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发现勤奋认真使人更长寿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工作使人长寿
工作使人长寿
有人认为,每天工作太辛苦,早点退休,多多休息,对健康有益。
而新的研究表明,结果与通常的看法恰恰相反。
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网点的一份报告称,晚退休的人比早退休的人更长寿。
研究者在对美国壳牌石油公司的退休员工进行调查后发现如下一组数据:55岁退休者平均年龄为72岁;60岁退休者平均年龄为76岁;65岁退休者平均年龄为80岁。
人们处于工作状态时,精神上有追求,每天有事做,作息时间有规律,身体各部分运转正常。
一旦停止工作,往往变得茫然若失,无所适从,有的人身体很快垮了下来。
宋美龄活了106岁,她长寿的秘诀就是乐此不疲地工作。
她在日记中写道:“工作,是半个生命,越忙越有精神。
人要年轻要健康就要积极参加工作。
反之,懒散是生命之敌,一懒生百病。
要使生命之树常绿,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防止智力衰退,保持身心健康。
”实乃经验之谈。
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贝时璋先生今年102岁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坚持工作。
他经常审阅论文,写出具体修改意见,有时一写就是5页纸。
他认为工作是每天最快乐的事情。
适度工作无疑是一剂益寿延年的良药(退休后专心致志于某项业余爱好也可称之为工作)。
关键是要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如果上了年纪依然拼命工作,不注意休息,那就可能走向反面,造成“过劳死”。
做事认真的人更长寿延年益寿的18个秘密延年益寿是每个人的梦想。
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总结各国最新研究,刊登出延年益寿的18个秘密。
1、保护DNA。
会随着人体衰老而缩短的端粒(染色体末端)越短,人就越容易生病。
合理饮食和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可提高一种加长端粒的酶的水平,保护端粒。
2、做事认真。
一项为期 80 年的研究发现,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不仅注重细节有毅力,而且更善于保健,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3、结交朋友。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发现,交友有益长寿。
与朋友较少的人相比,老年“交际花”10 年内死亡率更低。
4、选择朋友。
多项研究发现,肥胖具有社交传染性,如果朋友有人肥胖,那么你的肥胖几率会增加57%。
所以,最好选择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做朋友。
5、彻底戒烟。
英国一项为期50 年的研究发现,30岁时戒烟可增寿10 年;40岁、50岁和60岁时戒烟,可分别增寿9年、6年和3年。
6、午后小睡。
午睡有益长寿。
一项涉及2.4万参试者的研究发现,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7、地中海饮食。
一项对涉及50万人的50项研究的统合分析发现,以水果、蔬菜、全谷食物、橄榄油和鱼等为主的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新陈代谢综合征危险。
8、饭吃八分饱。
研究发现,日本冲绳岛居民长寿秘籍与其多蔬菜低热量饮食习惯有关。
他们遵循“饭吃八分饱”的原则。
9、结婚。
多项研究表明,结婚者比独身者更长寿。
这与结婚带来更多的社交和经济支持不无关系。
10、减肥。
减肥可降低糖尿病、心脏病等致命疾病风险。
多摄入膳食纤维和经常锻炼可有效减肚腩。
11、、经常运动。
经常运动可降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某些癌症和抑郁症危险。
建议每周中等强度运动2.5小时。
12、适度饮酒。
适度饮酒有益长寿。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男女每日饮酒量最好分别不超过1杯和1-2杯。
从不喝酒的人最好别饮酒。
13、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项以65岁以上老人为对象的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精神生活丰富的老人,其关键免疫蛋白水平更高,死亡率更低。
美国公布决定人类寿命的6大因素美国公布决定人类寿命的6大因素中小学校长之家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并发表新著《长寿工程》。
该书列出了“长寿关键要素排行榜”。
第一名: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乎想象。
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
研究还发现,常与朋友小聚适度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长寿。
第二名:性格特征。
