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流变学基础复习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
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5.酯类油酸乙酯。
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药剂学复习指导一、掌握以下名词1.注射剂2.输液剂3.片剂4.颗粒剂5.糖浆剂6.胶囊剂7.软膏剂8剂型9乳剂的分层10有效期二、掌握以下知识点1.制备颗粒剂或片剂时软材的标准2.乳剂类型中内外相均是油的表示方法3.湿法制颗粒压片法中,崩解剂的加入方法4.混合、制粒、干燥一次完成的制粒方法的名称5. 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6.口服液属于哪一种剂型7.热原具有下列哪些性质8.注射剂质量要求项目的名称9.片剂常用的填充剂有哪些10. 注射剂在灌封前后可在安瓿中通入的常用气体是11.栓剂中的药物的吸收是否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12. 片剂常用的润湿剂有哪些13.简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14.简述四种可以外用的剂型15.简述按制剂形态分类,药物制剂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6.简述作为片剂中的粘合剂的淀粉浆的二种制备方法17.简述五种液体制剂的名称18.简述片剂包糖衣的工艺流程19.简述三种固体制剂的剂型名称20.简述注射剂的制备工艺21.简述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粉针剂的优点22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分别记载了哪类药23.药厂生产注射剂时,配液所使用的水是什么法制备的。
24.包衣片中薄膜衣与糖包衣片哪一个更轻薄、各项性能更加。
25.0.9%氯化钠溶液于等渗和等张的关系。
三、掌握以下处方并分析1.处方:维生素C 105.0g 碳酸氢钠48.8g 亚硫酸氢钠2.0g 依地酸二钠0.05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请判断制剂剂型,并对其进行处方分析写出处方中每一成分的制剂用途。
2.处方:黄胺甲基异噁唑400g,三甲氧苄氨嘧啶80g,淀粉40g,干淀粉23g,淀粉浆(10%)24g,硬脂酸镁3g。
请判断制剂剂型,并写出制法和注意事项。
四、掌握以下计算题1.配制2%的盐酸普鲁卡因的注射液100mL,需要加多少氯化钠?(已知1%的盐酸普鲁卡因的冰点下降度是0.122, 2%的盐酸普鲁卡因的冰点下降度是0.244,1%的氯化钠的冰点下降度是0.58。
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流变学基础2017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流变学基础导语:流变学,指从应力、应变、温度和时间等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形和(或)流动的物理力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流变学基础的内容吧。
要点: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概念与意义(掌握)根据流动和变形形式不同,将物质分类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遵循牛顿流动法则,非牛顿流体不遵循该法则。
一、牛顿流动实验证明,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S 与剪切速度D成正比,式11-1为牛顿粘度定律(newtonian equation),遵循该法则的液体为牛顿流体(newtonian fluid)。
二、非牛顿流动实际上大多数液体不符合牛顿定律,如高分子溶液、胶体溶液、乳剂、混悬剂、软膏以及固-液的不均匀体系的流动均不遵循牛顿定律,因此称之为非牛顿流体(non-newtonian fluid),此种物质的流动现象称为非牛顿流动(non-newtonian flow)。
对于非牛顿流体可以用旋转粘度计测定其粘度,对其剪切速度D随剪切应力S的变化作图可得,如图14-7和14-8中所示的流动曲线(flow curve)或粘度曲线(viscosty curve)。
图14-7中(a)表示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b)、(c)、图14-8中(d)、(e)线为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
根据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的类型把非牛顿流动分为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和胀性流动三种。
(一)塑性流动塑性流动(plastic flow)的流动曲线如图14-7(b)所示,曲线不经过原点,在横轴剪切应力S轴上的某处有交点,将直线外延至横轴,在S 上某一点可以得屈服值(yield value)。
当剪切应力达不到屈服值以上时,液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流动,而表现为弹性变形。
当剪切应力增加至屈服值时,液体开始流动,剪切速度D和剪切应力S呈直线关系。
液体的.这种变形称为塑性(plastisity)流动。
第七章流变学基础学习要点一、概述(一)流变学1、定义:流变学(rheology)就是研究物质变形与流动的科学。
变形就是固体的固有性质,流动就是液体的固有性质。
2、研究对象:(1) 具有固体与液体两方面性质的物质。
(2) 乳剂、混悬剂、软膏、硬膏、粉体等。
