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导学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8
大气压强导学案一、目标导学1、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
(3)了解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4)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队人类生活的影响4、学习重点(1)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托里拆利实验(2)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5、学习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二、课前延伸1、压强是。
其表达式为。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作用,且液体具有。
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
4、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三、课前预习1、阅读教材P86页图14.3—1,这些现象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类似例子有(至少说二个)::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只太空杯中装入半杯热水,拧紧盖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打不开了?你会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打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哪些测大气压值的方法?精确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____________,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做的,他测得大气压托起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__mm,被叫做___________大气压,合_________Pa。
3、做教材P88页想想做做中的实验,发现大气压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成功完成本实验应注意两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另外,______________的变化也影响大气压。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大气的压强。
大气是地球上的气体层,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进修大气的压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现象,例如气压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等。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理解大气压强对天气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几个不同的层次。
2. 大气的压强大气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的力量。
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大气的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在海平面上气体的密度更大,分子之间的碰撞更频繁。
3.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大气压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气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不同高度处的大气压强。
四、进修方法1. 观察实验通过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处的气压,观察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2. 讨论交流和同砚一起讨论大气压强对天气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实践探究利用气压计观测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气压变化,探究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干系。
五、教室小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了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大气的压强对我们的生活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谢谢大家的参与,下节课再见!。
《大气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就.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自学课本,完成以下题目1、思考:P86想想议议。
上一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作用且有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同理,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举出生活中存在大气压的例子。
3、看P87图14.3.-3思考为什么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的值。
4、1标准大气压=__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Pa5、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的种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大气压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
根据此原理可以用气压计制造出高度计。
此种高度计的准确性很高吗?它的准确性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7、想想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怎样?二、课内探究:(一)新课引入实验:这里有两根内径差不多大的试管,它们重叠起来倒置后,如果不用手托住,你们猜猜会不会掉?在大试管里注入大半试管的水,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这时把两管同时倒立过来观察。
(二)、新课学习一、大气压的存在。
1、探究实验:真空玻璃罩中放置一个气球,气球外面套一个带孔的塑料球,将罩中的气体抽出来,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
2实验:用一个中医针灸的小瓷罐和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
把鸡蛋放在罐口,将落不下去。
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本实验说明,大气对周围都存在______。
§《大气压强》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过程。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因、过程和结论。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学习难点:大气压强的测定学前准备1.液体压强:在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2.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新课学习一、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___实验1. 定义:大气对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简称。
2. 产生原因:(1)(2)______________3. 方向: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活动1:在瓶中装满水,然后平推纸片,将瓶和水一起翻转倒置。
活动2:向矿泉水瓶倒热水后迅速倒出并改紧盖子。
活动3:将半球合拢并用针筒抽出半球中的空气二、大气压强有多大1. 估测大气压强的值把一个吸盘压在水平木板下,尽量把里边的空气挤出来。
然后用钩码将吸盘拉下来,记下吸盘被拉开时钩码的个数(一个钩码重力为2N),并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的值。
钩码个数大气压力/N 受力面积/m2大气压强/Pa2. 托里拆利实验:讨论交流:要准确的测出大气压强的值,我们可以参考覆杯实验,纸片处于静止状态时,要让纸片受到大气压等于水的压强,就需要使水与杯底分离,且不能漏入空气,因此就需要(选填“更长”或“更短”)的杯子来试一试,看大气压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
或者可以选用密度(选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器材:长约一米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
步骤:在水银槽中倒入适量的水银;取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并注满水银;用带指套的手指堵住管口,然后倒放在水银槽中,再移开手指。
