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34.00 KB
- 文档页数:26
物权及其种类名词解释
物权是指个人或者法人对特定物体享有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
物权是民法中的一种权利关系,用于规定
人与物之间的权益归属关系。
物权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所有权,所有权是最充分、最完整的物权,指权利人对物体
拥有最广泛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
所有权
的主要特征是绝对性、排他性和继承性。
2. 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对他人的物体享有一定的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权利,但不包括占有权。
常见的用益物权包括
地役权、抵押权和质权等。
3. 地役权,地役权是指权利人对他人的土地享有一定的使用权,例如通行权、管道权、采矿权等。
地役权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
是临时性的。
4. 抵押权,抵押权是指债权人以债务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为
担保物而享有的权利。
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内未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分抵押物来收回债权。
5. 质权,质权是指债权人以债务人的动产作为担保物而享有的权利。
质权的特点是债权人可以占有担保物,但不具有处分权。
6. 共有权,共有权是指多个人对同一物体享有共同的权利,每个共有人都有权使用和收益该物体,但不能单独处分。
共有权可以是共同所有权或者共有共享权。
以上是物权及其种类的简要解释,物权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权利内容和法律规定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
物权法知识考点整理●物权概述●含义: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所有权: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居住权、地役权●担保物权:质权、留置权、抵押权●物权和债权的区别●权利的性质:支配权/请求权●效力范围:绝对权/相对权●客体:有体物和权利/行为●注意:物权客体不包括行为,也不包括智力成果等无形财产,但是为人力所支配的无形的自然能量(电力、光波、有线电视信号等),可以准用物权的保护。
\如果物还没有产生,则不产生物权。
●效力:优先【1.物权优先于债权a.所有权优先于债权b.担保物权优先于债权c.用益物权优先于债权】(债权优先于物权:买卖不破租赁)2.物权之间的是公示在先,就优先、追及【抵押权具有追及效力】、排他【不能有两个所有权/不能有两个在内容上相互矛盾的他物权】注意:他物权优先于所有权-他物权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平等●法定主义/任意主义●保护方法:物上请求权/赔偿损失●分类●动产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不动产物权-抵押权\以权利为客体的物权-权利质权(客体的种类)●完全物权、定限物权(根据物权支配的范围)●用益物权-使用价值、担保物权-交换价值(根据定限物权人支配物的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主物权-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的大部分、从物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的地役权(物权有无从属性)●意定物权-抵押权、质权/法定物权-留置权●基本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法律地位平等●适用规则平等●平等保护●物权法定原则●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种类法定●内容法定●公示公信原则●动产交付、不动产登记●动产公示构成要件:1、占有动产的事实2、占有人须有物权占有的意思●是善意取得的前提条件●物权客体特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的组成部分不能成为客体●一个物之上只有一个所有权●内容互不冲突的物权,并存于一个物之上●物权的变动●概念:是指物权的设立、变更-客体或内容、转让-主体、消灭(1、绝对消灭:a.标的物消灭 b.物权本身终局性消灭-抛弃 2、相对消灭-原物权人因转让而丧失物权。
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一节概述【知识点一】物的概念与种类1.物的概念(1)物权法上的物指的是有体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2)物是除人的身体之外,凡能为人力所支配,独立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之物。
2.物的特点(1)有体性①一般情况下,物权的客体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能是无形资产,更不能是行为。
②特殊情况下(经法律特别规定),某些权利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如股权、票据权利等出质构成权利质权,亦称“准质权”。
【提示】①行为是债权的客体,②智力成果则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如电脑程序、基因信息。
(2)可支配性①能为人力所支配并满足人的需要。
②不能为人所支配(如太阳、月亮、星星等)或不为人所需之物(如汽车尾气),不属于物权法上的物。
(3)在人的身体之外①人是权利主体,不能成为物权客体。
②人体器官如脱离人的身体,则可成为物。
【知识点二】物权的概念与种类2.物权的种类——法定【知识点三】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1.物权法定原则(1)物权法定原则的含义①物权种类法定:不得创设民法或其他法律所不承认的物权。
