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腐乳的制作原理
1.制作腐乳相关菌种 (1)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 发酵,如青霉、曲霉、酵母、青霉等,其中起主 要作用的是毛霉。
曲霉
青霉
酵母菌
(2)毛霉的相关知识 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分类: 丝状真菌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适宜发酵温度:15~18 ℃ 菌种的来源: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 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 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 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 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 保证产品质量。 2.发酵原因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分 解有机物。 蛋白酶 ①蛋白质 氨基酸+ 小分子肽 ②脂肪
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生长。
资料二、加盐腌制: 随着层数的加而增加盐量 ,接近瓶口的盐 要 铺厚一些 。 腌制约 8 天左右。 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 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 菌污染。 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课题背景
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 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 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我国各地气候不同,人民 生活习惯不同,生产配料不同及制成的形状不一,腐乳品种多样。 如红豆腐乳、糟腐乳、醉方、玫瑰红腐乳、辣腐乳、臭腐乳、麻辣 腐乳等。品种虽多,但酿造原理相同。 课题目标 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3.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4.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毛霉菌落形态
1.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真菌 B.进行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