(观看视频)观察:出现的现象是,水银柱下降到 mm时就不再下降了,玻璃管中水银的上表面是,水银柱是靠大气压支撑的。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三节大气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
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前预习】一、预习要求预习九年级物理课本86页至89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阅读图14.3—1,这些现象证明了。
你还知道类似例子有(至少说二个)::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在一只太空杯中装入半杯热水,拧紧盖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打不开了?你会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打开?2.你知道哪些测大气压值的方法?精确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做的,他测得大气压托起水银柱的高度是mm,被叫做大气压,合Pa。
3.某屋顶面积是45m2,计算大气压对屋顶的压力,并指出屋顶没被压塌的原因。
4.做88页想想做做中的实验,发现大气压变化的特点是;成功完成本实验应注意两点①②.另外,的变化也影响大气压。
5.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其中气压计比较准确,气压计携带方便。
6.说出活塞式抽水机(或离心式水泵) 的原理。
二、预习自测7.历史上著名的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8.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打针时用药筒吸取药液B.登山运动员有高山反应C.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D.深海潜水员要穿抗压潜水服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小孔,那么管内水银柱将A.往上喷出B.稍微降下一些C.保持原高度不变D.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10.又叫无液气压计,根据大气压与高度有关,它可以改成计。
三、预习反思【课内探究】一、预习总结,精讲点拨(一)展示问题,预习总结。
组内交流预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并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自主合作,精讲点拔。
1.知识探究点一:大气压的存在中医用“拔罐”的方法来治病,拔罐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加热来吸附于人体,一种是通过将活塞旋出来吸附于人体,讨论比较其异同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 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学习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习难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大气压的测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大气压:因为空气有重力,所以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把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合作探究】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想一想】地球被大气层笼罩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做一做,想一想】“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实验(1)中硬纸片会落下;在实验(2)中,硬纸片不会落下来;在实验(3)中,硬纸片不会落下(均选填“会”或“不会”)。
【分析】硬纸片受重力作用,且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一定会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硬纸片不会落下,表明空气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大气压强 ①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②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姓名自主学习一、大气压1.叫大气压。
大气压产生的原是:o2.学生实验:学生把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的存在二、大气压的测量.1.大气压强的数值:(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2)托里拆利实验。
%1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1试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1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帕?结论: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能支持高水银柱。
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P0 = mmHg = Pa。
三、自读课本,学习以下内容1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天气孰阴晴气压的高低,冬天比夏天气压高,晴天比阴天气压高”)(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lOOPa。
(3).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2气压计(1)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2)气压计的类型: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水银气压计3大气压的应用:各种抽水机思考:如图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几秒后,立即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处不动。
⑴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怎样的?⑵你猜想的依据的什么?大气压强练习班级姓名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2.1标准大气压=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a。
3.抽水机是利用的原理工作的。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 -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导学案)第3节大气压强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课题初步认识大气压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估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教学重点利用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桶、抽气机、橡皮碗、玻璃杯、纸板、水、优酸乳纸盒(饮料纸盒、易拉罐均可)、吸管、塑料挂衣钩、细针、广口瓶、熟鸡蛋、沙子、酒精棉花、注射器(带橡皮帽)、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金属盒气压计等.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相当于0.76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在粗略计算中,该气压可以取为105p A.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教师边展示实验器材(铁桶、抽气机),边说:我可以不用力挤压就可以将铁桶弄瘪,你们信吗?(学生怀疑.)教师进行实验:(1)用抽气机连接铁桶口,并启动抽气机,几秒钟后奇迹出现了——铁桶变瘪了.备课笔记新课导入(2)将两个橡皮碗正对,挤出皮碗里的空气,然后请两名力气大的同学上台来用力拉橡皮碗,并向全班的同学介绍拉橡皮碗的感受.(学生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橡皮碗拉开)师:橡皮碗为什么拉不开?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大气压强.进行新课知识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三组,动手实验探究,体会大气压强:第一组:玻璃杯覆水实验;第二组:用吸管吸取优酸乳纸盒中的空气,发现纸盒变瘪了.第三组:塑料挂衣钩吸盘挤压在光滑的瓷砖上,用力下拉,挂衣钩吸盘静止贴在瓷砖上且拉不开.然后用针将吸盘扎一小孔,发现挂衣钩下落,根本不需要用力.学生交流体会,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的确存在.板书: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包围着,空气也像液体一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师:最先证实大气压强存在的典型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下面请大家欣赏.