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画的色彩(1)
- 格式:ppt
- 大小:6.77 MB
- 文档页数:20
浅谈装饰绘画的色彩语言一、色彩的构成色彩是由光线的波长、频率和强度所决定的,是一种对于光的视觉感受。
在装饰绘画中,色彩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种类,比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包括明度、暗度和中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和灰度程度,包括鲜艳度和灰暗度。
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是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无限丰富的色彩世界。
在装饰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运用,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效果,从而达到丰富和多样的表现。
二、色彩的意义色彩是一种情感语言,它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内心和情感。
在装饰绘画中,色彩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能够表达出艺术家对于世界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红色代表着热情、活力和力量,在装饰绘画中常用于表现热烈、充满活力的场景。
黄色代表着温暖、欢乐和活力,常常用于表现欢乐、温馨的氛围。
蓝色代表着深沉、宁静和安详,常用于表现清静、祥和的场景。
除了基本的色彩意义之外,色彩还可以通过色彩的组合、对比和运用方式,表达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比如冷暖色彩的对比,可以表达出对比强烈的情感;对比色彩的组合,可以表达出和谐、平衡的情感;鲜艳、明亮的色彩运用,可以表达出充满生机、有活力的情感。
色彩在装饰绘画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种视觉效果,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沟通。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艺术家能够让观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明度的运用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明暗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立体感,而中度的运用则可以使画面更加柔和和平和。
艺术家还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表达出特定的心境和情感。
比如在表现喜庆、欢乐的场景中,艺术家可以运用明亮、饱和的色彩,表现出活力和兴奋的情感;在表现深沉、沉思的场景中,艺术家可以运用暗淡、低饱和度的色彩,表现出安静和深沉的情感。
总结通过对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意义和色彩的运用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装饰绘画的色彩语言是多样化的、丰富的。
浅谈装饰绘画的色彩语言装饰绘画是一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通过色彩和形式来表达情感和美感的装饰艺术。
色彩是装饰绘画的灵魂和语言,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本文将从色彩的构成、搭配和运用等方面,浅谈装饰绘画的色彩语言。
一、色彩的构成色彩是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构成的。
色相是指纯色的基本颜色,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基本色。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亮的颜色看起来更清晰、更醒目,而暗淡的颜色则更加内敛、神秘。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烈程度,饱和度高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动感,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加柔和、含蓄。
二、色彩的搭配色彩搭配是色彩运用的一项重要技巧,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式包括对比搭配、互补搭配、类比搭配和单色调搭配等。
对比搭配是指将色相相间对立的颜色进行搭配,比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
这种搭配方式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加鲜明、活泼。
三、色彩的运用色彩的运用是装饰绘画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运用色彩可以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首先是色彩的情感表达。
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共鸣,比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黄色代表明朗、欢快,蓝色代表沉静、神秘等。
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表达目的,灵活运用色彩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是色彩的氛围营造。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情感,合理运用色彩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景,比如暖色调可以营造出温馨、亲密的氛围,冷色调可以营造出清新、淡雅的氛围。
再次是色彩的空间分割。
色彩的运用可以分割画面空间,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为作品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生命力。
最后是色彩的装饰效果。
色彩是装饰绘画的灵魂,合理运用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鲜明。
