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缩”生百病与怎样打开“筋缩”治百病
- 格式:doc
- 大小:1006.50 KB
- 文档页数:22
道家养生动功之——拉筋篇道家眼中,人体是“天地人合一”,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开放式动态平衡系统”。
人体健康的核心是“通畅,平衡”。
本篇介绍动功之拉筋,对应人体五行的肝系,肝系属木,对应于筋。
肝在人体的职责之一:“肝、主升发,主疏泄”。
升发是为畅通气机,疏是疏通、泄是发泄。
即:人体内循环的驱动者是肝气。
内循环不畅通,则五脏下垂,百病丛生。
办公一族,久坐不动,无一例外会出现筋缩,年纪越大,筋缩也越严重。
十二筋经的走向与十二经络相同,故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
这就无形地阻碍肝系和内循环的运行,久之成病。
肩颈曲张,腰酸背痛,手足麻痹,神经衰弱,坐骨神经痛等。
拉筋拔筋即是在养肝、疏通内循环,所以道家有:“筋长一尺,寿长十年”。
中医也有:“骨正筋柔,气血自流”,气血通畅,则疼痛能消。
直观看,拉筋法的疗效有:祛痛,排毒,增强身体机能。
现代的瑜伽、体操;古代《易筋经》,《八段锦》里都有强调拉筋;打坐,站桩前后也需要通过拉筋来提升和固化养生健身效果。
拉筋是非常简单易学的保健法,人人值得拥有。
下面是一些简单动作,几分钟下来,就能帮你放松全身;长期坚持,会让人身姿轻盈、挺拔、远离亚健康。
补充说明几点拉筋注意事项:1)拉筋是一项自然合理的动作,痛、麻、酸、胀等反应都说明气血不通,所以需要拉通。
2)拉筋结合拍打、站桩等疗效会更好。
3)拉筋时尽量穿长衣长裤,毛孔打开后,要避免伤风受寒。
4)和所有运动一样,讲究循序渐进,强度和时间要灵活掌握。
拉筋是个宝,生活少不了。
愿所有见闻者,得健康,得长寿!福生无量天尊。
“筋缩”生百病,教你怎样自己打开“筋缩”?经常听人说,自己越老越抽抽了,年轻的时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而且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
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作“筋缩”。
筋缩就是伸缩范围减小了,原来能拉一米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了。
筋缩的“筋”从病理上看,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有老百姓所说的“筋疙瘩”形成。
这种“筋疙瘩”中医称作筋结。
“身有千千结”,这千千结就是我们身上的筋结。
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的组织,如肌筋膜、肌腱、韧带和关节囊。
经络系统中有十二筋经,多起于四肢、爪甲之间,终于头面,内行于胸腹空廓,但不入于脏腑。
...... 中医说的筋结并不是说肌肉、韧带打结了。
从病理上看,筋结指的是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严重的会出现萎缩。
触摸有筋结的部位,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从功能上看,筋结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弯膝不如从前。
筋结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以及内科疾病等一系列病症。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手麻和筋结确实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说手麻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种是上肢神经卡压,一种就是颈椎病,最常见的导致手麻的原因还是颈椎病。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局部的压迫是造成气血不通是关键,颈椎的稳定和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颈部韧带的稳固和肌肉的强弱。
颈椎病的早期的真正的病因应该颈肌的劳损和痉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筋结”,压迫了血管、神经,进而造成关节失稳。
怎么判断自己的手麻是否是由颈椎病引起呢?专家提示,可以做臂丛牵拉试验。
一个人托患者侧头部,一手握患者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
当确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在颈根部和肩胛骨内上角寻找筋结。
专家提示,在相应的部位按压,如果出现手麻加重的情况,就可以确定引起手麻的筋结是哪个了。
揉开筋结的正确方法揉开筋结是一种常见的放松肌肉的方法。
人体的肌肉中有时会产生“筋结”,也就是肌肉纤维和肌肉膜之间的连结处产生固定和紧缩的情况。
这会导致肌肉僵硬、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受限。
揉开筋结的目的就是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松动和放松肌肉以改善这种状况。
以下是正确的揉开筋结方法。
首先,选定一个合适的环境进行肌肉松解。
最好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干扰。
可以在家里或按摩院内等地进行。
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你自由移动。
此外,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例如在工作和锻炼后,可以让你更好地放松。
也可以尝试早晨起床时,以减轻一夜间肌肉的紧张。
在开始揉捏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工具。
最常用的是油,可以是按摩油或植物油,目的是减少摩擦和帮助手指更好地滑动在皮肤上。
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辅助器材,例如按摩球或按摩器具,它们可以帮助加强按摩效果。
然后,你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了解肌肉的主要组织结构和如何影响肌肉。
肌肉由肌肉纤维和肌肉膜组成。
