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组织流线图
- 格式:ppt
- 大小:639.50 KB
- 文档页数:2
各阶段报审顺序图规划意见书设计方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无图纸、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人防报审消防报审园林报审交通报审一、报审规划意见书:1. 审批同期:28个工作日(受理时间:每周一至五全天)2. 图纸规格:A33. 图纸及文件要求:1)二地权属证明文件2)建设单位对拟建项目情况的说明1份(也可由设计单位写)3)总平面图一份(1:1000或1:500)4)地形图1份(1:1000或1:500,用铅笔画出用地范围)4. 注意问题:1)地形图为测绘院所购蓝图。
2)说明工程位置,标明规划建筑与四周建筑之间的间距、高度及经济技术指标。
3)报审表中设计单位一栏可以不盖章。
报审设计方案:二、1. 审批周期:处审17个工作日,委审30个工作日,对外接待日为每周二、四上午。
2. 图纸规格:A3图纸,二份。
总平面加盖报审章及注册章。
3. 图纸文件要求:(先填日报表并加盖报审章或公章)1)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其它计划批准文件1份(不装订)。
2)规划意见书及附图1份(复印件,不装订)。
3)A3图纸,二份。
①设计说明②总平面图(1:1000或1:500)③各层平面图,各向立面图,主要剖面图(1:100或1:200)④透视图(或模型)⑤日照分析(满足冬至1小时,大寒2小时日照)⑥交通分析报告(按规划意见书要求确定是否提供)4. 注意问题:1)总平面为以现状地形图为底的蓝图,用地坐标及尺寸要准确无误。
建筑与四状的关系(性质、层数、距离)标注清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齐全、准确,建筑物要有编号及高度。
各种配套设施用房要标明并不遗漏(如开闭站、配电室、垃圾楼、热力站及燃气调压站等)。
地下及挑出部分用虚线表示。
2)平面图要注明外包尺寸,并与总平面一致。
每层应有建筑面积及比例。
整个面积的统计要准确。
3)立面及部面图的建筑高度要标注清楚(包括退台部分),并与总平面相对应。
标注各部分材料及色彩。
4)建筑高度不超过规划意见书的10%,并小于3米。
南坪商圈道路交通及交通流线改善设计一、设计对象概述1.道路交通及交通流线定义“交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在道路设计领域,交通流线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单向交通流的运行轨迹线。
行人,车船,货物,在研究范围内流动的轨迹称之为交通流线。
2.交通流线的组成要素交通流线的组成要素:交通方式、流量(单位时间)、流向(单向、双向)、流距、流速等。
根据调查,南坪商圈的交通方式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等出行方式;流量大概为3500辆/小时;流向为单向;平均流速20km/h。
3.道路交通范围南坪商圈的道路网范围为东起响水路,西到万寿路,南到南城大道,北至南坪东-南坪西路。
整个商圈的交通是一个大循环套着两个小循环,大循环是响水路—南坪东路—南坪西路—万寿路—南城大道—响水路。
小循环是响水路—南坪东路—南坪南路—响水路。
另一个小循环是南坪南路—南坪西路—万寿路—南城大道—南坪南路。
南坪商业圈的交通版图就像一个斜“中”字,就是江南大道、南坪南路穿过由这四条路形成的环道。
其中万寿路、南坪东路、南坪西路、响水路和南城大道是主干道,而江南大道是快速路。
如下图所示(黄色路网区域):图1-3-1 南坪商圈道路网图二、现状问题分析1.南坪现状交通总体情况南坪的商圈实行的是单向交通,为了有效疏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因而实施单行交通组织,充分发挥微循环交通网络效率。
从降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饱和度的目标出发,考虑最大期望饱和度的限制要求。
商圈行驶方向是顺着整个商圈逆时针运行。
在大循环中套着两个小循环,其中的主要流量是大循环。
现状交通流线图如下:图2-1-1南坪商圈车辆行驶方向图南坪商圈交通量分布随着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重庆南坪城市道路交通运行速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低下。
为了更好的了解南坪商圈的流量分布,笔者在本次设计期间对南坪商圈主要路段只要交叉口的流量进行了调查。
交通流线组织方式一、交通流线组织原则交通流线组织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交通安全和畅通。
2.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3.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
二、交通流线组织方法交通流线组织应采取以下方法:1.对交通流向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车辆行驶路线和车道配置。
2.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条件,设置交通信号灯或标志,进行交通管制。
3.在交通繁忙区域,采用车道逆行或借道通行等措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结合智能交通技术,对交通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三、交通流线组织策略交通流线组织可采取以下策略:1.分流策略:通过引导车辆分流到不同道路或时间段,减轻交通压力。
2.禁行策略:在特定时间段或区域禁止某些车辆行驶,以减少交通拥堵。
3.公交优先策略:在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优先权,提高公共交通效率。
4.停车管理策略:对停车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减少停车对交通流的影响。
四、交通流线组织方案交通流线组织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交通流向和流量,制定合理的车道配置方案。
