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高速公路安全养护作业规程一、术语1、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止等六个区域。
2、警告区: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臵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调整行车状态。
3、警告区最小长度: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
4、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
5、缓冲区: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6、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
7、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路段。
8、终止区:设臵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
9、养护安全设施: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设施。
10、渠化装置: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
11、临时性交通标志:为了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设臵的交通标志。
12、临时性路面标线:为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施划的交通标线。
二、基本规定1、公路养护作业可分为长期养护作业、短期养护作业、临时养护作业和移动养护作业,因根据养护作业类型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通方案。
2、长期养护作业应加强交通组织,必要时修建便道,宜采用稳固式安全设施并及时检查维护,加强现场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短期养护作业应按要求不止作业控制区,可采用易于安装拆除的安全设施;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期和短期作业控制区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简化。
3、公路养护作业应在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养护作业对交通安全保通状况的影响,保障交通通行。
4、公路养护作业应利用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网络媒体、临时性交通标志等沿线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前方公路或区域路网内的养护作业信息。
高速公路安全养护作业规程一、术语1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止等六个区域。
2 、警告区: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臵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调整行车状态。
3 、警告区最小长度: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
4 、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
5 、缓冲区: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6 、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
7 、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路段。
8 、终止区:设臵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
9 、养护安全设施: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设施。
10、渠化装置: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
11、临时性交通标志:为了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设臵的交通标志。
12 、临时性路面标线:为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施划的交通标线。
二、基本规定1、公路养护作业可分为长期养护作业、短期养护作业、临时养护作业和移动养护作业,因根据养护作业类型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通方案。
2、长期养护作业应加强交通组织,必要时修建便道,宜采用稳固式安全设施并及时检查维护,加强现场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短期养护作业应按要求不止作业控制区,可采用易于安装拆除的安全设施;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期和短期作业控制区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简化。
3、公路养护作业应在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养护作业对交通安全保通状况的影响,保障交通通行。
4、公路养护作业应利用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网络媒体、临时性交通标志等沿线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前方公路或区域路网内的养护作业信息。
大桥通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管理规定管理有限公司1.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JTG H30—2004)《公路养护作业规程》、《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城市道路桥梁管理条例》及桥隧公司(2004)73号文件《桥隧通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为加强大桥公司通道养护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力度,规范大桥通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设置标准,明确各部门相应的管理、监督等职责,有效提高大桥通道施工作业安全度,以消除和减少施工人员在通道内作业所面临的职业安全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管理的大桥通道内养护维修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3.职责3.1 工程技术部是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在公司范围内的贯彻和执行。
3.2 运营管理部是本公司大桥通道养护维修作业现场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分公司执行本《规定》状况的检查、监督及反馈。
3.3 分公司是大桥通道养护维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本《规定》在分公司内的执行落实。
3.4 分公司当班值班长依据本《规定》的相关规定,并根据施工许可证、业务联系单(施工通知单)和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设置示意图,有权对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设置、作业人员、施工机械等安全状况进行现场监管。
3.5 分公司安全员负责对值班长行使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安全监管行为的检查、监督。
4.通道养护维修作业分类4.1 流动作业,指桥面保洁、绿化洒水等不停顿的日常作业。
4.2 移动作业,指不超过1小时的应急维修(包括清障)作业。
4.3 临时定点作业,指在同一地点作业时间多于1小时,但不超过次晨7:00分,占用一条车道及以上的养护维修作业。
4.4 封道作业,指在同一地点作业时间超过当日,占用一条车道及以上的养护维修作业。
4.5 突发应急抢修作业,指无法预见的各类突发事件。
