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知识结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3基础知识梳理计算工具的认识知识点一: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认识算盘,计算器1.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子计数结绳记事.(图1)2.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图2),结省了很多“绳子”和数据存储空间.3.算筹到算盘的过渡.(图3)4.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图4)5.四百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法国与德国的数学家在计算尺的基础上发明了机器计算的工具.(图6)慢慢进化为(图7)6.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 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图1图2图3图4算盘的基本组成:框、梁、档、上珠、下珠,后来人们为了方便有的算盘增加了清盘器和定位点.图5计算尺使用了“对数”的计算思想.将乘除法运算转化成了加减运算.再用特殊的刻度标记,使得复杂的乘除法运算可以用尺子相互比对,就快速的得出数来,大大的减轻了运算的负担.图6手摇式转轮计算器,是将转轮加法器进行改进,通过机械方式手动输入后,直接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一、其中加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如下图:左轮每转动 10 个单位,右轮转动一个单位.通过机械传动,使得不同的加数加在一起得出和. 减法运算相反操作. 乘法运算计算方式:将一个整数数输入进去之后摇动一圈就是加一次.摇动几圈就是乘几.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处理 10以内的乘法.后来,再此基础上,发明了如上图所示,可以调整数位的计算方式.如一个数乘 782,则可以调整到百位转7 圈,再调到十位转 8 圈,最后调到个位转 2 圈.就得出了这个数乘782 的结果.图718 世纪,人们发现转钮输入或手摇电子计算器,操作太多繁琐,就利用弹簧做出的按键式计算器.后来通过电子化发展成我们现在常见的电子计算器.二、认识算盘1.认识算盘算盘上珠每颗代表数字5,下档每颗代表数字 1.每档上下珠子表示的数加起来,就是这一位上的数.2.算盘使用口诀:加法:减法:除法:一归如一进见一进成十二一添作五逢二进成十四进二十六进三十八进四十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进成十六进二十九进三十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进成十八进二五归添倍逢五进成十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添作五六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进成十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进成十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添作五八五六十二八六七十四八七八十六逢八进成十九归随身下逢九进成十知识点二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计算按键表示:ON 表示开,OFF 表示关,CE 表示清除,先按数,再按运算符号,最后按下“=”.MC,M-,M+表示运算存储,今后做复杂运算时会用到.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如屏幕无"M" 标志即存储器中无数据,则直接将显示值存入存储器).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如存贮器中没有数字,按M-则存入负的显示屏数字.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MR: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表示把存储器中的数值读出到屏幕,作为当前数值参与运算.MC: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屏幕"M"标志消除).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GT:GT=Grand T otal 意思是总数之和,即按了等号后得到的数字全部被累计相加后传送到GT 存储寄存器.按GT 后显示累计数,再按一次清空.MU(Mark-up and Mark-down 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详见例3;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AC: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ON/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计算器使用举例:例1.8765-32×21=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 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例2.计算5.45×2+4.7×3=在计算时使用记忆键能够使操作简便,上式中依次按键:5→.→4→5→×→2→=,会显示出10.9,按M+(记忆10.9),按4→.→7→×→3→=,会显示出14.1,按M+(记忆14.1),按MR 会显示出25(呼出记忆的两个数相加后的结果).例3.MU(Mark-up and Mark-down 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 关于"MU"的加减乘除四项功能用法如下:乘法A×B MU 相当于A+(A×B%).用途1、知道本年数额与增长率,求预计明年数额.如今年销售收入100,预计增长率为2.5%,求明年数.按100 X 2.5 MU 即出结果为102.5.用途2、计算增值税,由不含税价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销售收入3500 元,计算含税销售收入,假定税率为17%,按3500 X 17 MU 即出结果4095.减法A-B MU 相当于(A-B)/B 的百分比.用途知道当年收入与去年收入求增长率.如今年3000,去年2800,计算增长率,按3000-2800 MU 即出结果7.142857 当然结果是百分比. 除法A÷B MU 相当于A/(1-B%).用途1、求成本为120,销售利润率为25%,求销售收入,按120÷25 MU 即出结果160(看清了,不是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公式是A x(1+B%)).用途2、计算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由不含税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1200,适用税率30%,计算含税,按1200÷30 MU 即出结果1714.28571428.加法A+B MU 相当于(A+B)/B 的百分比较.。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设计及思维导图
第二课时数的大小比较
一、复习。
在〇里填上“›”、“‹”或“=”,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985〇1020 504〇725 687〇678
二、探究活动。
1.出示我国部分省份的土地面积,请学生选择任意两个省的面积进行大小比较,用自己的话说说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2.尝试排列大小: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00360 10213800 5001370 680590
3.交流学习体会。
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数的大小。
93604和903604 370300和307300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多位数的改写与省略
. Word 文档。
一张,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
所有知识点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北师大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生活中的数: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认识0~10各数,并建立起“物”与“数”的对应关系。
•比较:比较大小、数量、重量、高度和长度。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认识0~20各数,会进行加减运算,并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分类:了解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
类。
•位置和顺序:知道上下左右前后,用这些来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理解图形: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及其特
征。
•认识时钟:初步认识时钟,认识并读出时钟中的整点和
半点时间。
这些内容涉及数学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这些都是以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有点高)。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1课《大数的认识》知识点