弗里德曼在研究中发现,在性格方面,百岁老人至少有三大共同点:其一,生活态度积极,大多数性格外向、乐观随和,笑对生活,广泛社交。
这些老人善于公开宣泄自己的情绪。
其二,责任心强。
责任心是直接关系到长寿、婚姻幸福和赚大钱的一大重要性格特征。
无论是孩提时代的责任心还是成年期的责任心,都是长寿的最好指标。
责任心越强,越有益长寿。
其三,积极看待衰老。
研究发现,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老人寿命延长7.5年。
第三名:职业生涯工作对长寿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
失业、工作不稳定及工资过低都会殃及健康。
与同事及上司的关系是否融洽也会明显影响健康状况。
偶尔拍点马屁有益健康。
事业成功有助于长寿。
乏味的工作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据研究,人们临死前最后悔的事就是过劳工作既迫害健康又得到应有的回报。
反之,如果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有意义的工作,勤奋努力反而有益长寿。
第四名:生活细节。
一些生活小习惯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长寿。
保证足够睡眠和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不拖欠债务;与人为善,多点宽容。
另外,保持年轻的心态也有助长寿。
研究发现,看上去更年轻的人更长寿。
目前是否拥有年轻的心态和行为,决定30年后是否会早亡。
第五名:戒除不良习惯。
很多人认为,戒除抽烟和酗酒等生活习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然而多项研究发现,长命百岁与快乐生活具有很大的交集,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叠”。
8种个性能增加寿命长寿是许多人都追求的,长寿与遗传基因、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
此外,性格特征也有很关键的作用。
美国“MSN健康生活网”刊出最有益长寿的8种个性特征。
1、认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进行了一项涉及1500名儿童的长寿研究。
结果发现,认真是长寿的一大标志。
认真品格具体包括:做事井井有条,深谋远虑,持之以恒,责任心强。
认真的人会设立目标并完成目标,因而生活满意度更高。
但是专家同时告诫,认真固然重要,但是千万不要只对某一种行为过于痴迷专注,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2、擅交往。
充满爱意的人际关系可促进积极情绪,孤僻性格则易导致消极情绪,增加压力、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危险。
专家建议,通过兴趣爱好交友,参加读书俱乐部等,有助于扩大社会交往,有益长寿。
3、乐观。
美国叶史瓦大学的尼尔.巴兹莱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研究发现,百岁老人虽然生活不同,但都对人生有乐观或者积极的态度。
4、爱帮助人。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萨拉.康拉思博士研究发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可以增寿4年。
但是如果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帮助他人,则没有增寿效应。
康拉思博士表示,给他人无私的帮助可以激发自身体内的“护理行为系统”,进而降低压力激素,促进“亲密激素”等有益身体恢复的激素分泌。
5、勤奋。
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的研究发现,工作勤奋并在工作中体现人生意义的人寿命最长。
过早退休而无所事事不利于延年益寿。
事实上,一些退而不休的人更长寿,但是退休后工作不宜太过努力或投入。
6、适度“神经过敏”。
日本东京都立老年医学研究所针对70名100~106岁东京居民的研究发现,最具神经质的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和抑郁症危险更大,但适度“神经过敏”,即有点小担心的人更加长寿。
有些小忧愁的人比伴侣早亡危险低50%。
7、对新事物持开放心态。
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很多百岁老人能够使用电子邮件,通过网络搜索旧日老友,甚至在网上约会。
新事物、新科技有助于老人锻炼大脑,同时增强老人社交。
调查显示,美国的百岁老人比新潮一代更为乐观,也更注重健康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休息,并且认为积极活跃的生活态度是长寿的关键。
有的百岁老人还使用电脑和电子邮件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报告,世界上现有百岁老人50万,其中近10 万人生活在美国。
有机构预测,到2050 年,仅美国就会有110 万名百岁老人。
希望长寿是大家的愿望,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特点。
吃天然食品,一般不吃补品在这些百岁老人中,有好多人每天早晨会吃一份谷物食品。
