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艺术资助项目名单(XX年度第一期)上海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206.50 KB
- 文档页数:8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6.22
•【字号】沪府发[2009]27号
•【施行日期】2009.06.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沪府发〔2009〕2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市文广影视局制订的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5项)和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5项),现予公布。
各区县、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要求,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上海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5项)
四、曲艺(无)
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5项)
二、民间舞蹈(无)
五、民间文学(无)
六、杂技与竞技(无)
九、传统医药(无)
十、民俗(无)
注:本扩展项目名录的序号、编号均为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序号和编号。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发布《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日期】2023.02.27•【字号】•【施行日期】2023.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发布《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的公告为做好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根据《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局制定了《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现予发布。
特此公告。
附件1、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保护单位名录3、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4、2023年度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报告5、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汇总表6、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补助费申报汇总表7、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补助费申报书8、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传承人补助费申报汇总表9、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传承人补助费申报书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2月27日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2023年度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根据《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见附件1),制定本指南,并对2023年有关申报事项说明如下:一、资金分类“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为2类。
上海地区非遗项目上海地区非遗项目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代表了上海地区的传统技艺、民俗文化和艺术表达,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一些在上海地区非常有名的非遗项目。
1. 上海刺绣上海刺绣是中国刺绣艺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上海刺绣以其精细、细腻和繁复的图案而闻名,常常被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和艺术品。
上海刺绣的技艺传承自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 上海木版年画上海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种,起源于明代。
这种年画以木版印刷技术为特色,图案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吉祥图案。
上海木版年画的特点是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被广泛应用于春节期间的装饰和祝福。
3. 上海剪纸上海剪纸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上海剪纸以其精细、细腻和富有创意的图案而闻名,常常被用于装饰、礼品和艺术表达。
上海剪纸的技艺传承自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4. 上海民间音乐上海民间音乐是上海地区传统音乐的代表,包括苏州评弹、上海弄堂音乐和上海民歌等。
这些音乐形式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表演方式而闻名,常常被用于庆祝、娱乐和宗教仪式。
上海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上海地区的文化生活,也为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5. 上海民间舞蹈上海民间舞蹈是上海地区传统舞蹈的代表,包括扇子舞、腰鼓舞和踩高跷等。
这些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舞姿、动作和音乐配合而闻名,常常被用于庆祝、娱乐和宗教仪式。
上海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上海地区的文化生活,也为世界各地的舞蹈爱好者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上海地区的非遗项目丰富多样,代表了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
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上海地区的文化生活,也为世界各地的文化爱好者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作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传承和演绎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智慧以及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在上海地区广泛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上海滩文化:上海滩文化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象征之一。
它蕴含了上海百年历史的沧桑变迁,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土人情。
上海滩文化体现在建筑风格、饮食文化、本土戏曲、上海方言等方面,是上海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上海传统戏曲: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戏曲传承地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戏曲风格。
其中以昆曲、评弹、沪剧为代表,它们在上海地区历史悠久、深受民众喜爱,承载着许多上海人的情感和记忆。
3.上海剪纸艺术: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上海的剪纸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图案。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被广泛用于节庆、婚嫁等庆典活动中,体现了上海人民的生活美学。
4.上海豫园庙会:豫园庙会是上海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举办时间通常在农历春节期间。
庙会上有各种游乐设施、表演节目、传统美食等,吸引着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传统的喜庆氛围。
5.上海民间音乐:上海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如梆子、弄堂小调等,它们反映了上海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上海地区传统音乐的代表。
6.上海传统手工艺:上海拥有众多传统手工艺项目,如刺绣、扎染、金属工艺等,这些手工艺技艺代代相传,展现了上海人民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着上海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保护。
在现代社会,不断有新的措施和项目被纳入保护范畴,以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得到传承和弘扬,成为丰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度上海艺术基金申请(原创实用版)目录1.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申请简介2.申请时间及流程3.申请条件及资格4.申请材料及评审标准5.资助项目及金额6.注意事项正文【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申请简介】上海艺术基金是由上海市政府设立,旨在支持和推动上海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专项基金。
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申请已正式启动,欢迎广大文化艺术机构、团体和个人积极申报。
【申请时间及流程】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的申请时间为 2024 年 12 月 1 日至2025 年 1 月 31 日。
申请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登录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官网,下载并填写《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申请表》。
2.准备相关申请材料,包括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复印件,以及项目策划书、预算表等。
3.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提交至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4.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收到通知。
【申请条件及资格】申请 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需具备以下条件:1.申请人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文化艺术机构、团体或个人。
2.申请项目应为原创作品,且在申报年度内已完成创作。
3.申请项目应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申请材料及评审标准】申请 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需提交以下材料:1.《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申请表》2.项目策划书,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实施计划、预期成果等3.预算表,列明项目经费来源及支出明细4.相关证件复印件,如法人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评审标准主要包括:项目的艺术价值、社会影响力、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
【资助项目及金额】2025 年度上海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分为以下类别,金额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1.舞台艺术创作:包括戏剧、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项目。
2.视觉艺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项目。
3.文化传播与普及:包括艺术展览、讲座、工作坊等文化传播活动。
4.其他:包括文化遗产保护、艺术人才培养等项目。
2021年度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验收情况【原创实用版】目录1.2021 年度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验收情况概述2.项目验收的具体情况3.项目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未来发展建议正文一、2021 年度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验收情况概述2021 年度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验收情况于近日公布。
