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文化布展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4.24 MB
- 文档页数:21
国内外名人故居开发案例分析按照人物属性,可将名人故居分为政治家类、文学家类、科学家类、虚构人物类、社区遗迹类等类型。
一、开发案例分析(一)政治家类毛泽东故居1、开发指导原则目前毛泽东故居的主要开发思路是以复原为核心,以毛泽东为品牌,大力开发与毛泽东相关的旅游景点、旅游纪念品和接待设施,以韶山地方文化丰富产品体系,带动整个韶山旅游的发展。
2、开发手段及方式故居复原景观,再现历史风貌;以大品牌整合资源,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结构。
3、具体阐述毛泽东故居曾出现过旅游过度开发的现象,故居附近集中了过多的楼房、餐饮饭店、纪念品集市和各种摊点,破坏了原有的环境和气氛。
因此地方政府制定了以复原为核心内容的保护规划,整治恢复环境,撤出过多的商业设施。
毛泽东故居已成为韶山旅游的核心,故居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原貌,外观为普通的江南农舍,陈列着床、书桌、衣柜、方桌、板凳、大水缺、碗柜、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毛泽东曾留下过印迹的物品。
周围绿树成荫、荷塘青山相映成色。
围绕故居建筑,周边几千米范围内分布着相关的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铜像、诗词碑林、滴水洞等景点,将毛泽东文化的各个方面整体展示,丰富了产品的内涵。
大力发动与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开发了韶乐、毛家菜、毛泽东题材纪念品、农家乐等相关旅游产品,既丰富了产品体系,又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4、经验与启示z真实再现,还原历史对名人故居的真实再现主要是对环境以及气氛的一种营造,营造一种“斯人已去音容犹在”的氛围,让游客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不知不觉进入深度体验中。
z以文化为核心,挖掘整合资源毛泽东故居以毛泽东为核心,将有关的革命历程、思想成就、诗词作品、生活习惯、历史遗迹等都开发为可见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为遗产的活化提供了借鉴。
邓小平故居1、开发指导原则整体性开发,不仅活化名人故居,更要活化名人生活的真实环境。
2、开发手段及方式将景观大道、邓小平故居、佛手山风景区、协兴老街以及渠江杨森花园水上游乐区共同开发,形成不同的产品体系。
陈诚故居文化布展初案创意设计2013年8月7日1|丽水·青田·两岸情——陈诚故居“三民”主题文化布展初案【主题诠释】一、整体区块主题:丽水——即指地名,更取美丽、秀丽瓯江水之意;青田——亦指地名,据“《永嘉郡记》青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
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
”之意;两岸情——尊重历史,怀古鉴今。
增进两岸交流,绵延两岸情谊。
“丽水·青田·两岸情”的核心字眼是“水”、“田”、“情”。
丽水瓯江水是青田人的母亲河;田即土地,地势坤厚德载物,青田地灵人杰;风情、人情、亲情,同族同胞,大陆台湾两岸情浓意深。
“丽水·青田·两岸情”是整个区块(含高市民国村、民国风情街、石门洞、陈诚故居)的建设发展主题,内蕴历史、自然、民俗风情等诸多含义,也是形象塑造、旅游宣传的主题。
【入口处树立石碑,上刻“丽水·青田·两岸情”,点明主题,便于游客留影纪念。
】二、陈诚故居主题2|围绕“民国、民人(亦指名人)、民俗”的“三民”主题对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市井百姓、全国及青田和高市的风土人情等进行展示、宣传。
正面、积极的增强各方人士对青田、对高市村、对本地名人的了解,特别是增进两岸交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激发中华民族同胞们为中国梦而共同拼搏,奋发图强。
【创意灵感】一、“三民”主题,注重情感体验感受。
主题扣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结合陈诚故居项目是“打造高士村为民国风情村的核心工程,是青田县石门洞风景名胜区规划升级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开展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旅游资源”的定位。
确定为“三民”主题,即文化布展的内容主要围绕“民国、民人(亦指名人)、民俗”进行筛选。
二、整体布局:四大板块、一点一线整体上以陈诚故居为核心,围绕陈诚的故里、故居、故人,紧扣“(丽)水、(青)田、(两岸)情”,与高市民国村、民国风情一条街、石门洞景区等形成大区块、全方位、多体验的“民国风情旅游度假区”。
历史名人故居文旅案例1. 孙中山故居: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故居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
这座故居是孙中山先生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居住最久的地方,也是他制定革命计划和组织活动的地方。
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一处历史名人故居文旅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2. 莎士比亚故居: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故居位于英国斯特拉特福德镇。
