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93 MB
- 文档页数:30
D0l:10.16767/ki.10-1213/tu.2020.06.178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里坊改造路径评析荆娇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妥善处理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对许多城市来说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文在对民园西里历史街区改造实例的分析中,从注重保护、景观提升、街区定位、经营理念、注入活力等五个方面探讨民园西里历史街区的改造路径,为振兴历史街区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民园西里;历史街区;与时俱进;“新社区”1引言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天津最著名的历史街区之一,原属天津英租界地区,20世纪初作为外国侨民和中国上层社会的居住地开发兴建.上世纪30年代基本形成。
由于其超前的规划理念,形态风格各异的住宅形式,舒适宜人的街道空间以及聚集众多中国近代名人在此居住而闻名于世。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天津最具近代外来居住文化特色的街区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五大道街区的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体现了当时的国际规划思潮。
始建之初,该街区并没有系统规划,道路系统也基本延伸了英租界区的网格体系。
上世纪10年代,英国本土正式实施《城市规划法》。
在其影响下,天津的英租界地区也于20年代正式颁布《推广租界分区条例》,用于指导租界区城市建设。
五大道正是在开始实施规划管理控制的背景下产生。
虽然五大道街区是在上世纪30年代形成,住宅也多由业主自主建造,但由于有了系统的规划要求和标准,如道路宽度、便道设置、院墙建造、建筑退线、具体样式等细致的规定,五大道街区逐渐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完善,住宅建筑形式丰富的近代高品质居住区,并吸引了众多当时中国上流社会人物来此置业居住。
五大道的住宅建设与其他租界不太相同,是业主在遵守规划条例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喜好、需求自主建造的,因此形成了西方古典风格、中西合璧风格以及早期现代风格等多样化的住宅形式面对这样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保护好它的历史价值,更需要思考如何让老街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活需要.2民园西里街区背景五大道中的民园西里作为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中第一处文化创意街区对公众开放,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一次非常有意义尝试。
天津18大怪,怪得能把嘴笑歪(全网难得此文带有解读)今天,带你走进“北京后花园:天津市”,一睹“天津18大怪!”的精彩内容!可以这么说,全网谈及天津18怪的文章很多,但带有解读的,全网寥寥无几。
因为深厚、幽默、风趣而又带有几分诡异的天津地域文化给注解带来很大难度,造成全网谈天津18怪的文章只有条文没有解读。
所以,朋友们一定要珍惜此文给予的机缘。
文章分三部分,有点长,请耐心看完。
一,天津18大怪解读第1怪:早晨不离一道菜天津人每早必食的不是煎饼果子,而是嘎巴菜。
嘎巴菜是汤也是菜,由绿豆小米磨浆,然后煎成薄饼,晾干后切成柳叶小条状,浸卤里,再一起盛碗里,淋上芝麻酱、腐乳汁、辣油、辣糊、卤香干片和香菜,便可食用。
嘎巴菜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起于山东,后传入天津,经天津人改进演化成今日的模样。
嘎巴菜颜色五彩缤纷,有多种味混一起的扑鼻香气,吃起来香嫩有咬劲,而且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是天津人百吃不厌的早点之一。
第2怪:婚宴酒席下午摆天津“中午吃面,下午办婚礼摆宴席”的习俗,是明朝江浙船工水兵等移民带过来的。
天津市区,是北方城市里最有南方渊源的城市。
最初的天津,是随明朝国都从南京搬到北京而建的。
天津有太多的南方行为:说方位,不说东西南北,说左右。
修街筑道,也南方城市一样沿河而建,也不是横平竖直。
信仰的妈祖娘娘,也是由南方传入而非北方的。
天津有了这段“南方”历史情结,造就天津市区婚宴时间与周边省不一样了,下午摆婚宴也就有几百年延续的历史喽。
第3怪:煎饼果子按套卖煎饼馃子,天津著名小吃。
(馃子即油条)由绿豆面薄饼、鸡蛋、油条或薄脆的“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腐乳、辣椒酱佐料,口感咸香。
还可以自带鸡蛋。
如今煎饼馃子原料已不限于绿豆,黄豆、黑豆面也能加工制作。
但天津人依旧坚持“绿豆面、加油条、面酱、葱花”的正宗传统吃法。
煎饼果子由煎饼、鸡蛋、油条、面酱、葱花等多种食材组合而成的食品,如果煎饼果子的计量单位用“个”来计数的话,少去哪样食材也能叫一个。
天津“五大道”风情作者:伍振来源:《侨园》2012年第08期风一样的往事“天津”,原意天子的渡口,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京师的门户,天津自永乐二年设卫筑城以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末,津门大沽口炮台上的热血男儿用鲜血染红了战袍,一次次将这片土地的魂魄浸染得倔强刚硬。
当我们民族的苦难需要座城市去担待时,历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津。
当然,天津的抵抗最终以失败告终,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成为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九国列强设立了租界。
在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论调:天津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百年耻辱史。
不过此话似乎应该还有一种更为客观的说法:天津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百年抗争史。
每当站在些洋房前,每当漫步在欧式别墅区的街道上,心中总萌发出一种异样的感觉。
尽管眼前的景致很美,但英法联军的大炮、八国联军的铁蹄在我脑海里却永沅挥之不去。
