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PDCA循环在中医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应用王德礼;孙安源;孙卫东【摘要】目的: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与监管,保证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方法:PDCA循环在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贯彻执行中应用.结果:以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为例,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将PDCA循环引入到医疗核心制度中,通过螺旋式上升,不断促进医疗核心制度的持续改进.【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年(卷),期】2018(029)003【总页数】3页(P312-314)【关键词】PDCA循环;中医医院;医疗制度;核心【作者】王德礼;孙安源;孙卫东【作者单位】扬州市中医院医务处,江苏扬州 210002;扬州市中医院医务处,江苏扬州 210002;扬州市中医院医务处,江苏扬州 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1]。
为了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与监管,我院引入PDCA循环,建立了医疗核心制度的长效管理机制。
PDCA循环涵盖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3个环节,管理过程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
1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具体运用1.1 计划(Plan)分析现状找问题:通过现状分析,发现医疗核心制度贯彻落实存在以下问题:(1)落实不到位,如部分疑难病例涉及到多学科,但讨论仅限在本学科,讨论质量不高,不能深入分析病情;(2)执行不规范,病历书写内涵质量有待提高。
上级医师查房流于形式,无鉴别诊断或缺乏对患者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
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
2021年,石柱县下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施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在该质量管理模式下,医疗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均有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管理流程形式化、整改后的医疗质量问题反复出现等问题,针对问题,我们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更多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基层医院;质量管理;PDCA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应当熟练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并在《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中指出,管理工具指的是PDCA循环等先进管理方法,鼓励各公立医院使用PDCA循环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2021年,石柱县下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施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现将实施情况报道如下:1.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情况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提出的演化而来,在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家戴明(W.Edwards.Deming)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
PDCA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D (Do) 执行,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A (Action)持续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 循环的主要概念为:医疗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不间断的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的动态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质量就改进,永无止境[2],从而达到持续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3]。
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微探首先,计划阶段(Plan)是PDCA循环的起始点。
在医院医保管理中,计划阶段包括制定医院医保政策、目标和策略等。
医保部门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医疗服务定价、医保支付政策等。
通过调研市场需求、评估医院资源、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医保部门能够为医院医保管理提供合理的指导方针。
接下来,在实施阶段(Do),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将计划阶段设计的政策、目标和策略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
医保部门可以对医保政策进行宣传,引导医院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人员了解医保政策、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同时,医保部门需要加强内部沟通、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并监督实施情况,确保政策的正确落地。
然后,在检查阶段(Check),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对医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
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医保部门可以了解医院医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阶段,医保部门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最后,在行动阶段(Act),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基于检查阶段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相应调整。
医保部门可以与各个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讨论,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修正医保政策的不足之处,提高医保政策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医保部门应将经验教训总结成制度文件,作为今后医保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参考。
总结起来,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采取行动。
通过这一循环过程,医保管理部门可以不断改进医保政策和执行方案,提高医保政策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尽管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医院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并建立合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来确保PDCA循环的有效运营。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医疗核心制度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或杜绝医疗差错与事故的重要制度,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明确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对落实核心制度也提出了要求。
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术安全核对等。
随着公立医院医改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是医院工作的重点。
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
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该阶段是Plan(计划)的阶段。
医疗核心制度是医师进行诊疗活动的最基本的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石。
如果说标准是告诉“该做什么”,那制度就是告诉“该怎么做”。
医院根据医疗核心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使每位医务人员做到“个个知晓、人人做到”。
通过OA网络在线考试、现场提问、科室访谈等,对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此外,医院综合医院评审等为抓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深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内涵的理解。
通过反复培训和教育,树立了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意识,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该阶段是Do(执行)的阶段。
制度管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医院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院层面成立全院质量改进与安全委员会,负责医院年度质量改进和医疗安全工作;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发现问题,对薄弱环节、流程缺陷提出整改意见。
下设医疗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委员会等14个下属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在经过全院质量改进和安全委员会讨论和确定后,20个领域的质量改进项目在全院范围展开。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和效果目的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行PDCA方案的应用价值及其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方法筛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该院收取的300例患者,于该时期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落实PDCA方案,并对患者的满意度及其文书书写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落实PDCA方案后,患者满意度达到98.33%(295/300),病历资料的书写合格率是98.00%(294/300),处方信息的书写合格率是99.00%(297/300)。
讨论临床上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时,通过落实PDCA方案,除了能提升患者对于各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外,还能够进一步改善病历资料的书写质量以及处方信息的书写质量,可推荐。
