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对鲫血红蛋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76.15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胁迫对鱼类血液影响的研究进展鱼类能够对所处的水环境压力作出反应,这些压力来自于个体间的竞食、水温突变、捕捞以及运输中的振荡和其它人为惊扰等造成的急性环境胁迫,或者由于水质逐渐恶化和长期高密度拥挤等产生的慢性环境胁迫[1-3]。
环境胁迫是鱼类养殖过程中要经常面对的问题,长期的生产实践已经使养殖者认识到环境胁迫所带来的危害,与环境胁迫相关的研究也备受关注,以探究在环境胁迫下鱼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情况。
而血液作为衡量鱼体对环境适应状况、健康以及营养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4],自然成为环境胁迫研究过程中重要项目之一。
当前,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众多经济鱼类在各种环境胁迫下血液指标的变化,这些鱼类包括有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5]、虹鳟(Oncorhynchus mykis s )[6]、尖吻鲈(Lates calar-ifer )[7]、史氏鲟(Acipens er Schrenckii )[8]、许氏平(Sebas tes s chlegeli )[5]、大西洋鲑鱼(Salmo s alar )[9]等,常见血液检测指标有血细胞数量、白细胞种类、血糖含量、皮质醇、肾上腺素等[10-13]。
本文总结了受环境胁迫影响下鱼体内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和相应规律,旨在为鱼类受环境胁迫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环境胁迫中引起鱼体血液变化的常见类型由于鱼类属于水生低等动物,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使得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能引起鱼体内血液变化的环境胁迫种类众多,其中包括了凡是能够引起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改变、鱼体营养供给不足以及有害微生物滋生等从而造成鱼体直接或间接损伤等一系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影响鱼体生存条件的水温、盐度、pH 等,引起鱼体机能失衡的食物溃乏、营养失调、不良药物和添加剂等[1,3,14],运输和捕获过程中产生的鱼体擦伤、氨氮胁迫、低氧胁迫、剧烈振荡等[10,12,15,16];生物因素则主要包括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和致病微生物侵害等,有研究表明种间竞争是养殖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它们之间产生的诸如领地行为、饵料及游泳空间争夺、相互攻击等可能会严重地影响了鱼体生长,成为鱼类生存的不稳定因素[17,18]。
重金属镉对鲫鱼毒性效应的研究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正在增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
生了严重影响。
其中,镉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已经被发现在上游鱼
类中存在较高的污染指数。
因此,研究鱼类对镉的毒性效应变得前所
未有地重要。
研究人员从中国江苏省苏南水系收集样本,以青花鲫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对镉的毒性效应。
研究人员将青花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镉处理,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每组10人。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测定鱼体中的镉含量,分析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并对肝脏、肾脏等器官进行检查,以探讨镉对鱼体的毒性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鱼体中镉含量与处理浓度负相关;经过处理,鱼体血液学指标主要有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数
量下降;此外,肝脏和肾脏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这些结果说明,
镉可以显著影响青花鲫的血液指标,并对接触镉的鱼体器官也有毒性
影响。
因此,重金属镉会显著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状态,为建立水环境
质量保护策略奠定了基础。
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污染源管理,
限制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影响,保护负责任的水环境质量。
鱼身上4部位千万别吃含毒致命人人都知道鱼是一种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聪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脏。
然而,近几年,因为水体的污染,鱼类蓄积重金属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视吃鱼的安全性。
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种典型的通过鱼类摄入的重金属污染物。
它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语言和记忆障碍等。
体内汞含量轻微超标,对成人的危害并不明显,但能破坏胎儿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认知行为,影响智力。
所以,孕妇、儿童和备孕女性一定要注意减少汞摄入。
为了掌握鱼体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况和规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超市和农贸市场上最常见的鲫鱼进行了研究。
实验选取了市售400克、350克、200克、100克的鲫鱼,分别对鱼肉、鱼皮、鱼脑、鱼子进行了含量测定。
鱼龄越大,鱼脑和鱼皮中蓄积的汞就越多。
测定结果显示,200克以下的鲫鱼,鱼肉、鱼子、鱼皮、鱼脑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数值差异也不明显,都低于0.02毫克/千克,远远低于国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随着鱼龄的增大,鱼肉与鱼子的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鱼脑和鱼皮的汞蓄积量明显上升。
350克的鲫鱼,其鱼皮和鱼脑的汞含量略有上升;而400克的鲫鱼,其鱼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鱼脑的汞含量竟达20倍以上。
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鱼头>鱼皮>鱼肉>鱼子。
以400克鲫鱼为例,鱼脑汞含量达到了0.36毫克/千克,为鱼子的20倍,鱼肉的15倍,鱼皮的6倍。
不过这一规律在200克以下的鲫鱼中并不适用。
鱼子加热后,汞含量降低。
对生鱼和熟鱼的对比研究发现,鱼脑、鱼皮和鱼肉内的汞含量并不能随着加热而降低。
但鱼子加热之后,汞含量大大下降,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鲫鱼的时候,最好买半斤以下的。
