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名著赏析:《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
- 格式:pptx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49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及作品背景,提高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路遥及作品背景,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2. 第二课时:分析主人公孙少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 第三课时:探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及意义,如孙少安的妻子贺秀莲、妹妹孙少平等。
4. 第四课时:分析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关系,如孙少安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
5. 第五课时:总结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与伟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作者背景、作品情节、人物形象等知识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关系等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典型人物和情节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4. 启发式教学: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奥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平凡的世界》原著及配套阅读资料。
2. 课件:作者简介、作品情节、人物关系等图文并茂的课件。
3. 视频资料:关于《平凡的世界》的纪录片、采访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评论、新闻报道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活动设计课时:第六课时活动一: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作品中的家庭进行讨论。
2. 讨论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3.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活动二:角色扮演1. 学生选择一个作品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 要求学生通过角色的言行举止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平凡的世界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描绘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的巨大转变。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关于《平凡的世界》的书阅读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2.分析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3.思考并表达自己对小说的见解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作者路遥以及《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背景和出版情况,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分析主要人物详细介绍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孙少平、杨绛、田晓霞等等。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轨迹,激发学生的情感。
3.解读主要情节解读小说的主要情节,包括孙少平的成长历程、家庭纠纷以及父母的期望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节背后的深层含义,并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分析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通过分析小说中反映的社会背景,如改革开放、城乡差距等,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5.探究主题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平凡的世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如对梦想的坚持、个人命运与社会背景的关系等。
通过阅读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四、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个问题或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互相交流和碰撞形成新的思考。
2.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角色的视角深入理解其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写作分享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撰写读后感或对某个情节的理解,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通过写作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时长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建议在一个学期内安排多次教学活动,每次活动约1-2学时。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2.评价学生的书面作品质量;3.考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平凡的世界赏析《平凡的世界》赏析《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小说家路遥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以真实、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农村的变迁和普通人的命运。
本文将通过对小说内容与主题的分析,展开对《平凡的世界》的赏析。
第一部分:校园生活的复杂性与残酷性小说以主人公孙少平的校园生活为切入点,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人性的复杂性。
作者透过孙少平这个角色,真实描写了贫困家庭孩子的艰辛成长历程,以及他在学校中面对的各种欺凌与暴力。
尽管孙少平努力学习,但他在这个残酷的校园环境中仍然感到无助与迷茫。
第二部分:农村现实与人生抉择作品从孙少平高中毕业后的农村生活展开,生动刻画了农村社会的种种问题与农民的苦难。
小说通过描写孙少平与其它人物的互动,突显了农民地位低下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
而孙少平在这个困境中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选择,他决心通过进城打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境况。
第三部分:家庭与爱情的纠葛小说通过描述孙少平与未婚妻孙小艳的感情纠葛,展现了传统家庭观念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
孙小艳代表了一种反抗传统婚姻制度的观念,她渴望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
而孙少平则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试图在家庭责任与个人感情之间寻找平衡。
小说通过这段感情纠葛,反映了家庭与情感的复杂性,也呼唤了对于自由婚姻观念的思考。
第四部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与个人命运小说以孙少平在城市工作的经历,折射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现代化的影响。
作者通过描写孙少平在城市打工的艰辛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展现了中国农村农民进城打工的现实。
这部分呈现了农民工阶层的劳动与生活状况,深刻揭示了城乡差距与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第五部分:对平凡生活的反思与呼唤《平凡的世界》通过对孙少平等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平凡生活中的复杂与价值。
小说以农民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与演变。
在呈现现实的同时,小说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探讨了追求梦想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小说《平凡的世界》透过对孙少平等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与农民命运的曲折。
《平凡的世界》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去年网络教研的一个内容,为了高一阅读,重新发布。
引起重视。