(二)变形与流动1、变形就是指对某一物体施加外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与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
2、应力就是指对固体施加外力,则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而使固体保持原状的单位面积上的力。
3、流动:对液体施加外力,液体发生变形,即流动。
(三)弹性与黏性1、弹性就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当解除外力后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质。
可逆性变形----弹性变形。
不可逆变形----塑性变形2、黏性就是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
3、剪切应力(S):单位液层面积上所施加的使各液层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FSA=。
4、剪切速度(D):液体流动时各层之间形成的速度梯度,dvDdx=。
5、黏度:η,面积为1cm2时两液层间的内摩擦力,单位Pa·s,SDη=。
(四)黏弹性1、黏弹性就是指物体具有黏性与弹性的双重特征,具有这样性质的物体称为黏弹体。
2、 应力松弛就是指试样瞬时变形后,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试样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的过程,即,外形不变,内应力发生变化。
3、 蠕变就是指把一定大小的应力施加于黏弹体时,物体的形变随时间而逐渐增加的现象,即,应力不变,外形发生变化。
二、流体的基本性质图7-1 各种类型的液体流动曲线 (一)牛顿流体: 1、 特征 (1) 剪切速度与剪切应力成正比,S=F/A=ηD 或1S D η=。
(2) 黏度η:在一定温度下为常数,不随剪切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 应用纯液体、低分子溶液或高分子稀溶液。
(二)非牛顿流体 1、 特征:(1)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的关系不符合牛顿定律。
(2) 黏度不就是一个常数,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
第七章流变学基础学习重点一、概括(一)流变学1.定义:流变学( rheology)是研究物质变形和流动的科学。
变形是固体的固有性质,流动是液体的固有性质。
2.研究对象:(1)拥有固体和液体双方面性质的物质。
(2)乳剂、混悬剂、软膏、硬膏、粉体等。
(二)变形与流动1.变形是指对某一物体施加外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
2.应力是指对固体施加外力,则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抗衡而使固体保持原状的单位面积上的力。
3.流动:对液体施加外力,液体发生变形,即流动。
(三)弹性与黏性1.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当排除外力后恢还本来状态的性质。
可逆性变形 ----弹性变形。
不行逆变形 ----塑性变形2.黏性是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
3. 剪切应力( S):单位液层面积上所施加的使各液层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F。
S Adv D。
):液体流动时各层之间形成的速度梯度,D4. 剪切速度(dxS2,s1cmη5.。
黏度:,面积为时两液层间的内摩擦力,单位Pa· D 1(四)黏弹性1.黏弹性是指物体拥有黏性和弹性的两重特色,拥有这样性质的物体称为黏弹体。
2.应力废弛是指试样刹时变形后,在不变形的状况下,试样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的过程,即,外形不变,内应力发生变化。
3.蠕变是指把必定大小的应力施加于黏弹体时,物体的形变随时间而渐渐增添的现象,即,应力不变,外形发生变化。
二、流体的基天性质A:牛顿流动B:塑性流动C:假黏性流体D:胀性流动E:假塑性流体,表现触变性图 7-1 各样种类的液体流动曲线2(一)牛顿流体:1.特色1。
或(1)剪切速度与剪切应力成正比,S=F/A=ηD SD (2)黏度η:在必定温度下为常数,不随剪切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应用纯液体、低分子溶液或高分子稀溶液。
(二)非牛顿流体1.特色:(1)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的关系不切合牛顿定律。
(2)黏度不是一个常数,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制剂: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方成熟、工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行。
方剂:按医生处方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调制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第二章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第一节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一、影响溶解度因素:1、药物的极性和晶格引力2、溶剂的极性3、温度4、药物的晶形5、粒子大小6、加入第三种物质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2、引入亲水基团3、加入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物4、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1)、同系物C链长,增溶大(2)、分子量大,增溶小(3)、加入顺序(4)用量、配比第二节流变学简介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和流动的科技交流科学。
