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2010 年度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 培训考核合格
- 格式:pdf
- 大小:152.29 KB
- 文档页数:4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1.25•【字号】遵府发[2010]26号•【施行日期】2010.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意见(遵府发〔2010〕26号)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及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07﹞101号)精神,为全力推进我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及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充分认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占用耕地数量不断增加,补充耕地任务越来越重,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各县、区(市)要充分认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大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载体,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做出贡献。
二、明确职责,切实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资金聚合、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
县、区(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及占补平衡工作,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进行项目申报和实施。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市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专项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年度计划;建立全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库,对本辖区的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负责省财政分配资金及非农建设项目自行补充耕地投资项目的入库(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及预算审查和项目验收;建立市级新增耕地指标库,负责全市新增耕地指标备案管理;对跨县、区(市)新增耕地指标的流转进行审批。
2024年国土资源培训计划第一章: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土资源的不断消耗,国土资源管理能力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国土资源,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国土资源部决定制定2024年国土资源培训计划。
该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科学、规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培训目标本次国土资源培训计划的培训目标包括:1.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包括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能力;2.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其公共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3. 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科学、规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4.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土资源管理人才,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
第三章:培训内容本次国土资源培训计划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土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包括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知识;2. 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查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方法和技术;3. 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包括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知识;4. 国土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包括国内外优秀国土资源管理案例的学习和分析。
第四章:培训方式本次国土资源培训计划的培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理论学习:采取专题讲座、学术讲座、理论授课等方式,全面系统地传授国土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2. 实践训练:组织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包括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实践训练;3. 案例分析: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学习和分析国内外优秀国土资源管理案例,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4. 交流合作:组织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学术交流活动等,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国土培训计划方案为了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土资源管理人才,制定国土培训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将介绍一套全面的国土培训计划,以期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一、培训目标1.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国土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2.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能够严格执行国土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
3.激发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4.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培训内容1.国土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学习:深入学习国土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
2.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技能培训:学习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技能,包括土地调查、测绘技术、地质勘探、土地规划等实际应用技能。
3.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学习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法律法规知识。
4.国土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讨,让学员深入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5.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训:通过团队协作式学习和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培训方式1.理论课程学习:开设理论课程,邀请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介绍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
2.实践操作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学习和掌握国土资源管理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方法。
3.案例分析讨论: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讨论,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讨,提高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团队项目实践:组织学员开展团队项目实践,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印发《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3.05•【文号】国土资党发[2012]28号•【施行日期】2012.03.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印发《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党发[2012]28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已经部党组审定,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共产党国土资源部党组2012年3月5日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建设工作思路清、执行能力强、工作作风实、改革创新多、工作业绩好的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负责、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用部机关各职能司局、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以下简称部机关各司局)和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以下简称各督察局)司局级、处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第三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和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第四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应当公布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公布职数、职位空缺情况和职位要求。