举例:我国法律并未将优先购买权规定为法定的物权种类,因此,甲乙双方约定(假若甲将自己的房子出售,乙有有权优先购买)因违反物权种类法定原则而无效。
但双方买卖合同仍有效,乙方有权要求甲承担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
②物权内容法定:不得创设于物权法定内容相异的内容。
举例:《民法典》规定,动产质权的设立,须以向质权人转移质物占有为前提,否则,质权不成立。
因此,甲乙双方约定,自行车不需要交付,仍可以在甲处,违反了物权内容法定原则而无效。
(2)法定的原因:物权具有绝对效力,如果允许当事人任意设置,不利于交易安全。
(3)物权法定原则的效力:①行为人违反种类法定原则,在法定物权种类之外创设物权,该物权创设行为无效。
②行为人设定与打定物权相异的内容,该设定行为无效。
2.物权客体特定原则(1)客体特定:物权只存在于①已存在的物,②已确定的物。
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资料专题11物权法律制度物权概述一、物权的概念物权是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物的占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依法享有的支配权利,即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二、物权的特征1.物权是绝对权:①绝对权(又称为“对世权”):权利的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为权利人以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的权利。
②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物权的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之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
【提示】债权只发生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因此债权是相对权,又称“对人权”。
2.物权属于支配权:物权的权利人不必依赖他人的帮助就能行使其权利,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
【提示】债权属于请求权,债权人一般不直接支配一定的物,而是请求债务人依照债的规定履行义务。
3.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①物权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由法律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种类。
②物权设定时必须公示:动产所有权以动产的占有为权利象征,动产质权、留置权也以占有为权利象征;不动产则以登记为权利象征。
【提示】债权只是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不具有公示性,设立债权不需要公示。
债权特别是合同债权,主要由当事人自由确定。
4.物权的客体一般为物:①物权的标的是物而不是行为。
②物权的标的在范围上是十分广泛的,但都必须是特定物。
③作为物权客体的物必须是独立物和有体物,而不可能是行为。
④物权只能以独立于人身之外的物作为客体。
【提示】债权一般直接指向的是行为,而间接涉及物。
5.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1)追及效力:物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权利人均可追及于物之所在地行使其权利,依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2)优先效力:物权与债权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上时,物权具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或者同一物之上存在数个物权时,先设立的物权优先于后设立的物权。
①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债权(对外优先)。
民法典第二编物权概述民法典第二编物权概述导言:物权是民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人们对物品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利。
在民法典第二编中,对物权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对民法典第二编中的物权概念、种类、取得、内容和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物权知识。
一、物权的概念和主要特征1.1 物权的定义和特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且其他人必须尊重并承认。
物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绝对性:权利人的物权一经建立即得到法律保护,不受他人的侵害或干扰;2) 继承性:物权可以继承给继承人,继承人可以享受权利人的物权;3) 不可分割性:权利人的物权不可分割,每个物权只能对应一个权利人。
1.2 物权的基本要素民法典规定,物权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 主体:包括权利人和义务人。
权利人是享有物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义务人是承担相应义务的主体,通常是非权利人。
2) 客体:是物权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品、不动产或动产等。
3) 内容:是权利人对物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利。
二、物权的种类和获取方式2.1 物权的种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物权可以分为主权利和附属权利两种。
1) 主权利:权利人有关物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所有权:权利人对物享有最完备的权利,包括对物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利。