这样的鲫鱼鱼龄小,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很低,孕妇儿童都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购买了七两以上的鲫鱼,也不用担心,因为一般情况下鱼肉和鱼子都很安全,不过最好不要吃鱼头了。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8作者简介 惠瑾(1977-),女,江苏句容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5-16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 Cadmium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Analyzed HUI Jin (Juro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Jurong, Jiangsu 212400)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poll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d by metal element cadmium 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ve also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evere social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 of heavy metal CD pollutant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ir harm to human body, The way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dmium pollu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controlling pollution sources, soil remediation, adjusting soil pH value and using farm man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 CD to crops.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Key words Heavy metal cadmium; Agri-culture products;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分析重金属镉对农产品的影响惠 瑾句容市农业农村局,江苏句容 212400摘要 当前,日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关注的重点问题,而金属元素镉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X u m u s h o u y i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所有的污染元素中,镉以移动性大、毒性高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
镉可以在植物体、动物体、人体内大量积累,危害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引起人和动物的一些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1、动物镉中毒的发病原因镉的用途很广,电镀、合金制造、颜料和医药都有应用。
在植物保护上用琥珀酸镉、氯化镉和硫化镉作为草根和果树树皮的杀真菌剂,兽医用氯化镉和硫酸镉作为驱虫药。
因此,使用镉盐驱虫时剂量过大,可引起镉中毒,长期使用镀镉器皿盛装饲料和饮用水,也可引起镉中毒。
2、动物镉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连续2-3次摄入或吸入高浓度镉盐可发生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贫血、黄疸和共济失调。
慢性中毒:主要是由于少量镉盐多次进入动物机体后发生的蓄积性中毒。
日粮中镉可导致动物的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
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慢性镉中毒,临床上有贫血表现,出现为缺硒、缺锌的病变。
给肉仔鸡饲喂含镉饲料,出现完全厌食,迅速消瘦和腹泻,最后导致死亡。
羊发生镉中毒的特有症状为贫血、肾功能紊乱和脾、淋巴、肾上腺重量增加。
给鳟鱼饲喂含镉的日粮1个月后血相发生变化,血红蛋白降低。
镉能明显降低牲畜的生产性能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过量的镉能影响锌的正常代谢,降低锌的吸收,使动物产生缺锌性生长受阻。
在镉中毒引起的所有病变中,贫血是慢性镉中毒的常见症状。
镉中毒引起的贫血属缺铁性贫血,即是由缺铁引起的红细胞呈小细胞性低色素性的贫血。
动物的生殖系统也是镉作用的主要部位,镉中毒特别会对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主要表现为精子数量减少、活性降低、畸形率上升以及干扰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等。
镉对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和后代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镉可抑制雌性动物的排卵,引起暂时性不育,镉可通过影响母体内锌的分布而导致胚胎锌缺乏,同时镉可通过干扰胎盘的子宫胎盘血流量,内分泌及各种代谢酶的功能,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引起畸胎、死胎,并使生后子代的生长率降低,甚至使生长停滞。
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给环境质量带来了很大压力。
尤其是污染问题,成了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类相对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影响非常广泛,而水生生物作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也是其中受到重点影响的重要群体之一。
本文主要讨论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以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一、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1 毒性影响重金属如铬、铅、汞、镉等具有毒性,这些金属离子在环境中被生物摄取后,进入体内,因其生物不可降解的特性,难以被清除,危害也就不断加剧。
这些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旦超过了最大允许浓度,就会使水生生物组织内的酶活性、免疫力、生理代谢等方面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例如,研究表明:废水中有大量铜、铅等重金属离子的情况下,鲤鱼体内铜的含量增加,铅的毒性作用,则对鲤鱼卵的孵化、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积聚铅、铜等重金属会导致鱼类野生群体的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
此外,铬、镉、汞等重金属离子的毒性作用也不容小觑。
研究表明:在含有汞离子的水中,苍蝇幼虫会被汞离子毒死。
同时,铬离子在鱼体中也会引起积蓄与毒性反应。
1.2 营养影响重金属污染不仅仅会给水生生物带来毒性作用,同时,大量的重金属,在水中的积聚也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长期吸收含有有机氯、有机草酸、砷酸等重金属离子的水,对鱼类的生殖、生长等方面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明显的。
1.3 变异影响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水生生物的死亡和生长上,还会对其形态、生殖产生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含有镉离子的水中生活的大龙虾会变异成有五只脚,长得异常,变异使它们的生态角色发生了改变,因此会对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
二、重金属污染应对措施2.1 减少工业污染降低水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带来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