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人员通行管理解决方案V2.0
- 格式:pdf
- 大小:5.93 MB
- 文档页数:36
人员出入管理系统方案一、系统概述人员出入管理系统是指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对人员进出园区、大楼、小区等场所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
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员识别、门禁控制、视频监控、报警管理等模块,可以有效提高出入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二、系统设计1.人员识别模块人员识别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可采用多种人员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卡片识别等。
2.门禁控制模块门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门禁设备的开关,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人员才能进入授权区域。
该模块可以与人员识别模块进行联动,提高安全性。
3.视频监控模块视频监控模块用于实时监控出入口的情况,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实时画面,并将其保存在服务器上作为证据。
该模块还可以与报警管理模块进行联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报警管理模块报警管理模块用于监测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
当有未授权人员进入授权区域、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发送通知给相关人员。
三、系统功能1.人员信息管理: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功能,可以将人员信息与人员识别模块进行关联,实现自动识别与管理。
2.门禁权限管理:可以设置人员的门禁权限,如授权人员可以进入哪些区域、具体时间段等。
系统会根据人员识别模块的结果自动判断权限,并控制门禁设备的开关。
3.出入记录查询:可以查询人员的出入记录,包括出入时间、地点等,以便进行审计和管理。
4.视频监控管理:可以实时监控出入口的情况,并可以查看历史监控视频。
可以设置对异常情况进行录像和报警。
5.报警管理:可以对系统设定报警规则,例如未授权人员进入、闯入报警等。
当报警条件满足时,系统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
6.统计分析报表:可以生成统计分析报表,如出入频次统计、人员活动轨迹等,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四、系统实施方案1.硬件设备采购:根据系统需求,采购人员识别设备、门禁控制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软件开发: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开发相应的人员信息管理、门禁权限管理、出入记录查询、视频监控管理、报警管理等模块,并与硬件设备进行集成。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一、系统简介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对交通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通管理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与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基于JAVA技术构建,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能实现跨平台部署,具备很高的扩展能力和兼容性;同时系统采用B/S应用方式,基于模块化开发、设计和部署,通过配置文件配置加载相应的模块,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基于消息引擎(JMS)快速接入第三方子系统,JMS部署于应用服务器中,利于维护和扩展。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高速公路区间、超速违章检测系统、平安城市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流量监检测系统以及各类公安、交警业务系统、交通行业管理子系统(如车管、驾管、违法等)等集成在统一的、图形界面的软件环境下,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的管理。
系统有助于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及效率,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强化路面调控能力,为实现各类信息的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储存、统一管理、统一发布,保障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及信息的综合利用。
二、硬件环境客户端/服务器软件、硬件配置要求客户端软件 1.IE6以上浏览器2.支持flash player插件运行硬件 1.Intel系列CPU 主频2.0G或以上,2048M以上内存要求2. 良好的网络支持应用服务器 软件 1. Tomcat 6.0 Web 应用服务器 2. MiddlewareServe 中间件通讯软件硬件 1. Intel 英特尔至强系列四核处理器双CPU 主频2.8G 或以上 2. 4G 或更多内存 3. 300G 磁盘空间 4.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2003数据库服务器 软件 1. Oracle 企业版11g 以上硬件1. Intel 英特尔至强系列四核处理器双CPU 主频2.8G 或以上 2. 8G 或更多内存3. 300G 磁盘空间4.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三、模块说明● 交通流量模块对道路交通信息流量进行采集和分析,并生成统计报表视图,主要包括交通流量日报表、交通流量时段报表、交通流量曲线表,可根据需要按时段、车道、方向、地点进行查询,并进行流量统计生成流量图、流量表、流量曲线图;具备出具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等功能。
车辆人员智能管理系统方案简介车辆人员智能管理系统是一种以车辆及人员为管理对象,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实现对车辆及人员的定位监控、智能调度、安全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服务。
