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复习:国际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各个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6~18世纪中期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

18世纪末期~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一战后~二战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调整、崩溃

二战后~20世纪末两大阵营的冷战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国际关系领域主要矛盾的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英美矛盾

20世纪30年代~1945年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的矛盾

1945年~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20世纪60年代以来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矛盾

三、世界格局的变化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以后逐步建立起来,实行于欧洲、中东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实质上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对世界霸权的重新瓜分。

雅尔塔体系——二战以后,因世界大国对世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而形成,基本特征是以苏联、美国为核心的东西方对峙。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成为世界格局变化的基本趋势。

四、重要的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1921年成立,是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1943年解散。

联合国:1945年成立,初期受美国操纵,20世纪70年代以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1960年成立,是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专门的经

济组织,以石油为武器,对抗发达国家。

七十七国集团:1964年成立,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组织,主要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欧盟: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国家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而成立的国际组织。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五、重大的国际会议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间召开,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的关系,后者调整了它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共同构建了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慕尼黑会议——1938年召开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公然宰割捷克斯洛伐克,史称“慕尼黑阴谋”,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雅尔塔会议——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参加的国际会议,安排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确立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日内瓦会议——1954年召开,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新中国在会议上起了积极作用。

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自行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会议形成的“万隆精神”影响很大。

六、主要国家的重要对外政策

英国的“大陆政策”——英国不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结盟,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即所谓“光荣孤立”。

美国的政策:①门户开放——1899年提出,主要适用于列强在中国抢占的势力范围。

②中立政策——20世纪30年代针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行径而推行,具有绥靖政策的性质。

③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总统提出,表明美国以维护安全为借口向全世界扩张势力,它是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战略的宣言书,马歇尔计划是对它的一次具体运用。④尼克松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上台后所奉行,即美国在亚洲采取防御状态,集中全力与苏联在欧洲展开争夺,是对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⑤里根主义——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所奉行,立足于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以争夺第三世界,以高技术军备竞赛从经济上拖垮苏联,基本特征是对苏联重新强硬。

日本的“大陆政策”——明治年间确立下来,以“征韩侵华”为核心,逐步由日本列岛向亚洲大陆发展势力。后来的“田中奏折”“国策基准”“大东亚共荣圈”等都是其发展和实施。

七、重要的国际同盟关系

反法同盟——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组成的对付法国的联盟。既有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意图,也有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用意。

英日同盟——1902年组成,英国利用日本阻挡俄国,日本依靠英国支持在远东扩张。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被拆散。

三国同盟——19世纪末由德、奥、意组成的帝国主义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

三国协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俄、英组成的帝国主义集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方,在战后对世界进行了重新分割。

轴心国同盟——20世纪30-40年代由德、日、意组成的法西斯侵略集团,自称是“改造世界的轴心”,故名。

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由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组成,是后来成立联合国的基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大西洋两岸的欧美诸国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是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重要举措。

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同盟,后来成为苏联与美国进行争霸活动的重要工具,1991年解散。

八、重要的国际战争

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战争——从1792年法国对普奥宣战开始,到拿破仑帝国覆灭为止,既有革命与反革命之争,也有欧洲霸权之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间英法与俄国之间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局部性国际战争。

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战争,不仅引发了两国国内的政治变化,导致两国关系的重大变化,而且改变了欧洲局势。

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挑起的从西班牙手中夺取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日俄战争———1904~1905年间日本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间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