(播放课件: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观察、思考,体会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很大.教师演示“瓶吞鸡蛋”实验(在广口瓶中放入一些沙子,将燃烧着的酒精棉花放入广口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塞在瓶口的鸡蛋被吞入瓶中),并提问:鸡蛋为什么会被瓶子“吞吃”了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那如何让瓶子把鸡蛋吐出来呢?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是因为瓶内的空气被烧尽,温度降低后,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作用在鸡蛋上把鸡蛋压入瓶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让瓶子把鸡蛋吐出来时,提醒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设法增大广口瓶内部的大气压强.知识点2 大气压的测量1.大气压的粗略测量师:刚才两位同学拉橡皮碗时用了很大的力,而马德堡半球用了16匹马才被拉开,由此可见,大气压强不但存在而且很大,那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出来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粗略测量.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估测大气压强的值.第一组:将两个塑料挂衣钩吸盘正对,然后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测力计测量出刚好拉开吸盘所用的力,根据二力平衡,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相等,然后测出吸盘的面积,计算出大气压强.第二组:将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平玻璃板上,测出塑料挂衣钩的直径D,计算出塑料挂衣钩的表面积S,用测力计测量出塑料挂衣钩刚好被拉下的拉力F,利用公式p=4F/(πD2)计算出大气压强.备课笔记知识拓展:大气压强的微观解释: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与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每次碰撞,气体分子都要给予物体表面一个冲击力,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单位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越多,则相同时间内气体分子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越多,因而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方法总结:用水银柱的高度差表示大气压强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进行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及密度值算出大气压强的值:p0=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760×10-3m=1.013×105p A.师:托里拆利进行实验时,是在海平面附近完成的,通常把这样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p0.板书:标准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mm汞柱(10.3m水柱),即1.013×105p A.教师总结:托里拆利实验的几点疑问:(1)如果管子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会增加,竖直高度不会变,所以不会影响实验结果.(2)因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跟水银柱的粗细无关,所以把管子换成粗的或细的,管内水银的竖直高度不会改变,因此不会影响结果.(3)把管子换成比1米长得多的管子,只要水银柱上方保持真空,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就不会改变,因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若把管子换成比1米短得多的管子,如比76cm还短,则水银将会充满管子,高度随管子长度改变而改变,因此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不是大气压的值,这样就无法测量了.(4)把管子在水银中提起一点或插入一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会改变,所以不影响实验结果.(5)当有少量空气混入管中时,管内水银面上方不再是真空的,这些空气有一定的压强作用在管内水银柱上面,会使水银柱高度减小,混入的空气越多,产生的压强越大,管内水银柱越短,所以会影响实验结果,使测量结果变小.师:1.013×105p A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估算大气对指甲盖的压力有多少牛顿?相当于多少千克的物体压在了指甲上?同学们演算,一名同学板演.解:指甲盖的面积约1cm2,即S=10-4m2,由p=F/S可知大气产生的压力F=p·S=1.013×105p A×10-4m2=10.13N,相当于1kg的物体压在了指甲上.师:这么大的压力,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呢?生:因为大气压强是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的作用互相抵消了.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他将测量结果汇报给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测量结果偏小.你知道小明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下面的( )A.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B.玻璃管顶部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水银液面太高D.玻璃管太粗,管内的水银太重解析:利用上述装置测量大气压是利用大气压跟支持它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的原理来测量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只与水银的密度和水银柱高度两个因素有关,而与玻璃管的粗细、玻璃管是否竖直放置、水银槽内水银面高低等因素无关.但是玻璃管顶部如混有空气,管内空气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使水银柱的高度变小,因此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答案:B备课笔记进行新课3.气压计师:标准大气压的值是p0=1.013×105p A.一般情况下,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是不同的.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各地的气压和气压的变化,于是人们设计了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barometer).下面我们就主要介绍两种气压计:(1)水银气压计构造原理:实际上就是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只是在刻度尺上不是标水银柱与水银槽中水银面的高度差,而是标与高度差对应的大气压值,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出大气压值.特点:测量结果准确,但携带不方便.(2)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教师结合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了解金属盒气压计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师: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成真空的金属盒及与盒盖中央相连的弹簧片.盒的表面是波纹状的,大气压变化时,盒的厚度及弹簧片的弯曲程度随着变化,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旋转,指示大气压强的值.(注:如果无液气压计的刻度盘上标的不是大气压的值,而是高度,就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教学板书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特别是托里拆利实验.还了解了测量大气压的一些工具.教材习题解答1.人的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大约是多少帕?自己查找资料进行估算.2.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人们把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两侧的马匹达到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图9.3-9为同学们利用直径26cm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情形.他们将压力锅拉开需要多大力?实际用力大小与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大气压强不能用公式p=ρgh来计算获得,只能通过测量获得.易错提示:不要误认为穿一小孔后,水银从小孔中流出.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大气压强》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感知到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4.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学习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2.“转化法”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的应用【学习难点】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阶段:【学习要求】请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学习问题:知识点一、大气压存在吗?知识点二:大气压的测量①准确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叫做什么名称?②1标准大气压强相当于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3×105Pa。