艺术家可以巧妙地利用色彩的特点和优势,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色彩是装饰绘画的灵魂和语言,通过对色彩的构成、搭配和运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使装饰绘画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1装饰画和色彩构成的概念(1)装饰画的概念。
《辞源》对于“装饰”的解释是:“装者,藏也。
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
”意思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图案等,目的是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装饰画是偏重表现形式的绘画,其主要强调的是它的功能性和装饰性。
装饰画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发展极为迅速,由于其表新形式和载体越来越丰富,极大的提高了当今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2)色彩构成的内涵。
绘画在技术层面上是以表面作为支撑的。
我们看一幅作品不论是素描、线描、油画、国画和水彩等,都是会做出主观的色彩辨识的,即黑、白、灰或带有某种色彩倾向的。
颜色可以说是一幅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色彩构成是通过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已有的色彩元素按照构成规律的重组、变换。
2中国传统装饰画色彩风格的变化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是中国画,也称之为国画。
与传统中国画艺术形式不同,装饰画则更注重形式美和装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功能。
如今,装饰画在商业市场上很受追捧,如商品外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等。
绘画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
所以,中国画一定是装饰画,但装饰画不一定是中国画。
(1)器物上的装饰色彩。
器物上的装饰画是指画的载体不同于纸或绢,而是平时生活中使用的实用工具。
早期的装饰艺术是从实用功能转化而来的,例如:彩陶、青铜、漆器、画像石、画像砖以及瓷器等。
这些装饰画的色彩简洁鲜明,主要以红色、黑色、白色、黄色、绿色为主。
如仰韶文化的彩陶身上的装饰纹样,如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重复排列。
是现代装饰画造型的重要方法。
所谓的彩陶就是在橙红色陶胚上,用矿物质颜料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进行描绘,烧制后的陶身上会产生赭石、墨、白赭色美丽的图案,整体风格古朴厚重,大方端庄。
商代的青铜器本身并不是绿色的,因年代久远氧化成斑驳的黑绿色调。
器型多种多样,包括炊器、食器、酒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兵器、度量衡工具等。
纹样种类更是丰富,如兽面纹、回纹、饕餮纹、铭文等。
浅析装饰画的色彩作者:李金芑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2期摘要:色彩是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和必要的条件之一。
装饰画的色彩是以强调色彩的形式美及个人主观感受为特征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更有别于图案色彩。
装饰色彩不拘泥于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束缚,更多的是从主观情感和工艺技术出发。
装饰色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
关键词:装饰画;色彩;画面构成中图分类号:J0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4-0021-02装饰画是装饰艺术中的重要部分,是一门涉及多门类学科的综合艺术。
其主要特征是运用工艺手段和工艺材料制作,突出装饰风格。
和一般的绘画不同,装饰画主要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注重形象的平面化处理,画面构图强调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其构图一般较为单纯。
色彩亦服从于形式美法则的需要,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色彩关系。
装饰画可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到自然特征,充分发挥材质的美。
色彩是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和必要的条件之一。
装饰画的色彩是以强调色彩的形式美及个人主观感受为特征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更有别于图案色彩。
装饰色彩不拘泥于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束缚,更多的是从主观情感和工艺技术出发。
“立足于色彩三要素的变化规律。
装饰色彩的‘主观性’是指提炼、归纳、变化、夸张等特征。
因而装饰色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
” ①“作为装饰语言表现的色彩,它在整个画面的造型结构中的意义不是再现自然形态的色彩关系,而是依照造型的结构关系进行色彩配置。
作为装饰艺术,物象设色从表现对象的固有色出发,追求不同物象类别产生的不同色彩,不注重光源色和环境色,不追求自然色调的逼真,而是调动色彩的各种因素,在色彩的构成、搭配上进行重构。
”②南朝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绘画原则,观众的色彩观念不是再现的、物理的,而是心理的、联想的。
浅析装饰绘画中的色彩薛晓妍摘要:装饰色彩是相对于写实色彩而言的。
研究色彩与色彩之间所形成的美感关系,即用“关系色”观念去观察和运用色彩。
绘画(这里主要指装饰绘画)能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感受,这就是色彩构成中的色彩心理在装饰绘画中起的作用;装饰绘画也可以用色彩构成中纯粹的色彩与形态,给人以直觉及震撼的感受。
当今装饰绘画的色彩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呈现出纯粹化、符号化的特征。
