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提高题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4
第九章压强提分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
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p、F、f均不变B.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不变、f变大C.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ρL2dg,p不变、f变小D.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f不变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C不正确;压力的大小为:F=G=mg=ρVg=ρL2dg,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时,受力面积S1=L2,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1===ρdg,当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时,受力面积S2=L×(L﹣)=,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2===ρdg,所以,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故A不正确;(2)因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所以,在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B 不正确,D正确。
答案:D。
2.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4:1B.8:1C.4:3D.1:2解:(1)由图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m乙=4g时V乙=4cm3,则ρ甲===8g/cm3,ρ乙===1g/cm3,则==;(2)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所以,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答案:B。
3.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确定解:由图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h A=h B=h C,根据p=ρgh,ρ盐水>ρ清水>ρ酒精,所以p A>p B>p C。
第九章《压强》单元提升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
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 A<F B,P A<P BB.F A>F B,P A=P BC.F A>F B,P A>P BD.F A>F B,P A<P B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关于液体压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B.在同一液体内,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D.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为零5.如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
A.p1=p2 F1=F2B.p1>p2 F1>F2C.p1<p2 F1=F2D.p1>p2 F1=F26.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B、C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A 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物理第九章压强章末提升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事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离心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B.在茶壶盖上作了一个小孔C.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D.吸盘吸玻璃2.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于水中,抓住筒底缓缓上提到开口没离开水面前则量筒中()A.仍充满水,且筒内底部受的压强小于大气压B.仍有水,但不满,筒内水面高出筒外水面C.仍有水,但不满,筒内水面低于筒外水面D.上部为真空,压强为零3.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
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
洞穴内能形成气流,是因为B口上方比A口上方()A.风速大,气压大B.风速大,气压小C.风速小,气压大D.风速小,气压小4.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B.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5.小明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设计的方案如图所示,若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A.偏大B.偏小C.相等D.以上都有可能6.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的是()7.正立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1。
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2。
则p1:p 2等于()A.9∶13 B.13∶9 C.9∶4 D.13∶48.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
现将A、B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A、△PB,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9.如图所示,是两个容积相等,高度相同,底面积不相等的容器(SA>S B),装满同种液体,对于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和压力的比较,正确的是()A. PA>PB,FA>FBB. PA=PB,FA=FBC. PA<PB,FA=FBD. PA=PB,FA>FB10.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第九章压强综合提升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压力越大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产生的效果只跟压力的大小有关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2.如图9-Z-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图9-Z-13.如图9-Z-2所示的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9-Z-24.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图9-Z-3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的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的压强差所引起的B.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因为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菜刀的刀刃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6.如图9-Z-4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4S3S2S S图9-Z-47.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
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图9-Z-5中的()图9-Z-58.如图9-Z-6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
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图9-Z-6A.一样大B.甲大C.乙大D.无法判断9.如图9-Z-7所示各容器的质量相同,底面积都是10cm2,如果在容器中都装有800 g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可能会是7000P a的是()图9-Z-710.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9-Z-8所示,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
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图9-Z-83GA.2GB. C.G G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________;轮胎上的花纹比较深,是为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 甲:S 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C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2.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A .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 .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速度——m/s ;力——NC .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 .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3.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m gSB .p 1=B Am gSC .p 2=A B B ()m m gS +D .p 2=A B A()m m gS +4.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A .B .C.D.5.一薄壁正方体容器放在台秤上,当在容器中装满水时,台秤的示数为12 N。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3 Pa;当在容器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是8N;将液体倒掉,然后将一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物块正好填满容器,此时台秤受到的压强为2.9×103 Pa。
