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 数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1.2.2数轴(教案,新教材)【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数轴的概念;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数轴的概念,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医生在给病人测量体温时常使用温度计.这是小学里我们学习了在有刻度的直线上表示出0和正数,借助这个图形直观和分析问题。
我们起来看一个实例:活动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况,引入课题问题:在一条东西的马路旁,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侧3 m和7.5 m处分别有一颗柳树和一根交通标志,汽车站牌西侧3m和4.8 m处分别有一颗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画出示意图.教师活动:启发学生“画一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向右表示从西向东,直线上取一点O表示汽车站牌”,怎样用数简明表示各处的位置?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探究,情境中东、西,左、右都具有相反意义,在画的直线中,O点表示基点,取1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再用0表示点O,用负数表示点O左边的点,用正数表示点O右边的点。
二、合作探究活动二:认识理解数轴前面讲到的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它和上面同学们所画的图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具有三个条件: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抽象出数轴定义,规定是正半轴,负半轴,原点的直线.活动三:强化对数轴的认识例1.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A. B.C. D.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认识判断.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的判断进行评价,并总结要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活动四: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例2.如图中所示,指出数轴上的A、B、C、D、E、F各点所表示的数.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探讨要确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步骤:(1)确定符号,在原点右边为正数,在原点左边为负数;(2)确定数字,即距离原点是几个单位长度.活动五: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问题:基于以上数据,讨论有理数a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学生活动:当a是正数,负数时,讨论如何在数轴找到相应的点表示数a.教师活动: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并强调如何确定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a的点.例3.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5---3,4,4,0.5,0,,12学生活动:学生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以上各数.师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操作,并关注所画数轴是否具备“三要素”.师生共同总结方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首先由数的性质符号确定该数应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根据该数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位置.活动六:拓展提升,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例4.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3,那么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A.2 B.±2 C.8D.8或-2学生活动:讨论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2个,分别是8或-2.师生活动:评价学生讨论结果,总结如何求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即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三、强化巩固1.学生练习:课本练习题1、3.学生解答,教师评价并给予规范.2. 快递小哥骑车从快递投放点出发,先向东骑行2.5km到达A村,继续向东骑行2km到达B村,然后向西骑行7km到C村,最后回到快递投放点.(1)以快递投放点为原点,以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画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2)C村离A村有多远?(3)快递小哥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讨论解答,教师规范写出解答过程.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什么是数轴,数轴三要素:(1)原点,(2)正方向,(3)单位长度.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原点表示零;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3.数轴上点数a到原点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学生小组合作对数学思想方法总结: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
1.2.2 数轴教案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通过数轴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正数、负数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教案包括引入新知识、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及练习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对数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
•学会利用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能够将数点的位置和数的大小相匹配,并用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版教材、黑板、粉笔、白板笔。
•学生准备:学生书、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教师利用黑板上画一根数轴,然后让学生站到相应的位置上来。
演示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形成对数轴的初步认识。
2. 知识讲解2.1 正数和负数教师向学生解释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表示大于零的数,负数表示小于零的数。
教师可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的读数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2.2 数轴上的位置及大小关系教师通过讲解数轴上的位置表示和大小关系,向学生展示数轴上各个点的表示方法和对应的数值。
教师强调数轴上正数的位置及表示方法,以及负数的位置及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 示范演示教师在数轴上选择几个具体的数点,示范如何利用数轴来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同时,教师解答学生对于表示方法和大小关系的疑问。
4. 练习4.1 按要求画数轴教师用黑板上示范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根据要求练习画数轴。
4.2 补全数轴上的数点教师给出一些未标注数点的数轴,让学生根据已标注的数点推断并补全未标注的数点。
4.3 判断正误教师给出一些数轴上已标注的数点,让学生判断正误,并正确书写出符号表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加深对数轴的理解。
教学延伸•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
•引导学生练习使用数轴对数的大小进行判断。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一章有理数1.2 有理数1.2.2 数轴【知识与技能】(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在特定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多媒体课件请大家看,这是一支温度计(多媒体展示),它的用途大家是知道的.但是你会读温度计吗?请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我们知道液面所在的刻度就表示此时的温度,这说明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一些有理数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一个有理数.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 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 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学生相互讨论并动手操作,明确以下问题:(1)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2)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事例.(3)什么叫数轴?它由哪几个要素组成?(4)数轴的用处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点评、鼓励,最后归纳总结: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问题2:(1)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一些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们所表示的数吗?(2)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3)如果a为正数,那么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哪边?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a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到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到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先画出数轴,再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0,-2,2,-103.【分析】①由这个数的符号确定它在数轴上原点的哪一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②先在相应的方向上确定它与原点相距几个单位长度,再画上点;③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0.【解】如图1-2.2-1.例2数轴上与原点距离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4.【分析】首先画出数轴,然后找出数轴上与原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的点,最后得到与点相对应的数.(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3)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教材P9练习第1,2,3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2.2《数轴》教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1.2.2 数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过程与方法: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激发兴趣: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师生探讨:1.小明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他的体温,并说:“37.8度。