)临淄中学王国强路遥其人路遥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
25年来,路遥始终被人们所阅读并记忆着。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北清涧县,原名王卫国.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
其作品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
可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郁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
《路遥传》作者厚夫说:路遥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断奋斗的传奇人生,他是众多草根阶层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典范。
知人论世,要想真正地读懂《平凡的世界》,就要先了解路遥、读懂路遥。
让我们走近路遥,一起去感悟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透视其鲜为人知而又跌荡起伏的内心世界。
线索与主旨在《平凡的世界》众多的情节线索中,有三条主线贯穿小说的始终,其中每一条都伸向自己特定的生活区域。
这三条主线,既平行又交叉,组成三个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板块结构,在每一个板块内,又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方式。
在这三条线索中,第一条是写又水村,主要表现作为农民群众十年来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其生存境遇、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结构上紧紧围绕着孙、田、金三大姓氏家庭所存在的恩恩怨怨,编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矛盾网络。
通过批斗王满银,批判孙少安,偷水,俊斌丧事,少安结婚,拆迁,少安办砖厂和建校等一系列重要的生活事件,扭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情节链条,在冲突与情感撞击中展示出人们的生活欲望和心理变迁,从而折射出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离家出走的孙少平,其艰难跋涉的人生历程则构成小说中又一条主要线索。
在这个层面内,重点突出孙少平在对人生苦难的抗争中如何逐渐走向成熟,其中和田晓霞的爱情,从萌发到建立直到以悲剧结局是这条线索中最重要的情节。
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展示课教案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展示课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多方对比、整体把握的方法来赏读男性人物代表孙少安、孙少平。
2.通过整体把握《平凡的世界》人物个性特征,探究作品主旨。
一、展示人物说印象上节课,同学们跟韩老师鉴赏了《平凡的世界》中璀璨夺目的女性形象。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作品中光辉灿烂的男性人物形象,他们有自己的喜乐哀愁,有自己的人生路径,有自己的生活哲学。
(ppt:依次跳出男性人物剧照)田福军-孙玉厚-田福堂、孙玉亭-王满银-李向前-孙少安、孙少平这是谁?(学生齐答)在众多的男性人物中,你们印象最深的事情有哪些?(点4名同学回答)你们最喜欢哪些男性人物?预设(学齐答:少安、少平)看来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少安、少平,那我们今天就重点走近孙家两兄弟,走近他们的平凡的世界。
二、锁定人物谈情节1.先来看看大哥少安,请同学们回读与少安有关的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选2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也想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大家一起翻到……,第6页第20章——倒数第三段2.再来看看弟弟少平,请同学们回读与少平有关的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选2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也很喜欢一个语段,大家一起翻到……自读第3页第43章。
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毕竟还只是其中的一两个片段,下面我们借助思维导图,整体梳理一下少安、少平的学业事业轨迹。
先来梳理少安的:我们发现,少安的事业中,出现了两次低谷期,扩地被批判,扩建导致破产,最终当上了厂长和村委会主任,事业风生水起。
少平自从离开双水村,世界逐渐向他敞开了怀抱,得到好人相助获得郊区农民户口,最终成为一名煤矿正式工人,还当上了班长,获得了“青年突击手”的荣誉。
三、兄弟对比辨不同1.这两兄弟都这么年轻优秀,你更喜欢两兄弟中的哪一个?他的哪些方面最吸引你?是性格追求、爱情婚姻、待人接物还是在或其他方面?我们先请男同学说说。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使学生了解并欣赏路遥的文学才华,理解作品中所展现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2. 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社会、理想的深入思考。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路遥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故事情节梳理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4. 文学特色鉴赏欣赏《平凡的世界》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独特艺术魅力。
5. 作品价值探讨探讨《平凡的世界》对人性、人生、社会、理想的描绘,理解作品所传递的正能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的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作品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阅读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平凡的世界》,感受作品的文学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3.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水平,考察学生对作品内涵的把握。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平凡的世界》的背景及作者路遥简介。
2.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梳理作品的故事情节,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欣赏《平凡的世界》的文学特色。
5. 第五课时:讨论《平凡的世界》对人性、人生、社会、理想的描绘,总结作品的价值内涵。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围城》等,比较不同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学价值】1、作品的励志主题和温暖情怀为人们树立起明亮的精神灯塔;2、小说生动的形象塑造及巧妙地构思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范例;【教学目标】1、了解《平凡的世界》主要内容,理清人物关系;2、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孙少平、孙少安等典型人物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和精神;3、学习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理解和鉴赏小说的主题,获得生命成长的感悟和启示。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一群普通的人,演绎着悲壮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蒸腾着不平凡的真情。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平凡的世界》读书分享会。
二、环节一:由教师介绍路遥其人。
(见PPT)三、环节二: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梳理1、选取学生阅读作业中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进行展示;2、请3名学生介绍其中人物的生平经历。
【目的:检查阅读情况】(田晓霞、贺秀莲、田润生)(田福堂:这位不甘寂寞的乡村领袖,在农业学大寨的政治高潮中他竟突发奇想,要在双水村的山沟里造出一大片良田.为此,在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地组织社员建筑拦河坝.在修筑拦河坝的过程,金家人反对搬迁,田福堂这位熟知人情世故的乡村领导一边对金家人施加压力,一边大刀阔斧地准备,更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金老太太劝说,最终使大坝得以建成.这也算是这些乡村领导的丰功伟绩.但是一场洪水彻底地把这座代表他们丰功伟绩的大坝垮了.使双水村为此付出了财产与生命的代价.田福堂这种丧失理智的狂妄行为,不能单纯地归纳于个人的私利和野心,更应该看到的是这是出于整个社会潮流的一种非常愚昧的迷信.也竟因为田福堂是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个平凡的乡村基层干部,所以他无法摆脱社会潮流的影响,而变得愚昧,使他伟大的壮举变成一场悲剧.孙玉亭:他的农村革命史同样是悲剧与喜剧的交叉.孙玉亭作为双水村口头革命家,一方面他真诚地信仰一切“左”的革命理论,经常为田福堂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严酷的家庭环境,生存的现实,使他不得不非常尴尬地面对自己的贫困家境。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兴趣。