这座故居是莎士比亚在16世纪末期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
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一处著名的文化遗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
3. 爱迪生故居:托马斯·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和商人,他的故居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威斯特奇斯特。
这座故居是爱迪生在19世纪末期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他在这里发明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电灯等。
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科技文化景点,展示了爱迪生的生平和发明成就。
4. 梵高故居:文森特·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的故居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奥尔勒。
这座故居是梵高在19世纪末期居住和创作的地方,他在这里完成了许多著名的艺术作品。
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艺术文化遗址,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游客。
5. 拉斯卡尔故居:布莱兹·帕斯卡尔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的故居位于法国克莱蒙费朗。
这座故居是帕斯卡尔在17世纪居住和研究的地方,他在这里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
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一处学术研究中心,吸引着众多学者和学生。
6. 爱因斯坦故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瑞士物理学家,他的故居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这座故居是爱因斯坦在20世纪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他在这里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学研究。
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科学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科学爱好者和游客。
7. 马克思故居:卡尔·马克思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故居位于英国伦敦。
云南名人故居巡礼走进历史的长廊云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名人故居,见证了云南地区的发展和变迁。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名人故居,感受历史的魅力。
1. 杨守敬故居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杨守敬故居是一个典型的明清建筑,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杨守敬的故居。
这座故居建于明代,虽经历了多次修缮,但仍保留着当时的原貌。
进入故居,我们可以看到中庭四周围绕着厅堂和房间,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充满了古典的气息。
2. 范文瀚故居位于大理古城内的范文瀚故居是中国民主党派创始人之一范文瀚的故居,也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
故居占地广阔,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充满了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走进故居,我们可以看到范文瀚的工作室、起居室、花园等,这些空间展示了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巴蜀大宅位于丽江古城的巴蜀大宅是清代川滇边境巴蜀派的代表性建筑。
它是由川滇边境的著名商人陈修园所建,带有浓厚的巴蜀文化特色。
巴蜀大宅分为内外两个院落,内院是家庭住宅,外院是商业区域。
整个建筑以红砖木结构为主,气势宏伟,保存完好。
4. 丘逢甲故居位于云南省文山市的丘逢甲故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丘逢甲的故居。
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包括府邸、庙宇和花园等。
故居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展示了丘逢甲家族的身份和地位。
5. 沈从文故居位于临沧市的沈从文故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故居。