初略计算中,可以取为 Pa。
③常用的气压计有哪两种?、。
知识点三、大气压是不变吗?知识点四、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生活有影响吗?二、合作探究阶段:【学习要求】1.各组根据教师分配的问题任务进行探究;2.各组先讨论方案,寻找正确的答案;3.各组选定一位展示的同学,准备展示的同学在小组内先进行一次试讲一遍,讲清有关问题的物理道理,其他同学进行质疑等。
4.本组合作探究问题弄清楚后,可以探究其他组的问题,到时可以质疑。
活动1.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请利用桌上的器材来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活动2.探究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及分析)①实验过程:在长约 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 cm。
②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当液体不动,根据的知识可知,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下的大气压= 产生的向下压强。
③支持 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④辨析: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大气的压强》。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气压”这个词,但你知道气压是什么吗?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观点诠释1. 气压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在海平面上,气压约为101325帕斯卡。
2. 大气的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在海平面上,大气的压强最大,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会逐渐减小。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利用大气压力做实验材料:一个空的塑料瓶、一块湿润的纸、一根吸管。
步骤:将湿润的纸贴在塑料瓶的口上,将吸管插入瓶内,然后轻轻吹气进入瓶内。
你会发现,当你吹气的时候,纸会被吸住在瓶口,这是因为大气的压强使得纸被吸住。
2. 实验二:气压随海拔变化的实验材料:一个气压计、一个高度计。
步骤:在不同海拔的地方分别测量气压,记录下数据,然后比较不同海拔处的气压值。
你会发现,随着海拔的增加,气压会逐渐减小。
四、生活应用1. 气象预报:气压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的变化,气压下落通常代表着天气将要变坏,而气压升高则代表着天气将要转好。
2. 登山活动:在登山过程中,气压的变化会对登山者的身体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气压的情况来做好登山准备。
五、拓展延伸1. 为什么气压随海拔变化而减小?这与大气的密度和重力有关,可以通过气体分子的运动特性来诠释。
2. 大气压力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力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作用。
六、总结通过进修《大气的压强》,我们了解了气压的观点、实验探究以及生活应用,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探究气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加深对大气压力的理解。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来预计天气变化,做好相关准备,同时也要注意珍爱环境,维护大气的质量。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能够在进修中有所收获。
谢谢!。
《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学会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及检测(要求:阅读课本P39-41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图9.3-1和9.3-2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请你选择一两个现象自己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3.动手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每组至少两个实验)4.阅读P41页的相关内容,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有哪些?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测量1.根据阅读P40页的“演示”实验,完成以下题目。
⑴璃管中的水银柱是否灌满?⑵验证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空气还是真空)。
⑶根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请你计算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会,高度。
(填写“变”或“不变”)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P41页图9.3-4,阅读并了解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3.请你完成课本P41页的“想想做做”.从楼下到楼上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是上升还是下降?4.大气压随度的增加而(增大还是减小)5.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升高还是降低)知识点二:大气压强的应用1.请同学们对照P42页图9.3-8完成以下题目。
⑴说说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四、达标检测,反馈提升1. 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内的果汁吸到嘴里,这是因为( )A.人体对果汁有吸引力B.管内气体变少,气压降低,大气压把果汁压入管内。
C. 吸管本身有吸力作用D果汁自身产生的向上的压力较大。
2.如果水银气压计没有竖直安防,所测数值与实际大气压相比较( )A偏小B偏大C相等D可能相等可能偏小3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孔,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A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B.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C让外面的空气流入,可保证茶水的新鲜D让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将水抽出来D大气压对房顶有很大的压力,没有把房顶压塌是因为房顶建造得相当坚固。
《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诠释大气压强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二、预习问题1. 什么是大气压强?它是如何产生的?2.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之间有什么干系?3. 大气压强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如何进行换算?三、导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大气压强是由大气层内气体分子的重力作用以及地球自转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因为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层内气体分子的密度越低,所以压强也会相应减小。
2.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P = \rho \cdot g \cdot h \]其中,P为大气压强,ρ为空气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海拔高度。
3. 大气压强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大气压强对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大气压强高的地方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而大气压强低的地方天气多云、下雨,气温较低。
