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一第二 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1
浙江省绍兴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两亲本杂交(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与YYRr B.Yyrr与YyRr C.YYRr与YyRr D.YyRr与YyRr【答案】C【解析】【分析】1、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2、根据题干: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YY:Yy=1:1,亲代为YY×Yy;其子代RR:Rr:rr=1:2:1,亲代为Rr×Rr。
【详解】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其子代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基因逐对考虑,其子代YY:Yy =1:1,亲代为YY×Yy;其子代RR:Rr:rr=1:2:1,亲代为Rr×Rr,综合考虑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解答这一类题目,一般是把两对等位基因分开,一对一对地加以考虑,然后再把两部分结果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移接C.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后,由它编码的肤链可能变长D.染色体数目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发生【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A.Mg2+的结构示意图:B.CO2的球棍模型:C.Na2S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2.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的金属性越强B.C、N、0、F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剧烈C.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该碘原子的质量数为126.9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等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CS2B.Na2O2C.CaO D.CH3COOH4.下列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CO2和CO B.35Cl和37ClC.CH3COOH和HCOOCH3D.红磷和白磷5.下列物质晶体结构中含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化合物是()A.SiO2 B.金刚石C.KCl D.干冰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压强不一定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能同时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并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C.固体物质的状态(如块状、粉末状等)对反应速率有影响D.升高温度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C.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都很容易发生D.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与生成物成键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8.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主要的化学性性,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B.乙烯和乙醇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乙酸乙酯中的官能团为酯基(﹣COO﹣),能发生水解反应D.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硫酸铜晶体失水B.石油分馏C.石油裂解 D.煤的干馏10.下列气体溶于水后,生成物中既有强电解质又有弱电解质的是()A.SO2B.Cl2C.CO2D.SO311.相同温度下,50mL0.01mol的CH3COOH溶液与5mL0.1mol的CH3COOH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KOH 的量 B.CH3COOH电离程度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12.10mL0.1mol/LNaOH溶液与10mL0.15mol/LH2SO4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pH为()A.1 B.13 C.3 D.1113.下列常见的物质电离和提纯操作中,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是()A.结晶 B.萃取 C.蒸馏 D.过滤14.光具有能量,能影响很多反应.下列反应中,受光照影响不够显著的是()A.植物体中的叶绿素把CO2和水转化为葡萄糖B.次氯酸的分解C.铁与氧气的反应D.甲烷与氯气的反应15.在常温下,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A.NaCl溶液B.NH4Cl溶液C.Na2CO3溶液D.CH3COONa溶液16.有机化合物中不含有的基团(或官能团)是()A.烃基 B.醛基 C.羟基 D.羧基17.下列粒子中,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A.B.26M3+C.D.CH3COONa18.关于下列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1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C的质最不再改变B.物质的最浓度c(A):c(B):c(C):c(D)=m:n:p:qC.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m molA断键,同时pmolC也断键20.分别滴加下列试剂后,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红的是()A.品红溶液B.氨水C.KSCN溶液D.淀粉溶液21.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CO2(HCl):碳酸钠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食盐水C.Na2CO3(NaHCO3):加热固体D.N2(O2):灼热的铜网22.在铁的吸氧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那个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A.4OH﹣﹣4e﹣═2H2O+O2 B.2H++2e﹣═H2C.2H2O+O2+4e﹣═4OH﹣D.Fe﹣2e﹣═Fe2+23.下列物质一般情况下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NaHCO324.H2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CH3OH和H2O,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率B.降低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25.关于丙烯醛(CH2═CH﹣CH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银镜反应B.可使溴水褪色C.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酸D.与氢气加成只能生成丙醛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6.J、L、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J、R、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L与R同周期,且L在该周期中原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写出L元素与T元索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3)写出实验室制备单质T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单质T2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单质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放出热量215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7.图为各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图:己知:A是粮食的主要成分,F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G是F水解的最终产物之一,G的分子式为C2H5O2N,H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CH2CH3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为;G物质的结构简式为.(2)物质D中官能团为(用结构简式表示)(3)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写出足量E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检验物质D的方法是.(6)C和E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有机物K,K有香味、难溶于水,在官能团不变的情况下,写出其中一种K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8.如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过程示意图.①操作2中容器的名称是②对于上述示意图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0.1molB.操作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操作4是滴加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平齐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要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29.如图所示,将6.4g铜与12mL18mol•L﹣1浓硫酸在试管a中共热.据此回答:①写出Cu与浓硫酸共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在b处看到的实验现象是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④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试管中还有Cu剩余,某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下列药品能证明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确有余酸的是(填编号)A.Fe粉B.BaCl2溶液C.FeCl2溶液D.Na2CO3溶液.30.将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样本溶于水得溶液A,将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加入稀硫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CO32﹣+H+═HCO3﹣②H++HCO3﹣═CO2↑+H2试计算:(1)溶液A中滴加硫酸的体积在0﹣150mL间无CO2气体生成的原因是(2)硫酸滴加至150mL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3)溶液A中碳酸钠的质量为g(4)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该样品中Na2CO3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A.Mg2+的结构示意图:B.CO2的球棍模型:C.Na2S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分析】A.Mg2+的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B.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C.Na2S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D.碳碳双键不能省略;【解答】解:A.Mg2+的质子数为12,电子数为10,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CO2分子中,碳原子的相对体积大于氧原子,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C.Na2S为离子化合物,硫化钠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的金属性越强B.C、N、0、F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剧烈C.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该碘原子的质量数为126.9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等【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数目多少无关;B.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单质活泼性增强,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剧烈;C.126.9为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主族元素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数.【解答】解: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程度有关,与得失电子数目多少无关,如金属性Na>Al,故A错误;B.C、N、0、F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单质活泼性增强,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剧烈,故B正确;C.126.9为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平均值,质量数为整数,故C错误;D.对主族元素而言,其电子层数就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就是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但过渡金属元素以及零族元素不一定,故D错误.故选B.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CS2B.Na2O2C.CaO D.CH3COOH【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S2只含共价键,故A不选;B.含离子键和O﹣O共价键,故B不选;C.CaO只含离子键,故C选;D.CH3COOH只含共价键,故D不选;故选C.4.下列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CO2和CO B.35Cl和37ClC.CH3COOH和HCOOCH3D.红磷和白磷【考点】同素异形体.【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O2和CO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A错误;B.35Cl和37Cl是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氯元素的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CH3COOH和HCOOCH3 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故选D.5.下列物质晶体结构中含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化合物是()A.SiO2 B.金刚石C.KCl D.干冰【考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分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解答】解:A.SiO2晶体结构,二氧化硅晶体中存在正四面体结构单元,每个硅原子能构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Si处于中心,O处于4个顶角,故A正确;B.金刚石的结构为,每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所以其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为正四面体结构,但金刚石为单质,故B错误;C.KCl是体心立方晶体结构,晶体结构中不含有正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D.