本文针对车辆人员智能管理系统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系统组成硬件组成车辆人员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硬件组成部分组成:•主控板:该板块是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承担系统数据处理、存储、通信等功能。
•单片机:该板块主要用于对车辆的实时信息采集、处理与传输,包括车速、轨迹、油耗等数据。
•GPS定位系统:该组件用于获取车辆的精确定位信息,提供位置信息等功能。
•网络模块:利用网络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包含有线与无线两种传输方式。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车辆内部的环境变化,以及车辆状态。
软件组成车辆人员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软件组成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程序:该部分代码是车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通信功能的核心部分。
•数据库服务程序:车辆人员信息、设备状态等数据的存储,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
•远程监控程序:实时监控车辆、人员的运行状态,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和管理。
•移动端APP:通过APP可以方便地进行车辆或者人员的监管。
系统功能车辆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功能:车辆监管功能该系统对车辆进行全程监管,包括车辆行驶线路、车速、燃油消耗、车辆故障管理等。
人员安全管理功能该系统可以监控乘车人员的行踪,保障人员的安全,提高管理效率。
实时监控功能该系统支持实时监控,对车辆、人员等数据进行实时监管,同时提供实时视频等功能。
数据管理功能该系统能够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报警功能该系统支持各类异常事件的报警处理,包括超速报警、异常震动报警、严重事故报警等。
系统设计方案采集层该层主要是采集车辆各项指标的数据,采用GPS、传感器等技术手段采集车辆的行驶路线、车速、车辆状态、油耗等。
第一章技术方案1.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1.1系统概况沈阳卷烟厂新厂址位于沈阳市苏家屯红椿路南,占地面积为435亩,此次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设计单位是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沈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联合工房、生产指挥中心及综合办公楼、原料仓储库、成品辅料库、香精香料库、锅炉房、水泵房、污水处理站、门卫等建筑,建筑总面积共计114392㎡。
随着各类工业生产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各类车间级生产实时控制系统如DCS、PLC、LCU等系统得到了逐步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各类监控系统如视频监控、电视电话会议、消防、安保系统及网络监控等系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根据沈阳卷烟厂目前的生产自动化以及IT信息化现状,从企业安全、经济运行,市场竞争和集约化管理的需要出发,更好的掌握生产企业的实时生产信息,以及企业安全管理的智能设施系统管理,实时信息能够及时的给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提高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需要尽快建设企业整体信息化平台,解决各类系统信息孤岛的问题。
本次的方案目标是建立实用、可靠、扩展性好的一体化Vykon品牌的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平台。
在管理信息域,将各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平台上,最终实现项目内辅助系统整体性的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对整个智能化系统实行综合统一的管理。
本次方案的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平台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结构化布线技术,将机房环境监测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安防系统、广播系统以及防盗报警系统等彼此隔离的系统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实现项目内各种设备信息、运行数据、设备维护的高水平管理。
同时预留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和高级一体化业务流,满足该项目高层管理者、设备管理者、运维人员实现更高效管理的要求。
1.1.1系统主要内容综合管理1)沈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平台以网络为基础,将项目内的机房环境监测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安防系统、广播系统以及防盗报警系统等五大系统,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同时通过开放的接口方式与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平台V2.0解决方案2020.03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5)1.1系统背景 (5)1.1.1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2 实验室管理现状分析 (7)1.2系统简介 (8)1.2.1 系统介绍 (8)1.2.2 系统组成 (10)1.3系统特点 (13)1.4系统运行环境 (14)第二章系统设计 (15)2.1系统构架 (15)2.2系统技术 (19)2.3系统流程 (21)第三章系统功能 (26)3.1门户网站 (26)3.2系统设置 (28)3.3实验室管理 (30)3.4实验管理 (32)3.5门禁电控 (35)3.6考勤监控 (37)3.7设备管理 (38)3.8耗材管理 (40)3.9大型设备管理 (41)3.10报表与统计 (42)3.11实习创新 (43)3.12办公管理 (43)第四章解决方案 (45)4.1门户网站---解决方案 (45)4.2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 (49)4.3智能门禁----解决方案 (55)4.4远程电控---解决方案 (59)4.5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61)4.6实验教学---解决方案 (62)4.7开放实验---解决方案 (76)4.8实验室开放---解决方案 (82)4.9大型仪器---解决方案 (87)4.10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92)4.11低值易耗品—解决方案 (101)4.12创新实验---解决方案 (104)4.13报表统计---解决方案 (108)4.14数据上报---解决方案 (112)4.15系统数据---解决方案 (117)4.16在线办公---解决方案 (124)4.17电脑管理---解决方案 (127)4.18信息输出---解决方案 (132)4.19数据接口---解决方案 (134)第五章管理模式 (135)5.1“自组织”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135)5.2管理模式下的角色权限划分 (138)5.2.1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划分 (138)5.2.2以管理部门为主线划分 (139)5.2.3以用户身份为主线划分 (140)5.3常规的角色权限分配 (140)5.3.1实验室管理员 (141)5.3.2实践教学管理人员 (141)第六章系统实施 (146)6.1系统实施须知 (146)6.2系统实施流程 (148)6.3系统实施方案 (149)6.4系统实施安排(视具体施工环境确定) (149)6.5系统售后服务 (150)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第一章系统概述1.1 系统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发展,试验室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实验室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面对规模庞大、事务烦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传统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弊端却逐渐显露出来。
探析如何提高铁路 v2.0系统环境下混凝土施工生产效率摘要:随着国家铁路建设要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管理的要求。
从2018年“铁路工程管理平台V1.0版本”在郑万铁路应用以来,近些年来所有新建铁路均要采用铁路工程管理平台。
试验室、拌和站V2.0系统(简称“V2.0系统”)就是在铁路工程管理平台V1.1版本下对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全面过程管理。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室、拌和站1.0系统(简称“V1.0系统”)与V2.0系统的不同,通过认真分析、总结、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了混凝土的生产效率,为后续类似工程拌和站混凝土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拌和站、V2.0系统生产效率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石港城际铁路根据建设的要求,所有混凝土施工生产均需要在“V2.0系统”环境下施工,自开始启用以来,因对固化的操作流程系统掌握不够,前期策划不充分,使得混凝土的生产产量受到较大影响。
前期两套180机组混凝土日生产量约900方,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实现最高日生产量达1670方,正常工作状况下日混凝土平均生产量1400方,实现混凝土连续高效生产要求。
一、V1.0和V2.0系统不同点试验室、拌和站1.0系统只纳入万能试验机、压力机的试验数据,实现了信息化的自动采集,实现拌和机的拌和时间、材料配比偏差进行自动采集和报警。
试验室、拌和站2.0系统是对工程试验检测(含第三方检测)及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
实现试验检测工作全流程管控,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上传,结果自动识别、智能判定,管理量化评估等功能;确保过程可控、数据真实、结果准确、管理规范;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和操作,达到标准化管理和国铁集团下发的《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等管理要求。
试验室、拌和站2.0系统增加试验室信息化配套设备的投入,把以前没有纳入信息化试验设备的数据(所有称重天平、房间温湿度计、标养室温湿度控制器、水泥胶砂养护箱)等设备纳入到信息化系统统一管理。
深信服EasyAPP解决方案目录1前言 (4)2挑战 (4)2.1安全 (4)2.2快速的业务发布 (5)2.3体验 (5)3深信服EASYAPP方案介绍 (5)3.1简介 (5)3.2快速迭代 (5)3.3功能 (8)3.3.1身份认证 (8)3.3.2数据隔离与防泄密 (9)3.3.3链路加密 (9)3.3.4单边加速 (10)3.3.5威胁防护 (11)3.3.6权限控制 (12)3.3.7访问审计 (12)3.3.8管理安全 (12)4方案价值 (13)4.1安全的业务发布 (13)4.2良好的用户体验 (13)4.3快速开发迭代 (13)5典型案例 (14)5.1福建海事局提升政务效率,构建服务性政府 (14)5.2深圳国税在线发票打印系统提升企业发票打印事务效率 (14)1前言随着移动互联浪潮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开始进入企业IT环境中。
一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企业的地理分布越来越广,员工移动性越来越高,内部联系越来越紧密,带来了跨地域和移动协同诉求;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在客户维护的质量和市场营销的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信息移动化建设迫在眉睫,而企业级应用是企业信息移动化的重要承载体,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2挑战以上趋势反应了一个令人振奋、日益凸显的现实。
然而,对数据安全的质疑,快速的业务发布,以及关于员工隐私和自由的讨论,和员工使用体验的担忧,都使得企业决策者在移动化面前举棋不定。
2.1 安全手机、平板电脑是公认的企业安全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从在过去的12个月,移动数据遭受的威胁上升了250%以上:●移动设备的遗失或被冒用●用户主动或无意识的信息泄露●病毒、间谍软件或其他黑客攻击●企业应用本身、防病毒软件及终端管理软件自身的漏洞或威胁●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被窃听或被篡改●企业应用服务器直接暴露于互联网中的安全威胁企业移动的价值体现在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更大的企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