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戏剧舞台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
- 格式:pdf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检测(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笑靥.(yàn)瓦砾.(lì)霎.(shà)时刽.(kuài)子手B.嗟.(jiē)怨连累.(lěi)谛.听(dì)汗涔.涔(cén)C.绣衾.(jīn)奇葩.(pā)吁.(xū)气哥哥行.(háng)D.信笺.(jiān)神龛.(kān)熨.(yùn)平白泠.(líng)泠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你待要笙歌引至画堂前,我道这姻缘敢落在他人后。
B.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桨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是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C.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节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
D.梅家的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B.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现代著名剧作家。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作,其中《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C.莎士比亚(14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D.折,相当于现代的“幕”,所有的杂居都只能是四折。
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一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按照中国医学传统理论,在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
在异常情况下,风又是一种致病的因素。
B.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称赞我什么?是文章写得好,还是勇气可嘉?抑或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第1单元质量检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
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妒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被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本考案共六大题,1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用时12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身人首》(罗丹)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
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第1单元质量检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
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妒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被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画的起源,不用详谈。
初民怎么画,只要看小孩怎么画就会明白。
画很简单,可是要有新鲜的趣味。
看见什么就画什么,生活里面遇到什么,就随手画、刻到墙上,这是很自然的。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自从绘画成熟以后,形体逐渐地准确了,颜色也逐渐地丰富了。
绘画成熟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估计往往是不对的。
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可以看到这一点。
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
古代的文化,从商周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毁灭性的破坏,使后世无法看到。
古代的绘画十分脆弱。
一种是画在墙上,以为墙是结实的,但随着墙的毁坏,画就没有了。
画在帛上的也不延年。
唐宋人没见过古代的绘画,只看过武梁祠画像,根据这些推测判断汉朝绘画,以为汉朝绘画就是这样的。
这样推论的起点太低了。
近代发现了汉朝墓壁里的壁画,大家的看法才有所改观,觉得从前的推测是错的。
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画,使人看到出丧幡上的帛画,精致极了,比武梁祠的画不知高出多少倍。
人们看到马王堆的帛画,无不惊诧变色,这才知道古代绘画水平已达到什么地步。
我们应该以这(西汉初年)作为起点,往上推溯商周绘画应该有什么样的成就。
看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以后,有人说,我们的绘画史应重新写,已写出的全错了。
今天我们研究古代绘画,有这么丰富的材料,但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看法,这才能进行研究。
看法和起点要是错了,研究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唐以前和唐人的好画,多画在墙壁上,大多数已随着建筑物的毁坏而无存了。
幸亏西北有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
首先是敦煌,敦煌壁画给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宝贵的材料。
敦煌许多画在绸帛上的画被外国人掠夺走了。
现在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即使是零块,都是非常精美的。
这些东西的保存,对今天探讨古代绘画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
现在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画算是唐代或唐以前的呢?有。
但这些画事实上都是经过第二手摹下来的,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任你展示人性的丰富,让你解读人性的复杂。
只要有人的地方,人性的交响乐从来就没有停过。
在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现,有许许多多的事发生,有高潮低潮的起伏变化,有欢笑也有泪水。
在这里,你将从中得到心灵的震撼,思想上的升华。
一份冤屈,记录着人性的善与恶;一场雷雨,涤荡出人性的真与伪;一次角斗,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不屈与抗争。
【图说·画中有话】【概说·单元内容】本单元是整套人教必修教材中唯一的一个戏剧单元,所选的剧作非常注重其代表性和经典性。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剧作通过窦娥一家的屈辱遭遇,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和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和反抗精神。
《雷雨》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曾在戏剧界引起极大震动,成为当今话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
剧作通过一个封建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通过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替父报仇的故事,无情地揭露了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专制王朝的罪恶,热情歌颂了哈姆莱特反抗封建暴政的斗争精神,反映了作家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