研究发现,老年人如在早晨吃一份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食品,可使血糖在一整天内保持平稳的状态,并可降低患糖尿病的概率、延缓机体老化的速度。
这里所说的谷物是指“全谷物”,即没有经过精加工的稻米、小麦、玉米、小米、燕麦、大麦、黑麦、高粱和荞麦等。
这些百岁老人都喜欢吃天然食品,几乎都不吃补品。
他们喜欢吃蔬菜、水果等天然食品,很少吃缺乏营养的精加工食品,仅有9 人长期服用维生素C 等营养药。
研究发现,一个番茄中含有200 多种不同类型的类胡萝卜素和200 多种类黄酮。
与服用成分单一的保健品相比,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营养物质要丰富得多。
住在纽约的百岁老人黛丝·姆法登,现在依然活动自如、思维敏捷。
多年来,她坚持早餐食用燕麦片粥、蔓越橘果汁和香蕉;午餐则为甜菜、黄瓜和番茄拌成的色拉,还有鸡肉和鱼。
晚餐为一盘清蒸蔬菜和瘦肉,甜点后有水果。
黛丝退休前是名护士,她说:“我从不喝碳酸饮料,最爱喝的是牛奶、水、果汁。
”黛丝的医生——纽约蒙蒂费奥医学中心心脏康复科戴维·普林斯博士说:“黛丝的食谱最大优势在于提供了大量的膳食纤维,这样可以帮助代谢废物的排出。
而诸如可乐等碳酸饮料是最糟的饮品,喝什么都比喝碳酸饮料好。
每周小酌两三次,也有助于长寿。
”黛丝的另一个长寿秘诀是:不用防皱霜、不染发。
“我不怕变老,如果你想不变老,那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年轻时死去。
”勤奋严谨在被调查的65 名百岁老人中,有58 人具有勤奋严谨的性格特征。
38益 寿长寿林苑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February 2021 Vol.21 No.3王明洪健康与勤奋使我一生没有虚度——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克智的长寿经中国著名固体力学家、原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克智如今已是94岁的高龄,但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从未躺在过去的成就上止步不前。
黄老曾获国际、国家、部市级奖励三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
“健康与勤奋使我一生没有虚度”,黄老如是说。
确实,黄老每天清晨4点半就起床,随后就开始锻炼和工作,“从不浪费点滴时间”。
他的高寿和他爱岗敬业、不断创新、坚持锻炼、不畏疾病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我是共产党员,没有理由讲条件1955年,年仅二十多岁的黄老被国家选中,和其他四位很有成就的老教授一起被派往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
因为勤奋,黄老得到了拉波特诺夫院士的赏识,提出愿意为黄老争取答辩博士学位。
然而,正当他将博士论文答辩准备就绪时,却接到清华大学的电召,让他回国参加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组建工作。
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黄老毅然启程回国。
“国家有需要,我是共产党员,没有理由讲条件”。
十年后,“文革”开始了,可黄老依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学习。
教授薛明德回忆:当时,清华没有一台计算机,只有房山有。
黄先生在做管板设计工作时,要坐半天的长途汽车才能到房山。
晚上,他利用别人下班的时间去调试程序,推算公式。
合作的同事也只能睡在黄先生家小孩的上铺,情况非常困难。
在房山没有地方住,只能住在堆放白糖的仓库里,全是苍蝇。
黄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研究的。
到了1978年,我国开始使用黄先生带头研发的管板设计技术,比美国领先了18年。
当时,黄先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还要参加学习班。
去房山后,工宣队找不到他,就等他回来后,组织大家对黄先生进行批判。
“黄先生在那种情况下,依然坚持为国家做事情,是我一生追随的榜样。
用脑勤者长寿,练脑多者健康
近来,科研人员对我国秦汉以来的3088位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寿命进行统计时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65岁,这比解放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36岁)要高得多。
国外资料也表明,16世纪后欧美400个杰出科学家平均寿命为64岁,而用脑最勤的科学家平均寿命为74岁,其中爱迪生84岁,牛顿85岁,达尔文73岁,爱因斯坦76岁,富兰克林84岁,米丘林80岁。
美国、日本的学者认为,勤奋学习,保持脑功能旺盛的人寿命比一般人长。
科研人员还进一步研究了保持脑功能旺盛的锻炼方法。
一种是常年坚持速记锻炼,即迅速看一段文字或数据,然后闭上眼迅速回忆和记忆所看的内容,这样可以强化大脑的功能,延缓衰老。
还有一种办法是头部按摩法即梳头法,专家们认为,梳头是大脑最好的运动方式,它可保持头部血液循环畅通,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其保持兴奋状态,使其功能得到强化。
梳头同时对头部几十个穴位起到按摩作用,不仅对大脑,而且对全身都有很大益处。