肌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膜是包裹和固定肌纤维的结缔组织。
当筋结出现时,肌纤维之间和肌膜之间的连接变得紧张和僵硬。
通过按摩和推拿,可以刺激和放松肌肉纤维和肌膜,从而消除筋结。
接下来,选择正确的手法和力度。
揉捏的手法可以有多种选择,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方法。
可以使用按摩手法,例如推拿、搓揉和轻拍等。
在按摩长时间使用相同的手法也容易引起肌肉的适应性,所以可以通过变换手法和力度来增加按摩的效果。
开始揉捏之前,最好先进行一些热身运动,以提高肌肉的温度和血液循环。
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伸展和旋转运动来完成。
此外,在开始揉捏之前,也可以使用热敷或热水浸泡来放松肌肉。
在进行揉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控制力度。
揉捏的力度应适中,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以避免对肌肉造成伤害。
可以通过观察和询问受揉捏者的感觉来控制力度。
在揉捏时,可以逐渐增加力度,但不要过于强拉和拧扭肌肉。
其次,重点攻破筋结的位置。
拉筋拍打治百病拉筋拍打治百病繁体版( 看简体版)本博去年用几篇博文介绍了疗效快、效果好的原始点疗法。
这里再简要介绍拉筋拍打这一奇特的治病、健身方法,与原始点疗法是姊妹篇。
拉筋拍打从北京、深圳、四川、西藏、香港再红到美国,全球共同见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筋缩乃老化与疾病的原因,因此拉筋即抗老化!拍打是道家古法,将身体里淤堵的陈年垃圾,拍浮出表面而排除干净。
萧宏慈,在四十岁那年,放弃了纽约华尔街成功金融师的生活,回到中国,走入深山老林寻访民间的医道传人。
冥冥中一连串的机缘与巧遇下,萧宏慈遇见许多民间高人,从他们身上习得针灸、拉筋、正骨、点穴、拍打等各种医病手法,他云游四方,医行天下。
关于拍打的有关问题一般来说,平时主要拍双肘关节内侧和膝盖或大腿内侧即可。
另一个原则是哪里有病灶就拍哪里。
但讲究全面治疗和保健之人可以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拍一遍。
1、拍打手法:①、用实心掌展拍,拍打时感觉疼说明拍对了。
越疼的地方越需要使劲拍,道理很简单痛则不通,拍通了病就好了,再拍就不那么疼了。
②、大面积拍打时整个手掌、手指部分全部用上,比如拍打膝盖正面。
如被拍打部位面积不大,如拍打膝盖反面的腘窝,可以手指部分为主拍,拍时腕关节可灵活抖动。
③、拍打力度适当,只要能忍受就可以,但力度太小效果差;开始拍时稍痛,随后痛感会降低。
2、拍打顺序(一般是从上往下拍打,但以拍打双肘内侧和双膝内侧为重点):①、先拍头顶,次拍头两侧,再拍后头,后颈部。
但拍打头部颈部力度要适中不宜过大;②、拍双肩,可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肩的前部、外部、上部、后部都拍到;③、拍两侧胳肢窝及两胁内侧,心脏病、肺病、乳腺疾病患者尤其要多拍此处;④、拍双肘关节内侧,其范围应包括内侧全部经络,从内侧下沿心经到外侧边缘的肺经、大肠经,以及正中间的心包经;⑤、拍打双膝,双手先拍双膝正面,可用整个手掌包住膝盖拍,其次拍膝内侧、外侧及膝后的腘窝;⑥、此程序完成后,可根据本人病情随意拍打全身任何部位,哪里有病灶就拍哪里,浑身无处不是穴。
什么是拉筋虽然历史上并没有一个门派将拉筋作为与针灸、药物并列的主要治疗手段来治疗全科疾病,但各种拉筋方法在中医养生、道家导引、武术、气功和印度的瑜伽中就一直存在。
目前西医还没有拉筋的概念,所以很多病人被治疗了很久还不知道病因何在,能查出病理指标就贴上标签,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其实这些病只要用拉筋就可以诊断出来,配合拍打出痧,诊断就更全面。
有些明显的身体痛症其实就是筋缩,一拉筋痛症就减缓或解除了,但中西医皆不知病因,就只有不断检查,只要查出异象就马上冠以各种病名,再猛用药用刀。
一般医师认为,患者感觉到筋被拉紧疼痛时要停止,以免拉伤筋骨。
其实正是因为痛,所以才要拉开,不然它就会愈缩愈紧。
所以正因为痛,所以要拉。
但也不是不顾一切拼命拉!要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拍打、撞墙、食疗则疗效会更好。
很多重病人经拉筋后,步履更轻快、腰背酸痛减轻甚至消失;没病的人想避免筋缩就应每天拉筋,平日坚持拉筋就是最好的保健法之一。
一、拉筋的原理拉筋是一种自主健康的管理方法。
通过正确的拉筋,可疏通经络,加强气血循环,从而改善各种急性、慢性病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妇科病、心脏病、前列腺疾病及骨头错位和筋缩导致的疼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如何检查你有筋缩现象如果你有下面这八种现象,就是有不同程度的筋缩了!检查1:你能下蹲吗?试试蹲式大便就知道了!检查2:你能轻松抬腿吗?以前爬楼梯健步如飞,现在爬楼梯为什么抬脚越来越吃力呢?\ \检查3:你能弯腰自如吗?年纪大了,每次弯腰都很吃力,不小心还很容易闪到腰。
检查4:你能大步走或大步跑吗?如果你平常只能小碎步走路跑步,那就要注意喽!\ \检查5:你有长短腿吗?我怎么从来没发现自己是长短腿呢?检查6:你的手能屈能伸吗?搭乘公交时拉拉吊环就知道了。
\ \检查7:你的腿能开胯蹲马步吗?别人能开胯这么大,我只能这么小,差太多了吧?检查8:你能转身自如吗?哎呀,原来转身不灵活不是因为我胖,而是我的筋缩了?\ \我们随后将为您一一介绍7种拉筋方法:1.卧式拉筋法,2.蹲式拉筋法,3.立位拉筋法,4.Y字拉筋法,5.颈部拉筋法,6.睡觉拉筋法,7.拉筋板拉筋法。
肝经坚持炼百病少来犯横位拉筋肝是人体最大排毒器官,肝的排毒功能减弱时,毒素就会越积越重,导致长斑、长痘、脱发、油脂过多、失眠、乳房肿瘤等问题,因为肝的一大主要功能是肝主疏泄,就是疏通和发散的意思,它能保证全身的气血运行通畅,不淤不滞,气通畅情绪也顺畅。
所以养护好自己的肝脏很重要。
而养护自己的肝脏,从锻炼肝经入手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下面介绍的几个锻炼肝经法,你选择其中的一两种,坚持每天练习,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横位拉筋”将大腿尽量劈开以增强肝肾功能,其实不过是要拉伸腿上的大筋。
男性生殖器名为“宗筋”,即是诸筋汇聚之意,所以改善“筋”的供血,是从源头来解决肝的问题,同时也解决生殖的问题。
“横位拉筋”有两式:一是平躺在床上或地上,两腿尽量向两边水平展开拉10分钟(需有人帮助拉开腿);二是仰卧在床上,双脚朝上,臀部和两条腿都贴在墙上,双脚尽量分开,如同英文字母V。