1.计数采用十进制,满十进一要牢记。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百万
10个百万是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百亿
10个百亿是千亿10个千亿是万亿
2.大数读写并不难,分级画线加亿加万,圈亿圈万写数
画线,0的读法要牢记,每级中间读一个,每级末尾不用读。
3.整万数字要改写,去掉末尾四个0,万字替换来使用;
整亿数字要改写,去掉未位八个0,亿字替换方法同;非整数字要改写,四舍五入来省略。
4.比较数字大和小,先比位数多和少,位数多的数字大,
位数少的数字小,位数相同高位比,一位一位地下去。
5.四舍五入得某数,这数最大是多少,原数不变加49.9到底。
四舍五入得某数,这数最小是多少,原数减1加50,0到底。
→例: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是52亿
→则:最大是5249999999
最小是515000000。
大数的认识1.本单元主要是认识亿以内数,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之一。
2.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并将这两部分知识加以整合。
教材在中间安排了十进制计数法教学,使学生知道了数位、数级和计数单位,这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如: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科学知识、环保知识及国情知识等素材。
3.本单元突出数的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
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以及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多方面来全面认识数。
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如:读、写数的法则与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讨论得到。
由此可见,本单元的编排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内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都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渗透了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不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的进步,是人类共同的文化。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之前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也碰到过比万更大的数,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大数的读、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数位、数级增多,情形相对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大数的认识(1)【本节知识框架】知识点一:数的大小比较知识点二:数的改写、亿以上数的读法知识点三:数的省略——求近似数【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数的大小比较知识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l)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例题1 比较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数的大小。
(1)1001000()908500 (2)584305()584502【变式练习】在()里填上“>”或“<”。
20020()20200 100000()99999 123045()12305427384()26999 208300()208030 890520()985020例题 2 把70030060,73000006,70300600,70600300这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变式练习】1、把450672,456072,46752,546072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2、把40040040,44000004,40400400,40500400这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例题3 用四个6和三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最大的七位数是()和最小的七位数()。
【变式练习】有0,0,0,3,8,6,5这七个数字,组成一个七位数,最大的七位数是()和最小的七位数()。
例题4 按要求填一填。
1)66324<☐6324 方框里可以填:2)436508<4☐0517 方框里可以填:3)1649053<16☐8270 方框里最小可以填:4)1☐32600<1320000 方框里最大可以填:【变式练习】用两个5和三个0,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五位数?请你把它们写出来,并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把70030060,73000006,70300600,70600300这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的读法:(1)、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例: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8500030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佰3、亿以内数的写法:(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例:三千八百万零七百写作:38000700四百六十六万八千写作:4668000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1)、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2)、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随堂练习一、读一读,写一写(39分)1、读出、写出下面各数。
写作写作写作读作读作读作2、写出横线上的数。
写作写作写作写作3、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
4、一个五位数的最高数位是()位。
请写出一个你喜欢的五位()。
5、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6、30060005000是一个()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个()。
7、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900000000○9亿1234000000○10000023408、用6、7、8、9和三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并且这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这个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5、“万”做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大数的认识知识结构图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读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万”
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
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比起。
换成一个“万”字,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的数了。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高位比起。
数的产生(实物、结绳、刻道记数――符号记数――数字出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
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读含三级的数:亿以上的数读法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
写含三级的数:亿以上的数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类似。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的认识
两种算盘:中国算盘、日本算盘
计算器的认识: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用计算器计算
一般四则计算
用计算器找规律
综合应用活动:1亿有多大
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整数数位顺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