第九章《压强》能力提升卷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其目的是为了()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2.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按甲、乙两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乙D. F甲>F乙,P甲<P乙3.下列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4.(2019·武汉)如右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5.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如下图所示,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为2352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A.0.8×103kg/m3B.0.45×103kg/m3C.1.2×103kg/m3D.1×103kg/m7.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上图的实验(甲图吸盘吸在竖直墙壁上挂重物,乙图两个吸盘对吸后挂重物),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图中如果墙面绝对光滑,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B.图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D.该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8.如上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A.向中间靠拢B.向两边散开C.保持自由下垂D.都向右摆9.(2019·常德)如图A、B、C三个容器中装同种液体,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A.p A=P B=P CB.p A>P B>P CC.p A<p B<P CD.p B<p A<P C10.如下图,一个重4N,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重5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10cm,若g=10N/kg,则()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2500Pa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5NC.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为4ND.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为4500Pa11.(2019·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A.F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乙D. F甲>F乙,P甲>P乙12.(2019·北京)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是利用墙的吸引力B.如果没有大气压我们就无法用吸管吸食饮料C.发生高原反应是因为高原上大气压太大D.同一地点的大气压是保持不变的2.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界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舟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B.国产大飞机高度上升时,机舱外的大气压变大C.绕月飞行的“嫦娥”卫星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D.“天舟一号”经火箭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升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B.C.D.4.大郡体重为60kg,穿“42码”的鞋子。
“42码”换算成长度就是26cm,据此估计大郡站立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A.2⨯B.31.210Pa⨯1.210PaC.4⨯D.51.210Pa⨯1.210Pa5.如图所示,不属于连通器原理应用的是()A . 茶壶B . 液压机C . 船闸D . 下水道弯管6.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重1N ,容器中水重7N ,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100cm 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26cm h =,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18cm h =,水的密度为331.010kg/m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600Pa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7N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8N7.如图所示,容器重为G ₁,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 ₁的液体,若用N ₁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 ₁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 ₁和N ₁应满足( )A .11N G =+G 2 22N G =B .11N G >+G 2 22N G =C .11N G =+G 2 22N G <D .11N G =+G 2 22N G >8.如图,拔火罐是我国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压强 -单元同步提高练习(包括答案)初二物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九章-压强 -同步提高练习(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2 分 ) 如图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P 是装有橡皮膜的探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A. 探头橡皮膜向下,h 增大B. 探头橡皮膜向下,h 减小C. 将 U 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 增大D. 将 U 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 减小2. ( 2 分 ) 小青用吸管将瓶中的菊汁吸到嘴里,这是因为()A. 嘴有吸力B. 有大气压C. 菊汁有重力D. 菊汁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3. ( 2 分 ) 以下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坦克装有履带B. 在铁轨下铺设枕木C. 刀刃磨得尖利D. 滑雪时站在雪橇上4. ( 2 分 ) 在月球表面,还能够飞翔的运输工具是()A. 直升飞机B. 客机C. 热气球D. 火箭5.( 2 分 ) 如图是一个简略气压计,把它从水平川面移到楼顶的露台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从一楼到五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B.拿着它在水平川面奔跑,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不变C.从一楼到五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D.拿着它在水平川面奔跑,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6. ( 2 分 ) 以下案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A. 把书包带做的宽些B. 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C. 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D. 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7. ( 2 分 ) 以下案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 切菜刀刀刃尖利B. 啄木鸟的喙尖利C. 骆驼的脚掌宽大D. 图钉尖儿尖细8. ( 2 分 ) 以下案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 水壶B. 自动饮水机C. 下水管D. 拦河大坝二、多项选择题9.( 3 分 ) (多项选择)用螺丝固定工作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A. 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B. 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 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少压强D. 增大接触面粗拙程度,防滑10.( 3 分 ) 以下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 F 甲、F 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 p 乙,则()A. F 甲 =F 乙B. F 甲< F 乙C. p 甲< p 乙D. p 甲> p 乙11.( 3 分 ) 以下图,为草原鼠洞窟表示图,左边洞口与地面相平,右边洞口堆有土堆,超出地面 .当草原上有风刮过时,洞内空气就会流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草原上有风自左向右刮过时,洞内空气会自左向右流动B.草原上有风自左向右刮过时,洞内空气会自右向左流动C.草原上有风自右向左刮过时,洞内空气会自左向右流动D.草原上有风自右向左刮过时,洞内空气会自右向左流动12.( 3 分 ) 以下图,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必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13. ( 3 分 ) 以下实验中,能够用来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瓶中焚烧浸过酒精的棉花,鸡蛋剥皮堵住瓶口,鸡蛋被吸入瓶中B.用一纸片遮住倒满水的杯口,迅速倒置,纸片将水托住C.两头张口的塑料管,将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橡皮膜向下凸出D.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14. ( 3 分 ) 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将玻璃管略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B.将玻璃管略微向上提起但没有走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D.向槽中持续注人少许水银,管内夕材;银面高度差将变小三、填空题15.( 2 分 ) 以下图,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 A、B 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一样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________p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p 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 2 分 ) 一座平直的大桥全长 3km ,桥头立着以下图的两个标记牌.