这座故居由多个院落组成,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故居内保存了许多沈从文的文物和手稿,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作家的生活和创作过程。
通过巡礼这些名人故居,我们可以感受到云南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了解名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窗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这些故居,感受历史的长廊,领略云南独特的魅力。
(总字数:590字)。
名人故居活化利用策略研究——以无锡钱锺书故居为例
蒋心怡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年(卷),期】2024(8)2
【摘要】名人故居是本地域的宝贵资源和突出优势,对于传承和培育民族文化、构建城市文化品牌有着重要影响。
无锡名人故居星罗棋布,活化利用情况却参差不齐。
文章以名人故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无锡不同类型的名人
故居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以钱锺书故居为例,围绕展陈提升、空间优化、
功能叠加、文旅融合等方面对其活化利用现状进行阐述,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名人文化内涵的研究阐释,推动“文物+”多元融合等策略与建议,从而盘活
遗产资源,以合理利用反哺保护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总页数】5页(P129-133)
【作者】蒋心怡
【作者单位】无锡市文物保护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4
【相关文献】
1.浅析无锡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钱钟书故居为例
2.名人故居文
化资源活化利用情况调研——以山东省临沂市羲之故居探索实践为例3.场域理论
下名人故居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苏廷玉故居为例4.论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方法——以杭州余杭章太炎故居纪念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人故居展陈方案1. 引言名人故居展陈是一种常见的博物馆陈列形式,通过展示名人在历史上的居住环境、个人物品、文物文献等内容,向观众展示名人的生活和成就。
本文档将介绍名人故居展陈的方案,包括展陈主题、展陈布局、展示内容等。
2. 展陈主题在确定展陈主题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名人的生平和成就:展示名人在历史、文化、科学等领域的贡献和成就,向观众介绍名人的传奇一生。
•名人的家庭和私人生活:展示名人家庭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的事迹,向观众展示名人的私人一面。
•名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展示名人的创作环境、创作工具、创作过程等,向观众展示名人的创作历程和作品。
根据展陈主题,可以选择适合的名人故居进行展陈,如文学家故居、艺术家故居、科学家故居等。
3. 展陈布局展陈布局是展示名人故居的空间规划和陈列方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要素:3.1. 空间规划名人故居展陈的空间规划应该符合观众流线和展陈内容的逻辑顺序。
可以将故居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客厅:展示名人接待客人、举办活动的场所。
•卧室:展示名人的居住环境、个人物品等。
•书房或工作室:展示名人的创作环境、工作台、创作工具等。
•家庭区:展示名人和家人的生活环境、家庭照片等。
•展览区:展示名人的成就、作品等。
3.2. 陈列方式根据展陈内容和空间规划,可以选择合适的陈列方式,如:•家具陈列:根据故居原有的家具和摆设,将故居恢复到名人居住时的样子,以原汁原味地展示名人的居住环境。
•主题陈列:根据展陈主题,将名人故居划分为不同的展区,每个展区展示不同的内容,如生平事迹展区、成就展区、创作过程展区等。
•互动陈列:为观众提供参与互动的机会,例如触摸名人的家具、体验名人的创作过程等,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4. 展示内容在名人故居展陈中,展示内容是最核心的部分。
可以根据名人的生平、成就、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展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文物展示:展示与名人相关的文物,如家具、器物、服饰等。
历史名人故居文旅案例历史名人故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代表着历史的一部分,还是了解历史名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
将历史名人故居开发为文旅项目,可以让游客通过参观和体验,更好地了解历史名人,感受历史的魅力。
以下是10个以历史名人故居为主题的文旅案例:1.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特里尔市的马克思故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该故居被改建成了博物馆,展示了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吸引着众多马克思主义者和学者前来参观。
