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给排水
- 格式:xls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15
教学楼给排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教学楼给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教学楼给排水系统中常见设施设备的结构、性能及其作用。
3. 学生能够了解教学楼给排水系统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基本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给排水知识,分析教学楼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方案,并进行合理性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和设备,进行教学楼给排水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教学楼给排水系统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项目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激发学生对建筑给排水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动态,培养专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建筑领域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给排水系统的了解较为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概述- 了解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 学习给排水系统在建筑中的重要性2. 教学楼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 学习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掌握教学楼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相关规范与标准3. 教学楼给排水系统设施设备- 认识给排水系统中常见的设施设备,如水泵、阀门、管道等- 学习各类设施设备的选型、安装及维护方法4. 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施工与维护- 掌握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流程、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 学习给排水系统日常检查、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5. 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的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案例,总结设计、施工及运行中的经验教训- 学习优秀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理念与创新点6. 教学楼给排水系统实践操作- 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施工及维护的实践操作-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概述第二周:教学楼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第三周:教学楼给排水系统设施设备第四周: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施工与维护第五周:教学楼给排水系统案例分析第六周:教学楼给排水系统实践操作教材章节:第一章:给排水系统概述第二章: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第三章:给排水系统设施设备第四章:给排水系统施工与维护第五章:给排水系统案例分析第六章:给排水系统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教学楼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一、介绍本文将对学校教学楼的给排水系统和消防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是学校教学楼中至关重要的设施,它们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楼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原理、流程和关键要素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学校教学楼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给排水系统设计给排水系统是学校教学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收集、处理和排放建筑物内的污水和雨水。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可以确保学校教学楼内的卫生环境良好,减少污水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2.1 设计原理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理主要涉及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与利用、管网布局等方面。
2.1.1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教学楼的污水处理需要考虑人流量、用水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如沉淀池、曝气池和沼气池等。
同时,还要设计合理的排放管道,确保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1.2 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雨水,用于冲洗卫生间、浇灌花草等,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实现节水效果。
2.1.3 管网布局给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合理的管网布局可以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顺畅。
在设计布局时,需要考虑到教学楼的使用需求、建筑物结构等因素。
2.2 设计流程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系统规划、设备选择、施工图设计等步骤。
2.2.1 系统规划在系统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到学校教学楼的使用需求、建筑物结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
通过对建筑平面图的分析和现场勘察,确定给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规模等。
2.2.2 设备选择设备选择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系统的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管材。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2.2.3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最后一步。
教学楼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教学楼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一、引言在教学楼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水泵水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承担着将地下水或自来水供应到教学楼内各个楼层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教学楼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展开讨论。
二、水泵水池的作用与分类水泵水池是为了保证教学楼内的供水稳定而设置的,它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水,并通过水泵将水送至楼层。
根据水泵水池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地下水泵水池和顶层水泵水池两种。
1.地下水泵水池地下水泵水池一般位于教学楼地下室,通过地下管道与水源相连。
它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地下空间,不占用教学楼的使用面积。
在给水过程中,水泵将水抽取到地下水泵水池中,然后通过上下水泵将水送到各个楼层。
地下水泵水池的供水方式相对较为稳定,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顶层水泵水池顶层水泵水池一般位于教学楼的顶层,通过管道与水源相连。
它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教学楼的顶层空间,便于维护和管理。
在给水过程中,水泵将水抽取到顶层水泵水池中,然后通过上下水泵将水送到各个楼层。
顶层水泵水池的供水方式相对较为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
三、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供水和间接供水两种。
1.直接供水直接供水是指将水泵水池中的水直接供应到教学楼内各个楼层。
具体实施时,水泵将水抽取到水泵水池中,然后通过上下水泵将水送到楼层的供水管网中。
直接供水的优点是简单、方便,能够快速满足楼层的用水需求。
但是,直接供水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泵工作频繁、噪音较大、易受到水压变化的影响等。
2.间接供水间接供水是指将水泵水池中的水通过水箱进行储存和供应。
具体实施时,水泵将水抽取到水泵水池中,然后通过上下水泵将水送到水箱中。
供水时,水箱中的水再通过水箱上的水泵将水供应到楼层的供水管网中。
间接供水的优点是能够稳定供应水压,减少水泵的工作频繁,降低噪音。
但是,间接供水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箱的占地面积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等。
教学楼工程施工方法及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 一 章 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二 章 工程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工程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工程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工程设计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结构材料选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三 章 工程总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质量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施工工期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文明安全施工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四 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总工期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施工进度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确保总进度计划实施地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技术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劳动力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组织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布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现场出入口、围墙及道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垂直、水平运输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原材料及加工场地地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现场临电、临水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现场临电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现场临时用水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现场临时排水及污水排放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现场与楼层卫生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对雨季和汛期现场排水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夜间施工照明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垃圾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5.8 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工程施工管理班子配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主要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名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工程承包技术力量配备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6.3管理人员配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给水排水设计说明4.1概况4.1.1 教学楼位于校区西南角,学生按6000人计,教师按260人计。
