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公开课教学设计4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有利于生存的本领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从书刊、影视等媒体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二)科学知识:1.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2.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3.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2.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3.受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启发,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二、教学准备:生: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生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师:有关动植物的录像资料。
三、教学活动:(一)激趣导入1. 谈话:同学们喜欢动物吗?老师带着大家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吧!2.带领学生欣赏动物世界的录像片断。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关动物知识的精彩片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神秘动物世界的强烈欲望)(二)学习新知1.谈话:同学们很喜欢动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和植物。
学生分小组先讨论课前搜集的相关动植物的资料,然后推出代表进行交流与汇报,要求简单描述这些动植物的一些特征。
2.讲述:刚才同学们参观了各小组搜集到有关动植物的资料,那这些动植物又是如何在大自然里生存的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学习动植物是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本领。
(出示课题: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你们知道动植物是怎样捕食的?捕食本领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各种动植物怎样安家?安家本领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各种动植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从中获取了很多的相关信息。
此时,他们带着许多发现与问题来到课堂,教师在此刻要组织好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个人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智慧。
)4.学生在小组充分交流后进行全班汇报,教师作适当点评与概括。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概念;2.了解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方式;3.通过实例分析与探讨激发探究生物适应环境的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概念;2.了解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教学难点1.通过实例分析探究动物生存的本领;2.引导学生思考适应环境的必要性。
教学流程导入环节(15分钟)1.给学生放一段短小精悍的视频,引发学生探究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视频中,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为什么它们需要适应环境。
捕捉信息(25分钟)1.老师出示幻灯片,展示多个动物的实例;2.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动物,找出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3.向全班搜集学生发现的内容,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讲解。
探究探讨(50分钟)1.分组探究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其他地方,找出多种适应环境的实例(不只是动物),并上交到老师处;2.对于每一个实例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就实例进行探究讨论;3.老师对探究结果进行筛选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灵活处理(15分钟)针对学生提问,进行问题解答。
课后延伸1.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适应环境?2.带领学生观察当地的自然环境,找出在这个环境下,生物有哪些适应本领?3.对于自己找到的生物适应本领进行思考和讨论。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动物和其他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并通过探究讨论学习到适应环境的必要性。
孩子们通过找到多种适应环境的实例,全面了解了动物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的结构特点,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教材通过图片、实验等丰富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观察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2.培养学生观察生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难点: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实验材料,如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引发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呈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实例,使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通过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让学生自己发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适应环境,讨论人类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科学知识:1.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2.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3.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
2、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3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难点:分析斑马条纹混淆视觉的作用。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1、播放《变色龙》录像。
2、谈话:在刚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3、提问: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作用?4、动物们的哪些本领是有利于生存的?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
二、给动物的本领分类1、谈话:大家刚才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生存本领,我们来给它们分类。
2、集体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捕食安家保护自己4、谈话: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许多关于动物生存本领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可以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5、学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组。
6、小组互相交流并讨论。
三、交流信息,探讨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1、各小组分组汇报(形式自选),交流补充。
(1)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2)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3)各种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2、交流、补充还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3、讨论: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方案?(1)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用图、语言或简单实验、制作介绍方案。
四、巩固、延伸每组利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实施自己的新方案,做出作品或设计图进行展示。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中,第二课的内容。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构建的。
而《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紧接着第1课《寻找生物的家园》,在第1课认识生物离不开具体生活环境的基础上,重在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学生了解它们适应环境的一些生存本领,进一步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同时,也渗透了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2)知道一此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3)认识动植物有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书刊、影视等媒体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2)学生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学会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4)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2)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四、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学习难点:认识动植物有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播放《乌贼》视频。
