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11-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39
妇产科常见病一、产科1.早期、中晚期妊娠诊断2.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早产、过期妊娠3.分娩期并发症、异常分娩4.异常妊娠、妊娠合并症、剖宫产5.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6.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胎儿先天畸形、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胎儿窘迫、死胎、多胎妊娠)7.胎盘与胎膜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8.羊水量与脐带异常(羊水过少、羊水过多、脐带异常)9.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产前检查、胎儿健康状况评估、孕妇管理、孕期营养、产科合理用药)10.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干预(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胎儿干预)11.正常分娩12.异常分娩(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位异常、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13.产褥期并发症(产褥感染)14.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15.妊娠特有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剧吐)二、妇科1.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其他外阴皮肤病)2.外阴及阴道炎症(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婴幼儿外阴阴道炎)3.子宫颈病变(急性子宫颈炎、慢性子宫颈炎)4.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盆腔炎性疾病、生殖器结核)5.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6.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7.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失疾病(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生殖道瘘)8.外阴肿瘤(外阴良性肿瘤、外阴上皮内瘤变、外阴恶性肿瘤)9.子宫颈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10.卵巢肿瘤与输卵管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非卵巢上皮性肿瘤、输卵管肿瘤)1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2.生殖内分泌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闭经、经前期综合征、绝经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13.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14.计划生育(避孕、输卵管绝育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避孕节育措施选择)15.妇女保健16.处女膜修补术、人流术、药物流产、引产、输卵管通液术、上环术、取环术、Leep刀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宫腔镜、腹腔镜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三、1.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2.生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3.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4.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5.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6.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7.输卵管通畅检查8.常用穿刺检查。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Obstetric and Gynecology(供五年制临床肿瘤、眼科、全科、麻醉本科专业用)前言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组成的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较广且独立性较强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妇产科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需要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谢幸、苟文丽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妇产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妇产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见习(门诊及病房)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授课中条理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基础理论,阐明妇产科基础知识及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并说明某些课题研究方向,使学生逐步熟悉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
通过见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病例讨论,CAI、SP模型、幻灯、示教等方法达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供共60学时,3学分。
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见习12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由见习报告、课后作业组成。
绪论0.5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妊娠生理 1妊娠诊断 1异常妊娠4(2+2)妊娠期特有疾病 3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3(内科)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 1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 1胎盘与胎膜异常 3羊水量与脐带异常自学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自学 3自学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干预正常分娩 3异常分娩 2第一章 绪 论目的与要求1、掌握妇科学、产科学的研究范畴。