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2014年度全省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人事管理【发文字号】浙土资厅函[2014]612号【发布部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发布日期】2014.10.21【实施日期】2014.10.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2014年度全省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的通知(浙土资厅函〔2014〕612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各事业单位: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浙土资发〔2009〕34号)、《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法治国土建设实施意见》(浙土资发〔2011〕68号)和2014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的要求,朱先高等621人参加了2014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经考核,成绩合格,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法制部门申领《行政执法证》。
附:2014年度全省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10月21日附:2014年度全省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共621人)省国土资源厅机关(10人)朱先高杨柳峰金安王萍褚先尧孟祥随刘励远李放樊明昌葛送来杭州地区(63人)汤伟炜陈沪民俞宝法乐宁符纪宁邱奋奋姚顺龙薛梦烨谢雯张民孙洁沈奕严士兵唐军胡纪銘罗雄兴谢晓东黄笔成刘宏狄沈军何佳俊董荣伟汪永水陈铭芳刘国良袁毅刚石耀刚吴美娜金明永李冰轮任悯群王晴赵咏春陈波杨新东周飞千吴顺兴赵纬周张华丽刘金柱张祥义周炀朱天一戴君方栋李佳郑诗荟徐辉陈珺黄伟英黎钰文孙瑶祺翟会芳张杭杰李岚石琰王秉建万铭张宁吕振涛许思思袁艺徐婷宁波地区(70人)郁利聪陈晓瑾黄慈金叶沁杨锦波骆海博温小文沈增辉邵雪飞邹洁王芳阎晶磊王茜胡燕菲胡蓉沈秀珍劳高辉周一卉齐超娄炳炳罗灵燕邢锦洪王洁闻俊磊赵菊荣乐成超张媛刘春亚杨小艺邬剑侠沈建杰夏维君李宁朱濛骐吴光勇戚秋莹陈金洲应国平李山成王世亮林文信周宁吴仙微罗伊董嬉嬉朱洁刚孙圆陈耀明王泽柱徐林林寻忠李熠黄慧洁徐一民秦真勇。
2010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管理基础与法规真题(1)一. 判断题(共20题,题号1-20,每题0.5分,共10分。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认为正确的涂"√",认为错误的涂"×".答题错误倒扣0.5分,本题总得分最多扣至0分)1. 从内涵上看,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所设定的一种物权。
()3. 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所占用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4. 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
()5. 级差地租II的形成以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为前提。
()6. 中国现行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面积大小和质量等级来确定土地税额大小的。
()7. 初始土地登记通常采用共同申请的方式。
()8. 有土地所有权不一定就有地租,而只要有地租,就必然与土地所有权相联系。
()9. 土地供给决定土地的价格,土地价格影响土地需求关系。
()10.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是规范土地市场的基本前提。
()11.土地供给量增大,土地价格必定下降。
()12.土地整理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和目标是一样的。
()1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14.为了保证国家建设,对于重点建设项目,在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情况下,也可以批准新增建设用地。
()15. 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面积保持不变时,资本或劳动每一投入单位的边际产品通常随着该种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16.变更土地登记具有连带性。
()17.土地出让期届满,政府有偿收回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
()18.土地的供给是指人类可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它与社会的技术经济条件无关。
( )19. 我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即国务院和省级.县级人民政府。
2014年9月10日发布 2014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1 适用范围 (2)2 引用的标准和文件 (2)3 依据 (2)4 总则 (7)5 违法线索发现 (9)6 线索核查与违法行为制止 (9)7 立案 (10)8 调查取证 (12)9 案情分析与调查报告起草 (17)10 案件审理 (23)11 处理决定 (25)12 行政处罚 (26)13 送达 (29)14 执行 (30)15 移送 (33)16 结案 (34)17 立卷归档 (35)18 监督与责任追究 (36)19 附则 (37)附录A 主要土地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与法律责任 (39)附录B 主要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与法律责任 (62)附录C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法律文书参考格式 (74)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规程为规范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工作,明确查处工作程序和标准,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1 适用范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适用本规程,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下列标准和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
本规程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当使用下列各标准和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 17228-1998 《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 17986-2000 《房产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 18508-2001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5-2012 《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6-2012 《农用地估价规程》TD/T 1010-1999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3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5号)(15)《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150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2号)(17)《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0号)(18)《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19)《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2号)(20)《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8号)(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2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23)《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24)《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499号)(26)《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27)《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8)《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号)(29)《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30)《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31)《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3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3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34)《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35)《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办发〔2009〕25号)(3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span>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8号)(37)《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38)《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39)《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令第15号)(40)《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1号)(41)《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2号)(42)《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7号)(4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44)《