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种子结构(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2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实训报告 .doc
实验题目: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为深入研究种子发育和营养提供基础。
实验材料:大豆、玉米等常见种子;显微镜、切片刀、切片钳、载玻片、盖玻片、甘油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取一颗大豆,进行切片制片。
2.将制片好的豆子切片加入载玻片中。
3.滴入一滴甘油,将其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4.观察种子结构,包括种皮、种脐、胚乳、幼芽和胚轴等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大豆的种子结构。
种子外部是种皮,包裹着种仁和胚乳。
在种仁的顶部是植物胚,包括了胚芽、幼芽和胚轴。
胚芽是未来植物的主体部分,幼芽从胚芽延伸而来,胚轴是胚芽与种脐相连的部分。
种皮是保护种子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也能防止干旱。
种仁是种子的营养部分,可以提供胚芽和幼芽所需的氮、磷等元素。
对于人类,种子也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性食品,在人类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组成,认识到了种子的重要性。
种子作为植物的重要繁殖和生存手段,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种子的发育、营养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种子的科学问题。
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一、实验目的: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植物种子的最初形态。
由外到内分为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是由表皮细胞组成的保护层,种鞘是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的提供营养的层,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白豆、刀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植物解剖刀;仪器:投影仪。
四、实验步骤:1.取一颗白豆,用刀子将种皮剥离,将种子放在盖玻片上。
2.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种子的形态。
3.将种子放在投影仪下,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态和内部构造,同时进行投影。
4.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可以看到白豆种子的外形为椭圆形,种皮呈黄绿色。
将切片的种子放在载玻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种皮、种鞘和种仁。
种皮由表皮细胞组成,外层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内层表皮细胞松散排列,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种鞘是提供营养的层,由胚珠出芽器官多倍化产生,可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种仁是种子萌发时提供养分的主要部分,含有胚乳细胞和存储物质。
六、实验分析: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白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并了解了种子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种鞘可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种仁可以供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种子生长和发育的机制,为植物育种和生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八、实验思考:1.种子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是否存在差异?2.种子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是否随着种子的发育而变化?3.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与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发育有关?4.种子的内部构造是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1.《植物解剖学实验教程》,张希筠等著。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活页本、铅笔、草图纸、实验种子(如:豆子、南瓜子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种子:选择一颗种子,例如豆子或南瓜子。
2.制作活页本:将活页本的一页用铅笔画上横线,以便在上面做标记和填写观察结果。
3.观察外部特征:将种子放在活页本上,用裁剪刀轻轻剖开种子的外壳,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4.制作种子横切片:用剪刀将种子沿着中轴线剪成两半,再用刀片将其中一半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5.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6.颜色观察:观察种子的颜色,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页本上。
7.完成草图:仔细观察种子的各个部分,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节,绘制草图,并标明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四、实验结果分析:1.外部特征观察结果:种子的外壳是坚硬而光滑的,往往呈现椭圆形或椭球形,外壳颜色也有所差异。
2.内部结构观察结果:种子的内部结构通常包括胚乳和胚。
胚乳是种子中有机物贮存的部分,是给种子提供营养的重要成分。
胚乳通常呈白色或黄色,且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有些种子的胚乳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如豆子;而有些种子的胚乳很小,如南瓜子。
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通常位于胚乳顶部或底部。
根部是由胚中的根母细胞发育而来,而胚轴是由胚中的另一部分细胞发育而来。
胚轴在显微镜下可见,呈弯曲状,并且有铸孔、胚苞叶和真叶等不同的结构。
五、实验结论:1.种子的结构通常包括外壳、胚乳和胚。
2.外壳是种子的保护层,可以保护胚乳和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胚是种子的未来植物,包括根部和胚轴,能够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和发育。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使用的种子要干燥,避免受潮和腐烂。
2.在切割种子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划伤手指。
3.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以便观察到细节。
《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教学设计大丰市第三中学张敏实验教学目标: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的能力。
3、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素养。
实验材料和用具:浸泡一昼夜的蚕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干蚕豆种子、干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解剖盘、滴管、红墨水。