妇产科主治医师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1.淋菌的特征有A. 为革兰染色阳性菌B.为球菌C. 对复层鳞状上皮有亲和力D.淋菌表面有菌毛E.孕妇感染淋菌并不多见2.在妊娠期间治疗淋病正确的是A. 肌注青霉素效果佳B.多合并支原体感染应给予抗支原体药物C. 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D. 用药必须足量、及时E.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3.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正确的是A. 胎儿宫内感染并不少见B.通过软产道感染胎儿罕见C. 妊娠期间容易患尖锐湿疣D.妊娠期病灶增长缓慢E.出生的新生儿常发生喉乳头瘤4.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正确的是A. 早期妊娠发现并确诊应及时治疗,继续妊娠B.母婴垂直传播是重要传播途径C. 中晚期妊娠发现确诊应予引产D.可以哺乳,因乳汁中无病毒E.抗病毒药阿糖胞苷有显效5.孕妇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正确的是A. 多为宫内感染B.产道感染少见C.影响胎儿易患结膜炎、肺炎D.产褥期感染多见E.喹诺酮类药物有显效6.孕妇感染弓形虫正确的是A. 滋养体形态见于慢性感染B.包囊形态见于急性感染C. 应用乙酰螺旋霉素有效D.垂直传播的可能性较少E.弓形虫IgG阳性提示急性感染B型题(配伍题)(问题7—11)A. 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B.人免疫缺陷病毒C.苍白密螺旋体D.居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的微生物E.人乳头瘤病毒7.支原体感染的病原体8.尖锐湿疣的病原体9.淋病的病原体10.梅毒的病原体11.艾滋病的病原体(问题12~16)A. 弓形虫病B.且生殖器疱疹C.淋病D.巨细胞病毒感染E.梅毒12.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13.常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同时存在14.新生儿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小头症15.其病原体分两型,其中Ⅱ型多数引起生殖道感染16。
新生儿有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脑积水(二)判断题1.淋菌对鳞状上皮具有亲和力。
产科普通病房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护理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HIV感染可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员关系也越加复杂,其中卖淫、吸毒、嫖娼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员感染上了HIV,在这期间,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妇也日见增多。
在2010-2015年间有1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的产妇到本科入院分娩,本科护理人员在其住院期间对病人采取了合适的护理措施及保密方法,使11例产妇及婴儿均安全出院,病区内其他病人未出现恐慌现象。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2015年9月,本院共收治妊娠合并HIV 感染患者11 例,年龄为20-32 岁,平均年龄26.5 岁。
经调查,11 例孕妇中10例为第一产,一例为第二产,有5例是第一次怀孕,其他6 人均有人流或是引产史。
11例孕妇中怀孕前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9例,有1例是怀孕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有1例是住院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
11例孕妇中夫妻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有2例,其中有1例除了夫妻双方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外其他家属一律保密。
11 例产妇的分娩方式均选择剖腹产。
1.2 方法: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宫缩发动之前或胎膜早破之前选择剖宫产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与其他分娩方式比较,择期剖宫产可使母婴传播的风险减低50%[1],此11例孕妇均于妊娠37w±5d期间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新生儿出生体重在3250±370g,Apgar评分均在9-9分,均回母婴同室。
2护理2.1病房及环境的准备和要求妊娠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安排单人间,移出其他的床单位设施,病房安静舒适。
病房内备专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输液用品及利器盒等医疗用品,进门口备个人防护用品及快速手消毒剂。
妇产科主治医师(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A2型题 2. A3/A4型题 3. B1型题1.关于淋病感染途径,下列哪项错误A.成人主要是性接触传染B.幼女通常不会感染淋菌C.间接接触感染较少见D.胎儿主要在分娩时经产道时感染E.好发部位为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正确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
性接触感染是淋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淋菌通过性交感染,性交时有淋菌的分泌物侵入尿道口、宫颈管等处,淋菌于该处繁殖而发病,并可沿生殖道黏膜上行传播。
好发部位为尿道旁腺、宫颈管、前庭大腺等处。
常见错误为选C。
选C者未注意胎儿经阴道娩出可以发生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
正确答案为B,幼女接触淋菌污染的衣物、便桶等间接感染淋病。
知识模块: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2.关于外阴尖锐湿疣以下错误的是A.妊娠、糖尿病者患尖锐湿疣时,湿疣生长迅速且不易控制B.性伴侣一方有体征,另一方可半年才出现体征甚至不出现体征C.棘细胞层高度增生、有挖空细胞的出现是尖锐湿疣的特征性改变D.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及调节免疫的作用,所以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例主要以干扰素治疗为主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有可能错选B。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易于生长,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易感,感染后不一定会很快就有表现,因为其潜伏期为3周至8个月,平均是3个月,所以性伴侣双方可一方有体征而另一方较长时间后才有表现甚至没有表现。
镜下表层细胞有角化不全或过度角化、棘细胞层高度增生及挖空细胞的出现是HPV感染的特征性改变。
尖锐湿疣的治疗原则是去除外生疣体,改善症状和体征,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及调节免疫作用,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辅助用药。
知识模块: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3.关于淋菌奈瑟菌,下列哪项正确A.为革兰染色阳性双球菌B.通常存在于淋巴细胞内C.以侵犯鳞状上皮为主D.习性喜潮湿,怕干燥E.在厕所座板上可存活12小时正确答案:D解析:这一道是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淋菌病原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