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45)《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4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47)《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48)《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49)《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6号)(50)《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60号)(5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5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热、矿泉水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209号)(53)《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09号)(54)《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span>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431号)(55)《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span>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审制度>等三项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72号)(56)《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市(地)县(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7号)(57)《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监察机关和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监发〔2005〕6号)(58)《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span>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程序>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75号)(59)《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span>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和<</span>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14号)(60)《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78号)(61)《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3号)(62)《国土资源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3号)(6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4号)(64)《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适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第三条有关问题的通知》(监发〔2009〕5号)(65)《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01号)(66)《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span>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27号)(67)《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200号)(6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span>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报告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58号)(69)《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发现、制止、报告和查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0〕78号)(70)《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1号)(71)《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72)《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80号)(73)《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span>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span>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8号)(74)《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32号)(75)《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7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77) 《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4号)(7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21号)(79)《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9号)(8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15号)(8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15号)(8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1992)22号)(83)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0部门《关于在查办渎职案件中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案件移送制度的意见》(高检会〔1999〕3号)(84)《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法发〔2004〕5号)(85)《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人民检察院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查处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中协作配合的若干规定(暂行)〉的通知》(高检会〔2007〕7号)(86)《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公通字〔2008〕36号)(87)《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公通字〔2010〕23号)4 总则4.1 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基本内容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土地、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实施法律制裁的具体行政执法行为。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174号)中央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为了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10年5月18日附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主要用于重点成矿区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青藏高原地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及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科学、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专款专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共同管理,委托国土资源部所属单位组织实施。
第五条财政部主要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
具体职责如下:(一)确定专项资金总预算、年度预算和项目预算编制原则;(二)审定并批复年度项目预算及组织实施费预算;(三)审核办理资金拨付,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六条国土资源部主要负责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及计划管理。
具体职责如下:(一)审定专项实施方案;(二)审定年度项目计划,提出年度项目预算安排建议;(三)会同财政部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七条组织实施单位主要负责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0]78号2000年6月19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土地管理局(城乡规划国土局、规划国土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为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业务素质,提高行政执法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根据《关于开展国土资源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83号)精神,决定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密围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为目的,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为对象,以岗位(资格)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执法监察岗位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政令畅通、执法严格、服务优质、廉政勤政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
二、目标任务力争到2001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全体人员接受一轮培训,实现全体人员持证上岗。
(一)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对省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