哈姆莱特这一人物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师说·单元所学】本单元均为戏剧,在历年高考中很少涉及,但戏剧在2013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中也列为文学类文本考查的内容。
主要考查概括戏剧的情节、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分析戏剧中的人物语言。
从这个角度上分析,本单元在高考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也要了解有关元杂剧的常识,学习鉴赏元散曲。
1.把握剧情。
首先,要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如《雷雨》中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
其次,要明白人物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如《窦娥冤》中人物的对话主要围绕一个“冤”字展开。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阅读题(4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9分,每小题3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
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旋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做一体看待的。
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
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
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
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有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
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
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的坚毅反抗精神。
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
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烦躁.(zào)哥哥行.(hánɡ)干.家缘(ɡàn) 前合后偃.(yǎn)B.罪愆.(yān) 昧.心财(mèi)笑靥.(yǎn) 古陌.荒阡(mò)C.蟊.贼(máo) 汗涔.涔(cén)挣.揣(zhēnɡ) 苌弘.化碧(hónɡ)D.提.防(tí) 清泠.泠(línɡ)伺.机(cì) 煞.费苦心(shà)解析:B项,“愆”应读“qiān”,“靥”应读“yè”。
C项,“挣”应读“zhènɡ”。
D项,“提”应读“dī”,“伺”应读“sì”。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四个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负曲衔冤委屈求全望帝啼娟愈热烦躁B.举案齐眉蝇头微利怨气充天蜗角虚名C.凄凄惶惶杯盘狼藉直抒胸臆铜斗加缘D.鳏寡孤独哭哭涕涕敲诈勒锁追综求迹解析: A项,“负曲衔冤”应为“负屈衔冤”,“委屈求全”应为“委曲求全”,“望帝啼娟”应为“望帝啼鹃”,“愈热烦躁”应为“郁热烦躁”。
B项,“怨气充天”应为“怨气冲天”。
C项,“凄凄惶惶”应为“恓恓惶惶”,“铜斗加缘”应为“铜斗家缘”。
D项,“哭哭涕涕”应为“哭哭啼啼”,“敲诈勒锁”应为“敲诈勒索”,“追综求迹”应为“追踪求迹”。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说:“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千载难逢....。
”B.某些人将办事和做事相提并论....,而有的人却分得很切实。
C.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D.这种做法是与党的十八大精神背道而驰....的。
解析:A项,“千载难逢”用来形容机会难得,不指时间长短。
【必修4语文】第一单元《戏剧与话剧》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盗跖(zhí)古陌(mè)湛湛青天(zhàn)B.亲眷(juàn)荒阡(qiān)苌弘化碧(hóng)C.气暄(xuān)甘霖(lín)忍气嗟怨(juē)D.罪愆(yān)错勘(kān)亢旱三年(kàng)2.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开展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
白,有散文,也有韵文。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
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在比严刑峻法还严酷,被杀害的范围和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
B.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C.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真正成熟的中国现代话剧的标志。
D.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
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与哈姆莱特相比,窦娥是一个殉道者,____________。
①这种人物性格的单一化使得中国悲剧主人公只能在低层次上反对邪恶②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烈女”“孝妇”形象③她没有哈姆莱特那样鲜活的个性④并不能从高层次上对现存的总体秩序进行本体的否定⑤将相当多的人物定格于忠、孝、义等某种伦理观念的框架内⑥中国古典悲剧主人公的这种单调的类型化冲淡了丰富的个性A.②③①④⑥⑤B.③①④②⑥⑤C.③②⑥⑤①④D.①④③②⑥⑤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徐德光等10位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着坚守,品格高尚,精神可嘉,他们获得“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学业分层测评(二) 雷雨[语言运用层]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们________不提这一层。
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
(2)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________,我有的是恨,是悔。
(3)《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由于血缘________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A.暂时委屈纠缠B.暂且委曲纠缠C.暂时委曲纠葛 D.暂且委屈纠葛【解析】暂时:名词,指短时间。
暂且:副词,暂时,姑且。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没有委屈”,实际是说反话。
委曲:弯弯曲曲的,曲折;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纠缠:搅在一起,理不出头绪。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答案】 D2.(2015·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解析】本题从句式杂糅、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项,句式杂糅,“设在……”和“是在……举行的”杂糅,应为“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或“是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
C项,搭配不当,“引导”与“顽疾和陋习”不能搭配,应删去“和引导”。
D项,语序不当,“首次”应放在“针对”前。
【答案】 B3.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最恰当、合理的一项是()①言简意深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②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