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统计图表与可能性》知识点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119.06 KB
- 文档页数:3
4.1.1统计表1.下面分别是五(1)班和五(2)班图书角课外书的统计情况。
五(1)班图书角统计情况五(2)班图书角统计情况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2.下面是少年宫各级别兴趣小组人数情况记录单表,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3.五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个)你能根据下面的成绩完成统计表吗?(1)成绩在36~40的男有()人,成绩在36~40的女生有()人。
(2)男生有()人参加了仰卧起坐测试,女生有()人参加了仰卧起坐测试,一共有()人参加了仰卧起坐测试。
答案:1. 30 45 10 45 15 402. 55 102 97 833. (1)2 3 (2)16 15 314.1.2练习十五1.在绿色环保活动中,五年级三个班积极开展回收废旧报纸的活动。
2012年第一季度各班回收废旧报纸的数量如下。
五(1)班:1月份25千克,2月份31千克,3月份35千克;五(2)班:1月份22千克,2月份24千克,3月份39千克;五(3)班:1月份30千克,2月份41千克,3月份38千克。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五年级各班回收废旧报纸情况统计表2012年4月2.为了解“文化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情况,五年级(1)班同学到和睦街社区图书馆调查到如下信息:2009年购买科技书850本,文艺书723本;2010年购买科技书1012本,文艺书812本;2011年购买科技书1423本,文艺书902本。
请你整理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和睦街社区图书馆购买图书情况统计表2012年2月答案:4.2.1平均数1. 求a、b、c三个数的平均数,列式是( )。
A. a+b+cB. (a+b+c)×3C. (a+b+c)÷32.计算下面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55178152253.先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可以使用计算器)班级人数存书/本人均存书/本合计五(1)班30 360五(2)班28 420五(3)班32 576五(4)班30 480(1)人均存书最多的是哪个班?人均存书最少的是哪个班?(2)全年级人均存书多少本?4.商店蓝气球有43只,黄气球有21只,绿气球有33只,红气球和蓝气球同样多,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答案:1. C2. 113. 120 1836 15.3 12 15 18 16 (1)五(3)班五(1)班(2)15.34. (43+21+33+43)÷4=35(只)答:平均每种气球35只。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可能性必备知识点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可能性》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 确定性: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例如,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在地球上,人不可能不借助外力而在空中悬浮。
2. 不确定性: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来描述。
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掷一枚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二、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1. 基本关系:当某种情况的个体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越少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2. 实例说明:例如,一个盒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因为红球的数量比蓝球多。
三、可能性的表示与计算1. 表示方法: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具体地,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即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计算实例:如在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6个黄球、1个蓝球,求摸出每种颜色球的可能性。
此时,分母为3(红球)+6(黄球)+1(蓝球)=10,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3/10,摸出黄球的可能性为6/10(即3/5),摸出蓝球的可能性为1/10。
四、可能性的应用1. 设计游戏规则:在设计游戏规则时,可以利用可能性的大小来保证游戏的公平性。
例如,设计一个转盘游戏,将转盘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根据颜色区域的大小来确定转到不同颜色的可能性大小,从而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
2. 做出决策: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做出决策。
例如,天气预报说明天有80%的可能性会下雨,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带上雨具出门。
五、可能性的进一步理解1.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其发生的可能性为1;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其发生的可能性为0。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手册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一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1.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它们的积不变。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把0去掉,把小数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在积的前面用0补位。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把0去掉。
2.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重点提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要点提示: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先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知识巧记:小数乘法并不难,关键点好小数点;因数小数位数和,等同积中小数位;积中位数如不够,用0补足再点点;如果因数不为0,一个因数大于1,另一个因数小于积;一个因数小于1,二小数除法一、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小于除数,个位上不够商1,应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点上商的小数点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除到哪一位不够除时,要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然后继续除。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可能性1. 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2. 可能性大小的计算:计算方法: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即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二、图形面积1. 图形面积的比较: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2. 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数方格法: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化整为零”法: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大面积减小面积”法: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三、平面图形的认识与面积计算1. 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定义: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 高,用字母表示为S = ah。
2. 三角形:底和高的定义: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 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 底× 高÷ 2,用字母表示为S = ah ÷ 2。
3. 梯形:底和高的定义: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 (上底+ 下底) × 高÷ 2,用字母表示为S =(a + b)h ÷ 2。
四、运算定律与公式1.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2.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 或a × c + b × c =(a + b) × c (b=1时,省略b)3.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 (a + b) ×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ab五、方程与数量关系1.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汇总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汇总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先将这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如果这一组
数据是单数个,中间的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如
果这一组数据是双数个,中间两个数的和除以2就是这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数学广角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数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身份证号码:18位
前六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
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最后一位是校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