争取随着省级机构改革的到位,实现省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持证上岗。
(二)2001年上半年,对地(市)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办案骨干进行培训。
国土资源知识试题姓名: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5分,共15分。
)1、行政处罚程序是、和的总称。
2、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来源主要是:,,,,,。
3、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需要听证的应先发出听证告知书,当事人受到告知书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听证前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
4、调查取证应当有名以上人员参加。
5、调查笔录应交被调查人过目或向其宣读。
可以允许被调查人修改,但在涂改位置必须有被调查人确认,对笔录无异议后,由被调查人或。
6、对明显有违法行为的,办案人员应提请主管部门及时发出《》,送达当事人停止其违法行为,听候处理。
7、承办人在案件调查结束后,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提出《》。
8、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经或形成处理意见后,由承办人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
9、调查终结,国土资源行政部门领导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由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决定。
10、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破坏耕地承担的法律责任有: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责令;2可以并处;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二、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选错不得分。
)1、有人说,对土地的投资是风险最小的投资。
这表明了土地的( ) 经济特性。
A.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B.土地用途的多样性C.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D.土地增值性2、从事测绘活动,应当使用国家规定的( ),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
A.测绘基准B.测绘系统C. 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D统一比例尺3、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
国家对基础测绘实行( )管理。
A.分类B.属地C.分级D 统一4、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中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
A、1:10万B、1:5万C、1:1万D、1:5000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以租代征”的,按(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20•【文号】人社部发[2010]97号•【施行日期】2010.12.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人社部发[2010]9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福建省公务员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国土资源部其他直属单位: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全面推进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激励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履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责,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决定,授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征地处等150个单位“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张建国等80名同志“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发扬成绩,再立新功。
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全面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土资源知识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1、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的案件由()受理和处理。
A、乡(镇)人民政府B、县(市)人民政府C、省(市)人民政府2、当事人对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是:()A、30日B、60日C、90日D、120日3、《信访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31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5年()施行。
A、5月1日B、1月5日C、1月18日4、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
A、5人B、2人C、4人5、《物权法》自()实施。
A、2007年1月1日B、2007年6月1日C、2007年10月1日6、《土地登记办法》自()实施。
A、2008年1月1日B、2008年2月1日C、2008年3月1日7、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A、乡级B、县级C、省级8、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使用权源证件是()A、土地使用证B、房产所有证C、契约9、《土地调查条例》自()实施。
A、2008年1月7日B、2008年2月7日C、2008年3月7日10、土地登记分为总登记、初始登记()注销登记和其他登记A、变更登记B、更正登记C、查封登记11、有下列情形(),不予登记。
A、土地权属有争议的B、没有文化填写登记申请的C、未成年人申请登记的12、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和查封登记。
A、预告登记B、变更登记C、初始登记13、依法登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A、集体土地使用权B、采光权C、通风权14、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者更改名称或通讯地址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他项权利者在变更发生后()天内,持有关证明资料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更名或更址登记。
A、10日B、20日C、30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
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培训知识测验题及答案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2分)1、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
2、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的原则有:(1)(依法原则);(2)(及时原则);(3)(准确原则)。
3、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督办的方式主要有(口头督办、书面督办和派员督办)。
口头督办时,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承办人应当就督办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
采取书面方式督办的,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以正式文件发出督办通知(函)。
4、国土资源行政处罚的种类,是指国土资源行政处罚机关对国土资源行政违法行为的具体惩戒制裁手段。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国土资源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如:责令限期改正,限期补交资料,责令停止开采,责令赔偿损失等)。
5、根据《行政处罚法》、《矿产资源法》和《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的规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上级交办、其他部门移送和群众举报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应当受理。
对受理的案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填写(案件受理登记表,进行初步审核),并根据审核情况,在7日内作出如下处理:①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查处。
②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告知交办、移送案件的部门或者举报人。
③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办理。
④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
6、立案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决定成立行政案件并进行调查处理的活动。
(1)立案的条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行政违法案件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立案:(有明确的行为人);有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事实);依照土地、矿产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部门有管辖权。
(2)立案的程序。