2.师: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生:海洋,珊瑚,砂石······师:还有其他发现吗?生:我还看到了有个东西在动。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其他同学呢?生:我好像看到了乌贼,它的身体在动。
生:(兴奋)在哪?在哪?······看不清,到底在哪儿?生:指画面说具体位置。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2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4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科学《4.2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的本领。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并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生物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生存智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生物和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方式和实例,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他们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2.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生物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方式。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实例:收集相关的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和实例。
2.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鸟类适应飞行、鱼适应水中生活等。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并解释说明。
然后,各组分享自己的实例,让大家一起思考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方式。
如,分析鸟类的翅膀、羽毛、足部等适应飞行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课设计- 4-2 、有益于生计的本事过程与方法:●能从书刊、影视等门路收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案例;●能将动、植物的形态构造与它们的生计环境相联系,研究有益于生计的本事;●能对动、植物生计本事进行评论,并有所启迪与创新。
科学知识:●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详细案例;●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案例;●知道动、植物的生计本事是与其生计的环境亲密有关的。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动、植物生计本事的奇特与伟大;●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爱惜生命;●乐于进行发明创建,改良生活。
教课准备:收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事的资料。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导入、播放《变色龙》录像。
2、讲话:在方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3、发问:它有什么本事?有什么作用?4、动物们的哪些本事是有益于生计的?5、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6、讲话:今日我们就来研究有益于动物生计的本事。
二、给动物的本事分类、讲话:大家方才认识了好多动物的生计本事,我们来给它们分类。
2、集体议论。
3、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捕食安家保护自己4、讲话: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很多对于动物生计本事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能够依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5、学生自由分红捕食、安家等小组。
6、小组相互沟通并议论。
三、沟通信息,商讨有益于动物生计的本事、各小组分组报告(形式自选),沟通增补。
(1)各样动物如何捕食?捕食的本事与生计的环境有什么关系?(2)各样动物如何安家?安家的本事与生计的环境有什么关系?(3)各样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2、沟通、增补还有哪些生计的本事。
3、议论:受动物生计本事的启迪,想到哪些能够改良人类生活的新方案?(1)分组议论设计方案。
(2)用图、语言或简单实验、制作介绍方案。
四、稳固、延长每组利用课余时间试试设计、实行自己的新方案,做出作品或设计图进行展现。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
②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③认识动植物有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能够书刊、影视等媒体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②学生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③学会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④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动植物生存本的神奇与伟大。
②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③受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启发,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1、知道动植物多种多样的生存本领。
2、从动物的生存本领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教学准备课件、动植物录像。
搜集有关生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等。
课前训练同学们,你们在家里种过花吗?种过什么花?能谈谈你是怎么种的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课件出示(仙人球),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植物,认识吗?你们养过仙人球吗?长得好不好?你是怎么养的?我们知道养花一般都要经常浇水,那仙人掌为什么很长时间不浇水,甚至不浇水照样长得很好呢?2、观察仙人掌,了解仙人掌的生存本领(1)谈话:我们来观察一下仙人掌,看一看,摸一摸,再小组说一说。
(2)学生观察讨论,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
(从针状叶、蜡质皮、肉质茎、白色绒毛、庞大根系等方面说明。
)(4)揭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大约有100多万种动物和190多万种植物。
无论是生活在草原、沙漠,还是海洋、丛林,为了生存,它们练就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去领略它们神奇的生存本领。
自主学习1、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主学习提纲的要求,小组合作交流,有不明白的地方做好记号,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我们再全班讨论,好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植物的有利于生存的本领2.掌握动植物的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的表达方法3.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动植物的有利于生存的本领2.掌握动植物的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的表达方法三、教学方法及工具1.探究式教学法2.情景再现法3.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1.鱼有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2.鸟有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昆虫有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过程Step1:引入老师出示一张陡峭的山坡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山坡上行走,问他们:你们在陡峭的山坡上行走时会怎么做?学生可以回答什么?比如把身体往前倾、脚步小心、抓着岩石等等。
老师引入话题,告诉学生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动植物也有各自的应对方式。
Step2: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鱼、鸟、昆虫等),让他们研究这个动物有哪些适应本领,并根据研究结果填制一张表格。
Step3:交流分享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介绍他们的研究结果和表格,让其他小组学习他们所做的工作。
Step4:总结老师做总结,让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动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动植物的适应本领如何帮助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生存。
Step5:实践操作学生围绕着前面研究的动物适应本领,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水中模仿鱼的游泳动作、在树下飞琴鸟的飞行动作、在草丛中爬行模仿昆虫等等。
五、教学评价支持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再现法,通过调查研究和创造性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动植物的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爱护。
同时教师要注意如何适当地引导和纠正学生,使他们能以正确的方式表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2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科学《4.2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属于苏教版科学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深层次机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探究活动充满热情,因此,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2.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鸟的羽毛、鱼的鳞片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目标:1、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2、列举出骆驼适应环境的本领,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3、意识到尊重动植物适应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教学难点:骆驼耐旱原因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动手实验: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根据要求用自己小组中的材料动手做这个实验。