- 用益物权:权利人对物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不包括占有和处分权利。
- 担保物权:权利人将自己的债权担保给债务人,债务人将财产作为担保物给予权利人,以确保债权的履行。
2) 附属权利:附属权利是主权利的一部分,包括地役权、担保物权和其他附属权利。
2.2 物权的获取方式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物权的获取可以通过占有、约定、法律规定和法院判决等途径实现。
1) 占有:在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下,具备占有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占有方式获取物权。
第一章物权概述前言第二部分物权法第一章物权概述一、物权的概念、种类、效力(一)概念支配权、绝对权、对世权:对特定的物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二)物权的种类1.物权法定:类型、内容均法定,不可创设。
2.物权的体系:见前表(三)物权的效力1.排他效力——谁应受到保护,谁应受到排斥(1)不相容之排他:内容相同者只能唯一①所有权——自物权。
②以占有为内容的用益物权——以占有为内容的用益物权,如建设用地使用权。
(2)相容之排他①所有权——他物权:所有权与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②担保物权——担保物权:同一物上成立多个担保物权。
③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同一物上既有用益物权又有担保物权。
2.优先效力(1)物权对物权的优先效力——相容之排他留置权优于意定担保物权(2)物权对债权的优先效力:①所有权优先于债权:一房多卖的情况下,取得产权登记的买方,其所有权优先于未获产权的其他债权;②担保物权优先于债权:破产法体现。
例外:买卖不破租赁、预告登记制度3.追及效力(1)含义:物在召唤主人,无论物辗转至何处,只要所有权不被合法消灭,均可行使。
(2)限制:善意取得【例题】甲的手机丢失,被乙拾得,后又被丙偷走,丙转送给女友丁,该手机的所有权人为?【答案】甲二、物的特征、分类(一)物的特征1.非人格性例外:尸体、捐献器官、假牙义肢。
2.有体物例外:无形的自然能量,电、热、光波、有线电视信号等。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物权法第50条】3.可支配性4.独立性【例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能成为民法上的物?()A.商标B.空气C.镶在人嘴里的假牙D.放在地上的假牙【答案】 D【解析】本题考核民法上的物。
商标属于智力成果;空气非有体物都不是民法上的物。
镶在人嘴里的假牙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不属于民法上的物。
水朵考资 p:// QQ:396242711(花开的声音) 优惠期内十五校全程视频+音频只需180元!(二)物的分类相关法条:《物权法》第2、115、116条。
【例题·多选题】根据物的分类,下列哪些物与物的关系中,属于主物与从物的关系?()A.房屋与门窗B.桌子与椅子C.球与球拍D.电视机与遥控器E.汽车与备用轮胎【答案】 DE【解析】本题考核主物与从物。
房屋与门窗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桌子与椅子、球与球拍都是两个独立的物,它们之间没有主从关系。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选项中,哪些属于民法上的孳息?()(2005-3-52)A.出租柜台所得租金B.果树上已成熟的果实C.动物腹中的胎儿D.彩票中奖所得奖金【答案】 AD【解析】本题考核民法上的孳息。
树上成熟的果实是果树的一部分,不属于民法上的孳息;动物腹中的胎儿是动物身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孳息。
【例题】张三将一头牛卖给李四,双方约定,3月10日将牛交给李四,3月15日李四付款3000元,在全部价款支付之前,牛的所有权归张三。
如果3月12日,这头牛生下一头小牛,小牛的所有权归谁?【答案】李四,交付孳息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
第二章物权变动第一节物权变动概述★ 相关法条:《物权法》第9-31条。
★ 考点总结:一、所有权取得方式【例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所有权的继受取得?()(2008-3-10)A.甲通过遗嘱继承其兄房屋一间B.乙的3万元存款得利息1000元C.丙购来木材后制成椅子一把D.丁拾得他人搬家时丢弃的旧电扇一台【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所有权的取得。
选项B属于孳息,选项C属于加工,选项D属于先占。
二、物权变动公示、公信原则1.公示原则:2.公信原则当事人因信赖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即使登记或者交付所表现的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
(1)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人推定为该不动产的权利人;动产的占有人推定为该动产的权利人。
除非有相反的证据推翻。
(2)凡善意信赖公示的表象而为一定的行为,在法律上应当保护,保护的方式就是承认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如善意取得。
三、物权变动的分离原则——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相分离:物权是否变动与合同效力无关。
1.合同有效,但物权不变动例:张三把电脑质押给李四,签了合同,但未交付。
质押合同有效,但质权不产生。
2.合同无效,但物权已变动例:张三借用李四的电脑,质押给不知情的王五借款,质押合同效力待定,若李四不追认则合同无效,但王五可以善意取得质押权。
第二节物权变动的公示相关法条:《物权法》第6、9、15、24、127、129、188、189条;《物权法》第28、29、30条。
★ 考点总结:一、公示的方法(一)不动产——登记★ 相关法条:《物权法》第9-22条。
★ 考点总结:【例题·多选题】某房屋登记的所有人为甲,乙认为自己是共有人,于是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甲不同意,乙又于 3 月 15 日进行了异议登记。