实验重点和难点:重点: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难点:比较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教学策略:基于对教材的分析、重难点的把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本实验主要将采用“边讲解边实验”的策略。
实验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
实验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事花盆。
如果把种子种到泥土里,我们将会看到种子的哪些重要的生长变化?设计思路: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奥秘的欲望,并引出课题。
学生:(猜测)种子→发芽→小苗→植株→开花→结果。
教师:种子形态万千,颜色各异。
哪它们的结构是否相同呢?为什么种子能够长成高大的植株?让我们带着疑问来探究种子的奥秘吧!教师先提出要求:在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各个小组互相交流,展示探究结果。
在探究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细致,注意安全。
实验过程:观察活动一: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教师:请每一组同学选择一粒干蚕豆种子和干玉米种子进行观察,看看他们的大小、形态、颜色和其他特征。
你们发现各种种子的外部有什么特点呢?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记录的科学研究习惯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生:从种子的颜色、大小、长短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同学们观察了这么多种子的外部形态,你有什么发现呢?请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小结)种子的外部形态差异很大。
观察活动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教师:种子的外部形态相差很大,同学们想不想探究一下种子有哪些方面是一样的呢?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对种子内部结构继续观察的欲望。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而种子则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之一。
种子的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深入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种子、显微镜、玻璃片、刀片和显微镜载玻片。
实验步骤如下:1. 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如豆类、玉米、小麦等。
2. 将种子取出并清洗干净,去除外层的果皮或果肉。
3. 将种子放在玻璃片上,用刀片轻轻切开种子,以便观察内部结构。
4. 将切开的种子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水,用另一片载玻片盖住,制作显微镜标本。
5. 将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使用不同倍数的镜头进行观察和拍摄。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的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的观察结果和讨论。
1. 豆类种子:豆类种子通常具有两片子叶,被称为子叶种子。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片子叶之间的胚轴,胚轴上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通常较长,胚芽较短。
通过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豆类种子,我们可以看到胚根和胚芽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机制。
2. 玉米种子:玉米种子是一种单子叶种子,种子外部有一个坚硬的外壳。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内部有一个胚乳,胚乳是由植物胚胎发育而来的,富含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
胚乳的功能是为胚芽提供养分,在种子萌发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小麦种子:小麦种子是一种典型的禾本科植物种子,外部有一个硬壳。
在观察时,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内部有一个胚乳和一个胚。
胚乳富含淀粉和蛋白质,为胚提供养分。
胚有胚芽和胚根,胚芽是植物的生长点,胚根则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种子不仅是植物繁殖的手段,还是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适应策略。
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机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实验器材:
显微镜、刀片、玻璃片、三角板、甜豆、玉米种子、车前草种子、葫芦种子。
实验步骤:
1. 清洗种子:将各种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
2. 制取玻璃片载片:在一张干净的玻璃片上放置一滴清水,然后将三角板的尖部放在玻璃片上,使其单侧挂在玻璃片上,便于后续操作。
3. 制作草本横切片:将车前草种子平放在玻璃片上,用刀片切下其一侧,使其形成横切片。
4. 制作甜豆、玉米、葫芦的长切片:将甜豆、玉米、葫芦分别用刀片切成长切片。
5. 将制作好的切片盖上载片,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
观察甜豆、玉米、葫芦三种种子的切片,我们发现它们都具有下列特征:
1. 种子外壳:由外向内分别为子叶、胚乳和胚珠。
子叶为保护种子的盾状物;胚乳为种子贮藏的主要物质,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物质;胚珠为种子发芽的起点。
2. 种子芽:包括下胚芽和上胚芽,下胚芽发育成根,上胚芽发育成真正的种子。
3. 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壁、原生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细胞器官组成了种子的内部结构。
在车前草种子的横切片中,我们还观察到了大量的细胞间隙,这是由于细胞增生导致的,为种子发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甜豆、玉米、葫芦和车前草等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种子的外壳能够保护种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种子芽是种子的生命力所在,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的个体。
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同种子的细胞结构存在差异,这反映了种子适应不同环境和生存需求的进化过程。
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作文
阳光洒在培养皿上,那颗种子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像一颗小石头。
我拿起放大镜一瞧,哇塞,这外壳也太酷了,跟个艺术品似的,上面那些纹路,感觉都藏着大自然的秘密。
哎呀,这剥开后更不得了!里面的胚芽像个小白胖子,睡在一
张软绵绵的床上。
旁边还有一堆“奶”一样的营养组织,你说这胚
芽得多幸福啊,每天都有这么多好吃的。
我注意到种子底部有个凸起的小东西,那就是它的根原基。
别
看它小,力量可大了!想象一下,一旦它埋在土里,这小东西就能
使劲儿长,钻透土壤去找吃的喝的,为整棵植物打下扎实的基础。
再仔细一看,这种子的每一个部分都配合得好好啊,就像一个
团队。
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每个细节都显得那么
聪明。
我真的要感叹大自然的厉害,就这么简单的几个东西,就能
搞出这么复杂的生命来。
好了,看完了我就把它放回去了,给它盖好被子。
以后它会在
这里慢慢长大,直到有一天从土里钻出来,展现它的生命力。
我也会在这里陪着它,感受生命带来的那种美好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