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 云南地理
- 格式:pptx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63
云南乡土地理课件一、概述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北纬21°0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公里。
云南东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
云南地形复杂,地势高低差异大,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二、地形地貌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省可分为四个地形区:滇西北高原、滇西横断山区、滇中高原盆地和滇东南山地丘陵。
其中,滇西北高原为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滇西横断山区为横断山脉南段,滇中高原盆地为云贵高原中心部分,滇东南山地丘陵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1.滇西北高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主要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
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冰川地貌发育,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所在地。
2.滇西横断山区:位于云南省西部,主要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等地。
这里山高谷深,地形险峻,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3.滇中高原盆地:位于云南省中部,主要包括昆明、曲靖、玉溪等地。
这里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温和,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滇东南山地丘陵: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主要包括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这里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温暖湿润,喀斯特地貌发育。
三、气候特点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从南到北,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高原气候四个气候带。
全省年均气温14.6℃,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分布不均,导致云南气候多样性特点突出。
1.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等地。
这里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适宜热带作物生长。
2.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中部、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包括昆明、曲靖、大理等地。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
地理演讲稿云南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地方。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片神秘的土地,了解云南的地理特点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云南的地理位置。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东临贵州、广西,南接越南、老挝,西连缅甸,北与四川、西藏相邻。
由于地处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云南被誉为“南国门户”,是中国大陆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
云南地理环境多样,地貌复杂多变。
这里有高山、丘陵、盆地、峡谷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南澜沧江三大山脉交汇于此,形成了壮丽的高山峡谷景观。
云南的高山峻岭、险峻峡谷、奔腾河流构成了其独特的地理风貌。
除了壮丽的山水之外,云南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铅、锌、铜等,以及珍贵的石灰石、大理石等。
同时,云南还是中国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动植物种类,被誉为“植物王国”。
云南的气候条件也是多种多样,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气候类型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和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这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云南的植被和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间,也孕育了云南独特的自然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云南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元的民族风情,独特的传统习俗。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建筑和习俗,形成了多元、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构成了云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对云南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期待有机会亲自前往云南,亲身感受这片神奇的土地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谢谢!。
云南自然地理云南简称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 -29°15'8 ,东经97°31'39 -106°11'47 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990 公里,总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4.1 %,居全国第 8 位。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越南、老挝毗邻,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相连,北部同四川省为邻,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
国境线长 4061 公里,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之一。
云南有 8 个边境地州, 26 个边境县,已开通 11 个国家级口岸、9 个省级口岸和近百条边境通道,与周边国家乃至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交往便捷,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沿边开放条件极其优越。
云南省辖 16 个地、州、市,其中 8 个民族自治州, 5 个省辖市, 3 个地区,共有县级行政单位 128 个,其中 29 个民族自治县。
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大理、楚雄、保山、丽江、思茅、景洪、瑞丽等。
2001 年末,云南省总人口 4287.4 万人。
除汉族外,人口在 5000 万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 25 种,其中 15 个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1/3 。
云南不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少数民族种类在全国最多。
此外,云南还是国内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
25 个少数民族中,有 13 个民族分别跨越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境外分布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有些民族还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和印度。
跨境民族多,与周边国家的人民增添了一种亲戚关系,对云南扩大对外开放很有好处。
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常悬殊。
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 6740 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 76.4 米。
云南地理概况及生态系统多样性1 云南地理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
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 位。
全省境内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在滇藏交界的德d é钦qīn县怒山山脉梅méi 里l ǐ雪xuě山shān ,其主峰卡k ǎ格g é博b ó峰fēng 海拔6740 米;最低点在与越yuè南nán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
两地相距约900 公里,高低相差就达6000 多米。
云南省境内山地、高原、丘陵、谷地、盆地(亦称坝b à子z i)相间分布,地形、气候极为复杂多样,分别有寒温性、温性、暖温性、暖热性和热性等气候类型,自然条件多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
从位置分布上来看,云南省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yìn 度d ù洋yáng和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控制下,同时又受到青qīng 藏zàng 高gāo 原yuán地区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境内的资源丰富,气候多样,生态良好,动、植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使云南享有了“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
2 云南生态系统多样性2.1 陆生生态系统云南境内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甸、沼泽和荒漠等。
根据云南省环境保护局的最新统计,森林生态系全国的80%;云南境内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分布特点既有水平(纬度)上分布,又有垂直变化,反映出与其它省区所不同的独特性,可划分为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温带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等类型;灌丛生态系统主要有寒温性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灌丛和热性河滩灌丛等4种类型;云南省草甸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主要分为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和寒温草甸3个生态系统类型;在云南境内还有与热带草原即稀树草原外观极为相似的“稀树灌木草丛”,它是在原生森林长期不断地受到砍伐火烧后所形成的一种次生生态系统。
乡土地理云南地理完整版课件教案:《乡土地理——云南地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地理》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美丽的家乡”,第二课时“云南地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南省的基本地理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家乡,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云南省的地形、气候特点及民族文化。
2. 教学重点:掌握云南省的基本地理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云南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云南省的地形、气候特点及民族文化,分享学习心得。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6. 实践操作:让学生绘制云南省地形图,加深对地形特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云南省地理位置2. 云南省地形特点3. 云南省气候特点4. 云南省资源丰富5. 云南省民族文化七、作业设计1. 绘制云南省地形图,并标注主要地形区。
2.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民族文化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地形、气候特点及民族文化,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绘制地形图时,对地形特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遗址,加深对家乡地理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21讲云南地理第21讲云南地理(时间:35分钟,分值:54分)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1.(2019·昆明西山二模)下列关于家乡云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垂直差异显著B.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方C.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D.旅游业和电子工业是支柱产业2.(2019·昆明官渡二模)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影响云南的典型自然灾害的成因”思维导图,图中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B.地震C.旱涝D.台风3.(2019·昆明西山二模)关于云南的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B.动植物资源丰富,利于生物资源的开发C.“有色金属王国”,云南重工业全国最发达D.有独特的立体气候,云南农产品丰富多样4.(2019·昆明西山一模)下列关于云南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B)A.有“动植物王国”之称B.地势东北高,西南低C.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亚热带D.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8.“云南十八怪”中,能反映云南年温差小的气候特征的句子有( )①这边下雨那边晒②四季衣服同穿戴③常年能出好瓜菜④蚂蚱当作下酒菜⑤鲜花四季开不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9.云南中部地区有许多外观方方正正,如一块印章,俗称为“一颗印”的四合院住宅。
与北方四合院相比,“一颗印”的天井明显较小,这是为了( )A.防风、保暖B.节约用地C.遮挡阳光,获得阴凉D.减少地震的影响二、综合题(共6题,每空1分,共36分)10.(2019·昆明五华二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分)图1图2(1)读图1,A 江流经①山脉,水能资源丰富。
(2)读图2,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地区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邻国b是 ,该国是一个内陆国。
(3)由图1可知,云南省的运输事业发展迅速。
(4)云、贵两省山地众多,容易发生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