2. 莎士比亚故居:位于英国斯特拉特福镇的莎士比亚故居是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和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了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和生平,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
3. 爱因斯坦故居:位于瑞士伯尔尼的爱因斯坦故居是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生平,吸引着众多科学爱好者和学者。
4. 罗斯福故居:位于美国纽约州海岸的罗斯福故居是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了罗斯福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成就,吸引着众多政治爱好者和历史学家。
5. 孙中山故居:位于中国广东中山市的孙中山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政治家孙中山的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纪念馆,展示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贡献,吸引着众多爱国主义者和历史爱好者。
6. 海明威故居:位于古巴哈瓦那的海明威故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了海明威的文学成就和生活轨迹,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和游客。
7. 梵高故居: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故居是荷兰画家梵高的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了梵高的艺术成就和生平,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游客。
8. 罗曼罗兰故居:位于法国巴黎的罗曼罗兰故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文化中心,展示了罗曼罗兰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学者。
9. 达芬奇故居: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达芬奇故居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的居住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了达芬奇的绘画和科学成就,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学者。
名人故居改造案例
那我给你讲一个北京宋庆龄故居的改造案例吧。
以前宋庆龄住的那地方啊,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当然啦,在当时也是很不错的住所啦。
后来要把它改造成故居,那可得费一番心思呢。
首先啊,他们就想,这故居得保留原来的那种老北京的韵味儿。
所以那些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基本都没咋动,像那些老的房梁啊、屋檐啊,都给它保留着。
但是呢,光保留也不行啊,毕竟是要展示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和她的贡献的。
于是呢,就开始在屋子里布置各种各样的展览品。
把宋庆龄以前用过的书桌啊、椅子啊,都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原来的位置。
就像那书桌,上面可能还放着她用过的钢笔,就好像她刚刚还坐在那儿写东西一样。
这感觉就特别奇妙,你一进去,就像穿越回了她生活的那个时代。
还有院子里呢,那些花花草草也都精心打理了。
以前宋庆龄就很喜欢这些花花草草,现在把院子弄得更漂亮了。
有她最爱的兰花啊之类的,在院子里一摆,那氛围一下子就有了。
再说说介绍的部分吧。
以前的介绍可能就很枯燥,就是那种干巴巴的文字,贴在墙上。
现在可不一样啦,有那种语音导览,你走到哪儿,就给你讲这儿的故事。
而且墙上的介绍也变得很有趣,就像在给你讲故事一样,什么宋庆龄在这儿接待过谁啊,在那个屋子里发生过什么重要的事情啊,都讲得绘声绘色的。
这个宋庆龄故居改造啊,既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原汁原味,又很好地展示了宋庆龄的伟大一生,让我们这些游客能更好地去了解她,感觉特别棒。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晏阳初旧居(晏阳初纪念馆)布展方案一、基本概况晏阳初定州旧居位于定州市城东大街路南,现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式民宅,建筑形式为布瓦硬山式,占地面积为564平方米。
1926年晏阳初先生在定县设立“中华平民教育总会办事处”,全家迁至定县住在此院,至1937年迁离。
晏阳初定州旧居于清末民初建成,原建筑为前后二进四合院式民居,由东、西、南院及北跨院四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两千七百平方米。