假如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巧达到两标记牌的最大限制值,该车经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________ N,该车经过大桥的时间为________ 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C.因为p=F/S,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气流,是因为B 口上方比A口上方()A.风速大,气压大B.风速大,气压小C.风速小,气压大D.风速小,气压小3.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取部分液体甲,并沿竖直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则原先甲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的关系是()A.p甲可能大于p乙B.p甲一定大于p乙C.p甲可能小于p乙D.p甲一定等于p乙4.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由大气压引起的是()A.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B.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是()A.伽利略理想实验B.马德堡半球实验C.托里拆利实验D.阿基米德实验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牲畜自动饮水机B.拦河大坝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D.覆杯实验7.如图所示,小竹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拉萨带到长沙的过程中,外界气压和气压计的水柱的变化分别是()A.降低,上升B.降低,下降C.升高,上升D.升高,下降8.如下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底面积和高度相同的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9.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余下的半块与原来的整块相比()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B.对地面的压强不变C.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为原来的一半10.如图是一种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及其结构示意图。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和p 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 甲和F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甲>p 乙,F 甲=F 乙B .p 甲<p 乙,F 甲<F 乙C .p 甲<p 乙,F 甲>F 乙D .p 甲=p 乙, F 甲=F 乙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 、b 两点处的压强相等C .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3.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 甲、F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p <甲乙 F F =甲乙B .>p p 甲乙 F F <甲乙C .p p <甲乙 F F 甲乙>D .>p p 甲乙 F F 甲乙>4.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 、F B ,则( )A.P A=P B B.P A>P B C.F A=F B D.F A>F B5.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F甲>F乙B.p甲>p乙C.F甲<F乙D.p甲<p乙6.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
为使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海按不同方法把甲乙两物体分别切下一部分后,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提高题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2.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
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一直保持不变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先变小,然后变大3.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部分的体积相同、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相同.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A.△m甲>△m乙p甲>p乙B.△m甲>△m乙p甲<p乙C.△m甲<△m乙p甲>p乙D.△m甲<△m乙p甲<p乙4.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甲>p 丙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 p p >>甲乙丙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乙=F 甲=F 丙5.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 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 0;装3kg 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 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则A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B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C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D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6.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
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达标提高题学能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若甲乙对地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B.若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C.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D.若沿竖直方向各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3.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4.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6.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
一、选择题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3.轻质硬杆AB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4.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p;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2A .12F F =B .12F F <C .12p p =D .12p p <5.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甲>p 丙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 p p >>甲乙丙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乙=F 甲=F 丙6.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一、选择题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h,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A.3ρgh B.4ρgh C.5ρgh D.6ρgh3.轻质硬杆AB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点20cm处的O点支起AB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仍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N/kg)()A.杆A端受力增加了15NB.杆A端受力减小了10NC.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4.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C.D.5.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
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 a和p b,则()A.p>p a>p b B.p a>p>p b C.p<p a<p b D.p a<p<p b6.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24N,B重3N。
若物体B对A的压强与此时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之比为()A.1:2 B.27:8 C.8:27 D.3:17.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4.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F甲=F乙B.F1<F2C.p甲<p乙D.p1<p25.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 甲。
