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分析与检测 课件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37.50 KB
- 文档页数:11
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及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目的要求掌握饲料分析和质量检测的有关概念;了解饲料分析的目的、作用;掌握饲料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了解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概述(一)概念质量:一种物质本身固有品质的优劣程度。
饲料质量:用来阐明饲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分析: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
饲料质量检测: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目的: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和质量作用: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以及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合提供依据;(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内容分析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概略分析和纯养分分析分析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含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分析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饲料本身和外来污染饲料的物理性状的监控及分析:饲料的生物学检验:(三)饲料的变异1、自然变异:变异范围一般在10~15%;2、加工:加工技术的差异;3、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过失性混进杂质、漏加贵重成分、故意增减等;4、损坏和变质(四)饲料工业的标准化1. 标准化定义:是以具有重复生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原料标准、产品标准、饲料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标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2、标准的等级国家标准:全国范围内统一要求;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有了国标后相应废止;地方标准:没有国标和行标的情况下;企业标准:根据已有的国标或行标,企业制定的更严格的标准;没有国标、行标、地标的情况下;仅适用于企业内部。
3. 标准的性质强制性标准(GB):如《饲料标签》、《饲料卫生标准》)推荐性标准(GB/T):如饲料原料标准、检测方法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GB/Z):4、饲料法规国家制订的用以管理饲料质量及其生产销售的有关法令或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条例。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
总学时: 32总学分:2.0 课程类别:必修
任课教师:吴力专
单位:动物科学学院
职称:讲师
授课专业: 动物科学
授课班级: 动科31301、动科31302、动科职31301 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
以下内容请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与修改:
1.实验目的与要求:指教学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或实践教学单元
的目标”、实验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2.实验方法和手段:是根据实验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式(讲授、演示、实验、实作、
讨论、案例分析、仿真或真实现场实作指导等)、教学辅助手段(教具、模型、图表、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特殊教学或实践环境等)、师生互动、板书、实验方法、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的设计。
3.实验条件: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实验地点、温度、湿度、
气压等。
4.教学分组: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5.安全事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设备、仪器及产品等安全;操作安全规范说明;
或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等。
6.教学条件:教学场地、设施、设备、软件等要求说明;
7.板书设计:它既可在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显示,也可单独列出。
8.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一般多设置于教学过程之中,上堂课布置了课外作业或预习,
与本次课有关内容的复习,在教案中可设计课堂提问。
9.课外教学设计:如分组对拓展性的问题进行探究;社会调研;小论文写作等。
它既
可在某教案中显示,也可单独开列。
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及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目的要求掌握饲料分析和质量检测的有关概念;了解饲料分析的目的、作用;掌握饲料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了解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概述(一)概念质量:一种物质本身固有品质的优劣程度。
