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印度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28.28 KB
- 文档页数:12
[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优劣势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发起了以自由化为核心的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
20年对外贸易政策改革既积累了某些重要经验,也有一些值得发展中国家汲取的宝贵教训。
本文将系统地对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一、优势分析(一)发达的金融业与资本市场印度十分自豪具有优良的制度基础设施,金融部门为其制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中国银行业相比,印度银行业更为健康,不良资产少。
所有商业银行总不良资产率在20__―20__年度、20__―20__年度和20__―20__年度分别为7.2%、5.2%和3.3%,i净不良资产率更低,在20__―20__年度只有1.2%。
印度银行效率较高,在1996至20__年年均利润增长率达到39%,而世界银行业的平均年利润增长速度为18%。
同时,印度拥有先进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十分活跃,其交易量在20__年全球交易所中分别居第六和第三位。
同时回报率也很高,孟买股票交易所敏感指数回报率在20__年达到46.7%,市场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到20__年1月22日,国家股票交易所融资843亿美元,融资额占GDP的比重为91.5%。
(二)印度软件产业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极高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仅次于XX,占全球份额的16.7%。
印度软件业所形成的优势地位,除起步早和管理好以外,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英语普及使其具有软件开发语言优势。
(2)重视软件人才培养。
数量多于中国,结构优于中国,层次多样。
(3)其软件走出口导向道路,其产品主要市场在国外,使得世界对印软件产业发展认知度高。
(4)形成一批有聚集效应软件园区,建成一套支撑软件产业发展的完整体系.5.软件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过万人的软件企业印度达6家。
(三)人口发展合理据联合国20__年度报告数据称印度劳动力人口比例从20__年的60%增至2050年61%,依赖率从20__年的67%减至2050年的64%。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与东亚国家的贸易东亚国家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家的贸易规模均达到了数千亿美元。
其中,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额最高,约为3000亿美元。
此外,中国还与东盟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
未来,中国与东亚国家的贸易将继续增长,且市场潜力巨大。
二、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南亚国家是中国不容忽视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目前,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但是随着中国对南亚市场的重视,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将会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中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规模较大。
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依然以能源、矿产资源等为主导,但是双方贸易结构正在逐渐多元化。
未来,中国将会更加注重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合作,促进双方贸易的共同发展。
四、中国与东非国家的贸易东非国家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很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双方之间的贸易逐渐增加。
目前,中国与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贸易额正在逐年增加,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合作机会。
五、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西亚国家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与沙特阿拉伯、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贸易规模较大。
由于西亚地区的资源丰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未来,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将会继续深化,特别是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六、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拉美国家对中国来说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尤其是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的贸易额较大。
由于拉美国家的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所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前景非常广阔。
中印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近年来,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虽然两国贸易进展平稳,贸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中印经济贸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国印度两国国内,以及中印之间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印贸易合作的进程。
一、中印贸易现状(一)中印双边贸易现状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
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
2007 年11 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
印度2007—2008 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而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印贸易额虽然逐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一直在增加,但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中所占比重不高,同两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巨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中印贸易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中印贸易互补度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印两国有着一定的差距。
从国内经济总产值、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等指标看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处于优势地位,而印度则处于劣势。
中印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互补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己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而总体上看来,印度依然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中国的第二产业相对于印度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两国产业发展的差异说明了中印经济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两国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互相补充彼此的不足之处。
二、目前中印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国际上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初级产品,但仍然以“杂项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精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目的是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为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毕业设计,现在我们为这个专业的学生精选了160个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各位借鉴。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一:1、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研究2、中澳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3、日本加入TPP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4、全球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的影响5、区域贸易协定演进研究6、欧盟农产品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7、中日韩文化创意产业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8、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发展机制研究9、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10、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对中国对外经济的影响研究11、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12、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13、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研究14、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15、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16、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新趋势及中国的应对17、中韩两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分析18、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研究19、印度对外贸易结构研究20、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相关性研究21、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研究22、中、日、韩与东盟三个自由贸易区比较研究23、美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24、TPP高标准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涉外贸易影响的研究25、TPP的发展前景分析与中国对策研究26、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对我国经贸影响及对策分析27、中国和英国商品贸易互补性与贸易潜力研究28、中印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影响因素分析29、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重构与实证研究30、中俄贸易总量,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31、以中俄边境口岸贸易转型为起点带动中俄自贸区发展研究32、泰国水果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研究33、越中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分析34、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35、TPP国际贸易投资规制及中国的应对策略36、TPP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7、泰国水果出口贸易比较优势分析38、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成因分析及对策39、北美自贸区经济效应研究40、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二:41、金砖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42、TPP/TTIP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43、全球贸易规则变动趋势及中国的应对44、信用证软条款的风险防范45、TPP对我国贸易福利的影响及对策分析46、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47、中泰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48、基于复杂网络的大宗矿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及演变规律研究49、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研究:区域公共产品视角50、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效应研究51、欧盟对华”双反“的贸易效应研究52、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53、中俄建立自贸区发展规划的研究报告5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和贸易效应55、FTA框架下中日韩农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56、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的效应研究57、基于贸易效应视角的美国TPP发展前景研究58、日本FTA战略研究59、TPP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60、贸易便利化对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影响研究61、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62、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分析63、中泰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64、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研究65、TISA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66、中国与越南、泰国大米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67、印度对华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68、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69、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70、我国农产品出口受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分析71、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比较研究72、美国TPP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73、中印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74、对外产业转移与母国贸易技术结构升级75、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76、国际贸易、国内贸易与环境污染77、泰国大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78、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发展问题研究79、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