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4﹣2×2)=2,所以分子为直线形分子,结构为O=C=O,故D错误;故选A.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压强不一定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能同时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并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C.固体物质的状态(如块状、粉末状等)对反应速率有影响D.升高温度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可增大反应速率,如增大压强,且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增大,增大固体表面积,也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恒温恒容下,通入不反应的气体,增大压强,反应气体物质的浓度不变,气体的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B.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增大固体表面积,增大接触面积,可增大反应速率,故C正确;D.升高温度增大,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有效碰撞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B.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C.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都很容易发生D.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与生成物成键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反应速率可衡量反应的快慢;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反应速率;C.反应条件与反应吸热、放热无关,放热的反应可能在常温下反应,也可能需要加热反应;D.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则一定存在能量变化.【解答】解:A.反应速率可衡量反应的快慢,而化学平衡状态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故A错误;B.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反应速率,为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故B正确;C.反应条件与反应吸热、放热无关,则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都很容易发生,如氢气燃烧需要点燃,常温不反应,故C正确;D.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则一定存在能量变化,所以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与生成物成键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故D正确;故选A.8.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主要的化学性性,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B.乙烯和乙醇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乙酸乙酯中的官能团为酯基(﹣COO﹣),能发生水解反应D.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B.乙醇和溴水不反应;C.乙酸乙酯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D.苯不含碳碳双键.【解答】解:A.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故A错误;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乙醇和溴水不反应,故B错误;C.乙酸乙酯含有酯基,为﹣COO﹣,为酯化反应的逆反应,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酸和醇,故C正确;D.苯可发生加成反应,但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C.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硫酸铜晶体失水B.石油分馏C.石油裂解 D.煤的干馏【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硫酸铜晶体失水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石油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气体溶于水后,生成物中既有强电解质又有弱电解质的是()A.SO2B.Cl2C.CO2D.SO3【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气体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分析判断;【解答】解:A.SO2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生成的亚硫酸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B.Cl2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HCl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溶液中HClO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正确;C.CO2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生成的碳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D.SO3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硫酸,三氧化硫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生成的硫酸是强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11.相同温度下,50mL0.01mol的CH3COOH溶液与5mL0.1mol的CH3COOH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KOH 的量 B.CH3COOH电离程度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50mL0.01mol的CH3COOH溶液与5mL0.1mol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A.两溶液含有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相等;B.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C.醋酸溶液中,醋酸浓度越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D.两溶液中含有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解答】解:50mL0.01mol的CH3COOH溶液与5mL0.1mol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醋酸的物质的量都是0.0005mol,A.两溶液中都含有0.0005mol醋酸,则中和时消耗KOH的物质的量相等,故A错误;B.醋酸浓度越大,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小,则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故B正确;C.醋酸溶液中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则氢离子浓度后者较大,故C错误;D.两溶液中含有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故D错误;故选B.12.10mL0.1mol/LNaOH溶液与10mL0.15mol/LH2SO4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pH为()A.1 B.13 C.3 D.11【考点】pH的简单计算.【分析】先分别根据n=cV计算出两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显然氢离子过量,然后计算出混合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后根据pH=﹣lgc(H+)计算出混合液的pH.【解答】解:10mL0.1mol/L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1L=0.001mol,10mL0.15mol/LH2SO4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5mol/L×2×0.01=0.003mol,则混合液中酸过量,所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所得溶液的pH=1,故选A.13.下列常见的物质电离和提纯操作中,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是()A.结晶 B.萃取 C.蒸馏 D.过滤【考点】蒸馏与分馏.【分析】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为蒸馏,据此解题.【解答】解:蒸馏将液体蒸发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操作,故选C.14.光具有能量,能影响很多反应.下列反应中,受光照影响不够显著的是()A.植物体中的叶绿素把CO2和水转化为葡萄糖B.次氯酸的分解C.铁与氧气的反应D.甲烷与氯气的反应【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分析】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次氯酸易分解,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铁与氧气的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解答】解:A.光照条件下,植物体发生光合作用,叶绿素把CO2和水转化为葡萄糖,故A不符合;B.次氯酸不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2HClO2HCl+O2↑,故B不符合;C.铁与氧气的反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受光照影响不够显著,故C符合;D.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物和氯化氢,故D不符合;故选C.15.在常温下,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A.NaCl溶液B.NH4Cl溶液C.Na2CO3溶液D.CH3COONa溶液【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先判断盐类的组成,然后根据水解的原理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解答】解:A.NaCl为强酸强碱盐,阴阳离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NH4Cl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发生水解呈酸性,故B正确;C.Na2CO3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D.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故选C.16.有机化合物中不含有的基团(或官能团)是()A.烃基 B.醛基 C.羟基 D.羧基【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为甲酸,含﹣COOH、﹣CHO,以此来解答.【解答】解:为甲酸,含﹣COOH、﹣CHO,且﹣COOH中含﹣OH,则含羧基、醛基、羟基,不含烃基,故选A.17.下列粒子中,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A.B.26M3+C.D.CH3COONa【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加入酸或碱能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的电离,强酸强碱盐不影响水的电离,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氯化氢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使水的电离向左移动,所以能抑制水的电离,故A不选;B.26M3+为26Fe3+,Fe3+能结合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向正移,所以促进水的电离,故B不选;C.为Cl﹣,加入Cl﹣后,对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影响,平衡不移动,故C选;D.加入了CH3COO﹣,CH3COO﹣会结合H+,c(H+)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故D不选.故选C.18.关于下列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苯与溴水不反应;B.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C.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解答】解:A.苯与溴水不反应,而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褪色原理不同,故A错误;B.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正确;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是高分子,而蛋白质为高分子,二者均可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1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C的质最不再改变B.物质的最浓度c(A):c(B):c(C):c(D)=m:n:p:qC.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m molA断键,同时pmolC也断键【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现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C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B.物质的最浓度c(A):c(B):c(C):c(D)=m:n:p:q的状态,并不是不变的状态,故B选;C.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不选;D.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发生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发生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故选B.20.分别滴加下列试剂后,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红的是()A.品红溶液B.氨水C.KSCN溶液D.淀粉溶液【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检验三价铁与二价铁.【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碱遇石蕊变蓝;C.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解答】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图中品红溶液褪色,红色变为无色,故A不选;B.碱遇石蕊变蓝,则图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故B不选;C.图中为铁离子检验,现象为溶液颜色变红,故C选;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观察到溶液变蓝,故D不选;故选C.21.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CO2(HCl):碳酸钠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食盐水C.Na2CO3(NaHCO3):加热固体D.N2(O2):灼热的铜网【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A.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D.Cu与氧气反应,而氮气不能.【解答】解:A.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选;B.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则食盐水可除杂,故B不选;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加热可除杂,故C不选;D.Cu与氧气反应,而氮气不能,则利于灼热的铜网可除杂,故D不选;故选A.22.在铁的吸氧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那个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A.4OH﹣﹣4e﹣═2H2O+O2 B.2H++2e﹣═H2C.2H2O+O2+4e﹣═4OH﹣D.Fe﹣2e﹣═Fe2+【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选C.23.下列物质一般情况下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NaHCO3。