经多年自然侵蚀,仅存西院南、北房各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定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晏阳初先生,将旧居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零零一年二月,晏阳初旧居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零零六年六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零零九年,国家文物局对旧居南房和东西厢房进行落架修复。
对主体建筑的地面、墙体、梁架等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恢复了经后人更改的与历史原貌不符、以及与传统民居不协调的部分。
此次维修工程包括拆除旧居后建砖构部分,保留旧居原有木构架,将有效保护这一珍贵历史遗迹。
二、晏阳初纪念馆规划构想(一)规划总体定位晏阳初定州旧居为整纪念馆之核心,是该纪念馆的灵魂,规划为兼旧居活化、经典旅游、展示教育、文物典藏、学术研究、设施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名人旧居纪念馆”。
(二)纪念馆空间布局全馆共分为五大区块,分别是南房、东西厢房、北房、庭院以及门洞街门、宅前广场开放空间。
1. 东厢房室的家具、装饰、用品、书籍等都保持旧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晏阳初博士生平。
其中设有展柜,置放与其年份相呼应的物品。
(可设置多媒体触控板再现当年情景)2.南房厅堂大厅现设为序厅。
厅安放着晏阳初半身塑像,南房(主展馆)室,门中央中间嵌入“晏阳初博士创办平教会的宗旨和理念”展板。
其余展示面由东到西用照片与文字结合,讲述其在定县的史迹、对世界农村的贡献以及到80年代晏阳初博士重回故居时的情景。
3.西厢房西厢房要主用作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保持原有文化交流功能,加强宣传文化定州设施,作为集合空间,并设触控板多媒体用于播放关于晏阳初各个时期的影像资料及现代文化定州新成果。
陈诚故居文化布展初案创意设计2013年8月7日1|丽水·青田·两岸情——陈诚故居“三民”主题文化布展初案【主题诠释】一、整体区块主题:丽水——即指地名,更取美丽、秀丽瓯江水之意;青田——亦指地名,据“《永嘉郡记》青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
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
”之意;两岸情——尊重历史,怀古鉴今。
增进两岸交流,绵延两岸情谊。
“丽水·青田·两岸情”的核心字眼是“水”、“田”、“情”。
丽水瓯江水是青田人的母亲河;田即土地,地势坤厚德载物,青田地灵人杰;风情、人情、亲情,同族同胞,大陆台湾两岸情浓意深。
“丽水·青田·两岸情”是整个区块(含高市民国村、民国风情街、石门洞、陈诚故居)的建设发展主题,内蕴历史、自然、民俗风情等诸多含义,也是形象塑造、旅游宣传的主题。
【入口处树立石碑,上刻“丽水·青田·两岸情”,点明主题,便于游客留影纪念。
】二、陈诚故居主题2|围绕“民国、民人(亦指名人)、民俗”的“三民”主题对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和市井百姓、全国及青田和高市的风土人情等进行展示、宣传。
正面、积极的增强各方人士对青田、对高市村、对本地名人的了解,特别是增进两岸交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激发中华民族同胞们为中国梦而共同拼搏,奋发图强。
【创意灵感】一、“三民”主题,注重情感体验感受。
主题扣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结合陈诚故居项目是“打造高士村为民国风情村的核心工程,是青田县石门洞风景名胜区规划升级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开展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旅游资源”的定位。
确定为“三民”主题,即文化布展的内容主要围绕“民国、民人(亦指名人)、民俗”进行筛选。
二、整体布局:四大板块、一点一线整体上以陈诚故居为核心,围绕陈诚的故里、故居、故人,紧扣“(丽)水、(青)田、(两岸)情”,与高市民国村、民国风情一条街、石门洞景区等形成大区块、全方位、多体验的“民国风情旅游度假区”。
3|四大版块:疏香书屋——民国馆,对民国期间文化、教育、科技、农业等进行展示。
颍川旧家——民人(名人)馆,陈诚生平介绍(已完成,根据需要部分修缮整理和细微调整)。
二楼东西两侧各作为青田和高市村的史志展区和青田节日生活习俗展区。
京兆人家——民俗馆,展示民国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民俗等使其成为“民俗博物馆”。
西北小楼——展示区,周期性进行主题性展览展示活动,如:台湾风情展、青田石刻展、书法摄影展等。
兼顾经营纪念品、工艺品等。
一点一线:“一点”指入口处的外部增加石碑字刻(在已立的石块上镌刻:丽水.青田.两岸情)和两侧墙面的文化内容;入口内部靠水池边半圆处树立5根文化柱,每根文化柱分别铭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镂刻石纹,庄重大气,也与刘基国师、著名侨乡呼应。
“一线”指沿围墙小径及绿化带设立名人塑像走廊。
入口左侧线为民国名人塑像走廊,右侧线为青田名人塑像走廊。
(有政治争议的均排除不立)4|三、旅游营销指导文化布展,两条游线串联“三民”主题外围游线:以陈诚故居为核心,纳入与陈诚有关的两处高市乡内(陈诚公馆和老三层楼)、两处高市乡外(陈式文墓和静者居)的共四处遗存建筑景点一并设计游线。
(四处景点还需实地考证后最终确定)陈诚公馆:坐落于高市乡中心学校内,坐西北朝东南。
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3),由本邑贡生陈一鹏创办,陈一鹏系陈诚的五叔公。