2. 了解作者路遥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
2. 概述《平凡的世界》的故事背景和主题。
教学活动:1. 播放作者路遥的介绍视频。
2. 引导学生阅读《平凡的世界》的简介。
章节二:人物关系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2. 加深学生对主要人物的理解。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家族关系图。
2. 探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教学活动:1. 让学生绘制家族关系图。
2. 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章节三:故事情节分析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节点。
2. 探讨小说情节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分组讨论情节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章节四: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2. 探讨小说对人性的探讨和反映。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
章节五:阅读心得分享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2. 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心得分享。
2. 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章节六:小说结构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篇章结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篇章结构,如开篇、过渡、高潮、结尾等。
2. 探讨小说结构对整体阅读体验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篇章结构特点。
2. 分组讨论小说结构对阅读体验的影响。
章节七:文学手法解读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文学手法。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文学手法的的能力。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平凡的世界》的兴趣了解本书的作者路遥掌握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1.2 教学内容:介绍本书的作者路遥简介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和风格1.3 教学活动:观看本书作者路遥的介绍视频学生分享他们对本书的初步了解和期待教师简介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1.4 作业:学生阅读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人物关系梳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中的人物关系分析本书的主要人物形象2.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中的人物关系探讨本书的主要人物形象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本书中的人物关系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分享2.4 作业:学生完成人物关系梳理表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书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本书的主题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享3.4 作业:第四章:写作风格分析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写作风格引导学生欣赏本书的文学之美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本书的写作风格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分享4.4 作业: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讨论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综合讨论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综合讨论5.4 作业:第六章:人物分析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书的重要人物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动机的能力6.2 教学内容:选取几个关键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动机讨论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6.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分析一个特定的人物各组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6.4 作业:第七章:情节解读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的情节发展和结构培养学生解读情节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主要情节转折和章节安排引导学生关注情节发展对人物和主题的影响7.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情节转折点各组分享他们的解读7.4 作业:第八章:象征和隐喻8.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识别本书中的象征和隐喻培养学生解读文学象征和隐喻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讨论本书中出现的象征和隐喻分析这些象征和隐喻对故事和主题的作用8.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识别并分析一个象征或隐喻各组展示他们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深入解读8.4 作业:第九章:作品影响与现实联系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本书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影响培养学生将文学作品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探讨本书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问题9.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本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各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9.4 作业:10.1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书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推荐与本书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10.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教师推荐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继续探索10.4 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人物分析:深入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动机,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的主题、结构和文学特点;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3.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4. 促使学生思考并讨论小说中的社会、人性等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为教学内容,涵盖全书共三卷,共两百多万字。
在教学中,可以精选其中的重要章节和片段来进行讲解和讨论。
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小说导读和背景介绍(2课时)1. 引导学生了解北岭镇的历史背景和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环境。
2. 介绍作者路遥和他的创作背景,以及《平凡的世界》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 简要介绍全书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
第二阶段:全书阅读(15课时)1. 指导学生按照每课时的阅读进度,自主阅读全书,并建议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人物特点、思想感悟等内容。
2. 每节课安排一些课堂时间用于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读书笔记和理解。