标签:满意度;PDCA方案;处方信息;病历资料;医疗质量管理工作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PDCA in the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LI Hong-weiMed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huyang Union Hospital,Suqian,Jiangsu Province,2236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effect of PDCA plan in the medi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Methods 300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screened,the PDCA plan was implemented in the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and writing quality of documen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plan,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qualified rate of medical record data and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 writing were respectively 98.33% (295/300),98.00% (294/300)and 99.00% (297/300).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pl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in clinic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various management job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writing qualities of medical record data and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which can be recommended.[Key words] Satisfactory degree; PDCA plan;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 Medical record data;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医疗质量管理本身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其管理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运营情况,所以要加以重视[1]。
PDCA循环在医疗护理行为安全中的应用“Above all, Hospitals should do the patients no harm”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
--------南丁格尔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一、什么是PDCA?1.1 PDCA 循环分为四个阶段P(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C(检查) : 评估结果A(处理) :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1.2 PDCA循环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
2、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
3、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4、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置”阶段。
1.3 PDCA 四阶段分为八个步骤1、检查质量现状,找出存在问题2、查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3、找出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定出具体实施计划5、贯彻和实施预定计划和措施6、检查预定目标执行情况7、总结经验教训。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8、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管理循环二、临床案例分析2.1 运用PDCA 降低我院新生儿烫伤、烤伤发生率前提:新生儿没有家属的陪伴,没有自理能力及行为能力,病情变化发展快,发生风险的机会多,医护人员工作量大,仪器复杂,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为了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降低新生儿发生烫伤烤伤的风险,将PDCA 运用在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工作中,报告如下:2.11P(Plan)计划阶段1、分析现状:近一两个月我院出现1例新生儿烫伤、2例新生儿烤伤的的现象,并有其他新生儿皮肤损伤的现象,通过医患沟通,大多数患儿家属表示理解,但个别医患矛盾突出,为此医院做了不少工作平息。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
医疗核心制度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或杜绝医疗差错与事故的重要制度,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明确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对落实核心制度也提出了要求。
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术安全核对等。
随着公立医院医改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是医院工作的重点。
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
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该阶段是Plan(计划)的阶段。
医疗核心制度是医师进行诊疗活动的最基本的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石。
如果说标准是告诉“该做什么”,那制度就是告诉“该怎么做”。
医院根据医疗核心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使每位医务人员做到“个个知晓、人人做到”。
通过OA网络在线考试、现场提问、科室访谈等,对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此外,医院综合医院评审等为抓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深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内涵的理解。
通过反复培训和教育,树立了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意识,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该阶段是Do(执行)的阶段。
制度管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医院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院层面成立全院质量改进与安全委员会,负责医院年度质量改进和医疗安全工作;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发现问题,对薄弱环节、流程缺陷提出整改意见。
下设医疗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委员会等14个下属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在经过全院质量改进和安全委员会讨论和确定后,20个领域的质量改进项目在全院范围展开。
医疗管理委员会主要由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临床科室等组成,对核心制度落实设定监测指标、定义、频率,如三级医师查房率、疑难病例讨论完成率、会诊完成率和及时性、术前讨论完成率等,并对完成率、正确性、及时性及完成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
质量持续改进理念不要仅停留在医院层面,还应有每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形成质量持续改进文化。
医院临床科室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
质控小组每月对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列入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核心制度未落实的,要求完成PDCA质量改进项目。
3建立督查机制
质量改进和病人安全以数据为基础,但多数医院资源有限,对所有活动进行监控和改进超出人力和资源承受范围。
因此,监管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执行得怎么样”非常重要,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长效的监管机制,以确保核心制度严格执行。
如果无法正确评价,则无法正确管理,而评价依据来自日常督查数据。
医院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重点部门对医疗核心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存在隐患进行梳
理,督查结果为进一步整改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医务处牵头,综合人事处、教育处,从以下方面进行督查。
3.1医疗文书检查
医疗核心制度是否落实在病史、科室台账中能够体现。
医务处、质控办协同临床科室质控员组成督查小组,根据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关键环节设计督查表单,定期对病史、科室台账进行督查,以及时发现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
如疑难、死亡病例是否进行讨论,讨论是否及时,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三级查房中主治、主任医师查房是否及时,内容是否齐全;会诊是否及时,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等。
3.2医务人员抽查
医务处、质控办定期走访科室,对重点人员,如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新进员工等,进行抽查,了解其对医疗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如首诊负责制、病历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等。
3.3现场督查
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定期深入临床一线,对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如医务处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避免交接班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定期到手术室旁观手术安全核查过程,避免核查“走过场”;定期到急诊部督查首诊负责制落实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急诊医生推诿患者现象;定期抽查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急会诊呼叫后是否及时到场等。
每逢节假日,医务处进行突击“飞行检查”,以避免因医务人员思想懈怠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
4加强反馈与干预
对于核心制度落实,不仅要有定期督查、监测,还要有及时的反馈和干预。
医务处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1)在院周会、医疗质量简报中对核心制度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反馈;(2)针对核心制度落实较差的科室进行深入访谈,由医疗院长、医务处负责人到科室进行“点对点”教育、宣讲;(3)督查结果纳入科室当月绩效考核;(4)针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个别医师,由医务处进行诫勉谈话,并将督查结果纳入个人考核,落实奖惩。
面对医院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繁重的医疗工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往往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从而忽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每一次监管与督查都不是最终结果,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即使核心制度执行率做到了100%,也不应“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每次的整改结果都是下一阶段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医院必须认真查找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在下次督查中追踪改进效果。
5结语
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应该常抓不懈。
核心制度落实不仅是职能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医务人员提高认识、自觉遵守,才能形成一种意识、一种氛围。
总之,医疗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医院应充分运用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和方法,做好计划、培训和教育,强调落实,做好督查、数据监测,做好反馈、干预和整改。
通过PDCA循环使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螺旋式提高,使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最终提高医院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确保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