立案一般按下列步骤工作:(一是受理)。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2009年度“执行力好班子”和考核优秀人员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彰2009年度“执行力好班子”和考核优秀人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02号)部机关各司局,派驻地方的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2009年,部机关司局、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改进作风增强执行力的决定》(国土资党发〔2008〕53号),理清工作思路,设计工作抓手,抓好工作布局,完善工作机制,国土资源管理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根据2009年度考核结果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经部党组审议,确定办公厅等14个单位领导班子为2009年度“执行力好班子”,马毅等118名同志为2009年度考核优秀公务员,姚华军等14名直属单位领导干部为2009年度考核优秀人员。
按照《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马毅等7名公务员2007-2009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记三等功;孙家海等111名公务员2009年度考核优秀,给予嘉奖。
直属单位被确定为优秀的人员,请各单位参照《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给予相应奖励。
希望受到表彰的领导班子和优秀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部机关司局、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和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改进作风,开拓创新,增强执行能力,切实履行职责,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一○年七月七日附件1“执行力好班子”名单(14个)一、部机关(6个)办公厅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规划司地质环境司执法监察局离退休干部局二、土地督察局(3个)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三、直属单位(5个)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附件2记三等功公务员名单(7人)马毅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主任王守智政策法规司司长殷从远政策法规处法制指导处调研员邱烈飞地籍管理司权属处副处长孟凡叶离退休干部局退休干部管理处副主任科员刘玉杰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副局长王钊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调研处处长附件3嘉奖公务员名单(111人)孙家海办公厅副主任刘随臣调控和监测司司长赖文生财务司司长朱留华耕地保护司司长彭齐鸣地质勘查司司长贾其海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李建勤执法监察局局长姜建军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张陟人事司司长侯海生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华离退休干部局局长李永杰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局长蔡可军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专员崔岩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局长高向军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局长刘天增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局长赵龙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局长束伟星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局长王广华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局长邓太火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副专员尚波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副专员杨璐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局长陈现宾办公厅办公室调研员李向东办公厅信访(保卫)处调研员吴前清办公厅督查室(值班室)副调研员嵇俊杰办公厅督查室(值班室)副主任科员蒋炯毅办公厅秘书(档案)处副主任科员王秀莲办公厅秘书(档案)处科员山涛办公厅行政财务处科员焦真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杜官印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信息调研处处长苑晓光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制度建设处主任科员姚旭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督察指导处副主任科员迟恒伟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唐余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主任科员徐新华调控和监测司综合处主任科员邹威调控和监测司改革协调处主任科员孙雪东规划司土地规划处处长吴淑章规划司土地计划处处长贺明玉财务司综合处处长邱刚财务司财务处副处长李美玉财务司权益处副处长王玲耕地保护司土地整理复垦处处长闫刚耕地保护司农地管制处处长冯惠军耕地保护司基本农田保护处调研员赵伟地籍管理司监测与统计处主任科员王薇土地利用管理司地用处处长刘彦土地利用管理司地价处副处长李剑地质勘查司地质处调研员杨永刚地质勘查司油气管理处副调研员薄志平矿产开发管理司综合处处长金愉中矿产开发管理司非金属矿产管理处处长王少波矿产资源储量司资源储量管理处处长黄学雄矿产资源储量司资源储量管理处副处长熊自力地质环境司综合处处长沈伟志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防治处主任科员潘辉执法监察局查处二处副处长王晓慧执法监察局查处一处主任科员刘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外事综合处副调研员范黎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外事综合处主任科员谢秀珍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科技发展处副主任科员于永腾人事司干部一处处长李贵东人事司干部二处处长牛继宝人事司督察干部管理处处长张绍杰人事司干部培训处处长孟轩机关党委组织宣传处处长王正颐机关党委组织宣传处副主任科员张红领离退休干部局党委办公室主任沈学军离退休干部局退休干部管理处处长任敏离退休干部局离休干部管理处处长钟镝离退休干部局办公室主任科员王妍离退休干部局离休干部管理处科员李俊喜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办公室主任于明科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调研处处长曹子荣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审核处副处长刘付娥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办公室主任科员张靖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督察三室主任科员王哲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督察四室科员XXX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办公室副主任孙弘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调研处处长魏晓飞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督察一室主任科员程中华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督察三室主任科员徐建新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办公室主任程正平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督察二室主任冯秀峰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办公室副主任董海滨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审核处主任科员汪传军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办公室主任科员章昌华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督察一室主任冯泉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督察一室主任科员李灿刚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办公室主任科员张波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督察二室调研员兼副主任王刚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督察一室主任科员孙元军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督察三室副主任科员冯书林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审核处副主任科员戴永吉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调研处处长陈有华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审核处处长李益强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调研处主任科员禤杰文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督察三室副主任科员张先兵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督察二室主任贺楚华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审核处处长石一连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调研处处长刘辉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审核处主任科员陈志刚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审核处处长卢安烈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督察四室主任罗杰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调研处副主任科员周静譞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办公室副主任科员张占军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督察三室副主任周斌之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调研处主任科员刘志宏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审核处处长吕广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督察五室主任科员周军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督察一室主任科员附件4直属单位优秀人员名单(14人)姚华军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韩海青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郑凌志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吴海洋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唐京春中国大地出版社副社长程荣欣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纪树建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邓国平国土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杨强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副主任柯捷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金中国土资源部财务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先良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叶明权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程利伟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结束——。