牛顿液体:一般为低分子的纯液体或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牛顿液体的粘度η是一个常数,它只是温度的函数,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非牛顿液体:1、塑性流动:有致流值2、假塑性流动:无致流值3、胀性流动:曲线通过原点4、触变流动:触变性,有滞后现象第三节粉体学一、粉体学:研究具有各种形状的粒子集合体的性质的科学。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筛分法3、库尔特计数法4、沉降法5、比表面积法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3、折射法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药剂学第六章流变学基础第六章流变学基础第一节概述一、变形与流动1、变形:是指对某一物体施加压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与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2、应力(stress):对固体施加外力,固体内部产生与之对抗的内力使固体保持原状,此时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力3、弹性(elasticity):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接触外力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4、黏性(viscosity):流体在外力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产生的阻力二、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三、黏弹性(viscoelasticity):是指物体具有黏性与弹性的双重特性第二节流体的基本性质一、牛顿流体1、关系:流体内部的剪切应力与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的速度梯度成正比2、流动活化能:是指液体开始流动所需施加的能量二、非牛顿流体(一)塑性流体1、塑性流体:当剪切应力较小时,物体不流动,只发生弹性变形,当剪切应力超过某一限度时,物体发生永久变形,表现出可塑性,呈现塑性流动2、产生塑性流动的原因:静止时粒子成网状结构,当应力超过屈服值时导致网状被破坏,开始流动(二)假塑性流体:只要施加上小的切应力就发生流动,没有屈服值(三)胀性流体1、切变稠化:物体对流动的阻力随剪切应力增大而增大,及搅拌时表观黏度增大,搅拌越快越显稠2、切变稠化原因:搅动时破坏了致密排列的粒子,粒子间没有水的滑动作用,黏性阻力骤然增大,失去了流动性3、满足条件:粒子必须是分散的,分散相浓度较高且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四)触变性1、触变性(thixotropy):体系在搅拌时为流体,停止搅拌后逐渐变稠甚至凝胶,而不是立即恢复到搅拌前的状态,期间有一个时间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反复可逆进行2、机制:随剪切应力增加,粒子间形成的结构受到破坏,黏性减小;撤掉剪切应力时,粒子依靠布朗运动到一定几何位置,恢复到原来的结构,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因而表现出度时间的依赖性第三节流变性的测定方法一、黏度的测定(一)黏度的表示方法:绝度黏度、动力黏度、增比黏度、比浓黏度、特性黏度(二)影响黏度的因素:温度、压力、分散相、分散介质(三)黏度测量仪器1、毛细管黏度计:依据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出速度测量液体黏度2、旋转式黏度计:根据旋转过程中作用于液体液体介质的剪切应力大小进行测定3、落球式黏度计:不适合触变性流体二、稠度的测定1、插度计:在一定温度下,将插度计中150g金属椎体的锥尖放在供试品表面,以插入深度评定供试品稠度2、平行板黏度计:主要用来测定软膏的涂展性,将样品夹在平行板之间,施加一定压力,样品横向扩散,依据扩散度评价其涂展性第四节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一、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一)稳定性(二)可挤出性(三)涂展性(四)通针性(五)滞留性(六)控释性二、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对不同制剂制备方法的影响三、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对生产工艺的影响(一)工艺过程放大(二)混合作用四、心理流变学1、根据软膏剂流变学性质分类(1)产品较柔软,主要用于眼部(2)中等稠度的一般性药用软膏(3)用于渗出性糜烂性皮炎保护性产品。