“一千十万”务必勤奋认真生命学家研究发现,那些取得较高成就的人,比普通人平均最多活4年。
并对8900人的20项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后得出,“勤奋、认真利于健康长寿”这一结论。
研究者从心理逻辑学层面,将勤奋分解为多种特征,包括有组织性、做事一丝不苟、可靠、有能力、服从命令、有责任感、有抱负、自律以及沉着。
他们的增寿效果也要高于社会经济地位和才能。
研究同样发现,守纪律、有责任感和可靠的人寿命也更长。
华盛顿由于勤奋、认真成为美国人领袖,他活到67岁,是当时平均预期寿命的两倍。
肖克,一生征战,经历坎坷,功勋卓著;晚年笔耕,著作丰厚。
快80岁从岗位上退下来时,还感慨:“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
就是这样一位儒将,他长寿至102岁。
看来,一个人的身体能不能健康长寿,决定因素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他的精神状态。
忙,不一定影响健康。
累,也不一定是不健康的根本原因。
闲,不见得是好事。
关键是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健康。
积极进取,不懈追求,勤奋工作,不断学习,做人做事认认真真,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是良好精神和健康心态的基本特征,勤奋认真是长寿的金钥匙。
开学以来,大家勤奋增量较高,工作有了一些进步,若是认真的增量也高起来,工作的成绩就会更大一些,认真首先就要亲力亲为,试想不注重把握细节,不收集研究数据,不亲自制定方案措施,不亲自检查指导,是如何认真的。
同志们:认真吧!认真不会恰亏的,认真就能将我们工作中的问题整改,认真能使学校发展、学生进步、教师收益提高、自己绩效增加。
同志们:议论一个时期的“一千十万”双向目标,经董事长3.29讲话已经明确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勤奋认真,工程才能合格优良,假若懒惰马虎,就会成豆腐杂工程,就耻辱浪费,自取其辱。
这是一份责任,我们勤奋认真才是担当忠诚,假若敷衍了事,就会误人子弟,就是奸猾虚伪。
这是一个壮举,每年1000个孩子升上本科大学,从此,改变了1000个家庭命运。
我们竭尽全力,我们勤奋认真,我们就是积德行善,假若,心不在焉、支差应付,就是作孽,就是造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长寿的秘密十大特征阻碍长寿
导语: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活过百岁呢,有的年纪轻轻就一身疾病呢?人长寿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哪些特征会影响到我们长寿呢?哪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长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活过百岁呢,有的年纪轻轻就一身疾病呢?人长寿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哪些特征会影响到我们长寿呢?哪些食物能够帮助我们长寿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朋友们关系的,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十大特征阻碍长寿
最近,根据一些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我们的寿命和我们的性格、活动倾向等都存在很大的关系的,总是还总结了以下容易早亡的十大特征。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孤僻
“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往”,位列早亡特征第一位。
研究显示,性格孤僻的人没有同伴倾诉,缺少社会支持,精神压力大,容易深陷负面情绪,从而提高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发现,无论内心是否孤独,只要没有社交就会增加老人死亡风险。
相反,人际交往可带来好心情,能增寿。
澳大利亚研究证实,社交广泛的人比缺少朋友的人平均多活10年。
石川善树建议,性格孤僻的人应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多结交新朋友。
不善于微笑
相对西方人而言,东方人似乎比较严肃,不善于微笑。
殊不知,微笑和人的寿命长短有关。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爱笑的人平均寿命是79.9岁,比美国人均寿命多两岁,而不爱笑的人平均寿命只有72.9岁,比美国人均寿命少5岁。
这是因为爱笑的人更容易建立积极。
长寿的秘密受教育程度影响寿命1、受教育程度影响寿命美国疾控中心的一份统计显示,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的人,比高中没毕业的人多活约9年。
兰德公司卫生经济学家史密斯表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从而为人生做出长期规划,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责任心强,更长寿一项长达8年的研究显示,各种性格特征中,责任心最有助长寿。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表示,做人谨慎细心、做事耐心有计划,像研究人员那样有点强迫症倾向,都有助长寿。
