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66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1、班级是师生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兼有自功能性与半自治性。
2、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1.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2.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3.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3、简述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答: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学生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具体表现为:1.知识与认识能力的发展;2.情感的发展;3.兴趣态度的发展;4.社会技能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类的智力潜能表现在八个独特的且彼此相对独立的方面,即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肢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和关于自然的智力)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4、论述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答:1.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2.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改革的重点。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首先,班主任应当善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实践兴趣。
其次,班主任要关注并促使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综合、协调的发展。
再次,班主任要在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最后,班主任要经常在真实的情境中为学生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首先,班主任应当协调学校各方面教育力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其次,班主任应当善于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新个性。
最后,班主任要与其他教师相配合,在课内外教育教学中,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以灵活和创新的方式把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问题解决。
)3.适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5、简述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答:班主任不仅要通过教学工作体现教书育人,通过班级的组织管理体现管理育人,还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中体现服务育人。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及工作规范一、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1. 学生为中心原则: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 教育引导原则:班主任应以教育引导为主要手段,通过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规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理论指导原则:班主任工作应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1. 关心学生:班主任应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2. 定期班会:班主任应定期组织班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困惑,提供适当的匡助和指导。
3. 学业指导: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习难点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匡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解决学习难题。
4. 心理辅导: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压力。
5. 行为规范:班主任应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6. 家校合作: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共同关心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7. 个人发展: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8. 保密原则:班主任应保护学生的隐私,妥善处理学生的个人信息,严守职业道德和保密规定。
三、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1. 学生管理:负责学生的考勤、纪律管理和班级秩序的维护,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2. 学业指导: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匡助学生制定目标和规划,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组织学习辅导和复习讲座。
3. 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心理测试和咨询,提供个别和集体的心理辅导,匡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班主任工作原理大纲
标题:班主任工作原理大纲
引言概述: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学生管理、教育引导、家校沟通等多项工作。
了解班主任的工作原理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和学生管理水平的关键。
本文将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方式、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详细探讨班主任的工作原理。
一、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1 班主任是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
1.2 班主任是学生的监护人和管理者
1.3 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理支持者和倾诉对象
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2.1 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
2.2 学生学习情况监督和辅导
2.3 家校沟通和协调家庭教育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式
3.1 个别辅导和集体教育相结合
3.2 善于倾听和关心学生的需求
3.3 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
四、班主任的沟通技巧
4.1 善于与学生建立信任和互动关系
4.2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
4.3 与同事合作共事,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五、班主任的问题解决能力
5.1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
5.2 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和纠纷
5.3 协助解决学生家庭问题,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
结语:班主任的工作原理大纲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些原理,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希望本文对班主任工作原理的探讨能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教育学基础》教学进度表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时间:2008年作者: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学周:18 每周三课时教学时数:54学时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一周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4第二周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第二节教育的个体2第三周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实现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4第四周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2第五周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4第六周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2第七周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4 《教育学基础》教学进度表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时间:2007年作者:褚远辉等教学周:18 每周三课时教学时数:54学时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八周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2第九周第六章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4第十周第七章课堂教学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2第十一周第七章课堂教学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4第十二周第七章课堂教学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2第十三周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第一节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第二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第三节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第四节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第五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4《教育学基础》教学进度表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时间:2007年作者:褚远辉等教学周:18 每周三课时教学时数:54学时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十四周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级组织2第十五周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第四节班主任工作第十章学生评价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4第十六周第十章学生评价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第十七周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第一节教师即研究者第二节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第三节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4第十八周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一节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问题第二节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第三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第四节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2第十九周备注第周星期第节(课时)年月日课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课时 2教学目的1.掌握:教育学、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文化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概念;2理解:(1)教育学是什么样的学科?(2)教育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3)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学重点1.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2.教育学历史阶段分期。
班主任工作原理大纲标题:班主任工作原理大纲引言概述:作为学校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班主任工作的原理和重要内容。
正文内容:1. 学生管理1.1 学生情绪管理: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情绪问题,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1.2 学生行为管理:班主任应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1.3 学生学习管理: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2. 家校合作2.1 家长沟通:班主任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2 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应向家长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家校合作项目:班主任应与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的家校合作项目,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3. 班级管理3.1 班级组织与管理:班主任应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组织班级内的各项活动,维护班级的秩序和正常运转。
3.2 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培养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3.3 班级风气塑造: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塑造良好的班级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学生发展指导4.1 学生兴趣发展: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个人特长和兴趣。
4.2 学生职业规划:班主任应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4.3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5. 班主任自身发展5.1 专业知识学习:班主任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5.2 教育方法改进:班主任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