3. 针对每个阶段性的重要情节,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他们关注作者的叙事技巧、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
第三阶段: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8课时)1.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如人性、家庭、社会变革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小说中的意象、符号、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其在作品中的意义和功能。
3. 安排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进行文学评论、简单论文等形式的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阶段:综合评价和反思(2课时)1. 综合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的质量等综合考察学生对于《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反思: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整本书阅读经历的反思,包括对于自己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等方面的总结。
教学资源:1. 《平凡的世界》全本或精选章节;2. 路遥的相关资料和批评著作;3. 阅读笔记和读书报告的模板;4. 文学评论的范例;5. 教学设计中使用的课堂讨论题目。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心理。
3、了解作家路遥在他的作品中把主人公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的特点。
教学重点:1、语言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了解作家路遥在他的作品中把主人公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提前阅读小说《平凡的世界》,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一、简介路遥和《平凡的世界》(课前已经印发材料《作家、作品简介》给大家进行预习,现略去不讲)二、导入:生活的真谛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去对待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或许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作品截取的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落--双水村,在这个闭塞的小村庄生活着各色各样的人们,他们大多是质朴老实的农民。
为了生活他们长年累月地劳作,仿佛他们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劳动,但在作者的笔下你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满足!作者以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展开了描述,向我们重现了新中国农村生活的真切变化,这里面充满着一个爱的世界--亲情、友情和爱情!双水村的少平、晓霞、少安、润叶、金波,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不已,让我们跟着他们或喜或悲,或笑或泪!作家路遥对农村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和农民有着血脉相通的感情。
因此,他要为这一群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们,为这一个壮丽辉煌的时代,写一部诗史般的巨著。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写这部书我已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实行如此繁难的使命,不能对自己有丝毫的怜悯心。
要排斥舒适,斩断温柔。
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
三、看视频纪录片《路遥》(节选)明确作者在《平凡的世界》中把人物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的特征。
了解作者展现的小说中人物导的“超越活着的本身,超越卑微和辛酸去挖掘人生的诗意”的精神面貌。
《平凡的世界》阅读教学《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之所以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正是因为作品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都是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人。
我们的阅读方法是以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串联整本书,本节课以其中的一位女性形象——田润叶为例,感受《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人。
(一)初步的人物分析(投影显示)问题设置:小说如何塑造田润叶?分别展现出怎样的人物性格特点?活动要求: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展示批注内容。
(学生诵读节选内容并点评,师生讨论补充,学生展示并朗诵p689节选部分)田润叶在很大程度上没勇气毅然决然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包围她的那堵精神上的壁垒越来越厚,她的灵魂在这无形的坚甲之中也越来越没有抗争的力量。
一方面,她时刻感到痛苦象利刃般尖锐;另一方面,她又想逃避她的现实,尽量使自己不去触及这个她无法治愈的伤口……(学生展示批注内容)润叶缺乏正确的判断和主见,思想不够成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她碍于情面和报恩的心理一时糊涂答应了婚事,虽然立即后悔却没有勇气拒绝,将错就错,婚后对向前冷漠反感,始终不愿接受,却迫于舆论的压力和道德的束缚,特别是精神的绳索,即历史上只有丈夫休掉妻子,没有妻子休掉丈夫,她不敢打破伦理模式,选择了逃避。
(板书显示)田润叶对少平——善解人意、平易近人对少安——坦率真诚、执著勇敢对二妈二爸——知恩图报、懦弱盲目对向前——一味逃避、软弱自私人物形象小结一:田润叶是一个平凡的人人无完人,润叶有性格上的弱点,如她虽然敢于追求爱情,却碍于面子不愿拒绝二妈的好意,面对向前的追求不敢正面拒绝,优柔寡断,最后在绝望之际又抱着报答恩情的目的糊里糊涂地同意和向前结婚,又立即后悔不已,使自己和向前都陷入苦难和悲剧,她的懦弱盲目、固执己见、一味逃避、迫于舆论不肯离婚,这些都导致悲剧发生。
所以我们说润叶是一个平凡的人。
设置这个问题和环节的目的,旨在带领学生品读小说的语言,关注小说的细节描写。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平凡的世界》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作品,把握《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背景。
2.通过体会孙少平的爱情,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获得成长的启迪。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孙少平的爱情经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把握《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背景。
2.通过体会孙少平的爱情,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3.培养阅读兴趣,获得成长的启迪。
【介绍作者】路遥(1949—1992),中国当代作家,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之一。
原名王卫国,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 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其中《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 月 17 日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42岁。
【介绍作品】《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
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奋斗的艰难经历,而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的各种政策和人们的心态。
【教师】这本书为什么叫平凡的世界?(播放《平凡的世界》介绍短片)【教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普通人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
二、体会孙少平的爱情(一)介绍小说的三条线索1.以孙少安为代表的双水村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心理的变化2.孙少平的生活历程和爱情经历3.田福军等各级干部的政治生活画面(二)孙少平的感情经历1.少平和郝红梅之间的爱情(播放少平吃丙菜的视频)【教师提问】少平为什么要躲在后面?他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你觉得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介绍少平家庭背景:世代农民,以种地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