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墙体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49 MB
- 文档页数:211
6 墙体构造6.1 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6.2 叠砌墙的构造6.3 隔墙构造6.4 墙面装修6.1.1 墙体的分类•按位置分类–纵墙•外纵墙、内纵墙–横墙•外横墙(山墙)、内横墙–窗间墙–窗下墙–女儿墙6.1.1 墙体的分类•按受力状态分类–承重墙•承受屋盖、楼板传来的荷载及墙体自重并且把荷载传给基础。
–承自重墙•只承受墙体自重并且把荷载传给基础。
–非承重墙•不承受其它荷载作用,并且把墙体自重传给楼板或梁等承重构件。
6.1.1 墙体的分类•按构造方式分类–实体墙•内部无空腔的墙体,一般由一种材料构成。
–空体墙•内部有空腔的墙体,一般也由一种材料构成。
–组合墙•由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墙体,如砌块墙外贴聚苯保温板等。
6.1.1 墙体的分类•按施工方式分类–叠砌墙•将预先加工好的各种块材用胶凝材料叠放砌筑而成。
–板筑墙•在墙体部位直接立模,在模板内夯筑或浇筑各种材料而成。
–板材墙•在工厂中预制好各种墙体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安装而成。
6.1.2 墙体的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度指的是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
在设计中,墙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承受房屋的荷载。
–墙体强度大小与墙体所用材料有关,如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墙体的厚度等等。
在设计时可按照需要进行选择与配合。
6.1.2 墙体的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墙体是一种垂直受力构件,它的受力状况决定了对稳定性的要求。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体的长度、高度、厚度以及纵、横墙墙体间的距离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往往采用墙体的高厚比指标来控制。
6.1.2 墙体的设计要求•建筑热工要求–保温要求•建筑物热量的失散,主要是通过外围护构件,如墙体、屋顶、门窗等向外散热。
•热传导异常的部分称之为“冷桥”。
•外墙保温措施主要是提高外墙热阻,降低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对传热异常部位进行特殊处理。
6.1.2 墙体的设计要求•建筑热工要求–隔热要求•外墙表面采用浅色光洁的装饰材料,以反射太阳辐射热;•在窗口外侧设置遮阳措施,以减少太阳对室内的直射;•利用绿色攀缘植物,吸收太阳辐射热以降低外墙表面温度;•在外墙内部设置通风间层,利用热压和风压作用带走热量。
CHAPTER定义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分类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民用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构造两大类。
民用建筑构造又可分为居住建筑构造和公共建筑构造;工业建筑构造可分为单层厂房构造和多层厂房构造。
主要依赖经验积累,以木构架为主,注重建筑的形式和象征意义。
古代建筑构造近代建筑构造现代建筑构造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构造逐渐走向科学化和工业化。
强调建筑、结构、设备等多专业的协同设计,注重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新型建筑技术的发展。
030201合理的建筑构造设计能够确保建筑物满足使用要求,如保温、隔热、防水、隔声等。
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升建筑物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艺术的发展通过科学的构造措施,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如抗震、防火等。
优化建筑构造设计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建筑构造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建筑物的艺术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构造的重要性CHAPTER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建筑材料分类及特性01020304包括石材、砖瓦、陶瓷、玻璃等,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防火等特点。
包括木材、塑料、橡胶等,具有质轻、易加工、装饰性好等特点。
包括钢铁、铝合金等,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易加工等特点。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具有综合性能好的特点。
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工性能耐久性建筑材料性能评价包括密度、孔隙率、吸水率、抗冻性等,影响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包括导热系数、热容量等,影响建筑物的保温和隔热效果。
包括抗压、抗拉、抗弯等强度指标,以及韧性和硬度等,决定材料承受荷载的能力。
包括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决定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