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sin15°cos15°=()A.B.C.D.2.(3分)设S n=1﹣2+4﹣8+…+(﹣2)n﹣1,n∈N“,则S5=()A.﹣33B.﹣5C.11D.333.(3分)已知实数a,b满足ab≠0且a<b,则下列命题成立的是()A.|a|<|b|B.a2>b2C.a3<b3D.4.(3分)已知{a n}为等差数列,a1=3,a5=5,则a4=()A.3B.4C.D.5.(3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2+c2=b2+ac,则B=()A.B.C.D.6.(3分)已知函数f(x)=(ax﹣1)(x+b),如果不等式f(x)>0的解集是(﹣1,3),则不等式f(﹣2x)<0的解集是()A.(﹣∞,﹣)∪(,+∞)B.(﹣,)C.(﹣∞,﹣)∪(,+∞)D.(﹣,)7.(3分)若α∈(,π),且3cos2α=sin(﹣α),则sin2α的值为()A.B.C.D.8.(3分)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a=,b=,A=60°,则BC边上的高为()A.﹣1B.+1C.D.9.(3分)设数列{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若{}是等差数列,则()+()+…+()的值等于()A.2017B.2018C.4034D.403610.(3分)已知正实数x,y满足x+y+3=xy,若对任意满足条件的正实数x,y都有不等式(x+y)2﹣a(x+y)+1≥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12.(3分)已知等比数列{b n}中,b1=﹣8,b2=﹣24,则{b n}的前n项和S n=.13.(3分)如图,海平面上的甲船位于中心O的南偏西30°,与O相距l5海里的C处,现甲船以35海里时的速度沿CB方向去营救位于中心O正东方向25海里的B处的乙船,则甲船到达B处需要的时间为小时.14.(3分)已知a,b,c分别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2且(2+b)(sin A ﹣sin B)=(c﹣b)sin 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15.(3分)函数f(x)=|1﹣3x|+|+1|的最小值是.16.(3分)已知实数x,y满足,则|x﹣2y﹣1|﹣3|x﹣y|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已知cosα=,cos(α﹣β)=,0<β<α<.(1)求cos2α的值;(2)求cosβ的值.18.(10分)在数列{a n}中,a1=1,a n+1=a n+C(C为常数,n∈N*)且a1,a2,a5成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1)求C的值;(2)设b n=,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S n,求证:S n.19.(10分)已知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满足sin B、sin A、sin C 成等差数列.(1)求角A的最大值;(2)设函数f(x)=sin x cos x﹣cos2,求f(A)的值域.20.(12分)已知实数x,y满足,目标函数Z=2x﹣y,设Z的最大值为n,最小值为m.(1)求m,n的值.(2)对于任意实数a∈[m,n﹣4],函数f(t)=t2+(a﹣4)t+4﹣2a的值恒大于0,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21.(12分)设数列{a n}满足:=2n+1﹣1(n∈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设b n=a n,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求T n;(3)设c n=4n+(﹣1)n﹣1(n∈N*),问:是否存在非零整数λ,使数列{c n}为递增数列?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点】GS: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解答】解:因为sin2α=2sinαcosα,所以sin15°cos15°=sin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正弦的倍角公式.2.【考点】8E:数列的求和.【解答】解:S5==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考点】R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解:对于A选项,取a=﹣2,b=1,则|a|>|b|,A选项错误;对于B选项,取a=1,b=2,则a2<b2,B选项错误;对于C选项,由于函数y=x3在R上是增函数,且a<b,则a3<b3,C选项正确;对于D选项,取a=1,b=2,则,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灵活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特殊值法,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4.【考点】8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答】解:在等差数列{a n}中,由a1=3,a5=5,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基础的计算题.5.【考点】HR:余弦定理.【解答】解:∵a2+c2=b2+ac,∴cos B==,∵B∈(0,π).∴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求值,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6.【考点】3V: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7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解答】解:∵不等式f(x)>0的解集是(﹣1,3),∴(ax﹣1)(x+b)>0,∴(﹣ax+1)(x+b)<0,∴a=﹣1,b=﹣3,∴f(﹣2x)=[﹣(﹣2x)﹣1][(﹣2x)﹣3]<0,解得:x>,或x<﹣,故选:A.【点评】本题考察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7.【考点】GP: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解答】解:∵α∈(,π),∴sinα>0,cosα<0,∵3cos2α=sin(﹣α),∴3(cos2α﹣sin2α)=(cosα﹣sinα),∴cosα+sinα=,∴两边平方,可得:1+2sinαcosα=,∴sin2α=2sinαcosα=﹣.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倍角公式,两角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8.【考点】HR:余弦定理.【解答】解: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cos A,即3=2+c2﹣2c•,解得c=.由△ABC的面积等于bc•sin A=ah,(h为BC边上的高)可得h=,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属于中档题.9.【考点】8M: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解答】解:数列{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可得a n=q n﹣1,==•,由{}是等差数列,可得q=1,即a n=1,即有()+()+…+()=2+2+…+2=2×2017=403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数列的求和,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0.【考点】3R:函数恒成立问题;7F: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解答】解:x+y+3=xy≤,可得(x+y)2﹣4(x+y)﹣12≥0,由x>0,y>0,解得x+y≥6,对任意满足条件的正实数x,y都有不等式(x+y)2﹣a(x+y)+1≥0恒成立,可得a≤(x+y)+的最小值,可令t=x+y,则t+在t≥6递增,可得t+的最小值为,则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法,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考点】7B: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则对应区域为三角形ABC,其中A(0,2),B(1,2),C(1,1),则三角形ABC的面积S=×1×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考点】89: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解答】解:等比数列{b n}中,b1=﹣8,b2=﹣24,∴q===3,∴{b n}的前n项和S n===4(1﹣3n).故答案为:4(1﹣3n).【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13.【考点】HU:解三角形.【解答】解:由题意,对于CB的长度可用余弦定理求解,得CB2=CO2+OB2﹣|CO||OB|cos120°=225+625+375=1225,因此|CB|=35,因此甲船需要的时间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属基础题.14.【考点】HP:正弦定理;HR:余弦定理.【解答】解:因为:(2+b)(sin A﹣sin B)=(c﹣b)sin C⇒(2+b)(a﹣b)=(c﹣b)c⇒2a﹣2b+ab﹣b2=c2﹣bc,又因为:a=2,所以:,△ABC面积,而b2+c2﹣a2=bc⇒b2+c2﹣bc=a2⇒b2+c2﹣bc=4⇒bc≤4所以:,即△ABC面积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15.【考点】3H: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解答】解:函数f(x)=|1﹣3x|+|+1|≥|1﹣3x﹣1﹣|=|3x|+≥2=,当且仅当|3x|=,即x=±时,上式取得等号,则f(x)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求法,注意运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x﹣2y﹣1|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与直线x﹣2y﹣1=0的距离的倍;3|x﹣y|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与直线x﹣y=0距离的倍.由图形可知,|x﹣2y﹣1|﹣3|x﹣y|取得最值的点在线段AB上,由,解得A(1,0),代由,解得B(2,3),y=3x﹣3代入z=|x﹣2y﹣1|﹣3|x﹣y|化简可得:z=|x﹣2y﹣1|﹣3|x﹣y|=,当x∈[1,1.5]时,z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当x∈(1.5,2]时,z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即|x﹣2y﹣1|﹣3|x﹣y|的取值范围是:[﹣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基本应用,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考点】GP: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GS: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解答】解:(1)∵已知cosα=,∴cos2α=2cos2α﹣1=﹣.(2)由(1)可得,sinα==,∵cos(α﹣β)=,0<β<α<,∴sin(α﹣β)==,∴cosβ=cos[α﹣(α﹣β)]=cosα•cos(α﹣β)+sinα•sin(α﹣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属于基础题.18.【考点】87:等比数列的性质;8E:数列的求和;8H:数列递推式.【解答】解:(1)数列{a n}中,a1=1,a n+1=a n+C(C为常数,n∈N*),则:a n+1﹣a n=C(常数),所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则:a n=a1+(n﹣1)C=1+(n﹣1)C,所以:a2=1+C,a5=1+4C,且a1,a2,a5成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则:(1+C)2=1+4C,解得C=0或2,当C=0时,数列为常数列,故舍去.则:C=2.证明:(2)由(1)得:a n=1+2(n﹣1)=2n﹣1,由于,故:=,所以:=.【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及应用,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19.【考点】GL: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HP:正弦定理.【解答】(本题满分为10分)解:(1)∵sin B、sin A、sin C成等差数列,∴sin2A=sin B•sin C,…1分∴由正弦定理可得:a2=bc,…2分∴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4分∵0<A≤,∴A max=…5分(2)∵f(x)=sin x cos x﹣cos2=sin3x﹣cos3x﹣=sin(3x﹣)﹣,…7分∵由(1)可知0<A≤,可得:3A﹣∈(﹣,],…8分∴可得:sin(3A﹣)∈(﹣,1],…9分∴f(A)∈(﹣,1]…10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20.【考点】3R:函数恒成立问题;7C:简单线性规划.【解答】解:(1)实数x,y满足,的可行域如图,目标函数Z=2x﹣y,经过A点时,Z的最小值为n=﹣2×1+1=﹣1,经过B时最大值为m=2×2+1=5.(2)设g(a)=t2+(a﹣4)t+4﹣2a,a∈[﹣1,1],g(a)≥0恒成立,∵,即,解得t<1或t>3.【点评】本题考查详细规划的简单应用,函数恒成立条件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21.【考点】8E:数列的求和;8H:数列递推式.【解答】解:(1)数列{a n}满足:=2n+1﹣2(n∈N*),①则:当n≥2时,=2n﹣2(n∈N*),②①﹣②得:=2n,所以:a n=n.当n=1时,,a1=1所以:a n=n.(2)由于:a n=n,所以:b n=a n=n•2n,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①,2②,①﹣②得:﹣T n=1•21+1•22+…+1•2n﹣n•2n+1,=,整理得:.(3)存在非零整数λ=﹣1,使数列{c n}为递增数列.理由:由于c n=4n+(﹣1)n﹣1(n∈N*),则:,如果存在非零整数λ,使数列{c n}为递增数列,则:c n+1>c n,即:,所以:3•4n﹣3λ(﹣1)n﹣1•2n+1>0恒成立.整理得:4n﹣λ•(﹣1)n﹣1•2n+1>0,当n为奇数时,λ<2n﹣1恒成立,则:λ<1,当n为偶数时,λ>﹣2n﹣1恒成立,则λ>﹣2.所以:﹣2<λ<1.故存在λ=﹣1,使数列{c n}为递增数列.【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及应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利用函数的恒成立问题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1.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A.C、H、O、N、P B.C、H、O、N C.C、H、O D.O、H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本题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元素异同的考查,梳理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四种物质的元素组成,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糖类、脂肪无N、P元素,蛋白质无P元素,A错误;B、糖类、脂肪无N元素,核酸含还有P元素,B错误;C、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都含有C、H、O元素,C正确;D、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都含有C、H、O,3种元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对于四种物质的元素组成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下面有选择透性的一组细胞是( )①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植物的根毛细胞④人口腔上皮细胞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考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解答:解:①醋酸能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进而杀死活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的,醋酸和蔗糖进入细胞,很快地腌成糖醋蒜,①错误;②③④蚕豆叶表皮细胞、植物根毛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属于活细胞,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②③④正确;⑤用盐酸处理过的洋葱根尖细胞已经失去活性,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⑤错误.