名人故居的低调五大道路两旁有浓郁异国情调的小洋楼,重新粉刷的墙壁门窗,掩不住岁月的风霜,而让人着迷的正是那现代时光背后隐约的沧桑。
翠绿招展的是叫不上名字的高大树木。
低调、静谧、安详,五大道里的名人故居给我这样的感觉,虽然地处市中心,但与商业区的喧杂相比更显得安静。
五大道并不是一个历史称呼。
这个地处原英租界的住宅区,从无“五大道”之称。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城管部门为了对这片集中的西方住宅建筑便于称呼,才称之为五大道。
今日之五大道,其概念已非局限于几条马路,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区域,它涵盖了著名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以及与之相间的昆明路、云南路、桂林路、长沙道等18条道路。
由于天津曾是九国租界,旧租界内的建筑遗存涵盖了多种流派,著名的五大道内的建筑从哥特式到巴洛克式,从罗曼式到拜占庭式,中世纪的南欧风格,19世纪的折中主义风格……汇集了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多达230多幢,以至于被称作“世界建筑博览会”。
五大道各式建筑都有,一栋栋安静的排列着,神秘且静谧。
最全面和专业的介绍:图说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形成2013年5月,以近代建筑群而闻名的天津五大道地区,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使得这个天津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2016年9月,五大道地区又入选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近代建筑保护区,名声蜚声海内外。
每到节假日,五大道地区游客如织熙熙攘攘,完全不同于往日的静谧。
人们在欣赏建筑和听故事的同时,经常会问:五大道是一条道路的名字还是五条道路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详细阐述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形成。
图 1:建于1937年的李氏兄妹旧居(李勉之、李进之、李允之、李慎之),位于今睦南道与桂林路交口。
一、英租界推广界今天的南京路,是天津市中心一条东西主干道,几乎天天堵车。
但在50年前,这条马路原本是一条河(见图2),是1860年由清军统帅僧格林沁为军事防御而开挖的人工湖。
挖出来的泥土堆砌到河岸内侧形成濠墙,因此这条人工河就被称为“墙子河”,并在要道处建有“营门”。
濠墙和营门在岁月的磨痕中已经逐渐消失,只留下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这些“虚幻”的地名。
1970年的“7047工程”,也将墙子河的南段改造为世界上最浅的地铁,而墙子河的西段遗存正是今天的南开区青年河。
图2:原墙子河小白楼段。
拍摄者站在今天南京路与曲阜道交口,向东拍摄。
最早的英租界形成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当时划定最早的英租界只是海河边到大沽路这段狭长的地带(图 3 黄色部分)。
1897年3月英租界向西南扩展到墙子河北岸,称为“扩展界”(British Municipal Extension)(图3 绿色部分),1902年紧邻英租界的美租界并入英租界,称为“南扩展界”(Southern Extension)(图3 红色部分)。
图3:英租界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划定租界的年代)(傅磊绘制)1900年庚子之乱后,英国人越过墙子河将租界向南扩展,将墙子河以南的大片地区划为英租界范围,称为“墙外推广界”,简称推广界(EME, Extra Mural Extension),使得英租界的总面积扩大一倍达到6100余亩。
75撰文/董溪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行道树树种配置、养护是有特定需求的,在规划研究中有必要单独予以考虑。
文章对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和行道树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其未来发展和更新展开了一些思考。
天津“五大道”的历史文化风貌天津人常说的“五大道”,是对中心城区内以由南向北并列着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等五条东西向道路与附近的成都道及其他多条南北向道路合围形成街区的统称。
2011年,天津市规划局确定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中保留最完整、核心保护范围最大、历史风貌建筑最多的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保留着天津乃至全中国最完整的洋楼建筑群,被公认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历史上,这里是英租界所建的新区,基本按照英国当时盛行的“花园城市”规划理论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区规模适中,配备学校、教堂、花园、体育场等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五条道路与南北向的多条道路纵横交错,路网略带弯曲、街道界面完整、空间连续并富有变化,形成了“小街廓、密路网”的街区格局,区内建筑风格多元、建造精良,大部分还自带院落和各式围墙,建筑的私密性也营造出幽深雅静的街区风格。
因此,街区特色既保留了近代西洋建筑群的整体风貌,又体现出“花园城市”先进规划理念。
天津“五大道”的行道树现状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种。
能够担当行道树的树种,需要具备很多园区类树种所不具备的属漫步“五大道” 漫谈行道树76性与技能,在存活的基础之上,其作用价值还体现在美化环境、遮阴蔽日、减轻噪音、补氧净气、调节局部气候等诸多方面。
考量树种是否能够胜任行道树,一般会综合考虑其耐寒性、寿命、生长速度、观花、彩叶、树形、抗逆性、抗风能力等要素,还有遮阴效果、繁殖方式及表现一致性、分支点、是否有飞絮及是否对人体有害等多重因素,设计、采购时还要根据市场存量和售价等情况确保购得的苗木有足够的品质保证。
我国南北差异大,气候原因会导致选择受限,“适地适树”是行道树选择的根本原则。
天津五大道建筑结构调研利用周末的时间,我们小组去了天津五大道,对那里的砌体结构房屋做了调研。
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
这里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常德、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共有道路22条,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历史上这里曾是英租界的“墙外推广界”,地势低洼,后被填平,各国建筑师纷纷在此建造房屋。