色彩成为最富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装饰色彩,装饰绘画,装饰性,对比性色彩一直是画家与设计家们都十分重视的因素,不同的色彩会使同一个形体具有不同的视觉意义,某些色彩除了审美价值外,还会给人带来特殊的感觉。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色彩的世界,色彩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快乐,它随时能引起视觉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但是,当环境或情绪等因素出现了转变时,色彩又往往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压抑或悲痛的感觉。
色彩就是在使人产生愉快和痛苦之间对人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色彩呢?有人说颜色就是色彩,比如画画用的油画色、水粉色,装修用的涂料、油漆。
但是,当夕阳西下天色渐黑时,这些颜料都会失去绚丽的色彩。
此时,色彩变成了不可视的,变化微妙、不可触摸的东西,人们发现使物体失去颜色的是光。
因此,有人说色彩就是光,有了光各种色彩就能得到显现。
然而,同样的光照条件在作用于有不同视觉缺陷的人时,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阳光照射下的雾都伦敦,在印象派出现之前一直是以银灰色的面貌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可是,观众在首届印象派画展中看到熟悉的雾都被描绘成紫红色以后,走出展厅时却满面疑惑地发现平时常见的雾似乎真的含有了紫红色的成分。
从这种对色彩微妙的认识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光只是引起色彩感觉的客体,它不等同于色彩。
在艺术范围内,对光与色彩的感知必须依靠一双由色彩理论支配的眼睛。
让我们设想以下,如果艺术家们都根据粒子和波长来计算色彩,那结果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再比如,牛顿的三棱镜色光学说与歌德的明暗色彩观相比,前者是科学的。
浅析装饰画的色彩表现作者:曹晓明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4期摘要:色彩作为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因素,对吸引、激发和调动观众的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起着有重要的作用。
装饰色彩以研究色彩美感为主要内容,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一切视觉元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冲击力的元素,在装饰艺术领域中更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装饰画;色彩;心理;搭配;个性表达装饰画通常是指采用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设计手法创作的绘画形式。
人们广泛运用形式美的原则,使作品中充满装饰性的语言,追求装饰美的艺术效果。
装饰色彩以客观色彩为依据,以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不受物体固有色、光源色以及环境色的约束,而是按创作的要求在观察自然生活的写生色彩基础之上,进行概括、提炼、变化、归纳、集中、夸张而成的一种色彩。
由于历史的、环境的、信仰的不同,不同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非常大,因此构成了色彩本身特有的艺术感情和魅力,从而引发象征性的联想。
一、色彩的基本原理光是色彩的源泉。
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
牛顿通过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形成光谱。
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是三原色,就是不能分解却可派生其他色彩的三个基本色。
三原色中的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得到的色即称间色。
由三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得到的色称复色。
由于混合比例的差异,可调配出各种变化丰富的颜色来。
颜色分有彩色和无彩色。
上述颜色均属有彩色。
黑、白、灰属于无彩色。
有彩色与无彩色的混合调配,使有彩色颜色的变化更加调和、多彩。
自然界的色彩具有的本质特征归纳成三大类:色相、纯度、明度。
这就是色彩的三大属性。
色相,即颜色的自身相貌。
如红、蓝、黄等,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色相。
纯度,即颜色的饱和程度和纯粹程度。
例如朱红、品红、大红、洋红等红色系列中,原色品红的纯度最大,其他红色纯度小,因为朱红中混入了黄色,洋红中混入了蓝色。
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小。
浅谈装饰画的色彩表现作者:侯思玄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0期【摘要】色彩是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
装饰画的色彩是以强调色彩的形式美及个人主观感受为特征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更有别于图案色彩。
装饰色彩可以随意改变自然形态中色彩的固有面貌,可以改变常规意义上的色彩关系,在色彩的运用上自由度更大一些,主观意识更强一些,其目的也是为了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尽力表现装饰画浪漫美好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色彩;装饰画;视觉感受在视觉艺术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
色彩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艺术中.色彩都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我们可以从构图、色彩、形象、材料几个方面研究装饰画,其中色彩在装饰画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是不受任何空间,绘制对象本身的限制,充分发挥主观性从实际作用出发,客体服务主体通过不断的变换,对比,夸张等表现形式来带到装饰的效果。
一、装饰画的概述(一)装饰画的特性。
装饰画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装饰画有它独特的语言和词汇。