故选:D.点评: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载体,本题考查膜的功能特点,提升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不大.3.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玉米籽粒先要在温水里浸泡的目的是恢复其活性,并便于切割B.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深,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煮过的和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乳着色都较深,说明成熟的胚乳细胞丧失了选择性D.煮沸使染料分子的活性加大,容易透过细胞膜考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解答:解:A、玉米籽粒先要在温水里浸泡的目的是植物细胞吸水,恢复其活性,并便于切割,A正确;B、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深,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B 正确;C、煮过的和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乳着色都较深,说明成熟的胚乳细胞已经死亡,丧失了选择性,C正确;D、煮沸使得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颜料分子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其中丙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A.胞吞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被动转运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由高浓度项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不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乙物质跨膜运输由高浓度项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不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丙物质跨膜运输有低浓度到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解答:解:丙物质跨膜运输有低浓度到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转运(主动运输)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属于对识记、识图层次的考查.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A.具有双层膜B.内部有光合膜C.内部有许多基粒D.呈绿色椭球形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分析:光学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显微结构,如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而叶绿体、线粒体内部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观察到.解答:解:A、叶绿体的双层膜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A错误;B、叶绿体内部的光合膜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B错误;C、叶绿体内部的基粒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C错误;D、叶绿体属于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呈绿色椭球形的叶绿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6.青苹果汁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说明( ) A.青苹果汁中含有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汁中含有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成还原糖D.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淀粉遇碘液变蓝解答:解:A、淀粉属于多糖,青苹果遇碘液显蓝色,说明青苹果中含有多糖﹣﹣淀粉,A错误;B、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熟苹果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肯定不含淀粉,B错误;C、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青苹果中主要含淀粉,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C正确;D、苹果转熟时部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还原糖和淀粉鉴定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7.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B.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C.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D.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有利于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1、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不同,细胞分化造成同一生物的细胞种类多样.2、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所以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就越有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解答:解: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不同,A正确;B、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D、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越有利于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8.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 )A.无机盐B.甘油C.水D.ATP考点:A 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最终能源都来自于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解答:解:据分析可知,生物体内能量供给主要来自于糖类,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糖类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后释放的能量,必需先形成ATP,然后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故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A TP.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几种不同的能源物质,试题难度一般.9.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物质交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也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物活动所需能量基本来自线粒体.细胞结构决定功能,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饼状,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没有细胞质,体积小有利于物质运输等.解答:解: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能力越低,①错误;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饼状,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②正确;③线粒体是“动力车间”,所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③正确;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没有细胞质,体积小有利于物质运输,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结构和功能等知识,要求考生熟记线粒体的功能,明确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功能;掌握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明确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物质运输,并对各叙说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④.10.在洋葱根尖细胞和人体肌肉细胞中都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液泡B.核糖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中心体D.叶绿体和液泡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器分布的归纳: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解答:解:A、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含有液泡,人体肌肉细胞含有中心体,A错误;B、洋葱根尖细胞和人体肌肉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和线粒体,B错误;C、洋葱根尖细胞不含中心体,但人体肌肉细胞含有中心体,C错误;D、洋葱根尖细胞和人体肌肉细胞中都不含叶绿体和液泡,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动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 )A.绵羊B.黑藻C.胡萝卜D.蓝藻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绵羊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膜,A错误;B、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膜,B错误;C、胡萝卜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膜,C错误;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核膜,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12.细胞中的葡萄糖只有通过需氧呼吸才能产生的是( )A.丙酮酸B.CO2C.H2O D.ATP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细胞中的葡萄糖经过需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经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发酵时)或者二氧化碳和酒精(酒精发酵时).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的过程.解答:解;A、丙酮酸是需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有的中间产物,A错误;B、需氧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过程也可能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C、需氧呼吸过程产生水,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水,C正确;D、需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会产生ATP,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知识,考生对于需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产物的比较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3.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它们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C.遗传因素的影响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考点:细胞核的功能.分析: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如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解答:解: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而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其寿命也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核质相互依存,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部分之间是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将使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14.下列关于生物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运输氧气②可构成膜结构③可作为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④可催化生化反应⑤可储存能量⑥可调节能量代谢.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⑥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担负着多种多样的功能,有些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些蛋白质在具有催化作用,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解答:解:①可运输氧气,如血红蛋白,①正确;②生物膜是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构成的,②正确;③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③错误;④催化生化反应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④正确;⑤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存能量物质,⑤错误;⑥蛋白质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功能,如胰岛素,⑥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就会呈红黄色B.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蓝色C.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的实验中,可滴加1﹣2滴50%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D.