饲料质量:用来阐明饲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分析: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
饲料质量检测: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目的: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和质量作用: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以及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合提供依据;(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内容分析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概略分析和纯养分分析分析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含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分析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饲料本身和外来污染饲料的物理性状的监控及分析:饲料的生物学检验:(三)饲料的变异1、自然变异:变异范围一般在10~15%;2、加工:加工技术的差异;3、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过失性混进杂质、漏加贵重成分、故意增减等;4、损坏和变质(四)饲料工业的标准化1. 标准化定义:是以具有重复生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原料标准、产品标准、饲料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标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2、标准的等级国家标准:全国范围内统一要求;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有了国标后相应废止;地方标准:没有国标和行标的情况下;企业标准:根据已有的国标或行标,企业制定的更严格的标准;没有国标、行标、地标的情况下;仅适用于企业内部。
3. 标准的性质强制性标准(GB):如《饲料标签》、《饲料卫生标准》)推荐性标准(GB/T):如饲料原料标准、检测方法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GB/Z):4、饲料法规国家制订的用以管理饲料质量及其生产销售的有关法令或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条例。
目的:通过行使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品质安全,使饲料的生产、加工、使用、销售、贮存、运输、进口、出口等环节都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确保饲料品质,以维护饲料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和保障人类的健康。
5、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ISO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001/9002:ISO14000:它是一套环境方面的管理性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产品寿命周期等方面。
GMP管理GMP管理即“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ory Practice)”,它的宗旨是针对质量管理控制的一种“事前”严防和“事后”监督检验的措施。
HACCP: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含义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它是一个有关食品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
1、基本原理①危害分析HA(Hazard Analysis)和确定预防性措施②确定关键控制点CCP③建立关键限值④监控每一个CCP⑤确立纠偏措施⑥建立有效档案记录保存体系⑦建立验证程序,确保HACCP管理体系正确运行2、基本程序①建立HACCP管理体系②确立HACCP实施方案③总结提高HACCP管理体系二、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一)样品的采集1、概念采样:从待测饲料原料或产品中按规定扦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样品的过程为采样;样品:所抽取的能充分代表原样的部分物料称为样品。
原始样品: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样品一般不少于2㎏。
次级样品(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次级样品,样品一般不少于1㎏。
分析样品(试验样品):次级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分析样品。
仲裁样品:由公正的采样员采取的送仲裁实验室分析的样品。
2、采样的原理利用各种采样工具,根据待测饲料的种类、特性(如形态、均匀度、颗粒大小等)和数量,利用数学原理,按照科学方法来采集样品。
3、采样的目的采样得到具有代表性样品,以便对样品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客观反映受检饲料原料或产品的品质。
采样影响下面的决策为饲料配方选择原料;选择原料供应商;接收或拒收某种原料;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是否出厂;• 判断加工质量程度和生产工艺质量;•分析保管贮存条件对原料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保留每一批原料和产品,以备查验;• 实验员、测定方法和实验室的比较评比4、采样的要求(1)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2)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正确的方法是根据饲料物理特性,利用数学原理,从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混合得到数量较大的原始样品,然后按照“四分法”等方法将原始样品缩减到一定数量的待测样品。