现代装饰画,是受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理论及实践影响而产生的特定艺术形式。
作品的一切因素都为着建造一个视觉美感的世界。
装饰画应该具有“天然”的装饰性。
要像安乐椅一样,让人们去休息。
(二)装饰画的法则。
独立于色彩世界的黑白装饰画,其特征是以黑白为基准,有自己的法则、规律和奥妙。
用其之理,知白守黑,对比和谐是它的特殊要求。
创作黑白装饰画应十分注意黑白的反差。
黑的分量、块面的轻重、水平的对比、以及软硬、尖钝、角圆等,切忌反差模糊。
如黑白灰巧设处理得当,就不会产生主次混杂凌乱、累赘肮脏的感觉。
由于黑色有收缩不透气性,所以当画面黑块面大时,就会产生沉闷、生硬的感觉;而应用了大块白时,由于“白”有扩张、发射的趋向,所以,需借助于灰面来调和抑制画面的空虚,从而求得简练、响亮、和谐的视觉效果。
(三)装饰画的形式和构成。
装饰画的形式美,是为了表达所采取的审美方式和方法。
装饰画的色彩语言表达作者:李珊来源:《大观》2023年第09期摘要:在装饰画中,有色系和无色系都是构成装饰画的重要因素,是依赖于造型和形式存在的。
当色彩和造型、形式组织关系达到和谐统一时,装饰画的完美视觉效果才能被展现出来。
从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的心理体验概念入手,分析有色系与无色系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剖析装饰画中的色彩本质,分析色彩的平面化和心理主观性,展现装饰画色彩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关键词:装饰画;色彩语言表达;心理体验一、装饰画的黑与白装饰画可以分为黑白装饰画和彩色装饰画。
黑白装饰画在装饰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样,彩色装饰画中的色彩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不仅需要宁静、单纯和淳朴的感受,还需要热情、浪漫、夸张的感受。
(一)黑白装饰画的特点黑白装饰画又被称为无彩色装饰画。
无彩色系通常指的是白色、黑色以及由黑、白两色相调而成的深浅不一的灰色。
无彩色又被称为中性色,其只有明暗关系,而没有明确的色彩指向性,即只有明度的变化,没有色相和纯度的变化。
黑白装饰画常常使用只有明度变化的黑白色来表现画面,明度越低,则越接近黑色的无彩色;明度越高,则越接近白色的无彩色;明度最高和最低的极色是黑色和白色。
黑白装饰画中的无彩色在画面中具有减弱对比、协调色彩、稳定画面等作用,还可以单独构成画面。
黑白装饰画的主题是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进行表现,画面多以点、线、面为主体造型要素,以此来表现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创意,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艺术方式。
(二)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手法黑白装饰画中常见及常用的表现手法为点、线、面的形式,正负形的关系和画面所产生的黑、白、灰关系的运用,其中的特殊表现为对比关系的和谐以及知白守黑的要求。
对于黑白关系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其是个人观察、理解以及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是对黑白分布秩序进行的组合、提炼、整合和概括。
在确定装饰画的基调时,要突出画面的视觉中心,通过强烈对比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装饰画——装饰色彩装饰画——装饰色彩装饰色彩以固有色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
装饰色彩一般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的艺术创造。
装饰色彩可以不再是物体本身的自然颜色,而是人们根据审美需要,对色彩进行多种艺术处理和加工,装饰色彩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再创造,是人们主观赋予物体的一种抽象色彩,是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一种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从大量的日用品、工业晶、工艺晶、现代建筑等等各个领域中充分领略装饰色彩的无穷魅力。
装饰色彩更多的应用在图案设计、装饰壁画、工艺美术、国画、民间艺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家具日用品等众多方面,可以说在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里,它几乎无所不在,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于装饰色彩最为熟悉,在现代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最早接触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房屋建筑、家具、玩具等生活日用品,人们的色感最初也是通过最早接触的这些物品的色彩而培养出来的。
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不同,它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再现色彩关系的(它不仅仅研究物体的固有色,而是整体的表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所有色彩关系。
写生色彩是把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来表现的。
装饰画是指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作品。
造成装饰性的因素很多,如追求构图的单纯;形象的平面化处理;注意空间结构的美;强调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和表现材料自身的美与加工工艺的美。
其中,材料的合理运用,已成为装饰画的重要表现手段,构成装饰性的特征之一。
材料有其各自的形态、色彩、肌理等视觉特征:有的厚重,有的轻薄,有的粗糙,有的细腻,有的鲜艳,有的灰暗。
它同绘画颜料相比,有颜料无法替代的美感效果,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发挥的天地。
其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材料在艺术表现上的长处,形成独特的装饰美。
另外对于不同材料的加工与同一材料的不同加工工艺也是构成装饰美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