作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验收旨在检验各扶持项目的实施效果,以期进一步推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项目验收的具体情况1.项目数量及分布本年度共有 50 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接受了财政扶持资金的验收。
这些项目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包括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设计创意等。
2.验收标准及流程验收工作按照“项目申报 - 材料审核 - 现场考察 - 专家评审 - 验收结论”的流程进行,以保证验收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3.验收结果在 50 个项目中,有 45 个项目通过了验收,5 个项目未通过验收。
对于未通过验收的项目,相关部门将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督促,帮助项目单位改进工作,争取在下一次验收中通过。
三、项目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大部分项目通过了验收,但在验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项目实施进度滞后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进度滞后,导致无法按期完成验收。
这将对项目的后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部分项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如资金挪用、拨付不及时等,需要加强监管。
四、未来发展建议针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未来项目的管理和发展:1.严格项目申报审核对项目申报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申报项目的质量,避免资源浪费。
2.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完善验收制度优化验收流程,加强对验收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提高验收质量和效率。
第一批黄浦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浦区是上海市的核心区域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浦区政府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并于近期首次公布了黄浦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将为您逐一介绍这些项目:1.南京东路步行街文化节南京东路是上海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也是上海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南京东路步行街文化节便是黄浦区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项目的保护旨在传承和弘扬上海的商业文化,展示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特色。
文化节汇集了各种以商业文化为特色的表演和活动,吸引了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上海滩老照片展上海滩老照片展致力于通过展示上海旧时的风貌和人文景观,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上海的过去。
这些老照片记录了上海从旧时的繁华景象到如今的摩登都市的变迁,展现了上海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也对保护城市记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老上海音乐会老上海音乐会是一项将老上海特色音乐和表演艺术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音乐和表演形式包括老上海流行音乐、当时的歌舞表演等,是上海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举办老上海音乐会,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音乐和表演形式,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4.城隍庙音乐节城隍庙是黄浦区的著名古迹和旅游景点,也是上海市的历史文化名城。
城隍庙音乐节以城隍庙为舞台,通过举办各种音乐表演和文化活动,弘扬了上海的传统音乐和文化艺术。
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上海的传统文化,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5.豫园真人秀豫园真人秀是以豫园为背景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旨在通过对传统手工艺和表演艺术的展示,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特色。
豫园真人秀包括了各种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戏曲表演等内容,让人们可以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并体验这些传统技艺和表演形式。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财政局,中共上海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12.18•【字号】沪财教[2008]73号•【施行日期】2008.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财教[2008]73号)市级文化单位、各区县宣传部、财政局、文化(文广)局:《上海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财政局二OO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上海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按照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根据中央及本市有关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文件规定,以及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上海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宣传文化经济政策,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设立的政府财政专项资金。
第三条宣传文化专项资金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43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157号)、《财政部、中宣部关于颁发〈文化事业建设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文字〔1997〕243号)以及上海市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和规定等文件精神编制预算。
上海的非遗项目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海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推动非遗保护工作。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上海的非遗项目。
一、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包是上海的传统美食,也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小吃。
其主要特点是小巧玲珑、皮薄馅嫩、味道鲜美。
南翔小笼包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选取精肉、猪皮和香料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这一制作工艺已有百年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评弹评弹是江南地区传统的曲艺表演形式之一,也是上海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评弹结合了歌唱、说唱和演奏的元素,通常由一位弹奏古琴或三弦的艺人伴随着歌唱和说唱。
评弹的歌曲多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题材,并通过旋律和声腔的变化表达情感,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上海刺绣上海刺绣是一种精湛的刺绣工艺,以其细腻、绚丽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
上海刺绣主要以丝线进行,多用于制作绣品和装饰品。
上海刺绣的工艺技巧非常讲究,需要手工绣制,且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精细的刺绣。
上海刺绣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金枪鱼竹编金枪鱼竹编是一种独特的竹艺工艺,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传统渔民文化。
这种竹编传统上用于渔民制作捕鱼用的渔具和生活用品,后来演变为一种艺术品。
金枪鱼竹编以鲜艳的颜色、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泥塑泥塑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术,用黏土塑造各种形象和艺术品。
上海的泥塑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上海的泥塑作品以塑像、人物、动物和建筑等形象为主,通过精细的塑造和细腻的表达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泥塑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以上介绍的非遗项目,上海还有许多其他非遗项目,如沪剧、老式传统民居“石库门”等。
这些非遗项目代表了上海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彰显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V1上海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展现了上海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以下是上海市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名单。
1. 上海昆曲(传承人:吴昭昆)上海昆曲是中国昆曲的一个派别,被誉为上海的“戏曲之花”。
吴昭昆老师是上海昆曲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传承了上海昆曲多年,并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次演出和教学。
2. 上海民间音乐(传承人:朱忠)上海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有著名的“三弦”、“龙头琴”等传统乐器。
朱忠老师是上海民间音乐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在传承和弘扬上海民间音乐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 上海雕刻技艺(传承人:姜传林)上海雕刻技艺是上海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的珍品”。
姜传林老师是上海雕刻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并在世界各地展示了上海雕刻技艺的独特魅力。
4. 上海花鼓戏(传承人:许建秋)上海花鼓戏是一种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上海最具特色的花鼓戏。
许建秋老师是上海花鼓戏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致力于把上海花鼓戏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5. 上海民间技艺(传承人:黄荣凯)上海的民间技艺包括剪纸、皮影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上海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黄荣凯老师是上海民间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通过多年的努力和研究,挖掘了许多上海传统技艺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这些代表性的传承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传承和弘扬了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上海传统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