这类人做事自觉,对待婚姻、工作、健康各方面,往往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太会因为抽烟、飙车,不遵医嘱等原因而意外丧生。
3、饮食定生死研究人员发现,地中海饮食是有助长寿的饮食方式,即多吃果蔬、坚果以及健康油脂,如橄榄油。
健康饮食可降低老人患心脏病风险,甚至能防止记忆衰退。
4、遗传有影响若父母长寿,子女未必也长寿,但会从父母那继承到一些好处。
近期,《英国医学期刊》报道,某些人之所以更少生病,可能是大脑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和多巴胺比常人更多,这正是拜遗传所赐。
5、努力工作寿命长常说压力大伤身,但勤奋工作并不意味着会伤害身体。
新研究发现,努力工作、干活的人(即使已退休),他们乐在其中,并不悲惨,而是更快乐、更健康,比消极工作的同行拥有更密切的社交。
6、心灵影响肉体一项研究对参加为期三个月闭关禅修的人做了检测,发现其体内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比对照组平均增强约30%。
7、久坐不动最减寿一项研究发现,过了25岁后,每多看1个小时电视(坐着),就会从预期的整体寿长中扣除22分钟。
8、长寿离不开社交女性往往有更广泛的社交网络,这也是女人比男人更长寿的原因之一。
从朋友、家人以及单位、社会处寻求关心,有助自我减压,甚至可以改善免疫功能。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我介绍给大家的养生常识,对于影响我们长寿的一些因素大家都了解了吧。
对于健康长寿是我们所有人永远的追求。
只要我们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饮食。
你也会有更健康的身体。
长寿的秘诀就是勤奋2004-12-15 12:05:00流行论坛风尚男人美女贴图男人女人前不久,美国缅因州113岁的弗雷德·黑尔在睡梦中去世。
2004年3月,他被《基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男人。
黑尔长寿秘诀之一就是“多干活”,“喜欢工作”是他的人生哲学。
青年黑尔生活在美国铁路的黄金时代,在铁路上找了一份邮递员的工作。
此外,他还在缅州的家里做起了一份独特的兼职:养蜜蜂、种植果树。
1957年,67岁的黑尔退休,闲不住的他去了女儿的龙虾店工作。
107岁时,黑尔还独立开车上路,并不时抱怨前面的司机开得太慢,挡住了他的路。
在家时,他还收拾花园、养蜂和铲掉房顶上的雪。
这位寿星真可谓是工作一生,勤劳一生。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已经年愈90高龄,仍然不知道什么是清闲,所揽工作远远超过一个耄耋老人所能承担的工作量。
他深有体会地说:“自己身后的道路越来越长,眼前的道路越来越短,因此前面剩下的这短短的道路,更弥加珍贵。
我现在过日子是以天计,以小时计。
每一天,每一小时都是可贵的。
我希望真正能够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仔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季老认为:“人生意义在于工作。
”勤劳,就是他的长寿之道。
工作有益于身体健康是有科学依据的。
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紧张的工作可以排除人们的孤独感、寂寞感与忧愁感,给人带来充实与欢乐,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
而良好的情绪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前提,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
相反,如果一个人四肢不勤,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就会精神压抑,产生孤独和失落感,致使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危害健康和生命。
美国心理学博士雷米曾做过专门研究,发现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通常要比普通人寿命高出29%;失业率每增加1%,死亡率增加2%。
他还发现,外出工作的妇女,要比家庭妇女发病率低,不工作的人比有工作的人健康状况差。
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工作是个人最好的健康锻炼。
”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好的药。
四勤有利老人延年益寿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著名体育教育专家马约翰教授就号召广大青年学子;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
可到了一定年龄,体内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和内分泌系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青春难留,青春不再”谁也不能抗拒。
若能坚持“四勤”,延年益寿便不再是难事!