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观察有丝分裂应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答:解:A、本尼迪特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且使用时需水浴加热,现象是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B、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B错误;C、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的实验中,可滴加1﹣2滴50%酒精洗去浮色,C正确;D、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内表皮是无色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查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6.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A.B.C.D.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核糖体),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解答:解:水稻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有细胞呼吸提供,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水稻呼吸强度与K+的吸收速率呈正相关;但是由于运输钾离子的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细胞呼吸达到一定的值后,钾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与主动运输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主动运输的条件.17.对于下列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B.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C.细胞中的有氧呼吸必须要有②的参与D.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膜的流动性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分析题图:1为高尔基体,由囊胚和扁平囊组成;2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3是内质网;4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5是核糖体,无膜结构.解答:解:A、4叶绿体只分布在绿色植物细胞中,且1高尔基体、2线粒体和3内质网只分布在真核细胞中,A错误;B、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不需要线粒体提供,B错误;C、细胞中的有氧呼吸不一定需要线粒体,如好氧型细菌,含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内质网边缘出芽生成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中,和高尔基体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C.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考点:厌氧呼吸的类型.分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即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24[H]+6O2→12H2O+34ATP.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 TP+4[H];第二阶段:在细胞质中,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解答:解:A、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溶液可以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葡萄糖溶液可以进行彻底地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ATP,B错误;C、乙试管中只有线粒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发生反应,C正确;D、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呼吸作用的发生的场所和物质变化.分析题意可知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乙试管中只有线粒体,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9.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细胞中A 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考点:A 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释放大量的能力,所以A 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解答:解: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和两个高能磷酸键,故A正确;B、人体细胞合成ATP的方式是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合成ATP需要氧气参与,但无氧呼吸合成A TP不需要氧气参与,故B错误;C、免疫球蛋白(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附着在内置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该过程需要消耗ATP,故C正确;D、正常细胞中ADP和A TP的含量很少,但ATP和ADP的转化速度很快,两者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A 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20.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会发生在人体细胞内的是( )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B.C6H12O6中的H转移到C2H5OH中C.CO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D.O2中的O转移到H2O中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3、24[H]+6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2乳酸+能量(人体细胞)解答:解: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发生在光反应阶段,人体内不能发生,A正确;B、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B错误;C、CO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发生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错误;D、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性氢与O2生成H2O,能发生在人体细胞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1.某一动物组织,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之比是( )A.1:2 B.1:1 C.2:1 D.3:1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本题是根据有氧呼吸过程与无氧呼吸过程反应式进行相关计算的题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3H6O3+能量.。
2017-2018学年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小球运动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速度B .动能C .加速度D .合外力 【答案】B考点:速度、动能、加速度、合外力【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抓住矢量和标量的区别,矢量是有大小也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总结,在所学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矢量而哪些又是标量。
2.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 1、F 2作用下运动,F 1、F 2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面。
若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则推力F 1、F 2对物块所做的功( )A .相等B .与物块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在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D .在斜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 【答案】A 【解析】第2题图试题分析:据题意,由于两个推力大小相等,且在力方向上的位移相等,则这两个力所做的功大小相等,故选项A正确而选项C、D错误;某个力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与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项B错误。
考点:功【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功的概念,某个力做的功是等于力与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只要紧紧抓住功的两个因素,就可以分析好这类问题,一个是力,另外一个是力方向上的位移;有些力与位移方向不共线,需要分解力或者分解位移,需要使两者共线。
3.库仑通过实验研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时,先保持电荷量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再保持距离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常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是()A.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B.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C.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D.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答案】C考点:控制变量法【名师点睛】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先让一个物理量保持不变,让其中一个物理量变化,第三个物理量随第二个变化,以此进行的实验研究的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本题中只有选项C 是用了这种方法。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所有题目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第 I 卷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没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15B. £ 9.15C. £ 9.18答案是 B。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A. It’s raining.B. It’s cloudy.C. It’s sunny.2. Who will go to China next month?A. Lucy.B. Alice.C. Richard.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The man’s sister.B. A film.C. An actor.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A. In Room 340.B. In Room 314.C. In Room 223.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n office.C. At hom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b)(春季班用)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中。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Ba-137 Na-23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10 题每题 2 分,11—20 题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50 分)1.以下常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某些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光伏板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了能量的光电转换B.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C.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电能等都是一级能源D.煤的气化与液化是物理变化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 钠钾合金可以用作原子核反应堆的导热剂C. 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D. “氯碱工业”是指电解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氯气等产品的工业4.已知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HP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2HPO3是正盐B. Na2HP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HPO32-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 Na2HP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2HPO3= 2Na++HPO32-D.10ml 0 .01mol·L-1 H3PO3溶液与 20ml 0.01mol·L-1 NaOH 溶液恰好完全中和5.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A.KOH 的电子式: B.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C.乙炔的分子式:C2H4 D.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 的碳原子:6. 下列物质的工业制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用 FeS2 制备硫酸B. 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炼铁C. 可以从海带中提取碘D. 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制取金属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和臭氧互为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 CH3CHO 和环氧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D.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 2,3,3-三甲基丁烷8、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 2HI(g)。