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流变学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设计一、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1.概述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小分子真溶液(直径<10-9m )微粒分散体系分类胶体分散体系(直径在10-7 ~10-9m 范围):主要包括纳米微乳、脂质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胶束等,他们的粒径全都小于1000nm粗分散体系(直径>10-7m ):主要包括混悬剂、乳剂、微囊、微球,他们的微粒在500~100μm 范围内微粒:10-9 ~10-4m 范围的分散相统称微粒多相体系,出现大量的表面现象微粒分散体系特殊的性能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粒径更小的分散体系还有明显的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电泳现象性质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提高药物微粒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体内分布上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具有缓释作用2.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单分散体系: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多分散体系: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微粒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粒径、有效粒径测定方法: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激光散射法、库尔特计数法、Stokes 沉降法、吸附法小于50nm 的微粒能够穿透肝脏内皮,通过毛细血管末梢通过淋巴传递进入骨髓组织静脉注射、腹腔注射0.1~0.3μm 的微粒分散体系能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最终多数药物微粒浓集于肝脏和脾脏等部位7~12μm 的微粒,由于大部分不能通过肺的毛细血管,结果被肺部机械性的滤取,肺是静脉注射给药后的第一个能贮留的靶位若注射大于50μm 的微粒指肠系膜动脉、门静脉、肝动脉或肾动脉,可使微粒分别被截留在肠、肝、肾等相应部位微粒的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是微粒扩散的微观基础,而扩散现象又是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纳米体系:丁铎尔现象微粒的光学性质粗分散体系:反射光为主,不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低分子的真溶液:透射光为主,不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电泳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微粒的电学性质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吸附层、扩散层布朗运动重力产生的沉降:服从Stokes 定律V= 絮凝与反絮凝二、流变学基础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流动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S 与剪切速度D 成正比。
第七章流变学基础学习要点一、概述(一)流变学1. 定义:流变学(rheology)是研究物质变形和流动的科学。
变形是固体的固有性质,流动是液体的固有性质。
2.研究对象:(1) 具有固体和液体两方面性质的物质。
(2) 乳剂、混悬剂、软膏、硬膏、粉体等。
(二)变形与流动1. 变形是指对某一物体施加外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
2. 应力是指对固体施加外力,则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而使固体保持原状的单位面积上的力。
3. 流动:对液体施加外力,液体发生变形,即流动。
(三)弹性与黏性1. 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当解除外力后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质。
可逆性变形----弹性变形。
不可逆变形----塑性变形2. 黏性是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
3. 剪切应力(S):单位液层面积上所施加的使各液层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FSA=。
4. 剪切速度(D):液体流动时各层之间形成的速度梯度,dvDdx =。
5. 黏度:η,面积为1cm2时两液层间的内摩擦力,单位Pa·s,SDη=。
(四)黏弹性1. 黏弹性是指物体具有黏性和弹性的双重特征,具有这样性质的物体称为黏弹体。
2. 应力松弛是指试样瞬时变形后,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试样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的过程,即,外形不变,内应力发生变化。
3. 蠕变是指把一定大小的应力施加于黏弹体时,物体的形变随时间而逐渐增加的现象,即,应力不变,外形发生变化。
二、流体的基本性质图7-1 各种类型的液体流动曲线A :牛顿流动B :塑性流动C :假黏性流体D :胀性流动E :假塑性流体,表现触变性(一)牛顿流体:1. 特征(1) 剪切速度与剪切应力成正比,S=F/A=ηD或1SDη=。
(2) 黏度η:在一定温度下为常数,不随剪切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 应用纯液体、低分子溶液或高分子稀溶液。