(3)样品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原则上:饲料水分含量高、颗粒大、均匀度差,则采集的样品应多;平行样品数量越多,则采集的样品数量就越多。
(4)采样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5)重视和加强管理5、采样的工具①能够无选择性的采集到饲料中的所有组分;②对饲料样品无污染。
6、采样的步骤第一步采样前记录采样前准确、完整记录与原料或产品相关的资料,如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产品种类、总量、包装、运输和采样时间等。
第二步采集原始样品是从生产现场的待测饲料中采集出来的样品,一般不得少于2kg。
第三步得到次级样品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或简单的剪碎混匀后,按照一定方法从中取出或分成几个平行的样品,每个次级样品一般不少于1 kg。
第四步得到分析样品(试验样品)次级样品经过粉碎、混匀等制备处理后,从中取出的一部分即为分析样品。
7、采样的基本方法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几何法”:将一堆饲料看成一规则的立体,它由若干个体积相等的一部分、均匀地堆砌成整体,对每一部分设点进行取样,即分小区采样,保证各小区取样一致,然后混合各小区样,得到原始样品。
几何法常用于采集原始样品和大批量的原料。
“四分法”:将样品混匀后堆成圆锥形,然后从顶部垂直下压,使成圆饼形或方饼形,再用药铲从正中画”+”字,样品分成四分,弃去对角线两部分,所剩下的对角两部分在混匀,再按上述方法分成四分,在去除对角线两部分,再…,直到样品量达到需要为止。
混合方法(人工混合)量少的饲料:可将饲料平铺在一张平坦而光滑的方形纸或塑料布、帆布、漆布等上面,提起一角,使饲料流向对角,随即提起对角使其流回混合,将四角轮流反复提起,使饲料反复混合均匀。
量大的饲料:可将其在洁净的地面上堆成锥形,用铲将饲料铲移至另一处,移动时每一铲饲料均倒于前一铲饲料之上,由上向下流动到周围,如此反复移动3次以上,即可混合均匀8、不同饲料样品的采集(1)颗粒或粉状饲料的采样散装:探管取样可在机械运输过程中的不同部位(如滑运道、传送带等处) 或卸车时不同间隔时间取。
取样时,探针应距边缘0.5 m,取样点分布和数目取决于装载的数量。
袋装:抽样锥取样取样袋数至少为总袋数的10%。
总袋数在100袋以下,取样不少于10袋,每增加100袋需增加3袋。
取样时,探针从口袋的上下两个部位采样;或将袋平放,将探针的槽口向下,从袋口的一角按对角线方向插入袋中,然后转动器柄使槽口向上,抽出探针,取出样品。
仓装四方形: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即对角线的四角和交叉点5个点采样);料层厚度在0.75 m以下时,可从距料层表面10~15cm深处的上层和靠近地面的下层选取;料层厚度在0.75 m以上时,从距料层表面10~15 cm深处的上层、中层(料堆中部)和靠近地面的下层选取,采集时从上而下进行。
料堆边缘点应距边缘50 cm处,底层距底部20 cm。
圆仓:直径在8 m以下时可在每层的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 cm左右)分别采1,2,4个点,共7个点;直径在8 m以上时,可在每层的内、中、外分别采1,4,8个点,共13个点。
将各点样品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成品出料口:定时或定量取样;(2)液体原料3)油饼类大块:至少取5块小块:10块→捶碎混合→四分法→500法(四)青、粗饲料青贮将表面50㎝的青贮料除去,原始样品通过四分法缩至500~1000克。
干草和秸杆至少5个部位采样点,每点取200g左右,由于叶子易脱落,应尽量避免,将原始样放在纸或塑料上剪成1-2cm长,充分混合取分析样品300g,粉碎过筛,切不可随意丢弃某部分。
(二)样本的制备1、饲料样本的制备指将采集的饲料样品经过烘干、粉碎和混合处理,以便进行理化分析的过程称为样品的制备。
制备后的样品称为分析样本(品),可以长期保存。
(1)样本制备的目的使饲料颗粒变小、提高均匀性(2)制样的要求制备的样品应该包含所采集样品的全部组分,确保饲料样品的代表性、均匀性和一致性(3)饲料样本制备的原理依据饲料原料的颗粒大小、形态、均匀度等特性,通过烘干或粉碎等加工并达到一定的粒度要求,使饲料样品成为均一的混合物。
2. 样本的制备方法(1)鲜样的制备把由四分法得到的次级样品,用粉碎机、匀浆机或超声波破碎仪捣成浆状,混匀后得到新鲜样品。
鲜样最好立即分析,分析结果注明鲜样基础(水分含量)(2)风干样品的制备凡饲料原样本中不含有游离水,仅含有一般吸附于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等的吸附水,其吸附水的含量在15%以下的称之为风干样本。
新鲜样品在60~65℃恒温干燥箱中烘8~12小时,除去部分水分,然后回潮使其与周围环境条件下的空气湿度保持平衡,在这种条件下所失去的水分称为初水;去掉初水后的样品为风干样品。
(3)绝干样品:饲料样品例如各种籽实饲料、油饼、糠麸、稿秕、青干草、鱼粉、血粉等可以直接在100-105℃温度下烘干,烘去饲料中蛋白质、淀粉及细胞膜上的吸附水,得到绝干样品。
(4)分析样品:样品经粉碎机粉碎后得到不同粉碎粒度的可供不同目的分析用的样品。
(三)样品的登记与保管登记:样品名称、批号、产地、外观性状、贮存条件、采样人、采样日期、生产厂家、通讯地址等;保管:避光保存,温度不超25℃为宜。
为特殊目的需长期保存的可用锡铝纸软包装,经抽真空充氮后密封,冷库中保存。
一般情况下饲料原料保留2周,成品保留1个月,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样品应保存3~6个月。
专题二饲料质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二、饲料检验的基本要求一)试剂的要求1、优级纯(GR):一级试剂,绿色标签,用于精密分析试验。
2、分析纯(AR):二级试剂,红色标签,用于一般分析试验。
3、化学纯(CP ):三级试剂,蓝色标签,用于一般化学试验。
二)器皿的洗涤1、洗液1)重铬酸钾:100g重铬酸钾+350ml蒸馏水+浓硫酸至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