3 月20日,丙打算买甲的房屋,但是到登记机构查询发现甲的房屋存有异议登记,遂放弃购买。
乙申请异议登记后,发现自己的证据不足,遂对此事置之不理。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考-3-59)A.异议登记后,未经乙同意,处分该房屋的,不发生物权效力B.异议登记于3月31日失效C.甲有权向乙请求赔偿损失D.甲有权向登记机构请求赔偿损失【答案】BC【解析】本题考核异议登记。
《物权法》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
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可知选项B、C说法正确,选项D错误。
异议登记并不能阻碍权利人行使其对于不动产的处分权,故选项A错误。
【例题】改编上例:某房屋登记的所有人为甲,乙认为自己是共有人,于是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甲不同意,乙又于3月15日进行了异议登记。
3月20日,丙打算买甲的房屋,但是到登记机构查询发现甲的房屋存有异议登记,由于丙非常喜欢这套房子,于是当即付款,约定十日后办理过户。
乙后来取得证据,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乙是房屋的共同共有人。
问:(1)房屋存有异议登记是否能够过户登记给丙?(2)法院判决之后,乙是否有权要求丙返还房屋?【答案】(1)可以过户。
(2)有权要求返还。
【解析】异议登记,不能阻却物权变动,但受让人不可善意取得。
约定半年后交房,乙公司于2008年5月6日申请办理了预告登记。
2008年6月2日甲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在乙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该层楼向银行抵押借款并登记。
现因甲公司不能清偿欠款,银行要求实现抵押权。
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09-3-8)A.抵押合同有效,抵押权设立B.抵押合同无效,但抵押权设立C.抵押合同有效,但抵押权不设立D.抵押合同无效,抵押权不设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预告登记、不动产抵押合同与抵押权的生效时间。
本题中,甲与银行之间设立的抵押是不动产抵押,一般情况下,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抵押权自办理抵押登记之日起设立。
据此,首先可以判断出甲与银行之间的抵押合同已经生效。
因此,选项B、D错误。
《物权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本题中提到的标的物在设定抵押之前已经出售给了乙公司,并办理了预告登记且没有超出上述规定的3个月的期限。
因此,在此期限内甲公司无权处分该不动产,即便是实际处分了,也不发生物权的效力。
因此,银行不能取得写字楼的抵押权,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二)动产——交付【例题·单选题】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
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
乙得知此事,诱使甲8岁的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
该画在由乙占有期间,被丁盗走。
此时该名画的所有权属于下列哪个人?()(2008-3-9)A.甲B.乙C.丙D.丁【答】A【析】本题考核动产所有权的变动。
《物权法》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题中,因为该名画尚未交付给乙,也未交付给丙,所以乙和丙不享有所有权。
至于该画最后被甲的儿子取出给了乙,乙也不能因此而取得该画所有权,因为乙受让的时候不是善意的,而且甲的儿子属于无民事行为人,其行为无效。
【例题·单选题】某宾馆为了8月8日的开业庆典,于8月7日向电视台租借一台摄像机。
庆典之日,工作人员不慎摔坏摄像机,宾馆决定按原价买下,以抵偿电视台的损失,遂于8月9日通过电话向电视台负责人表明此意,对方表示同意。
8月15日,宾馆依约定向电视台支付了价款。
摄像机所有权何时转移?()(2004-3-10)A.8月7日B.8月8日C.8月9日D.8月15日【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动产所有权的变动。
根据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转移。
标的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合同成立时间既是合同生效时间。
据此可知,摄像机8月7日已被宾馆占有,8月9日,某宾馆和电视台的购买摄像机的合同生效。
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例题·不定项】甲有一块价值一万元的玉石。
甲与乙订立了买卖该玉石的合同,约定价金11,000元。
由于乙没有带钱,甲未将该玉石交付与乙,约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处付钱取玉石。
随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用玉石把玩几天,乙表示同意。
隔天,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该玉石,甲同意并当场将玉石交给丙。
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债主丁,向丙催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无奈,将玉石交付与丁抵偿债务。
后丁将玉石丢失被戊拾得,戊将其转卖给己。
关于乙对该玉石所有权的取得和交付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09-3-91)A.甲、乙的买卖合同生效时,乙直接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B.甲、乙的借用约定生效时,乙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C.由于甲未将玉石交付给乙,所以乙一直未取得该玉石的所有权D.甲通过占有改定的方式将玉石交付给了乙【答案】BD【解析】本题考核交付方式及其所有权的转移。
《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