练V式采用循序渐进,初期会痛,还会感觉到足底的脉博跳动,只能坚持5分钟,两腿夹角可逐渐加大,慢慢达到15分钟,每天早中晚练习三次。
建议采用V式,俗话说:两腿一分,大补肝肾,比补药好,还没有毒副作用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拍打拉筋,一是原本常年冰冷的腿脚可热呼;二是睡眠得到明显改善,本来躺到床经常是不能马上入睡,起夜后也是翻来复去地难以入睡,现在是头挨到枕头就会睡着。
二、推肝经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
可以隔着衣服推。
每晚推一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部气色。
大腿的内侧有肝、脾、肾三条经络,中间是肝经,你坐下后,曲膝,大腿内侧朝上,你一推三条经都推到了!三、莲花式面硬一点的床上、或就在地上铺块毯子,坐下来,把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
然后身体向弯曲的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脚尖,而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尽量使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内。
百病皆生于六气百病皆生于六气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气?郁,皆属于肺。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此五运主病也。
六气为病者:诸暴强直,肢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
厥阴风水,乃肝胆之气也。
诸病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浑浊,腹胀肿大,鼓之如鼓,痈疽疡疹,瘿瘤结核,吐泻霍乱,瞀郁肿胀,鼻塞鼽衄,血溢,淋闭,身热,恶寒战栗,惊恐悲笑,谵妄衄蔑血污之病,皆属于热。
少阴君火,乃真心小肠之气也。
诸热瞀瘛,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酸疼,气逆上冲,噤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瘛,暴病暴死,皆属于火。
少阳相火,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
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
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
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痞疝,腹满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
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
风有二:风寒、风热。
风寒则发散祛风,而风自解。
风热,则疏散郁热,而风自平。
热有三:虚热、实热、郁热。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郁者散之。
湿有四:寒湿、风湿、湿热、湿气。
寒湿者,热药以燥之;风湿者,风药以胜之;湿热者,寒药以清利之;湿气者,气药以通阳之。
火有四:阴、阳、虚、实。
阴火从其补,阳火从其泻,虚火从其补,实火从其泻。
燥有三:寒燥、风燥、热燥。
寒燥者温经,风燥者祛风,热燥者清热。
亦必以养血润燥之药为君。
寒有三:外寒、内寒、虚寒。
外寒者发表为先,内寒者温中为主,虚寒者壮阳而兼固本。
个人微信号:zfjntz公众微信号:zangfutiaoli通知“青岛2015年第九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由十月十号,延期至十月十二号开班,给各位朋友带来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
2015年第七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学习班:9月5号——9号百色,学习时间五天(白天+晚上上课。
教你怎么打通全⾝的经络!!!教你怎么打通全⾝的经络其实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瘀引起;经络不通也可以是⽆形的,这就是胀,由⽓滞引起。
经络不通进⼀步的发展就是⿇或⽊。
⽐如我们坐得太久,下肢⽓⾎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彻底不通,双腿就会⿇⽊,只有改变坐姿,⽓⾎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关于如何疏通经络,⼩编推荐⼤家10组动态图,每天做⼀遍,经络通畅百病消!1、滚揉后溪⽳:保护颈椎、腰椎如果你坐在电脑⾯前,可以把双⼿后溪⽳的这个部位放在桌⼦沿上,⽤腕关节带动双⼿,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在滚动当中,它会有⼀种轻微的酸痛。
每天只⽤抽出三分钟的时间来,随⼿动⼀下。
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常⾮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也很好。
2、拍肘窝:排出⼼肺⽕⽓和毒素肘窝是⼀个经络密集的部分,分别有肺经、⼼包经和⼼经这三条经络通过,拍打肘窝可以排出⼼肺的⽕⽓和毒素。
拍的时候⼿掌放松,有⼒且有节奏的⼀下⼀下拍下去,每条胳膊连续拍打5~10分钟,先拍左肘窝,再拍右肘窝,便会出现青、红、紫、⿊等不同颜⾊的毒素反应物,颜⾊越深问题越严重。
最好是每周拍打⼀次,⼀般3~5次反应物就会明显减少,毒素也就清理的差不多了。
怕疼的话,轻轻拍打到发红也可以通经络,促进⽓⾎的运⾏。
建议:拍打结束后,马上喝⼀杯温⽔以加速排毒,当天不要洗澡。
3、瑜伽蝴蝶式:促进⾎液循环晚上回家做⼀下这个动作,双⼿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腰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向地板振动。
瑜伽蝴蝶式通过下压双腿,可锻炼⾻盆,促进⾻盆的⾎液循环,滋养膀胱、肾脏等器官,从⽽改善肤⾊,令肌肤⽩⾥透红,同时有效地伸展背部及胯部强化⾝体的柔韧度。
4、搓摩脸部焕醒肌肤双⼿搓⾄发热,⼲洗脸,搓揉⾯部60次,⼿掌搓热轻柔的拂过即可。