陈诚出身书香门第,宣统三年(1911)陈诚十岁毕业于高市小学。
高市乡中心学校教学楼(又名“老三层楼”):坐落于高市乡中心小学内,教学楼由陈诚出资建造,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陈式文墓:位于高市乡黄山村凉亭基岗山,坐西朝东,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1981年重修。
陈式文是陈诚之父,清秀才。
陈诚挚友严立三(严重)为陈希文撰写墓联,属名人墓。
静者居:坐落于鹤城镇新寺巷20号,坐东朝西,1942年陈诚回青田为原配夫人吴舜莲及母亲居住出资800银元所建。
民国时期小洋房建筑风格,小巧精致。
静者居位于青田县鹤城镇老城区新寺巷,是青田县鹤城的中心地带,人文资源丰富。
【可作为“陈诚故居”设在青田县城里的联票游览宣传点和售票点。
】5|园内游线:两种游线设计:一是由左到右“∞”字形,一是由左到右“O”字形,游览路线为:民国馆——民人馆——民俗馆——展示区。
见下图两色线路标示。
陈诚故居从运营营销的角度分析,应以外围游线促进内部游线人气,同时与民国风情高市村、民国风情街、滑雪场形成互动促进作用,在文化布展的内容、风格、方式方法上充分展示民国、民人、民俗。
6|【文化布展概念性效果图】一、整体平面图:疏香书屋,民国馆;颍川旧家,民人馆;京兆人家,民俗馆;西北小楼——展示区);名人雕塑走廊;文化柱;入口处的陈诚像及石刻。
7|二、入口处1、入口外部石碑铭刻:丽水.青田.两岸情(石碑已立未刻字)8|2、入口外部两侧:南侧请知名人士以文言散文撰写陈诚故居和高市村及石门洞修缮事宜,碑刻题记以作纪念。
北侧墙体:陈诚像,两侧楹联:抗战名将爱国典范9|三、入口内部:屹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五根文化柱。
四、名人塑像走廊1、民国名人塑像及简介:孙中山、李大钊、闻一多、严复、于右任、蔡元培、王国维、黄炎培、鲁迅、胡适、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林语堂、朱自清2、青田名人塑像及简介:汤思退、陈言、蒋继周、刘基、韩锡胙、章乃器、陈琪、陈诚、陈慕华、张弦、力扬、王贞治、周成建、杜纪川等。
10|五、疏香书屋——民国馆(展示方式:图文展示;影像展示;实物展示;模型展示。
)1、科学技术发展:(1)科技社团的出现……(2)著名的科学家及成就…………11|2、文化发展(1)文学:代表人物作品及特点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叶绍钧〈倪焕之〉(鲁迅旧照、书籍实物展)(著名剧照展)12|(2)戏剧:话剧:曹禺的《雷雨》《日出》反映当时社会黑暗;田汉《名优之死》、《丽人行》。
历史剧:郭沫若《屈原》有显著的政治作用。
(3)电影:蔡楚生《渔光曲》我国首次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优秀演员:阮玲玉、赵丹、白杨等;优秀影片:《十字街头》《风云儿女》《桃李劫》等。
13|(4)绘画徐悲鸿《九方皋》《愚公移山》《奔马》融汇中西画法;张大千以拨墨技法著称;黄宾虹以山水画和研究画论画史闻名;齐白石擅长花鸟虫鱼写意画;丰子恺漫画家。
(5)音乐:田汉词、聂耳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和聂耳曲的《毕业歌》和《开路先锋》。
(绘画展)(音乐展)14|3、教育发展……4、工商业发展……5、农业发展……6、金融改革……7、财政整顿……(工商业发展史)(农业发展史)15|六、颍川旧家——民人(名人)馆(展示方式:图文展示;影像展示;实物展示;模型展示。
)1、陈诚生平展示已经完成。
(1)铺设园区广播音响设施,滚动播放“青田鼓词”音乐,烘托园区气氛。
(2)“青田鼓词”的影像播放(地点待定)。
青田鼓词为流行青田境内的一个曲艺品种,由隋唐时代“变文”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已见流传,青田俗称“唱词”,用青田鼓词本地方言演唱,演唱者大多为盲人。
鼓词一人表演,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结合.词句以七言为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道具简单,节奏整齐,板式变化丰富。
青田鼓词可分为“平词”、“大词”两种。
2、青田灯塑展:(图文加模型展示)放置园区空地处、水池上,点缀美化加人文介绍。
(1)舞鱼灯……16|(2)采茶灯……(3)百鸟灯……(4)板凳龙……(5)马灯舞……(6)龙凤灯……(7)划龙舟……17|3、二楼西侧:青田节日生活习俗展(1)春节……(2)除夕……(3)元宵……(4)清明节……(5)端午节:……(6)七月半是鬼节……(7)八月十五中秋节……(8)冬节……18|4、二楼东侧:青田、高市村史志展。
七、京兆人家——民俗馆(展示方式:图文展示;影像展示;实物展示;模型展示。
)(一)以衣、食、住、行为主线介绍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1、衣——马褂、长衫、旗袍、中山装、西装……2、食——西菜进入,与中式菜肴融合后形成不同的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3、住——以上海石库门里弄为民国建筑代表的产生……4、行——电车和汽车的产生……(二)以展示民国爱情观为主线民国期间是中国传统婚姻观与西方婚姻观交汇揉杂、共同存在的一段时间。
即不同于传统也区别于西方。
1、杨绛与钱钟书……2、林徽因与梁思成……3、徐志摩与陆小曼……4、沈从文与张兆和……19|5、梅兰芳与孟小冬……6、蒋介石与宋美龄……7、陈诚与谭祥……8、张灵甫将军与王玉龄……八、西北小楼——展示区1、本地和台湾的小商品、工艺品、美术品、农产品展示销售。
2、可举办两岸摄影、婚庆文化、地方戏、美食小吃、服装饰品等交流活动。
2013年8月5日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