版)必修三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课标分析: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材分析:该节内容教材主要分为四部分对其进行讲解。
首先从人类文明与河流的紧密关系引入河流合理开发的重要性,接着导入本节标题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其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几个基本概念(流域、水系)。
第二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析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概况、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流域地理背景与流域开发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意识。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19世纪后期,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原因。
期间穿插了18世纪下半叶开发的影响,从而对比可以得出导致流域开发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
最后一部分:详细讲解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包括其采用综合开发的原因、采取的具体开发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效益。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根据资料,从流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过程。
3、掌握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资料,从人口、社会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人文地理条件以及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
2、以我国塔里木河为例,讨论其开发与治理的对策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重视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3、树立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利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的分析。
2、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和影响。
3、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课时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介绍98年中国洪水的概况(播放98年洪水的视频)2、问题:导致98长江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3、思考:怎样进行治理?全流域开发整治(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从而引入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治理过程也是流域开发的过程)新课设计:一、流域几个基本概念(1)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2)流域的特性:①特殊性: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
第二章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教学案【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课标解读】本条“课标”的重点,并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指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研究或规划流域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人文地理条件。
然后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求该流域发展的方向——说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求其综合治理的对策。
我们可以以美国的田纳西河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分析了河流流域成功的治理方案。
首先介绍了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然后分析了该流域具体的治理措施,通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使学生对我国的流域开发也能从整个流域综合考虑。
第二课时,在分析了田纳西河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塔里木河为例,分析内流河开发治理的措施,并在练习时迁移到其他的外流河和内流河,使学生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整体性观念。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
②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
③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重点和采取的措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的学习,从中学会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完成调查研究,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②调查本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的措施。
且通过活动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河流流域的综合利用与治理一、教材分析《黄河》是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流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
二、学习者分析高一学生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长度、年径流量、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2)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忧患。
2.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和黄河断流的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的现状及黄河的危害,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宜采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程序(一)展示黄河图片,激趣引入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学科整合,丰富情感(导语)师:提到黄河,我们总会想起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
那么,为什么我们把黄河叫做“母亲河”呢?生1: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的原始祖先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生2:那里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生3: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生4: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等也产生在这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让学生领略到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气势和英雄气慨,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河流流域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案【幻灯展示】城市的景观图片(因河流发展起来的城市)【导入】刚刚大家看到一组城市的景观图片,大家发现这些城市都有河流,正是河流的存在,使这些城市变得更加灵动,更有活力,而不同城市发展过程中河流发挥的作用不同,今天我们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来探讨流域环境与人的关系以及河流流域的治理与开发问题。
【板书】河流流域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讲解】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有一位老人,他人生中生活的变化体现了人与河流流域的关系。
【幻灯展示】《老人的回忆》这位老人回忆说:“20世纪初,那时我还小,家里特别穷,也没有电,所以我每天都要到山上去砍柴,河流在山谷中奔流而过,特别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对于我来讲这只能是梦想,因为那时的交通工具只有独木小舟,交通极其困难。
可是更让我们痛苦的是这条河流年年泛滥,土地越来越贫瘠,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于是许多人纷纷离开了这里。
但是我们留了下来,随后我们的生活正是因为这条河流的存在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都变了……”。
【讲解】从老人的叙述中,你能概括出20世纪初老人的生活有什么困难吗?【学生回答】略【板书】贫穷、洪涝灾害频发、交通困难、没有供电、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讲解】在经济如此发达的美国,历史上也存在如此落后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200美元,让我们不禁想要了解历史上的田纳西为何如此落后?【板书】交通困难洪涝灾害没有供电生态环境破坏【过渡】20世纪初田纳西人的生活为什么面临这么多困难呢?这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吗?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田纳西州的资料,希望这些图文资料对大家有所帮助。
【幻灯展示】田纳西的图文资料根据下图描述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陡峻的山地肥沃的平原起伏的丘陵请根据以下资料,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请根据以下资料,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根据下图描述田纳西河的特征:水系特征(源头、河道曲直、流向、注入、落差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 请根据以下图文资料,总结田纳西河的特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冰期)煤矿铅锌磷矿铁矿请根据资料,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
一、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对课标要求的理解: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不同,因此,课标要求的重点并不是某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在于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河流的一些基本概念,诸如河流、流域、内流区与外流区、河流的水系特点与水文特点。
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通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探索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获得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并借鉴其成功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强化学生科学人地关系思想,培养对环境意识、环境道德和环境觉悟。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授法
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册;田纳西河流域位置图、地形及地形剖面图、气候资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