80、国际碳关税理论机制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三:81、中澳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82、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83、中韩贸易逆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84、新加坡自由港模式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示85、中美双边贸易研究86、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87、人文关系网络对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88、贸易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就业和工资不平等的影响8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问题的实证研究90、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91、全球工序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利益分配研究92、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93、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94、制度创新影响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机理、模型与实证研究95、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发展96、国际贸易、生态资源和环境污染外部性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97、中国与日韩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路径及策略探析98、中日经贸关系现状99、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研究100、韩国FTA战略研究101、欧盟和美国对华反补贴比较研究102、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其对浙江省对外经贸的影响分析103、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确定性因素与非确定性因素分析104、金融发展对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105、全球化背景下新新贸易理论发展动态研究106、欧盟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福利的影响107、A公司出口贸易中信用证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108、美国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109、韩国文化产业贸易成功经验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110、对华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研究111、贸易开放影响环境的碳排放效应研究112、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问题的研究113、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114、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未来对外贸易影响分析115、贸易关系视角下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116、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与中国对策117、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问题研究118、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与展望119、我国外贸类A股上市公司偿债盈利能力分析120、东亚区域贸易发展问题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四:121、东亚生产性服务与分工及贸易的关系122、俄罗斯货物贸易结构研究123、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研究124、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研究125、FCA/CPT/CIP术语的应用问题研究126、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127、俄罗斯入世对中俄贸易的影响128、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29、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130、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131、美国服务贸易模式特征研究132、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度量与规避研究133、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134、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135、国际合作中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136、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137、垂直专业化与产品内贸易研究138、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139、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140、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141、产品内国际分工:动因、机制与效应研究142、中韩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143、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144、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证据145、环境规制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及其政策协调146、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147、浅论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148、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149、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与经验分析150、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151、产业内贸易研究152、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153、反倾销会计研究154、技术变迁、要素积累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155、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156、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157、贸易技术壁垒研究158、国际贸易风险研究159、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160、贸易与环境协调问题研究国际贸易论文选题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一:1、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4、国际贸易网络的拓扑演化与聚类结构分析5、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6、国际贸易方式演进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以义乌市为例7、对国际贸易中的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分析8、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9、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思考10、我国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的预见及管理措施11、综合改革试点下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12、我国十大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的视角13、基于超边际分析框架展开的流通效率对国际贸易影响实证研究14、对标韩国,促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发展15、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16、关于国际贸易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17、欢迎订阅国际贸易问题18、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19、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秩序研究20、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管理--以浙江八达集团为例21、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变化趋势、典型风险点及防范22、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23、基于流通经济视角谈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创新和发展2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25、国际贸易对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26、“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新疆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27、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标准演进效果分析--基于广义比较优势公式的解析28、基于生长曲线算法的中日国际物流规模增长对中日国际贸易推动作用规律研究29、国际贸易合同风险的分析与控制30、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探析31、国际贸易结构性特征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32、试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33、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34、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与启示35、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36、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产品品质的测度方法:研究述评37、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增长关系研究38、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39、基于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的探索40、探究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41、浅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42、数字产品、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规则43、用区块链破解国际贸易信用难题44、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下的服务贸易税收优惠政策探究45、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影响研究46、物流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47、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贸易”课程改革48、江苏省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关系研究49、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50、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群的思路探讨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二:51、国际贸易与我国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问题探讨52、国际贸易问题53、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54、跨境电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55、浅析近年来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新模式56、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探究57、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摩擦分析及应对措施58、产业分工、国际贸易摩擦及我国的对策--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研究59、我国纺织品出口中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的经济学研究60、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述评与展望61、制造业国际贸易对服务化就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62、国际贸易新规则与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6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兼评《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64、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贸易:一个评述65、国际贸易体系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66、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铜矿石贸易格局67、中美国际贸易制度之争--基于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视角68、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研究:一个综述69、2015年国外国际贸易研究前沿70、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研究71、“全球-国家-地方”尺度下的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研究进展72、外资研发嵌入的内外因辨析:市场化进程还是国际贸易竞争力73、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7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会展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75、基于“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研究76、罗伯特·芬斯特拉对国际贸易学的贡献77、国际贸易中出口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空间的社会网络分析78、国际贸易反脱媒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范围经济视角79、国际物流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80、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81、国际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82、品牌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我国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83、深化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84、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85、OFDI、市场竞争强度与国际贸易86、国际贸易中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