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已知等差数列{a n},a1=2,a3=4,则公差d=()A.﹣2B.﹣1C.1D.22.(5分)如图,在△ABC中,M是BC的中点,则()A.=(+)B.=+C.=﹣D.=﹣3.(5分)已知向量=(2,1),=(m,2),若⊥,则实数m的值为()A.﹣4B.﹣1C.1D.44.(5分)设a,b∈R,且a>b,则()A.a3>b3B.a2>b2C.|a|>|b|D.>15.(5分)已知k∈R,若一元二次不等式kx2+2x+1>0的解集是全体实数,则()A.0<k<1B.k>1C.k<0D.k≥16.(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2=b2+c2﹣2bc cos A B.a sin B=b sin AC.a=b cos C+c cos B D.a cos B+b cos A=sin C7.(5分)已知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A.若a n+1﹣a n=n,则{a n}是等差数列B.若a n+12=a n•a n+2,则{a n}是等比数列C.若S n=,则{a n}是等差数列D.若S n=q n(q>0且q≠1),则{a n}是等比数列8.(5分)已知x∈R,y∈R+,且(x+y)y=1,则x+2y的最小值是()A.﹣2B.﹣1C.1D.29.(5分)平面向量,,满足||=1,•=1,•=3,|﹣|=4,当|+|取得最小值时,•=( ) A .0B .2C .3D .610.(5分)已知a ,b 是实数,对任意x ∈R ,都有|a sin x +b |≤1成立,则|a +3b |+|a ﹣3b |的最大值为( ) A .3B .4C .6D .8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3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1.(5分)不等式x 2﹣3x >0的解集是 .12.(5分)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2,a 4=16,则a 3= .13.(5分)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的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即为“三斜求积”公式:S =(其中a ≤b ≤c )若△ABC 的三条边长为1,,4,则△ABC 的面积是 .14.(5分)在△ABC 中,A =60°,AB =3,BC =,则sin B = . 15.(5分)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且a n +1=a n +,则a n = .16.(5分)在直角△ABC 中,C =90°,AB =2,E 为AB 的中点,D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S n ,a 1=2,且a 5+a 6=31. (1)求d ; (2)求S 10.18.(12分)已知,为单位向量,•=. (1)求与的夹角θ;(2)求|2+|.19.(12分)如图,在圆内接△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满足a cos C +c cos A=2b cos B.(1)求B的大小;(2)若点D是劣弧上一点,a=2,c=3,cos∠CAD=,求线段AD长.20.(12分)已知f(x)=|ax﹣1|(a∈R),g(x)=1﹣|x|.(1)若a=2,解不等式f(x)≤1;(2)若关于x的不等式f(x)≥g(x)的解集为R,求a的取值范围.21.(24分)已知数列{a n}和{b n}满足b1=2,b2=4,2a n+1=a n+a n+2,且a1b1+a2b2+…+a n b n =(2n﹣3)•2n+1+6(n∈N*).(1)求a n与b n;(2)数列{c n}满足c n=b n2﹣b n,(i)求数列{c n}的前n项和S n;(ii)设T n=,证明:T1+T2+T3+…+T n<.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点】8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答】解:∵数列{a n}是等差数列,a1=2,a3=4,∴a3=a1+2d,即4=2+2d,解得d=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2.【考点】9H: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解答】解:∵在△ABC中,M是BC的中点,∴=,即﹣=(﹣),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向量线性运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考点】9T: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解答】解:向量=(2,1),=(m,2),若⊥,则•=0,2m+2=0,解得m=﹣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问题,是基础题.4.【考点】R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解:不妨令a=1,b=﹣2,显然A符合,B,C,D均不符合,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考查特殊值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5.【考点】3R:函数恒成立问题.【解答】解:根据题意,若一元二次不等式kx2+2x+1>0的解集是全体实数,则二次不等式kx2+2x+1>0恒成立,则有,解可得k>1,即k的取值范围为:k>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涉及函数恒成立问题,属于基础题.6.【考点】HR:余弦定理.【解答】解:由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知:在A中,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 A,故A正确;在B中,由正弦定理得:,∴a sin B=b sin A,故B正确;在C中,∵a=b cos C+c cos B,∴由余弦定理得:a=b×+c×,整理,得2a2=2a2,故C正确;在D中,由余弦定理得:a cos B+b cos A=a×+b×=+=c≠sin C,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7.【考点】83:等差数列的性质;87:等比数列的性质.【解答】解:利用排除法:对于A:若a n+1﹣a n=t(常数),则{a n}是等差数列,故错误.对于B:当a n+1=a n+2=a n=0,即使a n+12=a n•a n+2,则{a n}不是等比数列.对于D:当S n=q n﹣1(q>0且q≠1),则{a n}是等比数列.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的性质的应用.8.【考点】7F: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解答】解:x∈R,y∈R+,且(x+y)y=1,∴x=﹣y,∴x+2y=+y≥2=2,当且仅当y=1时取“=”;∴x+2y的最小值是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9.【考点】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解答】解:根据题意设=(1,0);=(1,m);=(3,n)∴﹣=(﹣2,m﹣n)∴4+(m﹣n)2=16∴m﹣n=不妨设m﹣n=2则+=(4,m+n)=(4,2n+2)∴=16+4n2+8n+12=4n2+8n+28∴当n=﹣时上式取最小值此时n=﹣,m=∴•=3+mn=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10.【考点】R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解答】解:∵对任意x∈R,都有|a sin x+b|≤1成立,|+b|≤1,|﹣+b|≤1,∴|a+3b|+|a﹣3b|≤1+1=2,|a+3b|+|a﹣3b|≤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属中档题.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3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考点】7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解答】解:不等式x2﹣3x>0可化为x(x﹣3)>0,解得x<0或x>3,∴不等式的解集是(﹣∞,0)∪(3,+∞).故答案为:(﹣∞,0)∪(3,+∞).【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12.【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答】解:∵等比数列{a n}满足a1=2,a4=16,∴=2q3=16,解得q=2,∴a3==2×22=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第3项的求法,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13.【考点】EL:秦九韶算法.【解答】解:根据秦九韶三角形面积公式:S=(其中a≤b≤c),△ABC中,a=1,b=,c=4,则△ABC的面积是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秦九韶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14.【考点】HP:正弦定理.【解答】解:∵A=60°,AB=3,BC=,∴由余弦定理可得:13=9+AC2﹣2×,可得:AC2﹣3AC﹣4=0,解得:AC=4,或﹣1(舍去),∴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15.【考点】8H:数列递推式.【解答】解:数列{a n}满足a1=2,且a n+1=a n+,n≥2时,可得:a n﹣a n﹣1=.∴a n=++……++2,令A n=++……++0,则=++……++,相减可得:=﹣++……++=﹣+,化为:A n=2﹣.∴a n=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累加求和与错位相减法、数列递推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考点】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解答】解∵E为AB中点,∴CE=1,∵,∴,∴||=,∵,∴0<cos∠ECD≤1,∴0<2cos∠ECD≤2,∴||≥又D在AB上,∴||<2,∴.【点评】此题考查了数量积和余弦函数最值问题,难度适中.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考点】8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解答】解:(1)∵a1=2,且a5+a6=31,∴2+4d+2+5d=31,∴d=3,(2)S10=10×2+=15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属于基础题18.【考点】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解答】解:(1)∵,为单位向量,•=.∴=||•||cos<>=cos<>=,∴与的夹角θ=60°.(2)|2+|====.【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夹角的求法,考查向量的模的求法,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和模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19.【考点】HP:正弦定理.【解答】解:(1)∵a cos C+c cos A=2b cos B.∴+c×=2bc×,整理,得:ab=a2+c2﹣b2,∴cos B===,∴B=60°.(2)∵点D是劣弧上一点,a=2,c=3,cos∠CAD=,∴AC===,sin∠CAD==,∠ADC=180°﹣60°=120°,由正弦定理得:=.∴CD===,cos∠CAD===,解得AD=2+.【点评】本题考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角和边长的求法,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20.【考点】R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解答】解:(1)a=2时,f(x)=|2x﹣1|,不等式f(x)≤1,即|2x﹣1|≤1,化为:﹣1≤2x﹣1≤1,解得:0≤x≤1.∴不等式的解集为:{x|0≤x≤1}.(2)不等式f(x)≥g(x)即|ax﹣1|≥1﹣|x|,y=|ax﹣1|经过定点(0,1).对a分类讨论:a=0时,化为:|x|≥0,满足题意.a≠0时,关于x的不等式|ax﹣1|≥1﹣|x|的解集为R,则≥1,或≤﹣1.解得﹣1≤a≤1,且a≠0.综上可得a的取值范围是[﹣1,1].【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方法、分类讨论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考点】8E:数列的求和;8H:数列递推式.【解答】解:(1)数列{a n}满足a1b1+a2b2+…+a n b n=(2n﹣3)•2n+1+6(n∈N*),可得a1b1=6﹣4=2,即有a1=1,由a1b1+a2b2=6+8=14,b1=2,b2=4,可得a2=3,由2a n+1=a n+a n+2,可得{a n}为等差数列,公差为a2﹣a1=2,即有a n=1+2(n﹣1)=2n﹣1;可得b1+3b2+…+(2n﹣1)b n=(2n﹣3)•2n+1+6,①将n换为n﹣1可得b1+3b2+…+(2n﹣3)b n﹣1=(2n﹣5)•2n+6②,①﹣②得(2n﹣1)b n=(4n﹣6)•2n﹣(2n﹣5)•2n,整理得(2n﹣1)b n=(2n﹣1)•2n,所以b n=2n,当n=1时,首项符合通项,故b n=2n;(2)数列{c n}满足c n=b n2﹣b n=4n﹣2n,(i)数列{c n}的前n项和S n=(4+16+…+4n)﹣(2+4+…+2n)=﹣=(2n﹣1)(2n+1﹣1);(ii)证明:T n==•=(﹣),所以:T1+T2+T3+…+T n=(1﹣+﹣+…+﹣)=(1﹣)<.【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及应用,裂项相消法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主要考查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解制备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鸡蛋清因发生变性而析出D.可利用二氧化碳制备全降解塑料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IB.N2的电子式:C.S2﹣的结构示意图: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和C是同一种核素B.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是不同物质D.CH3CH2OH可看成是由﹣C2H5和﹣OH组成4.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2O B.Cl2C.H2SO4D.CO25.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溶于水分别配成0.1mol.L﹣1溶液,所得溶液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H3COONa D.NH4Cl6.下列能够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B.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C.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0.1mol.L﹣1醋酸溶液pH=37.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8.下列反应中,与其它三个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是()A.B.C.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D.CH4+Cl2CH3Cl+HCl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10.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B.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C.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D.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1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A.B.C.D.12.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10﹣9米,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还原性强,反应时反应速率快B.“纳米铜”颗粒更细小,化学反应时接触面大,所以反应速率快C.“纳米铜”与铜是同素异形体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得电子,反应时反应速率快13.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无水乙酸和乙醇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C.水和乙醇的混合液,可用蒸馏的方法使其分离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有银镜出现14.25℃、101kPa下,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等几种燃料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kJ•g﹣1、143kJ•g﹣1、56kJ•g﹣1、23kJ•g ﹣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O2(g)=CO(g)△H=﹣396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H=﹣896 kJ•mol﹣1C.2H2(g)+O2(g)=2H2O(l)△H=﹣286 kJ•mol﹣1D.CH3OH(l)+O2(g)=CO2(g)+2H2O(l)△H=+736kJ•mol﹣115.已知在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0族,预测第114号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B.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C.肯定是非金属元素D.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4价16.目前,科学界拟合成一种“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烯C60的分子容纳在Si60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叙说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该晶体为分子晶体C.