2.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标志,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则和行驶流程。
3.针对不同交通需求和路况,制定灵活机动的车道借用方案。
4.制定应急交通流线组织方案,应对突发事件和特殊天气等状况。
5.对交通流线组织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应急交通流线组织应急交通流线组织应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2.在现场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警示信号,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疏散。
3.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对交通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应急救援通道畅通无阻。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商业综合体交通组织及流线浅析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眼前,成为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慢慢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及时解决了人口增长,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并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但由于其硕大的体量及功能的复杂性,对其交通组织及内部商业流线等设计方面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无锡XX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讨论此项目中的交通组织及流线设计,分别从外部人行,车行出入口,货运流线及商业内部水平及垂直交通的分析,对项目设计过程做回顾与总结。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交通组织;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交通流线1项目背景及简介基地位于无锡市,规划总用地占地约51,437 ㎡,项目总体平均容积率约6.0。
基地紧邻无锡火车站,人车流密集;此次设计的为本项目的南区地块,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左右,包括五幢住宅共计483套;商业综合体一幢,建筑面积约65000平方左右,包括地上五层及地下一层商业以及超高层办公一幢,建筑面积约85000平方左右。
此次重点讨论商业综合体,由于项目目前尚在在建中,牵涉到项目名称,本文一律用“XX项目”代替。
2项目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此类商业综合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交通组织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工作效率及运转水平。
因此进行交通流线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接下来我将从外部交通及综合体内部交通组织两个方面来具体设计这个项目的交通组织。
2.1 外部交通2.1.1人行出入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周围道路是人流交通动线中的重要一项,在设计人流主要与外部联系的确切位置时,首先考虑的是该项目周边道路现有交通状况。
主大门及入口广场可面向主道路,入口的设置直接面对主要人流的来向,这样才能吸引人流及方便顾客出行。
地上人行出入口:本项目南侧的***路是项目基地周围最重要,人流量最大的一条道路,东南角位置优势更强于西南角,因此将主入口设置在东南角是最理想的。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的依据根据天津海河楼商贸区的规模、性质和在天津市区中的重要位置,其规划设计应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和海河开发总体规划为依据。
规划设计范围:临近本商贸区的城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的道路交通、客运交通、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交通。
道路技术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人车分离、各成系统、集散有序的原则该区及其邻近地区为天津商贸市井繁华之地,交通繁杂而拥挤,为减少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东马路、通北路、张自忠路、水阁大街均设置辅道或辅助道路,用于组织公共汽车和客运车辆临时停靠、右转进出停车场、以及供非机动车通行。
其中东马路和张自忠路为路面划线分隔的辅助车道,通北路和水阁大街为分隔带分隔的辅助道路。
抬升狮子林桥,下降张自忠路,通北路和狮子林大街上跨张自忠路和海河及海河东路,形成桥头简单立体交叉。
新建建国道桥,上跨张自忠路和海河及海河东路,形成桥头简单立体交叉。
改造金汤桥成为步行和自行车桥。
在通北路和水阁大街分别设置地下过街通道和人行过街天桥。
在北马路与东马路交叉口利用地铁4号线出入口组织地下过街。
为此,相关道路的规模、等级、位置、尺寸和结构均有预留余地,交通组织采用便于调整的方案。
2、便于交通组织管理和灵活控制的原则减少交通拥挤、保障交通畅通的有效措施是采取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
该商贸区内部设定为步行街区,且无机动车回旋余地,必须充分利用周边路网进行交通组织。
本方案的交通组织为进出该地区的车辆提供多向行驶的可能性,如狮子林大街、建国道、张自忠路来车,就利用了周边道路和交叉口组织交通。