研究综述87、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88、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汇率风险研究89、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比较研究90、海南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91、HS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92、益阳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研究93、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影响研究94、A银行云南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研究95、基于复杂网络和能值理论的化石能源国际贸易格局研究96、国际贸易体制区域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国际立法新动向97、国际贸易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工资差距98、兰石能源装备国际工程公司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研究99、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三:100、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其法律对策101、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10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应对策略103、OFDI、市场分割与国际贸易--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104、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国际贸易利益研究综述105、“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106、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107、上海市港口物流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研究108、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109、国际贸易融资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分析110、国际贸易术语风险与规避措施111、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际贸易规则与秩序的动态演变及中国之应对112、中国苜蓿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113、国际贸易碳转移的全球图景和时间演变114、新常态下国际贸易发展对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115、国际贸易中价值转移问题的扩展研究:模型、推演及启示116、多种类型,多重身份:15至17世纪前半期东亚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商人117、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变革118、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119、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效应120、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121、语言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理与政策推演122、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制度性话语权--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与中国应对123、价值链贸易与经济周期的联动:国际规律及中国经验124、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基于跨境贸易电商化背景的视角125、国际贸易模式演进的城市化促进效应--基于职业中间商的超边际分析126、TPP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27、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再构建及中国的因应128、技术、国际贸易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变129、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及发展对策--基于和传统国际贸易的比较分析130、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关系及中国现状--基于空间引力模型131、新常态背景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32、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元素”:体现、特性与应对133、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34、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135、“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以广东省为例136、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研究137、“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探讨13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研究139、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140、陕西省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141、粮食国际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142、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143、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新趋势及中国的应对144、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协调145、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与策略研究146、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问题研究147、农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策略研究148、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制造业行业的经验研究149、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贸易壁垒及其法律应对150、自贸园区背景下我国国有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贸易论文选题四:151、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国际规则研究152、职业贸易中间商、国际贸易方式演进与经济发展153、广西中小微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及对策154、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55、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国际贸易客户开发途径研究156、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57、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变迁看IBM战略转型158、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159、30年来国际“贸易-交通-旅游”(3T)互动的统计分析160、国际贸易对国内制度的影响:前沿研究述评161、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研究162、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163、国际贸易格局分化与国际贸易秩序演变164、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65、国际贸易的成本分析:视角与方法166、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及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启示研究167、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下义乌进出口贸易发展研究168、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169、国际贸易与企业成本加成:一个文献综述170、自贸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171、内生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方式与收入分配:一个新兴古典框架172、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17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174、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文献综述175、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异质性研究进展176、职业中间商空间嵌入与国际贸易模式演进177、宁波港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研究178、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国贸论文选题方向国贸论文题目一:1、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须有共赢思维2、理性应对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3、美方贸易措施应符合国际规则4、中国与阿联酋再拓经贸合作空间5、世界贸易格局将迎怎样改变6、跨国公司与中美贸易发展7、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8、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产教融合项目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刍议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10、基于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的探索11、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三大特征及对中国的挑战12、独立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及转型路径13、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实训平台项目的设计14、POCIB综合实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思考15、如何看待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现象16、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7、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发展研究18、TPP背景下中国的贸易发展选择19、转型发展下的国贸专业校企合作创新路径探讨20、光伏“双反”案件中德国态度变化的原因研究21、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2、中非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23、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及其培养模式24、中俄贸易关系及对策研究25、TPP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国内博弈26、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分析27、论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28、TPP达成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影响探究29、新国际贸易体系下的隐性贸易保护30、中韩经贸向更对等方向发展31、注册入学制度下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初探32、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33、服务贸易自由化及其影响国贸论文题目二:34、促进加工贸易转形升级的对策35、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36、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37、中日经贸现状分析及展望38、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对策分析39、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0、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印度贸易摘要:本文将探讨印度贸易的相关情况。
印度作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具有强大的经济潜力和巨大的市场规模。
印度的贸易政策和战略对于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将介绍印度的贸易环境、主要贸易伙伴、主要出口和进口商品以及印度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贸易环境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努力发展其经济体系。
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其中包括放宽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这些举措使印度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贸易伙伴。
第二部分:主要贸易伙伴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中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德国。
这些国家与印度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贸易往来,涵盖了各个领域,如能源、制造业、技术和服务业等。
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到了印度整体贸易额的大部分。
第三部分:主要出口商品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纺织品、宝石和珠宝、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农产品。
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对印度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其纺织品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四部分:主要进口商品印度的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金属矿石。
这些商品的进口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和促进国内产业发展。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品进口国之一,几乎所有的石油和石油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第五部分:未来发展趋势印度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加强区域贸易合作、拓展贸易伙伴关系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印度已经加入了许多区域贸易组织,如东盟、南亚自由贸易区(SAFTA)和“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
此外,印度还计划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拓展市场并提高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同时,印度政府还将致力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贸易程序并降低贸易壁垒。
结论:印度作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具有巨大的贸易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