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
这些风貌建筑从建筑形式上丰富多彩,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
这里的建筑大多都建于明国时期,好多都为砌体结构。
五大道的建筑类型大致可分为:一.仿英式建筑该类建筑仿照英国民居风格建筑,为砖木结构的楼房,主要特点是:1.具有陡峭的侧三角形屋顶,屋顶几乎无装饰。
2.木板大门,斜网格窗户。
五大道的英式建筑共有八十多所,是数量较多的一类。
二.西班牙式建筑西班牙建筑通常以远高近低的层级方式排布,高低错落,符合人的空间尺度感。
外立面设计着重突出整体层次感和空间表情,通过空间层次的转变,打破传统立面的单一和呆板,其节奏、比例、尺度符合数学美。
西班牙建筑采用的建筑材料一般都会给人斑驳的、手工的、比较旧的感觉,但却非常有视觉感和生态感,像陶瓦、泥土烧制环保吸水等都可以保持室内温度。
无论是在地形处理还是铁艺、门窗及外墙五大道平面施工工艺方面,西班牙建筑能体现出手工打造的典型特征。
三.德式建筑德式建筑的建筑平面布置不整齐,没有内院,体型自由。
底层采用砖石,楼层采用木架构,构建外露,安排得疏密有致,装饰效果很强。
屋顶特别陡峭,里面有阁楼,开着老虎窗。
以棕红、褚石为主的墙体配以白色相间的线条,构成方格立面,色彩鲜艳。
四.意大利建筑意式建筑又称巴洛克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因为意大利的地中海气候使得该地夏季干燥少雨,阳光照射强烈,而百叶窗可以在不影响室内通风的前提下遮蔽太阳光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历史地段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方法【摘要】本文分析了历史地段在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列举了乌镇、大同和丽江三个案例,参考这三个地方在文物建筑保护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然后分析了天津市五大道现存的安全隐患,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式。
人们在面对历史地段的时候,应该在保护和改造之间找到一条折中的道路,使这段历史充满活力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改造规划;安全王世仁先生把文物建筑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建筑遗迹,如希腊神庙、陵墓等;第二类为现在保存比较完整,但已失去当初功能,如万里长城、宫殿等;第三类为仍按原有功能延续使用的纪念性建筑,如大量的庙宇建筑;第四类是从未中断使用,但经常有改动的民间建筑,如住宅、店铺,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历史地段的主要物质构成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地段除了具有历史文物建筑所具有的审美文化价值外,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具有世俗的功利性、实用性。
城市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也在不断的提高,历史地段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其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地段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自然环境对历史地段的破坏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建筑的风化、山体滑坡、酸雨侵蚀、日晒虫蛀等。
如果不能及时投入资金、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加以修缮、修补,文物的自然性破坏就会日趋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物质生活要求的日益提高,历史地段不适应现在生活要求的问题也渐渐凸显。
比如有些历史地段的历史建筑没有暖气、自来水等;有些历史地段,因其街巷狭窄,游人过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踩踏事故;还有很多历史地段,因其自身有消防缺陷,加之地方上的管理疏忽,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
据媒体报道,著名的平遥古城和杭州清河坊在已经受到严格保护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而大量尚未得到有力保护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的消防形势更加严峻。
如改造前的南京南捕厅历史街区于2002年发生的重大火灾,由于消防车难以抵达,抵达后在附近又找不到消火栓,导致火势蔓延,损失惨重。
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研究以天津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成为了提升地区竞争力、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理论与实践。
天津市,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兼具现代都市的魅力,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典型案例。
本文首先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构成要素、塑造过程及影响因素等,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天津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现状,包括天津市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定位、旅游推广策略等方面。