国土资源考试题一、选择题1.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用途分为()。
A. 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B. 农用地、建设用地、居民用地C. 耕地、林地、建设用地D. 农用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2. 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B.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应依法申请取得探矿权、采矿权C. 矿产资源的开采不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约束D.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应缴纳资源税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A. 可以买卖B. 可以出租C. 可以抵押D. 以上均不正确4. 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年。
A. 40B. 50C. 70D. 1005. 以下哪项不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A.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分区B. 土地利用的总量控制与效率提升C.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D. 土地利用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二、填空题1. 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其中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亿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3.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出让年限、出让金等()。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每()年修订一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判断题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自行决定将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
()2. 矿产资源的开采权可以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出让。
()3.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全额上缴国库,不得挪作他用。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修改,不需要征求公众意见。
()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阐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具体含义及其对资源管理的影响。
3. 说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并解释其重要性。
4. 讨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六部局《关于开展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要求,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五五”普法规划要求,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制定“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计划,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五五”普法工作结合起来;二是与传统法制宣传日相结合起来;三是与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相结合起来。
确保受教育面达98%以上,进一步推进教育活动向纵深发现,达到预期效果。
一是与“五五”普法工作结合起来。
“五五”普法规划是政府、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长期计划,历时五个年头,要持立足本职,着眼全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计划、有步骤、把本次活动与“五五”普法工作紧紧的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才能不断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意识,增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性。
1、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为顺利开展2008年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县(市)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召开县(市)、乡(镇)、村(居)三级干部动员大会,进一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强调新时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2、精心组织,强化领导。
国土资源部门在此次活动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在各级“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并下设“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办公室,设立联络员,专门负责普法及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的具体工作。
在工作经费上,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作为专项资金,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确保“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机构、职责、人员和经费的落实,为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对象、实施步骤、具体措施。
浙土资厅函〔2011〕54号
关于2010年度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浙土资发〔2009〕34号)及《2010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培训计划》(浙土资办〔2010〕30号)的要求,下列人员参加了2010年12月在杭州举办的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经考核,成绩合格,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向当地法制部门申领《行政执法证》。
附:2010年度全省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六日
2010年度全省国土资源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名单
杭州地区(10人)
毛花梅姚春宇屠樱陆松根龚娅娜郑艳朱华强朱雨
王芳杨金水
宁波地区(6人)
聂欣黄芳曹昊黄炜柯翀应旭晨
温州地区(87人)
胡泊林拾蓬周伟亮林 欣黄智远钱 仨戴长生杨国炯
刘献邱金徐平吴万春徐益通汪 杰杨志申李安荣周剑持
刘俊林永忠戴建文徐欢乐陈达蔡德状卢优结周碎榜
吕 平刘美松林形便刘 毅周文清郑力晟刘明军何守全
陈志军胡文耀张山本张群锋王辉华蔡小利林 华王月凤
吴春燕陶慧娇陈 蕊项斌斌庄文静庄丽芳潘淑慧王永力
张建忠藤晓东缪建三汪胜利徐志国王忠辉吴志光杨建锋
章杰何国平钱照影庄孔泉张康览孙辅来吴伟敏陈红卫
黄炳耀包陈祥陈哲王磊陈军刘建旺周鹏赵汉杰
胡慧静刘化贵胡必德黄象塔杨丽君林成濮李卫东陈丽君
谢可仙黄结雷徐可铸刘文锋郑元贵赵单王嵘
湖州地区(61人)
段明月杭俊张海斌汪普明倪建芳葛建凤刘俊杨曹
费利红赵林义李肖苑徐兰崔卫华马俊沈彬邱敏
邵单桀沈万成陆国荣王勇旷振华陆伟范平儿陆忠华
陈英豪朱娟朱新平吴飞王海强俞芳芳夏叡赵杰
姚松华朱为栋钦春国朱栋胜王旭强曹培金潘振中蔡仕辉
尹建峰戚伟伟杨菁徐晓妹章锋黄永生陆国球许恒辉刘来喜陈雯沈新荣叶斌王袁剑高强包波波郭勇居小萍冯丽君许军法吴明华姚丽萍
嘉兴地区(18人)
黄金其钱勤华沈珏强杨根荣殷亚红戚燕肖茶英曹林杰陈佳能曹靖华邹禾萌孙芳杜国林褚晓岚戴英杰李志英严宇夏虞其峰
绍兴地区(42人)
赵艳波寿雁凌俞欣黄卓妮陈曦郑栋边鹏云丁柃杰厉佶钟雯华鵾周先勇吕先富张炜裘仲宝钱仁江邢力邢丹阳吴锦峰吴云飞徐雄燕屠春燕金夏英张锡明赵国磊钱蕾钱曲愉卢琰萍周志婉范朝华孙琦金林毅赵仕明盛高斌徐鸿楼吉伟赵根陈瀛钟佳娜周虹俞立萍张磊
金华地区(53人)
罗猛周跃坚郭跃琴陈华民周兴南俞建伟吕金剑王玫瑰祝恒蒋锋赵飞项伟波黄坚理金美娴马海丽胡启明俞爱珍黄侃侃应和兵徐砾君胡晓洪莫小建唐卫民章琪葛顺初宋凤鸣黄小红徐睿胤胡琅董荣莹徐跃平李红英柳友娟方柳婷吕美爱厉锦超傅强黄昌兴刘霖赵爱弟陈桂枝陈正慷诸葛土宾齐淑兰胡启勇吴月朱春晖孙正阳王冠俊吴晓红叶斌曹益丹严希彩
衢州地区(8人)
罗曦汪康祥谢建平王耀富吴莉萍吕双庚冯杰周剑
舟山地区(16人)
陈天辉黄璐夏阿国陈狄军罗玲邱宜伦林汉身刘飞儿袁芳张磊包于耀金开恩何垒包佛迪穆永达吴瞻湛
台州地区(58人)
王辉金峰吕建光蔡静华林奇南张芳珍连肖勇金作伟
梁茶君陈华红李爱萍蔡文波董涛榕谢莹辉吴兆峰符俊
黄伟於炜吴平顾荣伟杨益张增军施晓敏徐著辉
陈令强朱瑾朱荣来陈泳良林栀含吴哲应娜沈欣
章巧琴牟燕燕张安鲍钇汝陈婉君周友新肖君华耿玉广
项志坚章以亮张绍华吴亮谢铭林新华陈垚莹邵垚阳
郑云波孟聪辉潘挺郑金晓林先黄潇影陈一琳周姗爱
毛敏剑蔡荣华
丽水地区(11人)
朱勇翔范军华智力周建平张军辉周华吴根敏袁杭
李赳留双艺江文霆
抄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2011年1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