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 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F p F ==甲乙甲乙B .p F p <>乙乙甲甲,FC .p F p F >>甲乙甲乙D .p F p F <<甲乙甲乙6.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九章单元测试——压强(提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2020·襄阳)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2.(2020·南宁)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其中甲、乙阴影部分为、ρ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将它等大的正方形,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们顺时针旋转90°,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Δp乙。若Δp甲<Δp乙,甲则()A.ρ甲<ρ乙,p甲>p乙B.ρ甲<ρ乙,p甲<p乙C.ρ甲>ρ乙,p甲>p乙D.ρ甲>ρ乙,p甲<p乙3.(2020·徐汇模拟)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已知它们的边长l甲>l 乙,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Dh,则()A.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可能小于P’乙B.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C.若切去相等质量,Dh甲一定小于Dh乙D.若切去相等质量,Dh甲可能小于Dh乙4.(2020·松江模拟)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
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 a和p b,则()A.p>p a>p bB.p a>p>p bC.p<p a<p bD.p a<p<p b5.(2020八下·北京期中)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中央,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当往锥形瓶中倒入质量为m2的液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锥形瓶所受的重力与水平桌面对锥形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m2gSC.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SD.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2020·杨浦模拟)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图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A、B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
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Δh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Δh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m′乙,则()甲A.Δh甲>Δh 乙,m′甲<m′乙B.Δh 甲>Δh 乙,m′甲>m′乙C.Δh甲<Δh 乙,m′甲>m′乙D.Δh 甲<Δh乙,m′甲<m′乙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 F甲=F乙3.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 Pa B.1.10×105 PaC.1.01×105 Pa D.0.96×105 Pa4.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h,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A.3ρgh B.4ρgh C.5ρgh D.6ρgh5.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B.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D.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B.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C.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D.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正方体A、B。
已知m A:m B=3:8,则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4 B.4:3 C.3:2 D.2:3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已知甲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A.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A、BB.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A、BC.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A、BD.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A、B10.如图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 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 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A.1:1 B.2:1C.4:1 D.8:1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A的边长比B大。
如果从其正中间水平或竖直方向打通一个横截面积大小相同的圆柱形的小孔,使其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相等。
设想了下列四种做法:①两个正方体均水平打孔;②两个正方体均竖直打孔;③A竖直打孔、B水平打孔;④A水平打孔,B竖直打孔;以上想法中能实现目的是______________。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③ ④请你简单说明你选择这两个做法的理由: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设图丙中A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2______p1(>/=/<).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则p3_________p2(>/=/<).13.如图所示,一个重4N,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重5 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10cm,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N,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14.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将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
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mm水银柱;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则水银柱高度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如图,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
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此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g)17.如图所示的希罗喷泉,用3根管子连接3个容器,容器a是敞口的,容器b和c是密闭的.容器中有一些水,管B有水喷出.管A中水流的方向是向______,容器b中气体压强的大小比外界大气压______,要增大喷泉的高度,应增加容器______的高度.18.一次飓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104Pa,这是因为_____,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1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值可达______ N,足以将屋顶掀飞.在风暴经过的地区,紧闭的玻璃窗上的玻璃可能破碎.破碎的玻璃片通常向______飞散(填“屋内”或“屋外”).19.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___p2,p1___p2'(填大于﹑小于﹑等于)20.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8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_______水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三、实验题21.归纳式探究——研究鱼缸侧壁所受的压力:由于液体内部有压强,当鱼缸中盛入液体后,鱼缸侧壁就会受到液体的压力。
鱼缸侧壁所受的液体的压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下表是小雨在鱼缸中盛入不同的液体进行研究得到的一些数据(其中:ρ为液体密度,L为侧壁长度,H为液体深度,F为侧壁所受压力):次数ρ/(kg/m3)L/m H/m F/N1 1.0×1030.10.152 1.0×1030.20.1103 1.0×1030.10.22040.8×1030.20.1850.8×1030.20.232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法。
(2)如图,拦河大坝的长度L为30m,若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为6×107N,则水深H 不能超过______m。
22.小龙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
(1)实验前,小龙先调整压强计(如图甲),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________。
然后小龙用手指按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3)丙、丁两图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4)如图丁所示,当U形管内液体静止时,假想在U形管底部中心有一轻薄液片,液片左侧受到压强为p左,右侧受到压强为p右,则p左_______p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本实验中所用的压强计与图2中“反水弯"的工作原理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23.小丽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小丽将通过观察泡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_______所示实验。
本实验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重重的骆驼却不会深陷沙中,这是为什么呢?小明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
如下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 A、B 两物体以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