(二)非牛顿流体1. 特征:(1)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的关系不符合牛顿定律。
(2) 黏度不是一个常数,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
2. 类型: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胀性流体、假黏性流体。
(1) 塑性流体1) 定义: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剪切应力大于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流动,否则物体保持即时形状并不会流动的流体。
使物体开始流动时的最小剪切应力称为屈服应力,S0。
2) 特征当S≤S0时,流体不流动;当S>S0时,液体开始流动,且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呈直线关系。
3) 应用高浓度的乳剂、混悬剂、单糖浆等。
4) 原理静止时→粒子聚集形成网状结构;S>S0 →网状结构被破坏,开始流动。
(2) 假塑性流体1) 定义: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剪切应力大于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流动,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流体。
这种流动行为也称剪切稀化流动。
2) 特点:a. 有屈服值S0;b. 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增加,表观黏度减小。
3) 应用:含有长链大分子聚合物或形成不规则颗粒的分散体系。
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大多数高分子溶液等。
4) 原理:静止时→长链大分子或不规则颗粒取向各异,互相缠绕→表观黏度较大;剪切应力作用下→分子或颗粒定向,流动阻力减小→表观黏度降低。
(3) 胀性流体1) 定义: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加的流体。
这种流动行为也称为剪切增稠流动。
2) 特点:a. 无屈服值,流动曲线经过原点;b. 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增加,表观黏度增大。
3) 应用:含有大量固体微粒的高浓度混悬剂如50%淀粉混悬剂、糊剂等。
4) 原理:粒子处于紧密充填状态,水充满致密排列的粒子间隙;剪切应力较低时→粒子排列不发生紊乱,表现为较好的流动性;剪切应力较高时→粒子排列被搅乱,形成多孔隙的疏松排列构造,水分渗出,粒子间摩擦力增加,黏度增加。
(4) 假黏性流体1) 特点:a. 无屈服值,流动曲线经过原点;b. 剪切速度或剪切应力增大,表观黏度减小。
2) 应用:1%西黄蓍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的溶液。
表7-1 各种类型流体特点比较及应用名称η特征是否存在S0曲线是否过原点应用牛顿流体T不变,η不变否是纯液体、低分子溶液或高分子稀溶液等塑性流体S、D↑,η↓是否高浓度的乳剂、混悬剂、单糖浆等假塑性流体S、D↑,η↓是否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大多数高分子溶液等胀性流体S、D↑,η↑否是50%淀粉混悬剂、糊剂等假黏性流体S、D↑,η↓否是1%西黄蓍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的溶液等(三)触变性1. 定义触变性(thixotrop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等作用下,黏度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黏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2. 原理流体结构可逆转变:凝胶→溶胶→凝胶。
剪切应力增加→粒子间结构破坏→黏性减小剪切应力撤除→粒子间结构恢复→黏性恢复(恢复时滞形成滞后环)3. 影响因素(1) 质点的形状:针状或片状质点比球状质点易于表现出触变性,较细的质点、形状越不对称越易呈现触变性。
(2) 其他:pH、温度、聚合物浓度、聚合物的联合应用、聚合物结构的修饰、离子的加入、其他辅料的加入。
三、流变性测定法(一)黏度黏度是重要的流变学特性。
1. 黏度的表示方法绝对黏度、运动黏度、相对黏度、增比黏度、比浓黏度、特性黏度等。
2. 影响黏度的因素温度、压力、分散相、分散介质。
(二)黏度计1. 毛细管黏度计----牛顿流体(1) 原理:基于相对测定法的原理而设计,即依据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出速度来测量液体的黏度。
000tt ηρηρ=,η、η0---供试液和标准液的黏度,ρ、ρ0---供试液和标准液的密度,t 、t 0---供试液和标准液在毛细管中流动时的通过时间。
(2) 类型:平氏黏度计、乌氏黏度计。
(3) 测定方法:标准液黏度和两液体的密度已知,只需分别测出一定量的两种液体通过毛细管的时间,就可以求算出供试液的黏度。
2. 落球黏度计----牛顿流体 (1) 原理:Stokes 定律。
()2201 2.104 2.0918d gt d d L D D ρρη⎡⎤-⎛⎫=-+⎢⎥ ⎪⎝⎭⎢⎥⎣⎦,其中d---球直径,D---管直径,ρ---液体密度,ρ0---球密度,L---落下距离,t---落下时间,g---重力加速度。
(2) 类型:Hoeppler 落球黏度计。
(3) 测定方法:含有一定温度实验液的垂直玻璃管内,使具有一定密度和直径的玻璃制或钢制的圆球自由落下,通过测定球落下时的速度,可以得到试验液的黏度。
3. 旋转式黏度计----非牛顿流体(1) 原理:根据在转动过程中作用于液体介质中的剪切应力大小测定黏度。
