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2能.通过材料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热带雨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培养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难点】: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木是在哪里拍摄的?——海南。
海南天然林区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原始热带林区之一。
然而,在人类的疯狂蚕食下,中部林区在近10间就已消失了1/4其.实,在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有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森林,也有着和海南森林一样的悲惨命运。
你知道它分布在哪儿吗?破坏它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教师】: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87页内容,结合学案上的材料,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在哪儿?它都有哪些作用?并完成学案第一部分。
一、热带雨林的作用【自主学习】:1热.带雨林的分布。
2热.带雨林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较简单,老师的作用是要让学生理解,使之具体化,因此,以材料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促进学生理解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印象。
)【过渡】:通过大家的自学,可以发现巴西热带雨林为人类提供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贡献巨大,甚至连人们的呼吸都与它有关,这么有价值的一片森林,人们是怎么对它的呢?请大家继续阅读教材8页7内容,完成学案第二部分。
二、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自主学习】:对雨林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
(设计意图:了解雨林的开发利用方式,并以图片的方式呈现给大家,由茂盛的景色转至荒芜的景色,触动学生,让大家感性地知道这个开发利用是不合理的,是过度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单元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学科地理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培养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合理措施。
知识目标:1.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2.通过图文材料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及其产生的。
重点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难点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
通过上节课的“旅行”,我们了解了巴西地理的位置、自然环境、人种构成和工农业生产情况,通过视频我们可大致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现在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出现危机。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下面接着“旅行”,了解巴西面临的问题。
简要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教师】现在是旅行的第二站,也是最富有神秘感的一站,希望同学们拿起你的相机,记录下你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留下美好的回忆“巴西之旅”第二站一一亚马孙热带雨林。
【教师】在巴西的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一亚马孙河,河流冲积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平原一亚马孙平原,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承接上节课的旅游,本节课进行巴西之旅的第二站—亚马孙热带雨林之旅。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87页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板书】1.热带雨林的作用【承转】你知道吗,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更大于其经济效益有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地球之肺”。
但是目前热带雨林毁林速度惊人,如不阻止这种趋势,80年内热带雨林将不复存在。
【教师】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热带雨林的生物物资源极为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懒、大食蚁兽,鸟类的巨嘴鸟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巴西》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2.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的保护措施。
【教学重难点】运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分为“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三个部分,对巴西的学习不仅是了解一个国家,也间接了解拉丁美洲。
学生通过对巴西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的学习达成“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出某国家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等。
本节课程以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砖国家经济迅速崛起为背景。
通过分析巴西经济崛起的地理条件和破坏热带雨林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
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巴西大豆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热条件优越B.全年高温多雨C.大部分位于亚马孙河流域D.大部分位于回归线以北2.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B.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C.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019年8月发生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烧毁了大面积的雨林,引起全球关注。
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森林大火会导致()A.氧气释放增加B.二氧化碳吸收减少C.雨林植物种类增加D.大气对地面增温作用减弱4.有利于巴西热带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A.大规模兴建牧场, 发展乳畜业B.将大面积森林开发为农田,增加粮食产量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D.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开发雨林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体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2课时)》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巴西的基本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巴西,理解巴西的独特之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巴西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存在对巴西的印象仅限于足球和热带雨林等片面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巴西,纠正学生的片面认识,提高学生对巴西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对巴西有更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2.难点:巴西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巴西。
2.案例分析法:以巴西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巴西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2.教学辅助材料:巴西地图、图片、相关案例资料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巴西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巴西》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了解巴西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工农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学习,懂得保护雨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合理措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特点、主要热带经济作物;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提问:同学们,你知道金砖国家吗?是指哪几个国家?多媒体展示资料以下图片和资料。
2019年3月14日,2019年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一次会议在巴西库里蒂巴召开。
会议主要任务是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的第十一次会晤预做准备,并就全年合作重点等问题交换看法。
引导学生回答: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国家。
补充:金砖五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合作组织的出现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劳动力、消费市场、进出口贸易、金融资本市场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回顾提问: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构成的社会,及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那么巴西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新知讲解】二、发展中的工农业1.巴西的农业过渡:根据上节课对巴西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分析,请你推测巴西分布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
回答:巴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热带作物,主要农作物有:甘蔗、咖啡、天然橡胶、玉米、大豆等。
教师多媒体播放“巴西地形图”,提问巴西农产品分布的特点。
学生回答:咖啡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部,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甘蔗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北部沿海。
小结:巴西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这个地区主要为沿海平原,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气候湿热,土壤肥沃。
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
上冈实中地理备课用纸
年级七周次十五课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
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城市化问题,认识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价值与道德观