实验要求:(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稍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揭晓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2、仔细观察:(1)同学们刚刚展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现在再来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段视频中有哪些动物?它们都生活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中?(2)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3、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些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板书课题)。
4、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二、人士动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本领(一)观察讨论“沙漠之舟”——骆驼的本领1、谈话: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了那么多种动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漠动植物生存的本领,你知道被称为“沙漠之舟”的是什么动物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沙漠中骆驼的图片,口述:为什么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骆驼还能行走自如呢?2、请同学们按要求观察图片,结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分享后说说骆驼的生存本领,并填写表格:骆驼与环境相适应的本领3、学生探究后汇报自己小组的收获,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本领。
4、交换各小组收集到的资料。
(二)人是沙漠植物——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本领。
1、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骆驼的本领,说明大家探究的能力都很强,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请打就帮老师解决一下好吗?(出示两盆花)口述:这是二十多天前我买来的两盆花,一盆仙人掌,一盆宝石花,回来后我把它们放在窗台上,忘了给花浇水,结果仙人掌郁郁葱葱的,宝石花枯死了。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中,第二课的内容。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构建的。
而《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紧接着第1课《寻找生物的家园》,在第1课认识生物离不开具体生活环境的基础上,重在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学生了解它们适应环境的一些生存本领,进一步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同时,也渗透了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有利于生存的本例》是《共同的家园》中的第二课,在第1课认识生物离不开具体生活环境的基础上,重在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学生对仙人掌、斑马、骆驼等生物的习性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并不特别具体,学生对动植物这部分的内容也是有兴趣的。
教师重点是让学生有科学的认识,体会动植物练就的生存本领。
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结合查阅资料,例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能设计实验验证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
2、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1、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3、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4、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认识并描述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
5、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一些典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奇特有趣。
2、热爱学习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爱提出与此相关联的问题;重视证据。
3、意识到要爱护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4、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5、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共同的家园《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中,第二课的内容。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构建的。
而《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紧接着第1课《寻找生物的家园》,在第1课认识生物离不开具体生活环境的基础上,重在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学生了解它们适应环境的一些生存本领,进一步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同时,也渗透了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有利于生存的本例》是《共同的家园》中的第二课,在第1课认识生物离不开具体生活环境的基础上,重在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学生对骆驼、仙人掌、鱼等生物的习性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并不特别具体,学生对动植物这部分的内容也是有兴趣的。
教师重点是让学生有科学的认识,体会动植物炼就的生存本领。
三、学习目标1.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2.能列举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3.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
4.意识到尊重动植物适应性的意义。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列举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难点: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
五、学习准备三张纸巾、一张塑料布、一张蜡纸、一杯水、一个水槽、彩色透明塑料板、水彩笔、A4纸。
收集骆驼、仙人掌生存本领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仔细观察,变色龙是怎样变色的?(播放变色龙视频)【意图解析】通过观看录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了解沙漠动植物生存的本领1、了解骆驼的生存本领。
(1)出示沙漠图这是一片荒芜的大沙漠,人类在此难以生存,被称作”沙漠之舟”的骆驼和仙人掌,它们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可以在沙漠中很好地生存呢?(2)骆驼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它有哪些特殊的生活习性和身体构造?1、驼峰---储存脂肪。
2、脚掌宽大---防止陷入沙子里。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有利于生存的本领》这一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一主题展开。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到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这些本领包括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繁殖策略等。
教材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现象,并从中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生物和环境的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和适应性原理,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和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并理解这些实例背后的适应性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列举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并理解这些实例背后的适应性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适应性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如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蝴蝶的拟态、青蛙的保护色等,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背后的适应性原理。
六年级科学下册《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需求和应对方式。
2.掌握一些常见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
3.了解生物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器官对其生存的影响。
【教学重点】1.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方法。
2.外部特征和器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教学难点】生物生存方式的多样性及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讲授、事例分析、探究学习【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经验,引出本课的话题。
2.大屏幕投影展示一些生物生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和猜测。