(2) 类型:同心双筒式黏度计、锥板式黏度计、平行板式黏度计(三)制剂流变性的评价方法针入度仪主要用于测定软膏等半固体制剂的稠度平板伸展仪主要用于测定软膏等半固体制剂的延展性四、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一)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1. 稳定性:增加连续相的黏度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屈服值,可提高乳剂、混悬剂的稳定性。
2. 可挤出性:开盖时,不自动流出;挤出时,可缓慢流出;停止时,不再流出。
3. 涂展性:施加力时,药品容易涂布;停止给力时,药物黏附皮肤。
4. 通针性:通过针头时,结构破坏,黏度降低;注射入皮下时,结构重组,黏性增加。
5. 滞留性:制剂形式,黏度较低,便于给药;给药部位,黏度增加,利于滞留。
常采用触变性的原位凝胶系统,用于眼部给药等。
6. 控释型:触变性体系中,水分的渗入会影响溶胶-凝胶体系基质的结构,进而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
(二)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对生产工艺的影响1. 工艺过程放大牛顿流体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溶液型注射剂等)较容易完成由小试放大至规模生产,而非牛顿流体制剂(如乳剂、混悬剂、软膏剂等)生产工艺放大有一定难度。
2. 混合作用如果产品特性与剪切应力和时间有关,同时剪切后复原需要时间,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如混合罐、泵和均质机等)施加机械功(即剪切作用)的强度和经历时间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最终产品黏度的明显改变。
精选习题一、名词解释1. 流变学2. 剪切速度 剪切应力3. 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 胀性流体4. 触变性5. 黏弹性二、填空题1.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解除外力后恢复原来状态的可逆性变形称为 ,而非可逆变形则称为 。
2. 非牛顿流体中,存在屈服值的流体有 、 。
3. 影响体系触变性的因素包括 、 、 、 、 、 、 。
4. 软膏、栓剂等半固体制剂的流变性质测定仪器有 、 。
三、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种液体属于牛顿流体:A. 硫磺洗剂B. 鱼肝油乳剂C. 甘油D. 高分子溶液2. 下列流体的流动曲线中,属于塑性流体的是:A. B. C. D.3. 胀性流体的流动公式是 A. SD η= B. 0S S D η-=C. naS D η=(n>1) D. naS D η=(n<1)四、多项选择题SDSDSDSD1. 关于制剂流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乳剂随着分散相体积比增加,系统流动性下降,转变成假塑性或塑性流动B. 乳剂中乳化剂浓度越高,制剂的黏度越大,流动性越差C. 混悬剂应选用牛顿流体或假塑性流体,不应选用塑性流体D. 混悬剂应在振摇、倒出及铺展时能自由流动E. 屈服值越小的软膏,越难涂抹2. 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类型包括A. 塑性流动B. 假塑性流动C. 层流D. 乱流E. 胀性流动3. 测定牛顿流体的黏度常用的仪器为A. 毛细管黏度计B. 落球黏度计C. 双重圆筒型黏度计D. 圆锥平板型黏度计E. 平行圆板型黏度计4. 测定半固体制剂的流变性质,主要采用A. 平氏黏度计B. 乌氏黏度计C. Hoppler黏度计D. penetrometerE. spread meter五、问答题1. 什么是牛顿流体?什么是非牛顿流体?有何特征?2. 试总结流变学在液体及半固体制剂领域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流变学:研究物质变形和流动的科学。
2.剪切速度:液体流动时各层之间形成的速度梯度。
剪切应力:单位液层面积上所施加的使各液层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
3.塑性流体: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剪切应力大于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流动,否则物体保持即时形状并不会流动的流体。
假塑性流体: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剪切应力大于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流动,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流体。
胀性流体: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加的流体4.触变性: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等作用下,黏度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黏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5.黏弹性:指物体具有黏性和弹性的双重特征。
二、填空1.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2. 塑性流体、假塑性流体3. 质点形状、pH、温度、聚合物浓度、聚合物的联合应用、聚合物结构修饰、离子的加入4. 针入度仪、平板伸展仪三、单项选择题1. C2. C3. D四、多项选择题1. ABD2. ABE3. AB4. DE五、问答题1. 答:牛顿流体:符合牛顿黏性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