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法:
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地理填充图册》P44的3、4、5
教学反思:。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1.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四、城市化问题
1.东南沿海是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地区
2.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达标检测1.读图并完成正确填空:
(1)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
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_______,
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出现的“城市病”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__________迁至中
部高原__________,迁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4)在左图中填出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萨尔瓦多四个城市。
2.选择题:流经巴西的世界最大的河流是()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刚果河
【教学反思】。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2.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3.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4.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1、举例说明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2、运用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城市化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忧患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1.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2.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方法】读图提问法、自学法、角色表演法、分组辩论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图、热带雨林地区原始迁移农业图、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相关图片及资料)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约1-3分钟)学习任务三:热带雨林的危机(12-15分钟)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插图并阅读方框内的文字注释加以印证,互相补充。
学习任务四:城市化问题(约15-16分钟)师点拨: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巴西利亚是巴西新型的首都。
)讨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为什么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三、归纳总结(约1分钟)四、迁移提升(约2分钟)五、智能测评(约7-8分钟)1、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自然环境是()A热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野生动物 D 亚马孙河水源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基于什么功能()A防风固沙 B 涵养水源 C 调节大气成分 D 保护农田3、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A 《巴西环境报告》B 《21世纪议程》C 《京都议定书》D 《南极条约》4、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A.圣保罗B.里约热内卢C.巴西利亚D.贝洛奥里藏特5、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南部地区D.热带雨林地区6.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是( )A.巴西利亚交通方便 B.巴西利亚地处海滨,环境优美C.巴西利亚气候良好 D.为了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和缓解城市压力7、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巴西是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B 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亚马孙河流域C 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D 迁移农业使巴西广大热带森林得到有效保护8、读巴西图回答:(1)巴西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被)。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课标解读】巴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典型的是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这部分内容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了解热带雨林对巴西以及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
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
所以,利用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这个案例,学习别国经验,汲取他国教训。
【教材分析】本课题为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的第二课时内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各章节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区域地图分析的方法和能力,也初步具备了认识、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巴西这个国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其自然环境与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巨大,缺乏亲身体验,可能造成学生对热带雨林合理开发和保护问题的学习困难存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分析出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原因。
(2)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3)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通过前面各章节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区域地图分析的方法和能力,也初步具备了认识、了解和掌握一个国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七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2.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3.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4.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明热带雨林的作用及其现状、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
2、运用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城市化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忧患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与保护。
2.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难点】
1.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方法】
读图提问法、自学法、角色表演法、分组辩论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图、热带雨林地区原始迁移农业图、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相关图片及资料)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约1-3分钟)
学习任务三:热带雨林的危机(12-15分钟)
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插图并阅读方框内的文字注释加以印证,互相补充。
学习任务四:城市化问题(约15-16分钟)
师点拨: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巴西利亚是巴西新型的首都。
)讨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为什么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
三、归纳总结(约1分钟)
四、迁移提升(约2分钟)
五、智能测评(约7-8分钟)
1、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A热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野生动物 D 亚马孙河水源
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基于什么功能()
A防风固沙 B 涵养水源 C 调节大气成分 D 保护农田
3、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
A 《巴西环境报告》
B 《21世纪议程》
C 《京都议定书》
D 《南极条约》
4、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是()
A.圣保罗B.里约热内卢C.巴西利亚D.贝洛奥里藏特
5、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
C.南部地区D.热带雨林地区
6.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是( )
A.巴西利亚交通方便 B.巴西利亚地处海滨,环境优美
C.巴西利亚气候良好 D.为了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和缓解城市压力
7、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巴西是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 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亚马孙河流域
C 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D 迁移农业使巴西广大热带森林得到有效保护
8、读巴西图回答:
(1)巴西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被)。
(2)图字母所代表的城市: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3)巴西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马孙热带雨林
区,其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4)从图可以看出巴西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此处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
是。
(5)巴西将首都从沿海的_______迁至中部高原_______,迁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B 4、A 5、B 6、D 7、C8、(1)热带雨林(2)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3)气候过于湿热(4)东部沿海地区原因是气候温和湿润,海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5)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原因是一方面加强对内地的开发与管理,另一方面缩小城市规模。
)
【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