建议:起床后,睡觉前,觉得眼睛疲劳时都可以做做。
5、双臂上拉护肩颈、保持这个伸展的动作10秒钟,放松,再做⼀次。
在伸展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肩颈背部的痛点。
记住“三条筋”,能治很多病!在民间有“会拔三十六条筋,大病小病都不怕”之说,三十六条筋,共有十二条大筋及二十四条小筋,今天先分享3条大筋给各位网友,掌握这三条筋,能治很多病!一、耳后高骨下大筋方法:用捻、捏、弹、捋、点、揉。
都行该法对感冒十分显著,大部分可以手到病除,可以从翳风穴开始往缺盆穴那个方向捏提即可。
两边都做,从上至下,连续不断,中等力度,持续五至十分钟。
可两手轮换操作,直到脖子与前额同时微微出汗为止,做完后全身顿时就会有轻松的感觉。
可治头面部眼耳鼻口疾患。
如头疼,头晕,头皮麻木,头皮发凉发烧,头皮痒,头闷,前额恶感,眼红流泪,鼻酸鼻塞,鼻干鼻烧,嗅觉异常,口干口烧,舌僵流涎,口臭,面容紫白寒,嘴歪眼斜,面部抖动,恶心呕吐,中暑休克,晕车晕船,失音嗓哑,颈肩不适,颈部强直酸困,咳嗽,精神病,记忆力减退,精神衰弱,多睡或不睡,促进大脑供血,防脑溢血,手足发凉发烧,半身麻木无汗,全身酸困无力,两腿软如棉,感冒,发烧,消化功能减退等。
记住:此部位为头面部疾病的重要开关,多做有益。
二、颈前大筋上下捏颈前大筋,主治范围很广,而且方便1、落枕:患者自己捏,可很快解除痛苦,有立竿见影之效。
2、咳嗽3、脑供血:对头痛头晕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4、对颈椎不适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此筋要点:目平视前方,左或右转头稍下倾,此筋即露出三、腋部大筋1、前腋大筋。
肩胸关节交界之处,此为心肺、肩胸之锁,此处不打通,疾病易反复。
凡心肺有疾此处必见紫黑点或瘀疮成串,揪此大筋意义非凡。
(1)治心肺之疾(2)乳腺疾病,疼痛胀揪几下可立解(3)揪此筋与点按百会穴按膻中穴结合,可治胸部百疾。
(4)治肩关节疼痛2、腋下极泉大筋拨极泉大筋会有电麻感传至手,拨此筋可治疗以下疾病(1)治心脏疾病(2)治飞蚊症,久视伤血劳于心,拨极泉大筋会有意想不到之效(3)肩关节疼痛,尤其对伤于风寒之肩疼疗效显著(4)压腋下极泉穴(有脉跳动处)40秒至1分钟,手有麻感热感松开,热流直冲手指,此法可治整个手臂病变,与曲池下1.5寸痛点合用,效果更佳。
拍打拉筋法:简单有效的中医理疗手法(详细教程)一,拉筋法道家观点是“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所以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
随着年龄的增长,电脑的普及,人长期伏案久坐、驾车,以及室内、单位和公共场所空调寒凉入侵,都会无一例外的出现筋络收缩、寒湿瘀堵的现象。
年纪越大,筋缩和瘀堵也越严重,甚至形成骨头错位,而医院CT扫描仪器等普遍对此无法检测出来。
气血阻塞,毒素淤积,寒湿郁结,五脏六腑运化不畅,自然百病丛生。
以此为原理,香港朱曾祥医师(民国时期“十大近代名医”朱南山后裔)自创出一套拉筋法,旨在对治筋缩现象。
萧宏慈先生因缘结识,并在云游世界过程中将此法介绍给各地患者,发现其对各种病痛疗效非常显著,并结合道家拍打法,借助手和工具对寒湿、瘀堵等身体病灶处实施强力拍打,渗透清理,活血化瘀,进一步发现了更多难以计数的奇效特效,深感对解决世界普遍性医疗难题具有无可限量的重要意义,因而发愿自费推广。
全球各地无数人在通过实践拍打拉筋法摆脱了大部分病症,包括不少重症绝症后,口碑相传,此法得以逐渐流传。
此法不花钱,不吃药打针,无须上医院,家家可实施,人人可操作,因此普遍受大众欢迎和称赞。
拍打拉筋法特点:1,广谱性:人人可行、随时随地均可实施;2,免费性:不花钱不吃药不上医院,自己操作;3,简易性:实施手法简单明了,一看即会;4,安全性:操作过程无需服药,无毒副作用;5,科学性:源自《黄帝内经》及道家调伤方法;6,显著性:近百种疾病明显改善、痊愈;拉筋的原理和作用拉筋的直接疗效是祛痛、排毒、增强肾功能,间接疗效则数不胜数。
其原理何在?首先,十二筋经的走向与十二经络相同,故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
拉筋过程中,胯部、大腿内侧、腘窝等处会有疼痛感,说明这些部位筋缩,则相应的经络不畅。
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
疏风解痉缓解肌肉痉挛疏风解痉:缓解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会引起疼痛和不适感。
为了缓解这种病症,人们常常使用各种方法。
其中,疏风解痉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疏风解痉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疏风解痉的原理是通过调整肌肉的张力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痉挛。
肌肉痉挛通常是由于肌肉过度收缩引起的,这可能是由于运动过度、劳累、疲劳、受伤或其他病理原因造成的。
疏风解痉通过改善肌肉的血液供应和加速废物的排出,有助于消除痉挛和痛苦感。
在实践疏风解痉时,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按摩是一种常见的疏风解痉方法。
通过使用适宜的按摩手法和力度,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并减轻痉挛的症状。
其次,热敷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热敷可以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和痉挛。
此外,理疗和针灸也被广泛使用于疏风解痉的治疗中,它们可以刺激神经和穴位,通过调整肌肉及神经的功能改善病情。
疏风解痉的效果因人而异,但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疏风解痉方法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选择疏风解痉方法时,我们需要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病因,以及反复尝试和调整。
此外,疏风解痉并不是完全可以取代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严重的肌肉痉挛症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以确保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其他手段可以在必要时与疏风解痉相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疏风解痉是一种常用来缓解肌肉痉挛的治疗方法。