通过观察大气压强的变化,我们可以预计天气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教室讨论1. 请同砚们讨论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干系,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2. 请同砚们讨论大气压强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大气压强的变化来预计天气情况。
五、课后作业1. 钻研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干系,并写出你的钻研效果。
2. 观察当地的大气压强变化情况,分析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
3. 练习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大气压强数值。
《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和常见的测量工具。
3、掌握大气压强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原因。
(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大小。
2、难点(1)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理解。
三、知识讲解(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生活中的现象(1)将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的墙面上,能够挂住重物而不脱落。
(2)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会被吸到嘴里。
(3)医生用针管吸取药液。
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装置:一根一端封闭、长约 1 米的玻璃管,里面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2)实验原理: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3)实验现象:管内水银柱下降,最终高度约为 760 毫米。
(4)标准大气压的值:1 标准大气压= 760 毫米汞柱=1013×10^5 帕。
2、其他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1)金属盒气压计:主要在气象台站使用。
(2)无液气压计:常用于登山运动员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
(三)大气压强的大小及影响因素1、大气压强的大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约为 1013×10^5 帕。
2、影响因素(1)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2)天气:一般来说,阴天的大气压强比晴天低。
(四)大气压强的应用1、抽水机(1)活塞式抽水机: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2)离心式水泵:依靠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水甩出并使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从而将水吸入。
2、高压锅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食物更容易煮熟。
3、吸管利用大气压强将饮料吸到嘴里。
四、课堂练习1、解释为什么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会上升到嘴里?2、计算在海拔 3000 米处的大气压强大约是多少?(已知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约为 1013×10^5 帕,每升高 10 米,大气压强约降低 100 帕)五、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大气压强有关,并尝试解释其原理。
《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进修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
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是气压的一种表现形式。
了解大气压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气象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量单位;2. 掌握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3. 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4. 能够诠释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干系。
三、知识讲解1. 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量单位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计量单位。
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也可以用毫米汞柱(mmHg)或百帕(hPa)来表示。
在地球表面,标准大气压强约为1013.25 hPa。
2. 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大气压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海拔高度、气温、湿度和地球自转等。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逐渐减小;气温升高时,大气压强也会随之减小;湿度增加时,大气压强也会有所变化;地球自转会对大气压强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水银柱压力计和气压计两种。
水银柱压力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压强,而气压计则是利用气压对气囊的挤压水平来测量大气压强。
4. 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的干系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干系。
通常情况下,高大气压区域往往对应着晴朗的天气,而低大气压区域则常常伴同着阴雨天气。
通过观察大气压强的变化,我们可以预计天气的变化趋势。
四、教室练习1. 下列哪种计量单位不适合用来表示大气压强?A. 帕斯卡B. 毫米汞柱C. 米D. 百帕2. 当海拔高度增加时,大气压强会发生什么变化?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确定3. 请简要说明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干系。
五、拓展练习1. 请设计一个实验,用于测量大气压强的变化。
2. 请结合实际气象数据,分析近期大气压强的变化趋势,并预计未来的天气情况。
初二物理导学案大气压强【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重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难点】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设计。
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等于Pa;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2.家庭活动:覆杯实验(教材P 39):将玻璃杯子装满水,然后用一张纸盖在水的上方,将水杯倒过来,观察发生的现象: 。
问题1】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实验〗如图实验:(1)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现象: 。
说明: 。
〖活动〗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和体验大气压强,并总结体验方法及其特点。
〖阅读〗练习册第62页“拓展视野”:实验(德国___________做的)成功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如:1.;2.。
〖总结1〗1.以上大量现象都说明: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向都有 .【问题2】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体验〗将两个吸盘式衣钩挤压在一起,再将它们沿轴线方向拉开,通过活动可知大气压强很 。
〖活动〗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 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原理] 。
[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
(4)由P=F/S 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N注射器的容积V/cm 3 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cm 活塞的横截面积S/cm 2 大气压强的值p/Pa[讨论](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2)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 ;(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拓展〗(自学教材P 40“托里拆利”,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即1标准大气压= 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____ _Pa 。