”提疑:医生为什么通过体温计就可以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体温计上的刻度)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12月时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况(多媒体电脑分别显示黑龙江、焦作、海南三个城市美丽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5°c,0°c,-10°c)提疑:那么要测量这种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数?(正数、零、负数)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然后提问:请找出一支温度计从外观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总结出与数轴相对应的特点,如形状是直的、0刻度、单位长度。
从而引出课题------《数轴》。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课堂教学设计1、复习、导入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有理数分类⎪⎪⎪⎩⎪⎪⎪⎨⎧⎩⎨⎧⎪⎩⎪⎨⎧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判断表中各数分别是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
复习巩固话题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使学生生认知冲突,渴望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精讲新课在小学,我们曾经在有刻度的直线上表示出0和正数,并借助这种图形来直观理解和分析问题.下面我们在此基础上直观表示有理数.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否尝试加入负数?怎么加进去呢?例1、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m和7.5m分别有一颗柳树和杨树,汽车站牌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颗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关键词:东西方向的马路;汽车站牌东和汽车站牌西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柳树、交通标志杆、槐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在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如,在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为基准点,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m长,再用0表示点0,用负数表示点0左边的点,用正数表示点o右边的点.这样,我们就用负数、0、正数表示出了这条直线上的点.用上述方法,我们就可以把柳树、交通标志杆、槐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表示出来了.例如,3表示位于汽“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车站牌东侧3m 处的柳树的位置,-4.8表示位于汽车站牌西侧4.8m 处的电线杆的位置,等等 比较,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numberaxis) 。
通常称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的三要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这一课时学习的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现在开始,在教学与学习中注重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本章后面的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课时学生学好数轴概念的重要性。
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
本节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互为相反数两数的几何意义。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2.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里已经学习过在“射线”上用点来表示数和读出或写出“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对数与点的这种对应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上一节又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为数轴概念的建立和进一步学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积累的必要的学习经验,具备了“表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3、教学目标:①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②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数轴【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式、探究发现式、总结归纳式。
【课前准备】课本【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马路可以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2)你认为站牌起什么作用?(3)你是怎么确定问题中各物体的位置的?分析:(1)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2)因为柳树、杨树都在汽车站的东面,即在汽车站的右边.槐树、•电线杆在汽车站的西面,即在汽车站的左边,它们都相对汽车站而言,所以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规定.(线段OA的长代表1m长)(如下图)(3)分别标出柳树、杨树、槐树、电线杆的位置.在点O右边,与O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B表示柳树的位置:点O右边,与O•点距离7.5个单位长度的点C表示杨树的位置;点O左边,与点O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D•表示槐树位置;点O的左边,与点O距离4.8个单位长度的点E表示电线杆的位置.问: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更简洁,我们把点O•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正数和正数表示.符号表示方向,点O的左边表示负数,点O的右边表示正数.这样就可以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了.这里,-4.8中的负号“-”表示汽车站(点O)的左边,4.8表示与点O•的距离为4.8个单位长度.说明:以上分析,教师应边讲边画,分步进行.2、你能描述一下温度计是怎么表示温度的吗?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吗?•它和课本图1.2-1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答:可以,课本图1.2-2也是把正数、o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它是向上方向为正(即0的上方表示正数,0的下方表示负数),只要把温度计水平放下就与课本图1.2-1相同了.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记为0;(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称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单位长度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例如3.5,数轴上从原点向右3.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5,又如要表示-2,从原点向左2个单位长度的点就表示-2,如下图.归纳:先由学生填空,然后教师加以讲评.练习:(1)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2)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3)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4)数轴上,在原点的右边,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在原点的左边,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三、巩固练习1.1.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1) 1.5,-2.2,-2.5, 0.(2)4,-2,-4,1,0,-2(3)-100,100,-250,-400,0,2.52. 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3.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数-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表示-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4.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几个?请你在数轴上把它们画出来,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数?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解,给出正确的答案.四、课堂小结数轴是非常重点的数学工具,它的出现对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以它为基础,借助图直观地表示,为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方法.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10页练习1、2题,第14页习题1.2的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