通过疏导风邪、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可以帮助减轻痉挛和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在选择和应用疏风解痉方法时,仍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如果痉挛严重或无法自行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拉筋疗法筋缩的症状现代人的流行病,是二十几年前不可想象的:老年人的颈椎痛、腰腿痛、高血压居然在年轻人中流行,而且疼痛的部位更多。
老人的痛症是年轻时积累诸病的显现与人体功能自然退化的综合结果;年轻人的痛症则多是高科技的副产品,电脑、电视、游戏机和汽车的出现导致人体以同一姿势长时间不动而气血瘀堵;其次是因为空调,在夏季人们穿衣最少的时候它像个无形杀手,将寒湿不断灌入人体,堵塞气血的运行,形成痛症。
对治痛症的办法,除了常规的针灸、推拿之外,最有效的新手法当首推朱大夫发明的拉筋法和正骨法。
其中拉筋法可以由病人自己在家里或办公室操作。
很多人的痛症经过1-2次治疗以后,勿需再花钱和时间反复治疗,就在家里遵医嘱拉筋即可康复。
什么是筋缩?在医学古籍中,古人将筋症分为筋断、筋走、筋弛、筋强、筋挛、筋萎、筋胀、筋翻及筋缩等,筋缩是其中之一,但其涵义和解释并不清楚,对于这些病症的临床记载并不多,中外医学书籍亦难找到详细的论述。
筋是中医的旧称,西医统称为肌腱、韧带、腱膜等;缩,有收缩和痉挛的意思。
简单来说,筋缩就是筋的缩短,因而令活动受限。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条大筋,从颈部开始引向背部,经腰、大腿、小腿、脚跟至脚心。
解剖学里没有提及这条大筋,它就像经络穴位,并无有形的位置,但当你接受治疗时,就体会到这条筋的存在。
人为什么会筋缩?人是动物,过久不动则易筋缩。
当筋受伤后,会产生反射性的收缩和痉挛;久坐亦会造成筋缩。
科技进步使生活舒适多了,多数人使用电梯、汽车,令运动量大大减少,筋缩也因此增加。
那些长期坐着工作的白领们,尤其是老板,连一杯水都要职员送到手上,所以筋缩的可能性大增。
从前筋缩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十几年间电脑普及,几岁大的小孩就玩电子游戏机,年长些的玩电脑,坐的时间长了,姿势不正确,电脑的摆放位置不适当,电脑桌下又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双脚伸展活动,背腿的筋肌遂渐渐收缩,日久便会造成腿的筋缩。
比如一位八岁小孩,全身都错了位,常常对母亲说手脚感到麻痹,周身不舒服,时哭时吵,家长也不明原因。
春来天暖活筋骨动静结合益延年作者:佚名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9年第2期春天来了,枯藤老树重新伸出了胳膊,百鸟伸长了脖颈,睡了一冬的胖熊也伸开了懒腰,水中的野鸭子已经畅快地游泳了。
在屋里憋了一冬的人也开始户外活动了。
筋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身除了骨头,软的部分都属于筋的范畴,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软组织”。
中医认为人身共有4 85道大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神经和血管,还有关节软骨、关节盂缘等。
我们就靠这么多的大筋维护着,完成各种活动。
筋的最基本功能是伸缩,牵引关节做出各种动作。
筋需要经常活动,也就是抻拉,保持伸缩力、弹性。
这么多的筋难免不出问题,最常见的是我们所疏忽的“筋缩”。
筋缩就是伸缩范围减小了,原来能拉一米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了。
筋缩的“筋”从病理上看,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严重的会出现萎缩;触摸筋缩的筋,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囊样变,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从功能上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弯膝不如从前。
筋缩的“筋”,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等一系列病症。
筋缩的直接危害是肌肉挛缩、僵硬、痉挛,关节僵死、活动困难,周身酸楚疼痛,小腿抽筋。
许多疾病是由筋缩引起的,如头晕、头痛、颈肩疼痛可由颈肩部的筋缩引起;胸闷、背痛、乏力可由胸背部筋缩引起;腰酸膝软、臀下肢疼痛麻木可由腰、臀、大腿筋缩引起。
连最常见的一着风、一受凉就头痛也是头部的筋缩所致。
年纪越大,驼背弯腰,疲惫乏力,行走迟缓,身材趋于佝偻,这其中“筋缩”也难逃干系。
筋缩的最大危害是发生的缓慢,不知不觉,许多人看医生,仍未见好转或仅有部分疗效的,可能大多是筋缩在作祟。
事实上,大多数西医并不认识“筋缩”。
筋缩多见于工作单一,活动空间狭小的人。
如汽车司机、修理工、清洁工、伏案工作、长久开会,关节肌肉损伤后治疗不彻底、不敢再活动的继发症状,中老年人、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常做家务的家庭妇女更是多发人群。
黄帝内经中形容身体通畅的句子案例一:《黄帝内经》的《内经.灵枢.经脉》。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意为:经脉是否通畅,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的。
处理各种疾病、调养人体的虚实过程中,经脉不可以不加以疏通。
《黄帝内经》里的这句话以“决生死”来形容经脉通畅对人体的重要性,经脉通则身体康健,经脉塞则百病生。
案例二:《黄帝内经》记载“经络通,百病消,经络堵,百病生,人要长命,必养经络。
”中医认为,经络畅通是决定人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一旦经络出现堵塞,那么人体就会出现很多疾病,因此,如果想要养生,那么保持经络畅通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人会问了,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经络通不通呢?其实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痛表现,即使你吃再多的补品也没有作用。