该物质是一种新的化合物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0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C.N2和CH4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离子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气化和I2升华克服的是共价键B.CH3CH2OH和CH3OCH3分子式相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C.氯化钠和氯化氢溶于水时,破坏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D.用作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Si3N4固体是分子晶体19.对三硫化四磷(P4S3)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只有单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A.7个B.9个C.19个D.不能确定2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21.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22.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400℃,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c 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D.点d(t1时刻)3v正(H2)=v逆(N2)23.如图为某种甲醇燃料电池示意图,工作时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为氧气B.电极A反应式:CH3OH﹣6e﹣+H2O=CO2+6H+C.B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24.将1molCH4和适量的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CH4和O2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总质量为72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不能被完全吸收B.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18gC.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ol﹣1D.反应中消耗O256g25.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nD(g),开始时A为4mol,B为6mol;5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D)为0.2mol/(L•min).计算:(1)5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前5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3)化学方程式中n值为;(4)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5mol/(L•min )②v(B )=6mol/(L•min )③v(C)=4.5mol/(L•min )④v(D )=8mol/(L•min )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填编号).27.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8O2,已知A~E有下列转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1)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2)E的结构简式是.(3)在图中①~④的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8.(1)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此烷烃的结构简式为.(2)某气态烷烃和一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取标准状况下此混合气体4.48L,通入足量的溴水,溴水质量增加2.8g,此两种烃的组成为(填分子式).(3)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可简写为.玫瑰的香味物质中包含苧烯,苧烯的键线式如图,苧烯的分子式为.2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A、D、E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微粒符号)(3)F与D同主族且相邻,二者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关系为>(填微粒符号)(4)用高能射线照射含有10电子的D元素氢化物分子时,一个分子能释放出一个电子,同时产生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阳离子,试写出阳离子的电子式:.该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5)由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C、E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结构式为.30.(1)pH值相同的HCl(aq)、H2SO4(aq)、CH3COOH(aq)各100mL①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②分别用0.1mol/LNaOH(aq)中和,消耗NaOH(aq)最多的是.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A、HCl最快B、H2SO4最快C、CH3COOH最快D、一样快(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10﹣7mol/L,则此时c(OH ﹣)=mol/L.(3)室温时,将pH=12的Ba(OH)2溶液和pH=9的KOH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的c(H+)≈mol/L(计算结果用a×10n的形式表示,a为小于10的正整数)31.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mL和mol•L﹣1.②分析实验(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④为充分利用反应物,该同学又设计了图中甲、乙两个装置(利用乙装置时,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更合理的是.理由是:.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解制备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鸡蛋清因发生变性而析出D.可利用二氧化碳制备全降解塑料【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消耗不再生能源,且燃烧排放污染物;B.石油的分馏与混合物的沸点有关,没有新物质生成;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为可逆过程;D.利用二氧化碳制备全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环保节能.【解答】解:A.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消耗不再生能源,且燃烧排放污染物,应研究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制备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故A错误;B.石油的分馏与混合物的沸点有关,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有煤焦油等物质生成,故B错误;C.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为可逆过程,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提纯,故C错误;D.利用二氧化碳制备全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环保节能,方法合理,故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IB.N2的电子式:C.S2﹣的结构示意图: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B.氮气的电子式中漏掉了N原子的1对未成键电子对;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为8;D.为甲烷的球棍模型,玻璃模型主要体现出各原子的相对体积大小.【解答】解: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的质量数为:53+78=131,该原子可以表示为:I,故A正确;B.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N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S2﹣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8,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应该体现出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体积大小,为甲烷的球棍模型,甲烷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故选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和C是同一种核素B.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是不同物质D.CH3CH2OH可看成是由﹣C2H5和﹣OH组成【考点】核素;同素异形体.【分析】A、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B、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C、CH3COOCH2CH3是乙酸乙酯,CH3CH2COOCH3是丙酸甲酯;D、CH3CH2OH是﹣OH取代C2H6中的1个H原子.【解答】解:A、C和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故A错误;B、红磷与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CH3COOCH2CH3和是乙酸乙酯,CH3CH2COOCH3是丙酸甲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C 正确;D、CH3CH2OH是﹣OH取代C2H6中的1个H原子,可以是由﹣C2H5和﹣OH组成,故D正确;故选A.4.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2O B.Cl2C.H2SO4D.CO2【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分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必须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说明有电解质,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则必须是非电解质溶于水后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解答】解:A、Na2O是电解质,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故A不符合;B、Cl2是单质,溶于水生成电解质氯化氢和次氯酸,溶液能导电,故B不符合;C、H2SO4是电解质,溶于水导电,故不符合;D、CO2溶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电解质,溶液能导电,但CO2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故D符合;故选D5.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溶于水分别配成0.1mol.L﹣1溶液,所得溶液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H3COONa D.NH4Cl【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所得溶液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可以是碱溶液,若为盐溶液,应该为强碱弱酸盐,如醋酸钠,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NaCl为强酸强碱盐,钠离子和氯离子都不水解,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HCl溶于水呈强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B错误;C.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故C正确;D.NH4Cl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C.6.下列能够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B.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C.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0.1mol.L﹣1醋酸溶液pH=3【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证明CH3COOH为弱酸,可从以下角度判断:①等浓度的HCl、CH3COOH导电能力;②比较二者的电离程度,判断是否完全电离;③判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④比较二者对应的盐溶液的酸碱性,⑤一定浓度的酸溶液PH等.【解答】解:A.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只能说明醋酸是可溶性物质,不能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所以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B.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酸的通性,醋酸、盐酸都可以变红色,不能说明醋酸是否完全电离,故C错误;D.0.1mol/L的醋酸的pH值约为3,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酸,若为强酸PH=1,故D正确;故选D.7.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应为原电池装置,结合能量的转化特点判断.【解答】解:A.硅是良好的光电材料,硅太阳能电池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B.锂离子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故B正确;C.太阳能集热器为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故C错误;D.燃气灶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故D错误;故选B.8.下列反应中,与其它三个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是()A.B.C.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D.CH4+Cl2CH3Cl+HCl【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解答】解:A.苯中的H与硝基取代,为取代反应;B.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显然只有B中反应类型不同,故选B.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考点】乙酸的化学性质;有机物的鉴别;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乙酸具有酸性,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也称为皂化;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与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解答】解:A、乙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油脂在碱性条件能水解,故A正确;B、蔗糖和油脂相对分子质量均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纤维素水解液生成葡萄糖,故C正确;D、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以利用碳酸钠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故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B.