通过深入剖析天津市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为天津市乃至其他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游客对天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和评价,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为天津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对天津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研究,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理论体系,并为天津市乃至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理论基础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
这些理论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理论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理学关注空间、地方性和区域发展,通过研究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揭示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空间结构。
这些地理特征和空间结构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具有关键作用。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者的心理感知、认知和情感反应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选择。
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动机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塑造符合旅游者心理预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天津五大道作者: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来源:《中国房地产·综合版》2015年第01期先农商旅区坐落在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最为集中的五大道地区,位于民园体育场以北,由洛阳道、河北路、湖南路和重庆道厚泽里围合而成。
作为五大道保护利用试验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先农商旅区分为一期和二期,总规划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已于2013年10月对公众开放,二期项目预计于2015年对公众开放。
街区面积虽然不大,但建筑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内建筑大多自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建成。
受当时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街区形成了折衷主义西式洋房、英式联排住宅、英式独栋别墅、Art Deco中式别墅及现代风格建筑等多种建筑风格。
先农商旅区既从属于五大道众多的历史风貌建筑群落,同时又凸显了其自身有别于其他历史风貌建筑的更为丰富的建筑风格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经过先进的保护性整理利用而赋予的新的生命活力使其成为了五大道地区新的地标。
历史的那段过往先农商旅区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区域内建筑多为名门望族或大企业投资建造,其中,先农商旅区一期项目由原先农大院和孟氏旧居构成。
先农大院始建于1925年,由先农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英国人雷德设计,因该址多为先农公司职员居住,故取名为先农大院,整个大院为里弄式,外为联排式。
先农作为天津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以房地产为主的公司,由当时的工部局董事狄更生以及都统衙门总文案丁家立发起创立于1901年3月22日,结束于1954年8月29日,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可谓是近代外商在天津经营房地产的一个缩影。
在先农公司的7个发起人之中,美国人胡佛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胡佛在天津赚取第一桶金之后返回美国,在中国的这段日子对他之后当选第三十一届美国总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
先农大院有一般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四幢,历经89个春秋,保存较为完好。
著名银行家谈荔孙、著名医学家吴清源都曾居住在这里。
北京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3.01•【分类】其他正文北京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案例1侯某某等诉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租赁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基本案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
北京市动物园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是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核心区的重点项目。
疏解工作过程中,原告侯某某等百余商户因与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诉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该市场商铺租赁合同并返还已缴纳的租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侯某某等与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之间签订的商铺租赁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合法有效。
因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不具备办理市场内摊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条件,致使原告侯某某等无法按照合同约定以自己的名义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持证经营,原告侯某某等要求解除合同,应予支持。