案例三:《黄帝内经》中提到: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说的是拉筋能够是骨头复位,筋络柔韧,气血才能流畅,筋络每拉伸一寸,就能延长10年的寿命。
没错,我们今天说的是一个拉筋的动作。
常拉筋,人健康人从出生到衰老筋兢兢过了生长到萎缩,筋经萎缩容易导致四肢麻木、血栓、疼痛、脊椎弯曲等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人到中年两头缩”的说法了。
中医说通则不痛,只有经脉畅通,身体才健康,不会出现病痛。
拉筋能打通督脉督脉是全身“阳脉之海”,督脉通则肾气足,肾是先天之本,精髓之源,肾功能强,阳气足,则人的精力旺盛,寿命延长。
拉筋有助排毒膀胱经是人体的排毒经脉,是也是人体抵御寒气的一个屏障,膀胱经通,则寒气难以入侵,体内排毒顺畅,减少体内毒素堆积,身体更健康长寿。
拉筋肾功能强多拉腿部筋经,有利于改善腿内侧的肝经,脾经和胃经。
这三条经脉通,则身体通畅,肾功能强,身体畅通。
两腿一分,大补肝肾在众多拉筋的动作中,其中有一个拉腿筋的动作特别简单,但是又大补肝肾,每天睡前都能做:把双腿伸直分开,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
拉筋拍打祛除百病───李洋学习体会各位,听起来这句话像是天方夜谭,即使是你亲眼看到病人当场被此法治好,你还是会觉得不可思议吗?这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能医治百病,岂不是痴人说梦吗!那么,还要医院、医生干什么?是的,如此说法也不无道理,这两者都是不争的亊实,就看你愿意选择哪一种。
下面我向大家推荐一种:不打针、不吃药、不求人,甚至不花錢的拉筋拍打自癒疗法。
大道至简,纲举目张拉筋拍打自癒疗法,能“治百病”当然不等于“包治百病”,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疗法,更没有哪个医院或医生敢说:“包治百病”。
今天,我向各位介绍中国一位萧宏慈大师,他在云游四海中汲取了儒、释、道名师与中国古老中医、名人、名医的精髓,博各家之长,創立了医行天下,拍打拉筋自癒法。
他抱着救人于苦难的爱心,敲开西方的医学大门,人类的文明将发生巨变,迎来了医疗神医遍天下。
你只要花几分钟时间,就可学会一套让自己不生病,少生病的方法,即使生了病,也不用害怕。
每个人都可以用此法自癒,用不着找医生,换句话说,人人都可以成为神医。
是的,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成千上万的人实践证明,这已经是真实不虚,更多的人正在将此变成亊实。
天道在变,科技和医学也在变。
世上能活过百岁的人,的确是寥寥无几,有些人,虽然活着,但是未必幸福。
若是活到百岁无疾而终,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中医与中国文化合为一道,称之大道。
与儒、释、道完全一致,“道可道,非常道;医可医,非常医”。
它上可治国,中可治人,下可治病,更可具体诠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医病首先要做到调心为上,外治为主,最后用药。
弘扬传统文化,並不是落后;相反,古老的中医往往出其不意,显示超出现代医家的特征。
《黄帝内经》曰:“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万病皆由心生。
”所以在疗法上,並非以药为先,而是调心为上外治为主,打通经络辅已食疗,平衡阴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药。
拉筋拍打自癒法,是种大道至简,纲举目张,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立竿见影的疗法。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拉筋治百病及各经疼痛部位分布图什么是筋缩?在医学古籍中,古人将筋症分为筋断、筋走、筋弛、筋强、筋挛、筋萎、筋胀、筋翻及筋缩等,筋缩是其中之一,但其涵义和解释并不清楚,对于这些病症的临床记载并不多,中外医学书籍亦难找到详细的论述。
筋是中医的旧称,西医统称为肌腱、韧带、腱膜等;缩,有收缩和痉挛的意思。
简单来说,筋缩就是筋的缩短,因而令活动受限。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条大筋,从颈部开始引向背部,经腰、大腿、小腿、脚跟至脚心。
解剖学里没有提及这条大筋,它就像经络穴位,并无有形的位置,但当你接受治疗时,就体会到这条筋的存在。
人为什么会筋缩?人是动物,过久不动则易筋缩。
当筋受伤后,会产生反射性的收缩和痉挛;久坐亦会造成筋缩。
科技进步使生活舒适多了,多数人使用电梯、汽车,令运动量大大减少,筋缩也因此增加。
那些长期坐着工作的白领们,尤其是老板,连一杯水都要职员送到手上,所以筋缩的可能性大增。
从前筋缩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十几年间电脑普及,几岁大的小孩就玩电子游戏机,年长些的玩电脑,坐的时间长了,姿势不正确,电脑的摆放位置不适当,电脑桌下又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双脚伸展活动,背腿的筋肌遂渐渐收缩,日久便会造成腿的筋缩。
比如一位八岁小孩,全身都错了位,常常对母亲说手脚感到麻痹,周身不舒服,时哭时吵,家长也不明原因。
职业司机也是高危一族,因为他们整天屈膝坐在狭小的车厢内,筋骨难以伸展,背、腿的筋肌容易收缩,造成筋缩。
爱运动的人为何也会筋缩?有人不明白,他们几十年来经常打球、游泳,为什么还会有筋缩呢?问得好!首先,你做运动前是否先做热身运动?其次,你是怎样做热身运动的?是否认真做了拉筋舒展运动?大部份人都说没有做热身运动,只是随便动动手脚、挥挥手臂,几分钟了事,其实这已经算不错了。
很多人根本没有做热身运动。
而运动员在比赛前早已做好一切必须的关节、肌肉、筋腱等热身运动,到了运动场只是再松一松。
第三,有些运动动作过于单调重复,某些部位频繁运动,而其它部位不能平衡,比如高尔夫、网球;另外,游泳时如果水温太低,也容易引起筋缩。
“筋缩”生百病与怎样打开“筋缩”治百病∙2015-11-20 15:39∙作者/来源:中华武术网经常听人说,自己越老越抽抽了,年轻的时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而且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
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作“筋缩”。