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C.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D.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考点】苯的性质.【分析】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B.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烃仅含有C、H;C.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D.苯能与在空气中能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解答】解: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故A错误;B.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和O,不属于烃,故B错误;C.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故C错误;D.苯仅含有C、H,能与在空气中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时因含碳量高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故D正确;故选D.1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A.B.C.D.【考点】绿色化学.【分析】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应是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没有其它副产品的反应,常见的反应有: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解答】解:对比4个选项可知,C选项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没有副产品,原子利用率最高,故选:C.12.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10﹣9米,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还原性强,反应时反应速率快B.“纳米铜”颗粒更细小,化学反应时接触面大,所以反应速率快C.“纳米铜”与铜是同素异形体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得电子,反应时反应速率快【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纳米材料;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纳米铜”与铜都是铜,只是颗粒大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纳米铜”的表面积较大,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速率较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解答】解:“纳米铜”和铜片都由铜元素组成,化学性质一样,但是“纳米铜”的表面积较大,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速率较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故选B.13.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无水乙酸和乙醇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C.水和乙醇的混合液,可用蒸馏的方法使其分离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有银镜出现【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B.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CuO可氧化乙醇;C.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互溶,但沸点不同,直接蒸馏易形成共沸混合物;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解答】解:A.用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乙醇、浓硫酸、无水乙酸共热制取乙酸乙酯,故A 错误;B.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CuO可氧化乙醇,则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Cu和水,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故B正确;C.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互溶,但沸点不同,直接蒸馏易形成共沸混合物,则应加CaO后再用蒸馏的方法使其分离,故C错误;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则水解后,先加碱至碱性,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银镜出现,故D错误;故选B.14.25℃、101kPa下,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等几种燃料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kJ•g﹣1、143kJ•g﹣1、56kJ•g﹣1、23kJ•g ﹣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O2(g)=CO(g)△H=﹣396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H=﹣896 kJ•mol﹣1C.2H2(g)+O2(g)=2H2O(l)△H=﹣286 kJ•mol﹣1D.CH3OH(l)+O2(g)=CO2(g)+2H2O(l)△H=+736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kJ•g﹣1、143kJ•g﹣1、56kJ•g﹣1、23kJ•g﹣1,分别根据m=nM计算出1mol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燃料的热值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计算,【解答】解:A、煤炭的热值是33kJ•g﹣1,则12g煤炭放出的热量为39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6kJ•mol﹣1,故A错误;B、天然气的热值是56kJ•g﹣1,则16gCH4放出的热量为89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H=﹣896kJ•mol﹣1,故B正确;C、氢气的热值是143kJ•g﹣1,则4gH2放出的热量为572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2kJ•mol﹣1,故C错误;D、甲醇(CH3OH)的热值是23kJ•g﹣1,则32gCH3OH防出的热量为73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2(g)+2H2O(l)△H=﹣736kJ•mol﹣1,故D错误;故选C.15.已知在周期表中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0族,预测第114号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B.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C.肯定是非金属元素D.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4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第七周期零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18,处于第18列,114号元素与118号元素同周期,原子序数相差4,故所处列数也相差4,即114号元素处于14列,为ⅣA族元素,结合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解答.【解答】解:A.第七周期零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18,处于第18列,114号元素与118号元素同周期,原子序数相差4,故所处列数也相差4,即114号元素处于14列,为ⅣA族元素,即114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故A正确;B.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故114号元素为金属元素,故C错误;D.114号元素处于ⅣA族,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4价,故D正确,故选C.16.目前,科学界拟合成一种“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烯C60的分子容纳在Si60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叙说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该晶体为分子晶体C.该物质是一种新的化合物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00【考点】分子晶体.【分析】A.置换反应中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题干信息科学界拟合成一种“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解题;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D.根据该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和60个硅原子结合而成进行计算.【解答】解:A.把足球烯C60分子容纳在Si60分子中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晶体是“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由分子构成的,属于分子晶体,故B正确;C.由题中信息,该物质是由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构成的,该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和60个硅原子结合而成,是由不同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该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和60个硅原子结合而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故D正确;故选A.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C.N2和CH4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离子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分析】A.MgF2晶体只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C.CH4中H原子的最外层为2电子;D.离子化合物中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解答】解:A.MgF2晶体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故A错误;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则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C.CH4中H原子的最外层为2电子,而C及氮气中N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离子化合物中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如NaOH中含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9.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数 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 共3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2,(),1,2(-==x b a 若hb a //则b a +等于( )
)1,3.(-A )1,3.(-B )1,2.(c )1,2.(--D
2.在等比数列}{n a 中,,2,4243==+a a a 则公比q 等于( )
2.-A 21.-或B 1.C 21.或D
3.已知,3
1
)tan(,34tan -=-=βαa 则βtan 的值为( )
31.A 3.B 13
9.C 913.D 4.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都等于akm ,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20o
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40o
则灯塔A 与灯塔B 的距离为( )
km a A ...... km a B ......2. km a C ......2. km a D ....3.
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若,0cos 3=-B a A m
bs 且,2
ac b =则b
c
a + 的值为( )
2
2
⋅
A 2.
B 2.
C 4.
D 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首项,321-
=a 且满足),2(21
≥=++n a s s n n
n 则2015s 等于( ) 20142013.-
A 20152014.-
B 2016
2015
.-c 20172016.-D
7.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存在两项n m a a ,使得,41a a a n m =且,246a a a S +=则
n
m 4
1+的最小值是 23.A 2.B 3
7.C 625.D 8.已知三个正数a ,b ,c 满足,5)(3,32
2
b c a a b a c b a ≤+≤≤+≤则
a
c
b 2-的最小值是( ) 5
18
.-
A 3.-
B 0.
C
D .不存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8分)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cos ),3,0(),0,1(x m
s x C B A -则=AB _________;若,//OC AB 则=x tan _______
10.已知ABCDEF 为正六边形,若向量),1,3(-=则=-||_______=+:_________ (用坐标表示).
11.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
⎪
⎨⎧≥≤+≥-,1,,
0y a y x y x 若,4=a 则y x z +=2的最大值为______;若不等式组所表示
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4,则=a ________
12.购买8角和2元的邮票若干张,并要求每种邮票至少有两张.若小明带有10元钱,则小明有_________种买法.
13.着实数x ,y 满足,0242
2
=+++y y x x 则y x +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已知0是△ABC 的外心,若,5
1
52+=
则=∠BAC cos 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总共5小题,共4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9分)
设平面向量.),cos ,(),sin ,32(cos ),sin ,8(R x m
s c x x b x x co a ∈=+==αα (I)若,C a ⊥求)22cos(α+x 的值;
(Ⅱ)若,0=α求函数)2()(C b a x f -⋅=的最大值,并求出相应的x 值,
16.(本小题满分9分)
已知等差数列}{a 的公差,0=/d 它的前n 项和为,S 若,70=s 且,,a a a 成等比数列.
(Ⅱ)若数列}1
{
n
s 的前n 项和为n T ,证明:⋅<≤8361n T
17.(本小题满分9分) 设集合A 为函数822-+=x x y 的定义域,集合B 为关于x 的不等式04
)14(2≤--+a
x a a ax 的解集.
(I)求A ;
(Ⅱ)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0分)
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其外接圆半径为⋅=+=∞-3
4
sin ,241,6C A m
s B c b (I)求cosB ;
(Ⅱ)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
19.(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数列}{n a 中,⎪⎩⎪⎨⎧-+==+.,3,
,31
,1.1
1为偶数为奇数n n a n n a a a n
n
n (I)证明:数列}2
3{2-n a 是等比数列;
(Ⅱ)若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满足0>n s 的所有正整数n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