法院最终判决解除合同,由被告返还原告侯某某等未实际使用租赁商铺期间的租金费用。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因无可供执行财产导致部分商户无法受偿,部分未受偿商户不愿主动腾退租赁商铺。
为依法维护商户合法权益,保障疏解顺利进行,法院在另案中积极促成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与北京市某研究总院达成退租调解协议,要求将应返还北京市某服装商城公司的预付租金、押金、补偿款等款项直接汇入法院账户,并集中发还给租户,全部商户租金受偿完毕,未腾退商户主动配合法院腾退工作,该系列案件得以顺利办结。
典型意义动物园商圈市场产权分散、业主单位、经营商户众多,疏解工作必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
西城区人民法院在该系列案件的审执过程中坚持能动司法,着重发挥裁判的规则引领作用,通过审执联动及时掌握被执行人关联案件审理情况,及时控制被执行人在另案中取得的财产。
【关键字】报告五大道调研报告1 简介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座落在天津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
这里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常德、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六条街道,共有道路22条,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现有异国风情风格的各类历史风貌建造400余幢,享有“万国建造博览会”之誉。
这些风貌建造从建造形式上丰富多彩,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
这里的建造大多都建于民国时期,大多都为砌体结构。
2 建造风格介绍五大地道区的建造,主要体现在居住建造上,受西洋风格建造影响较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为了以英式建造为主要样式和折衷主义风格为主的建造样式和建造风格,且各个建造又富于变化、各具特色,体现出较高的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
位于原英租界内的五大道居住区是天津西洋建造最为集中的地区,向来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天津租界景观特色的菁华之地。
“五大道”的住宅建造数量众多,形式各异,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风格形式的变化也不是清晰可辨。
根据建造造型的艺术特征可以分为:英国式的半木屋架、法国式的门楣山花、德国式的石拱廊、意式的檐口和圆窗等不同建造符号所代表的多国建造文化的混合,形成为了五大道独具的地区色,也正是天津小洋楼所特有的文化百般性特征。
1.地域百般性(1) 英式建造地处英租界的黄金地段,“五大道”地区的建造在整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英国建造特征,但多数建造采用了英国庭院式布局,在材料与细部装饰中渗透出英式建造的特点.①半木料式相对来说,建于1925年的英国乡谊俱乐部及其售票厅是比较典型的英国半木料式建造。
底层用砖砌筑,二层深色的横竖木梁柱与白色的粉墙形成明显对照,窗子用金属的菱形窗棂,很有特色。
② 英国都铎式在五大道建造中,一些英式建造采用的双坡屋顶和山墙上的格饰均摹仿英格兰都铎式风格特点。
(2) 带有孟莎屋顶(Mansard roof)的法式建造位于马场道上的原工商学院教学楼是五大地道区乃至天津租界建造中法式建造的典型代表。
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中国传统老街概述 (4)2.1 老街的定义与特点 (6)2.2 中国传统老街的分布情况 (7)2.3 中国传统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 (8)三、典型案例分析 (9)3.1 北京南锣鼓巷 (11)3.1.1 历史沿革 (12)3.1.2 空间结构 (13)3.1.3 文化特色 (13)3.1.4 旅游开发与保护 (15)3.2.1 历史沿革 (17)3.2.2 空间结构 (18)3.2.3 文化特色 (19)3.2.4 旅游开发与保护 (21)3.3 成都宽窄巷子 (22)3.3.1 历史沿革 (23)3.3.2 空间结构 (25)3.3.3 文化特色 (25)3.3.4 旅游开发与保护 (26)四、中国传统老街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28)4.1 保护策略 (29)4.1.1 加强文物保护 (30)4.1.2 保护历史风貌 (31)4.1.3 维护生态环境 (32)4.2.1 优化产业结构 (35)4.2.2 传承历史文化 (36)4.2.3 提升旅游品质 (37)五、结论与展望 (38)5.1 结论总结 (39)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0)一、内容综述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是对中国古老街道的深入研究和综合评估,旨在了解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商业氛围与改造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演变过程。
本章节作为案例分析的总览,将对中国传统老街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概述其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老街在不同地域的共性特征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典型老街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贡献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老街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老街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记忆。
对中国传统老街进行案例分析,有助于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发展轨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老街面临着转型与复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