筋缩就是伸缩范围减小了,原来能拉一米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了。
筋缩的“筋”从病理上看,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有老百姓所说的“筋疙瘩”形成。
这种“筋疙瘩”中医称作筋结。
“身有千千结”,这千千结就是我们身上的筋结。
中医所讲的筋,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的组织,如肌筋膜、肌腱、韧带和关节囊。
经络系统中有十二筋经,多起于四肢、爪甲之间,终于头面,内行于胸腹空廓,但不入于脏腑。
......中医说的筋结并不是说肌肉、韧带打结了。
从病理上看,筋结指的是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严重的会出现萎缩。
触摸有筋结的部位,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从功能上看,筋结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弯膝不如从前。
筋结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以及内科疾病等一系列病症。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手麻和筋结确实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说手麻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种是上肢神经卡压,一种就是颈椎病,最常见的导致手麻的原因还是颈椎病。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局部的压迫是造成气血不通是关键,颈椎的稳定和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颈部韧带的稳固和肌肉的强弱。
颈椎病的早期的真正的病因应该颈肌的劳损和痉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筋结”,压迫了血管、神经,进而造成关节失稳。
怎么判断自己的手麻是否是由颈椎病引起呢?专家提示,可以做臂丛牵拉试验。
一个人托患者侧头部,一手握患者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
当确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在颈根部和肩胛骨内上角寻找筋结。
专家提示,在相应的部位按压,如果出现手麻加重的情况,就可以确定引起手麻的筋结是哪个了。
除了局部筋结的的调理之外,还可以做一个整体的颈部抻筋。
如果是给顾客调理颈肩腰腿痛不必采用此法,用开三筋更省事,颈肩痛开上三筋,腰腿痛开下三筋,如果是筋结比较重,当先做火功冲击或火焰掌,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感,开筋的时候也更省力。
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中风也可以引起手麻,怎么区分手麻是不是中风引起的呢?大家要注意“不用”这两个字,意思是“不中用”。
也就是我们的手不好使了,麻木的同时无力,连只笔都拿不起来,这是中风手麻的一个最显著特征。
中风也会手麻,中风的手麻是整个手都麻,而且不会单独出现这一个症状,常和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面瘫等症状同时出现,但对于中老年如果经且患者平时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
十二经筋很多都经过了头面,头面也可以抻筋,而且还能缓解脏腑的疾病。
五脏出了问题,首先在五官上会通过表现出来,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也会在五官上通过各种表情表现出来,而表情主要由五官表各种肌肉来完成,所以五脏的功能也能通过五官来判断,五脏的问题也能通过五官抻筋来缓解。
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
通过耳听力的变化和耳廓的饱满润泽程度,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我们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肾调心、交通心肾的作用。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脏的经路又上联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
《内经》说:“肝受血而能视”,古人有“泪为肝液”之说,肝和则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
如肝功能受损,也可以反映目的病变上。
眼睛抻筋主要有两个动作:点风池、握拳怒目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出现口误,这也能预示健康问题,这是心气不足的一个表现。
心气虚,思维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舌头跟着不听使唤,出现错语。
李涛医生谢绝袁哲浩修改此文章为自己的原创。
有时会不经意地咬舌头,这可不是因为馋肉了。
咬不同的位置表示相应的脏器气血不足。
通过口唇部的抻筋动作,可以使我们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时对肝胆、心、胃起到滋养的作用。
《身有千千结-2》筋结、背肌筋膜炎、腰部俞穴、腰三横突筋结专家:付国兵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按摩是一种绿色的自然疗法,生活中我们自己或家人有了病痛都会自己在家拿一拿、捏一捏,有一种很特殊的按摩方法——蹭树。
去公园晨练时,我们发现就有不少人也在蹭树,听说蹭树是一种很好地保健方法,可以舒筋活络,有益健康,是不是蹭树真有那么多的好处呢?蹭树与我们要讲的筋结,是有很大关系的。
人的每块肌肉,每条韧带都有固定的走向,由于受寒、外伤、长期的不良姿势等,这就形成我们所说的“筋结”。
筋结会导致很多腰背疾病,例如:背肌筋膜炎。
背部筋结到底在哪里呢?您可以自己摸一下在肩胛骨的外侧位置,是否有僵硬、条索状的组织存在,这就是您的背部筋结所在。
针对背部筋结,给大家推荐了三个简单易学,在家中很容易操作的“抻筋”方法。
例如:抱肘收肩。
如图操作,请注意用两手尽量将两臂向内收紧,起到抻拉背部筋结的目的。