4.1.2建筑面积:18880.55 m²,建筑高度:17.90m。
地上四层,层高均为4.20m。
4.1.3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4.1.4校区规划有完善的给、排水管网。
给水为生活消防合用管网,水压按0.28MPa设计。
排水为分流制,设污水、中水排水及雨水管网,校内设集中中水处理站。
4.2设计依据4.2.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4.2.2甲方提供的校区室外给排水管线图及相关资料。
4.2.3土建专业提供的总平面图及单体建筑条件图。
4.2.4地质气象资料:1.)依地质勘察报告,本场地为中软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为III 类,该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水位埋深5.8~6米;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本区为季节性冻土区,场地土的标准冻深为0.5米。
2.)当地海拔370~372米,年平均温度13.6℃,冬季采暖计算温度-7℃。
3.)当地暴雨强度计算公式:q=993.7x(1+1.04xlgT)/(t+10.3)0.65 (L/s·ha)4.2.5与本专业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程。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3.)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4.3设计范围及阶段划分4.3.1本初步设计范围:单体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初步设计。
4.3.2本工程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两个阶段,施工图阶段由建设方另行委托当地设计单位实施。
4.4给水4.4.1生活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1.)用水量标准学生:30 L/人.日6000人,Kh=2.5,T=8h教师:50 L/人.次260人,Kh=2.0,T=8h2.)设计最高日用水量:Q d=193m3/d(其中自来水77.20 m3/d,中水115.80 m3/d)平均时用水量:Q h=24.13m3/h(其中自来水9.65m3/h,中水14.48m3/h)最大时用水量:Q h=48.268m3/h(其中自来水19.30m3/h,中水28.96m3/h)4.4.2自来水水源及给水水源由校区自来水管网供给,水压0.28Mpa,分别从校区内管网接入单体,管径见中水系统图,入口处设水表计量。
教育建筑学校方案设计说明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98-201515、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16、建设单位及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批准文件和设计资料17、土建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XX。
地块北至XX,东至XX,南邻XX。
2、本工程为xx中学。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302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38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271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136平方米。
建筑高度20.2M。
3、本工程教学楼为多层教学楼,地下室为单层地下室。
4、火灾类别:本工程为多层公共建筑。
三、设计范围1、本工程设计范围为红线以内的室内和室外的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配置。
2、本工程水表井与城镇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本工程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镇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镇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四、室外给水排水设计(一)室外给水工程设计1、水源1)本工程水源为城镇自来水,要求供水压力$0.2M PA。
教学楼给排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教学楼位于具体地址,建筑面积为具体面积平方米,共具体层数层。
为了满足教学楼内师生的生活和教学用水需求,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给排水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进行图纸会审,提出问题并解决。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确定施工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
2、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采购符合要求的给排水管材、管件、阀门、卫生器具等材料。
材料进场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对进场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材料受损和变质。
3、施工机具准备准备好电焊机、切割机、套丝机、试压泵等施工机具。
对施工机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正常使用。
4、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足够的施工人员,包括管道工、焊工、电工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三、给排水系统设计1、生活给水系统水源:本教学楼的生活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为具体压力MPa。
用水量:根据教学楼内师生的人数和用水定额,计算出生活用水量为具体用水量m³/d。
供水方式:采用竖向分区供水方式,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由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
管材:生活给水管采用具体管材,管径小于等于具体管径时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具体管径时采用沟槽连接。
2、生活排水系统排水体制:本教学楼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
排水量:根据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系数,计算出生活排水量为具体排水量m³/d。
排水方式: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污水检查井,再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管材:生活排水管用具体管材,管径小于等于具体管径时采用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管径大于具体管径时采用排水铸铁管,卡箍连接。
3、雨水系统雨水设计重现期:本教学楼的雨水设计重现期为具体重现期年。
雨水量: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和汇水面积,计算出雨水量为具体雨水量L/s。
小学及幼儿园教学楼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室内给水系统安装给水系统安装技术措施除严格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施工与验收外,尚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1.管道安装在楼地面填层施工时配合进行,套管洞应在主体施工时预留。
1.2凡是在瓷砖墙面上埋设角铁及固定管件卡具,如果是先贴瓷砖,后埋设管件卡具,安装班长应贴砖前主动与土建施工员联系,在埋设卡具位置留出2-3块瓷砖不贴,等到管件卡具埋好后另行套割镶贴.1.3水平干管的支架安装前(墙、楼板不能当做支架),必须按设计坡度及标高在墙身上弹出支架上平线和定出支架竖向坐标线,按照支架的双向坐标位置线切除墙皮后安装支架。
1.4支架必须机制和机钻成孔,严禁气割和烧孔,其成孔位置必须保证U形卡的左右和上部距管道3-5mm,螺母上应设钢垫子,以便管道的自由伸缩。
1.5冷水管道支架为固定支架。
1.6严禁使用铸铁螺栓升降式水嘴1.7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面,若给水管必须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小于排水管管径的5倍。
1.8给水横管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1.9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支管的始端,均应安可拆装的连接件。
埋地的管道隐蔽前必须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15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方可进行隐蔽,并做好隐蔽手续。
1.10给水系统安装完毕后要进行水压试验,符合设计要求试验压力后,稳压1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渗不漏为合格。
1.11管道冲洗:用清水冲洗,当冲洗水清洁时为冲洗合格,饮用水管道在使用前每升水中含20-30mg的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的管中留置24小时,消毒完后,再用饮用水冲洗,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水质无污染后方可使用。
教学楼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
在教学楼建筑中,排水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需要合理设计和运作,以确保教学楼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而对于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也是排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学楼建筑的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
在设计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层数、教室数量以及日常用水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教学楼建筑会采用集中供水系统,即通过水泵将水从水池中抽送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管道中,再分配到各个楼层和教室。
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需要考虑到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教学楼内的供水能够随时满足师生们的日常生活和教学需求,水泵水池的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备用水源和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停电情况下的供水问题。
教学楼建筑的排水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因素。
在设计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时,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节能设备,以减少水泵的能耗和提高供水效率。
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冲洗和灌溉等非生活用水,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教学楼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用途、供水稳定性、节能环保等因素,在设计和
运行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以确保教学楼的排水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为师生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