〖总结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生活中一般随身携带的是 ,科学研究中1. 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 实验.2.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约等于经常用 来精确测量大气压。
【问题3】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 .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 .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C .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D .水压的作用〖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 .仍是满罐水B .水将流出一部分C .水将全部流出D .以上答案都不对〖例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 。
(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 ,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① ;② 。
课堂练习1.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A .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B .橡皮管有吸引力C .手对橡皮管有压力D .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2.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3.用嘴吸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 。
4.如图所示,把玻璃杯盛满水(图甲),用硬纸片(重量忽略不计)盖住杯口(图乙)再倒过来,观察到纸片将水托住(图丙),这个事例说明 ,若将杯子转到图丁的位置时纸片会掉下来吗? ,这个事例又说明 。
5.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 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
(例1) (例2) (例3) C D B A⑴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⑵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超过其量程,应该注意选择量程比较的测力计和选择活塞面积比较的注射器(均选填“大”或“小”)。
⑶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 __。
课后练习1.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
①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②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④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
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2.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照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 )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3.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导学案【目标】(1)知道大气压的影响因素并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
(2)通过实验,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会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有关气体压强的现象。
【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点】流体压强的应用。
预习1.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2.气体或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
其主要应用有:。
3.吹不走的乒乓球(教材P 90T5题):利用带盖的矿泉水瓶上部和吸管制作一个漏斗,将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向漏斗内吹气,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习过程【问题1】大气压会不会变化呢?〖思考〗(1)大气压是不是永远不变呢?它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大气压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自学〗观察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总结〗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选填“增大”或“减小”);2.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说来,晴天比阴天;夏天比冬天。
〖拓展〗在海拔3000m范围内,高度每增加10m,大气压下降100Pa。
〖阅读〗“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的关系”1.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气压越小,沸点。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2.完成实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问题2】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压强与流速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展示〗使用自己制作的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活动〗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1)按照图所示,把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起,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按照图所示,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一侧吹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总结〗1.通常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称为。
2.流体压强与有关。
流速越大,压强;流速越小,〖解释〗家庭活动:吹不走的乒乓球实验。
原因:。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__________“飞机的升力从何而来”解释:飞机机翼的形状是:表面平直,表面呈弧形凸起,当飞机加速前进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选填“大或小”),这样,“飞机机翼”受到一个向(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即获得向上的升力。
【问题4】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0C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例2.暑假,小雨和妈妈从沈阳去西藏旅游。
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瓶盖儿拧紧,然后放到旅行箱中带上火车。
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大气压___ _____(填“高”或“低”)。
例3.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大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1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这是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可达____ _____N,屋顶足以被掀飞。
例4.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
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1) 说出高压锅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点?(答三点即可)(2)小明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一个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
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出气孔。
试说明小明建议的物理道理。
(3)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
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课堂练习1.如图,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