腰背部有筋结,不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行动不利等症状,还会影响脏腑功能。
很多内脏疾病,都可以在腰背的俞穴上有所反映,比如有心脏病的人,可能会在后背第五椎的位置——心俞,摸到有筋结存在,点按会有疼痛等症状。
甚至很多闭经、尿失禁等肾脏疾病,也可以通过腰部俞穴进行治疗。
请大家四指向前,拇指向后,双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是一个腰部最常见,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筋结——腰三横突筋结。
很多人的腰部疼痛都是源于这个位置,因为它是腰部负担最重,而且由于结构关系,也是最脆弱的地方。
对此,付国兵主任给出了三个腰部“抻筋”,来预防及治疗腰部疾病的方法,如:托天转腰。
《身有千千结-3》筋结、膝关节退化、股四头肌、抽筋、腓肠肌痉挛、地机穴专家:付国兵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任人老先老腿,腿上的筋结多了会引起很多的问题,不仅仅是外科疾病,很多内科疾病也和腿上的筋结有关。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膝为腿部主要肌肉的肌腱的汇聚维络之处,中医认为“膝为筋之府”,但在我们膝关节髌骨的下方,有内外膝眼二个穴位,这二个地方往往是膝关节劳损最先出现筋结的位置。
我们可以用手指在内外膝眼二个位置按揉,会发现手下有咕噜咕噜的感觉,膝关节过伸或劳累后疼痛,这就是筋结。
膝眼筋结比较严重的人,通过外观就可以观察出来,大家可以把膝关节伸直看一看,如果膝眼是凹陷的,说明你的膝关节还可以,如果你的膝眼鼓起来了,摸到了硬硬的筋结,并且按着还有些疼,就说明膝关节退化的比较严重。
这种筋结其实是一种脂肪垫损伤。
脂肪垫是人体的减震垫,坐轿车和坐拖拉机最大的区别就是震动,膝关节也一样,跑跳走都要用它来减缓膝关节震动,特别是下台阶,它所承受的压力更大,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
缓解膝盖筋结,我们可以做以下两个动作:我们在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楼梯时,突然感觉膝关节吃不住劲,腿发软,差点跪下,有时候还会引发意外。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打软腿”,又称“腿打软”、“膝盖打软”,但是问题却不在膝盖上,而是股四头肌出现筋结,肌肉力量减退,是膝关节退化的前兆。
所以如果频繁的出现“打软腿”的情况,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是不是出现了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股四头肌是伸膝关节的力量来源,举个例子说不经常锻炼的人爬山时间长了会腿抖,这也是股四头无力的表现。
股四头肌缺乏锻炼,时间长了,股四头肌肌筋的髌骨两侧就要出现筋结了,那时就不是打软腿了,就该关节僵硬打不弯费劲了。
有两个腿部的抻筋方法,对于延缓膝关节退化很有作用。
1、内收外放:坐在椅子上,双手合掌相对放在两腿之间,双腿尽量内收夹紧,双手尽量外展,持续对抗10秒钟;再将双手放在大腿外侧,双腿外展,双手内收持续对抗10秒钟,重复20遍。
2、双足争力:坐位,双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压,相互争力坚持10秒,双腿交替交替重复20遍。
很多人都有抽筋的经历,我们平时说的抽筋,就是筋缩,肌肉的挛缩,小腿抽筋比较常见,年轻人多发生在剧烈运动之后,老年人则夜里多见。
小腿抽筋在医学上称之为腓肠肌痉挛,发作时非常疼,能摸到一个很大硬结,持续时间大多由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
现在一说抽筋就是缺钙,其实这是片面的,缺钙只是抽筋的一个原因,其实抽筋的原因很多,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都能引起抽筋,但是抽筋也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表现。
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脑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中老年患者,当出现下肢酸痛、抽筋、行走不利等症状时,应当首先排除临床最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引发的下肢动脉闭塞症。
如果经常在夜里腿抽筋,首先要做的是检查被褥。
很多人睡觉时喜欢把被子捂得紧紧的。
但是特别在仰卧的时候,被子可能压住足部,这样使腓肠肌和足底肌肉紧绷。
紧绷的肌肉很容易发生痉挛。
只要将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发生腿抽筋,可以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脚的大脚拇趾,然后慢慢将脚掌向自己方向拉,这样可拉伸腓肠肌,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就不抽筋了。
但是很多人身体柔韧性有限,无法在伸直腿的情况下够到大脚趾,这时可以用趾点承山的办法来缓解抽筋,用一侧的大脚趾放在痉挛腿的承山穴下,用腿部自重点按约1分钟。
双足互踩:容易痉挛的脚在下,脚掌平踩住另一脚的脚后跟,然后足跟后压,使小腿肌肉有牵拉感并持续10秒钟。
有一些内科疾病确实和我们的腿部筋结有关,有一种中老年常见病可以通过腿部筋结及早发现,及早预防。
腿部有个穴位叫地机穴,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其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
这是一个很容易出现筋结的部位。
如果您轻轻点按这个位置就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这说明您的血糖可能出现了问题,有患糖尿病的风险,或者已经是糖尿病阶段了。
随着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筋结由软变硬,疼痛由轻到重。
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地机穴附近是否有筋结,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及时检测血糖。
平时可多点揉这个位置,预防糖尿病的出现,调整胰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