1.勤动脑
“大脑乃生命活动之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长寿才有可能实现。
人的大脑约有140亿个脑神经细胞,成年以后不断衰减。
日本有人对210名各种年龄段人的脑组织进行X线断层摄影后发现,40岁以下的人脑组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40岁以后,人的脑组织开始缩小,空隙部分日益增多,懒于用脑的人比勤于用脑的人萎缩要快。
美国有人对180名修道院的修女进行用脑与长寿的研究,结果其中勤于用脑者平均年龄高达88.5岁,而且比不善于用脑者痴呆发生晚10年。
我国秦汉以来3000多位著名文人学者平均寿命为65岁以上,大大超过了同代人。
如何勤于用脑呢?就是要勤于读书学习,包括读书、看报、看电视、收听广播、上网等,获得更多信息,保持“智力青春”,能写作就更好了。
特别是已离休的老人,不能终日无所事事,要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学习充实大脑,积累“神经贮备”。
读书学习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眼、耳、口,脑、手并用,最有益。
「忙得要死」反而活得更久?专家告诉我们,保持忙碌是长寿秘诀!上班族常觉得自己「忙得要死」,因此都想提早退休,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但科学家Daniel Levitin劝我们,如果想活得久一点,千万别提早退休。
因为「忙得要死」不会真累死,「闲得发慌」才真的会要命。
创新点:保持忙碌是满意生活及长寿的关键本文3大重点:1. 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拥有爱和有意义的工作。
2. 「保持忙碌」及「乐于接受新观念」是变年轻的秘诀。
3. 生活缩小或扩展的程度和自己的勇气有关1. 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拥有爱和有意义的工作Daniel J. Levitin博士是美国旧金山凯基大学(KGI)密涅瓦学校(Minerva Schools)的艺术和人文学科创始院长,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名誉教授。
他同时也是《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The World in Six Songs》和《The Organized Mind》等书的作者。
Levitin博士指出,忙碌时人处于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状态,身心比闲暇时更容易达到充实及有成就的感觉,因此「保持忙碌」是让人过着满意生活及长寿的关键。
人一旦空闲,难免胡思乱想。
当思维游荡时,会倾向想起担忧,焦虑和遗憾等不愉快的事情,大大降低幸福感,因此保持忙碌才会让我们振作精神。
而让自己忙碌的最好方法就是「工作」。
工作除了有收入外,也会令人无法随心所欲的偷懒,较容易保持规律的作息。
根据统计,有25%至40%的人在退休后会再选择投入职场,原因大都不是为了钱,而是想重拾生活方向,增加与人的互动。
人际关系及社会参与是过着满意生活的前提,而离群索居及孤芳自赏则容易令人陷入悲观。
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拥有爱和有意义的工作。
所以我们要追求的,不是琐碎的活动,而是有意义的工作,让工作维持我们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参与感。
美研究发现勤奋认真使人更长寿
人生智慧
2008-12-02 08:42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勤奋和认真不仅会让你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也会延长你的寿命。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那些取得较高成就的人――例如公司经理、奥运会运动员和国家领导人,寿命相对较长,比普通人平均最多活4年。
研究人员相信,勤奋和认真也是获得长寿的金钥匙,虽然这意味着你的工作压力要超过普通人。
科学家是对此前20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勤奋、认真的生活态度可以增寿”这一结论的,这20项研究共对8900人生前行为进行了比较。
研究过程中,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霍华德·弗里德曼(HowardFriedman)博士从心理逻辑学层面对勤奋进行解读并依此对此前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他将勤奋分解为多种特征,包括有组织性、做事一丝不苟、可靠、有能力、服从命令、有责任感、有抱负、自律以及沉着。
刊登在《新科学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发现,勤奋、认真的人平均寿命要比普通人长两到4年。
它们的增寿效果也要高于社会经济地位和才能,后两者同样能够提高寿命。
与玛格丽特·克恩(MargaretKern)博士合作进行这项新研究的弗里德曼说,一些非常勤奋、认真的人之所以没有活得更长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太过枯燥或者太过小心翼翼,但这位博士同时也承认,这样的生活往往更加稳定而且压力也更小。
他说“世界勤奋、认真的人往往不会过量吸烟或饮酒,同时也不会冒太多风险,这样的生活更为稳定并且面临的压力也更小。
”
研究同样发现,守纪律、有责任感和可靠的人寿命也更长。
克恩说“其中一项研究是针对美国总统的。
”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活到67岁,是当时平均预期寿命的两倍。
“华盛顿也是一个非常勤奋、认真的人,而且他的生活一点也不枯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