(1)照片中的生物是什么,生活在哪里?(2)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特殊之处?(3)它们应该是如何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的呢?3.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己探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内容1.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方法(1)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些生物适应不同环境的方法,如:沙漠植物生存的方法;北极的生物生存的方法;水下生物生存的方法等。
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到生物的适应方式,如:①外形适应:如鸟的翅膀、极地的白色毛皮等;②生理适应:如沙漠植物的根深叶小、水下生物呼吸器官的特殊设计等。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更多生物的适应方法,选取一种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展示其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生存方式。
2.外部特征和器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1)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生存状况,让学生思考其外部特征、器官对生存的影响。
如:①鸟类的翅膀对其飞行能力的影响;②驼峰的驼峰储水的功能及其特殊构造;③磨牙的象及其对食物消化的作用等。
(2)让学生分组或个人选择一种生物,从外部特征和器官的角度分析其生存方式的适应性,例如蛤蜊的贝壳、乌龟的贝壳等。
三、总结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方法以及外部特征和器官对生物的生存的影响,拓展了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或制作一个海报,介绍一种生物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方式。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科学知识: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本领教学难点:分析斑马条纹混淆视觉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
学生:集有关生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构思与调整一、创设情景导入1.播放《变色龙》录像。
2.谈话:在刚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3.提问: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作用?4.动物们的哪些本领是有利于生存的?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
(学生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查找各种动物生存的本领)二、给动物的本领分类1.谈话:大家刚才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生存本领,我们来给它们分类。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捕食安家保护自己3.谈话: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许多关于动物生存本领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可以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集体讨论。
学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组。
小组互相交流并讨论。
板书设计有利于生存的本领给动物的本领分类四、教学后记(反思)。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的第二节课,主要讲解生物的各种适应性和适应技能。
这一单元是小学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是掌握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以及适应环境过程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在12-14岁,处于小学生物教学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操作和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本节课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丰富,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常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2.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如捕食本领等;3.熟练掌握生物适应技能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发展学生实验观察和检验假设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唤起学生对生物和自然的情感,提高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2.生物适应技能的应用。
2.教学难点1.教学生物多样性尊重和保护意识;2.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和检验假设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一个巨大的能量条形图,让学生从中了解一些生物的能量需求。
2.通过问题引导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猜测这些生物获得这些能源的方式。
2.探究活动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知识主要内容——生物的适应性和适应技能。
2.讲解种种生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本领和技能,比如飞行、攀爬、捕食、伪装等。
3.配合实物或模型,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生物用来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鼓励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丰富他们的生物学知识。
4.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研究生物捕食本领的分类和应用技巧,以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操作1.安排生物实验,如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取食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真正的生物适应技能。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
②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③认识动植物有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能够书刊、影视等媒体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②学生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
本领。
③学会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④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动植物生存本的神奇与伟大。
②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③受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启发,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1、知道动植物多种多样的生存本领。
2、从动物的生存本领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教学准备
课件、动植物录像。
搜集有关生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等。
课前训练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种过花吗?种过什么花?能谈谈你是怎么种的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课件出示(仙人球),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植物,认识吗?
你们养过仙人球吗?长得好不好?你是怎么养的?我们知道养花一般都要经常浇水,那仙人掌为什么很长时间不浇水,甚至不浇水照样长得很好呢?
2、观察仙人掌,了解仙人掌的生存本领
(1)谈话:我们来观察一下仙人掌,看一看,摸一摸,再小组说一说。
(2)学生观察讨论,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
(从针状叶、蜡质皮、肉质茎、白色绒毛、庞大根系等方面说明。
)
(4)揭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大约有100多万种动物和190多万种植物。
无论是生活在草原、沙漠,还是海洋、丛林,为了生存,它们练就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去领略它们神奇的生存本领。
自主学习
1、谈话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主学习提纲的要求,小组合作交流,有不明白的地方做好记号,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我们再全班讨论,好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
2、自主学习提纲
◆沙漠里的骆驼有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植物“高超”的生存本领?可以从“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比如:鱼、水母、狮子、斑马等)
合作展示
1、汇报骆驼的生存本领。
2、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师给予评价。
3、谈话:每种动植物为了适应各自生活的环境,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本领,昆虫也不例外,让我们通过讨论了解一下。
4、提问:如果把沙漠中的仙人掌类植物,南极企鹅移到我们居住的地区,要注意什么?
5、生物的启示:
提问: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本领真奇妙,我们人类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你知道哪些东西是根据生物的启示发明创造的吗?
当堂测试
环保教育
1、谈话:同学们,有一些动物朋友想和大家说说话,我们一块来看看它们
说什么?
2、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3、指名汇报。
提升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学习给予适当的评价。
3、布置作业,办一份以“有利于生存的本领”为主题的小报或设计几个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