即使在高峰或特别需要交通管制情况下,可以临时封闭其中某个进口道而保证不影响车辆的运转。
三、交通分析(一)客流来源分析(见图1客流来源交通分析图)。
进入海河商贸区的主要客流来源:1、经京津塘高速公路和金钟路立体交叉、狮子林大街,来源于北京和天津以北地区的外省市客流,以客运机动车为主;2、经天津火车站、建国道来源于外省市的客流,以公共交通为主;3、经东马路、张自忠路、海河东路、地铁4号线,来源于和平区市中心的客流,以公共交通、机动车和地铁为主;4、经东马路,来源于南市食品街的客流,以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为主;5、经东马路,来源于鼓楼地区的客流,以步行为主;6、经北马路,来源于天津西站和红桥区的客流,以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为主;7、经大胡同路、张自忠路、海河东路、地铁4号线,来源于红桥区的客流,以公共交通、机动车和地铁为主;8、经海河客运来自于海河沿线的游船客流。
金牛区主要通道交通组织调研报告(成都市金牛区建交局)根据刘玉泉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办公室关于沙河源踏水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及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整理专题会会议纪要》(金牛委办纪要〔2017〕第二期)精神,针对金牛区主要通道单向交通组织给沿线居民出行、单位出入带来不便且难以满足城市功能及产业布局需求的现状,剖析现状交通组织存在问题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形势,明确区内主要通道交通组织优化调整方案,同时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影响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案及交通发展建议,以提高整体交通运行效率,提升交通系统品质,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一、项目概述(一)项目内容通过梳理区内道路交通组织现状,剖析主要通道单向交通组织存在问题;解读相关规划要求,分析未来交通需求,研判未来交通发展形势;基于现状问题及未来需求,结合相关建设工程方案,提出主要通道交通组织优化调整方案;开展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影响分析,识别调整后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基于交通组织优化调整研究,结合各功能区规划梳理主要通道沿线建设项目,提出交通发展建议。
(二)研究范围金牛区全域,重点研究区内实施单向交通组织的主要通道,包括金牛大道(茶店子路段)、茶店子正街-茶店子西街、交大路-沙湾路、商贸大道及九里堤路等道路。
(三)研究目的明确金牛区单变双交通组织优化调整方案,进行单变双交通组织调整后影响分析,并针对单变双后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一)金牛区道路交通现状1.金牛区对外联系通道。
现已形成“7纵10横”骨架路网,既有七纵通道主要承担金牛与郫都、新都的交通联系,其中有三条为全市性的放射性快速通道,同时承担城市对外交通的快速联系。
IT大道、羊西线、金牛大道、西华大道承担金牛区与郫都区联系功能;成彭高架、北星大道、川陕路承担金牛区与新都区联系功能。
图1 成都市“三环十六射”示意图图2 金牛区对外通道示意图2.区内主要道路交通组织。
区内主要通道交通组织以双向交通为主,单向交通为辅以及少量潮汐性交通。
建筑项目交通组织设计技术标准部分相关要求(2018.04)一、基地出入口设置1、相邻出入口之间净距同向设置开设在主干路上的基地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00米;开设在次干路上的基地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50米;开设在支路上的基地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30米。
对向设置基地出入口宜对齐,如确需错位设置,错位设置的基地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8米,其净距要求如下图,且车辆左转时轨迹线不应交叉。
图1错位设置基地出入口净距2、交通组织:关于U型掉头距离的问题(1)基地内道路与城市道路采用U型掉头交通组织方式时,U型流线的通道边线间距应不小于6米且内部道路后退道路红线间距不小于3米,U型流线的角度不宜超过180°,并应保证视线通透,满足机动车停车视距要求。
如下图所示。
图2 U型流线(基地出入口)(2)基地内地下车库坡道与基地内部道路相交处,不得采用车辆转弯半径不足的U型掉头交通组织方式,并应保证视线通透,满足有关安全视距三角形的要求。
如下图所示。
图3 U型流线(地库出入口)(3)开设在主干路及以上的出入口应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模式,开设在次干路上的出入口宜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模式。
二、基地总平面布置3、学校接送车位为满足接送要求,教育设施应配建人行接送集散场地和学生接送机动车停车位,人行接送场地结合人行出入口设置,面积不应小于300m2,学生接送机动车停车位应按相关规范要求配置,并在学校用地范围内独立布置其出入口。
4、临街商铺停车位临街商铺配建停车位应与商铺结合设置,且停车位与商铺两者最远端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150米。
三、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库)出入口设置5、建筑工程配置的机动车停车场(库)的出入口车道及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1)停车泊位数≤1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一个双车道或二个单车道的出入口;当停车泊位数<25辆时,如条件受限制时也可设置一个单车道的出入口,但必须完善交通信号和安全设施,出入口外应设置不少于二个等候的客车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