5.通道养护维修作业安全要求5.1 流动作业5.1.1流动作业应配备车辆,车辆上应装备黄色双向箭头闪烁灯,作业时必须开启警示灯、指示灯。
高速公路安全养护作业规程一、术语1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止等六个区域。
2 、警告区: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臵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调整行车状态。
3 、警告区最小长度: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
4 、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
5 、缓冲区: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6 、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
7 、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路段。
8 、终止区:设臵于工作区下游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
9 、养护安全设施: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设施。
10、渠化装置: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
11、临时性交通标志:为了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设臵的交通标志。
12 、临时性路面标线:为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施划的交通标线。
二、基本规定1、公路养护作业可分为长期养护作业、短期养护作业、临时养护作业和移动养护作业,因根据养护作业类型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通方案。
2、长期养护作业应加强交通组织,必要时修建便道,宜采用稳固式安全设施并及时检查维护,加强现场养护安全作业管理;短期养护作业应按要求不止作业控制区,可采用易于安装拆除的安全设施;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期和短期作业控制区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简化。
3、公路养护作业应在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养护作业对交通安全保通状况的影响,保障交通通行。
4、公路养护作业应利用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网络媒体、临时性交通标志等沿线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前方公路或区域路网内的养护作业信息。
养护工程作业区管理规定为规范绥化高速公路管理处管养路段养护大中修安全作业控制区管理,根据部颁《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高速公路养护大中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设施与要求(一)养护大中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高速公路养护大中修作业区交通控制要严格按照部颁《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要求设置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组成,具体布置规定见图1、图2。
1.警告区的最小长度S按设计行车速度(120,100)km/h计算, S确定为1600m。
2.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s当封闭车道或硬路肩(紧急停车带)时,必须设置过渡区。
过渡区的设置应使车流的变化平缓。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s,由封闭车道的宽度和限制车速来确定.本规定按照限制车速60km/h计算,封闭车道宽度为3。
0m、3.5m、3.75m时,Ls确定为70m、90m、90m.一般情况下封闭车道宽度按3.75m,Ls为90m。
隧道内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Ls取值为上述规定的 1。
5倍。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s,由封闭路肩的宽度和限制车速来确定。
按照限制车速60km/h计算,封闭路肩宽度为1。
5m、1。
75m、2。
5m、3。
0m、3。
5m时,Ls确定为20m、20m、30m、 40m 、50m。
一般情况下封闭路肩按实际路肩宽度全部封闭,根据路肩全宽确定Ls。
3.缓冲区的最小长度HH=50m.对交通量特别大的路段 H≥100m,弯道陡坡路段视情况加长,最大限度的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缓冲区域只留一个车道供车辆通行。
4.工作区长度G工作区长度根据养护作业的需要确定。
在改变交通流方向的单向两车道养护维修作业时,G的取值按照中央分隔的长度和实际维修作业的长度来确定,在维持车辆通行的情况下G的取值不得超过4km.5.下游过渡区最小长度LxLx=30m。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一、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一)基本要求:1.养护维修作业控制交区布置应考虑养护维修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协调,起到引导车辆平稳变化的作用。
2.工作区应设置工程车辆专门的进口和出口,出入口应设在顺行车方向的下游过渡区内。
3.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相同车道同时维修作业,下游工作区距上游工作区1000m以上时,应在下游工作区前端设置施工标志。
4.同一方向不同断面的不同车道不宜同时维修作业;当必须同时维修作业时,其控制区布设间距,高速公路应不小于1000m,一级公路应不小于500m。
5.当单向三车道及以上公路的中间车道养护维修作业时,应与相邻一侧车道同时封闭。
6.应利用作业区上游的可变信息板显示“前方××公里封闭车道施工,请谨慎驾驶”的信息。
(二)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1.在警告区内应设置施工标志、限制速度标示和可变标志牌或线形诱导标等;在上游过渡区起点至下游过渡区终点之间放置锥形交通路标;在缓冲区与工作区交界处应布设路栏。
控制区内其它安全设施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2.当需要布置改变交通流方向的作业控制区时,可与中央分隔带开口位置相结合,利用非作业控制区一侧的车道。
当警告区范围内有入口匝道时,应在匝道右侧路肩外设置施工标志。
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图3-图8:3.立交区进出匝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应根据工作区在匝道上的具体位置和匝道的长度而定,当匝道长度表3.0.2中规定的警告区最小长度短时,作业控制区最前端的交通标志可设置于匝道的起点处,匝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9至图13。
4.在同一位置的作业时间在半天以内时,可适当减少交通标志,但应设置施工标志及锥形交通路标,并应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移动式标志车或配备交通指挥人员。
临时定点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参见附录三图14至图15。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总长度=1250米
1、警告区=1070米前方施工1600米1个800米1个窄路标2个限速40km2个
压路肩白线摆放锥形筒
2、上游过渡区=40米斜向摆放锥形筒到缓冲区起点(压路肩白线渐变到压行车道白线)
3、缓冲区=50米压行车道摆放可变路标1个缓冲区末端摆放附近施工警示灯
4、工作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得小于30米压行车道摆放
5、下游过渡区=30米行车道渐变斜向摆放锥形筒到终止区
6、终止区=30米压路肩白线摆放解除限速40标志1个
注:锥形筒摆放间距施工区10米一个其余15米
锥形筒摆放至各标线的外半侧
警告区增加一名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