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包胸腺瘤1例
- 格式:pdf
- 大小:118.80 KB
- 文档页数:1
胸腺瘤的精准影像诊断(上)胸腺瘤在30岁以前诊断必须慎重,在这⾥需要强调⼀点,绝⼤多数胸腺瘤在标本上都可见分隔。
这是好多⼈所忽略的,只不过随着侵袭性的增强,分隔会逐渐不显著。
这⼀例病理标本的箭头是纤维分隔,在MRI可见,但在CT上不可见。
这是欧洲放射学的⼀篇⽂献上的图,在临床上,⼀般将A、AB、B1作为低危胸腺瘤,B2及以上作为⾼危胸腺瘤。
可以看到,胸腺瘤还是低危的常见。
其中,AB型和B2型是最常见的,这个概念要有。
A型和B1型最少见。
下⾯将⼀下胸腺瘤总体的影像表现:对于我的66例胸腺瘤,⼤多数是偏侧⽣长的。
⽽⼤⼩也常常为⼤家所忽略,⼀般胸腺瘤不会很⼤,⼀般在10cm⼀下多见,15cm以上罕见,要⾸先考虑为淋巴瘤。
除外被膜的钙化,钙化⼏乎不见于A型。
需要强调的是,胸腺瘤⼀般为轻到中度强化,但少数为富⾎供。
有的甚⾄可类似巨⼤淋巴结增⽣症,对于这⼀点必须知道。
好多⽂献都提到,⼀旦出现⾎⾏转移,淋巴结转移,神经⿇痹,胸腺瘤罕见。
下⾯讲⼏个⼩问题:在这⾥需要强调是⼼包旁是胸腺瘤除了典型的胸腺区,最常见的部位。
颈根部罕见,我只见过1例。
如上图,其实也是胸腺瘤的较常见部位,在这个位置,胸腺瘤较别的肿瘤更常见。
这样的胸腺瘤,敢诊断吗?其实还是常见部位。
这个是肺癌伴发胸腺瘤的,都切掉了。
通过上述3个图,⼤家可以看到,⼼包旁的胸腺瘤不少见。
但更常见的是⾃胸腺区向下达⼼包旁。
这个是颈根部的,有这个概念就⾏。
这是和胸腺的胚胎发育有关,⾃颈部随着发育逐渐下降。
对于这种完全偏侧⽣长的胸腺瘤⼀定要有概念,有时可以误诊为胸膜的肿瘤。
在胸腺瘤中并不适太少。
我的数据是A型/AB型不见胸腔积液,但我荟萃⽂献分析,AB型是可以的。
A型看来是不会有积液的。
我看过⽂献上的图,AB型出现积液的,肿瘤体积都是巨⼤,估计和压迫淋巴回流受阻有关。
积液总体上还是常见于B2和B3。
和胸膜转移⼀样,后者⼏乎只见于B2和B3。
我的9例A型,实质内⽆1例钙化,但被膜可以。
原发性心脏肿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病理。
方法随机选取5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病患,采取组织化学法、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ABC技术观察原发性心脏肿瘤病理学形态,然后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依据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进行结果分析,得出47例为良性肿瘤,其中都是心脏黏液瘤;3例为恶性肿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 1例,平滑肌肉瘤2例。
结论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主要以良性肿瘤心房黏液瘤为主,好发部位为心房,其它较少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类型和组织学形态都较复杂,且容易与继发性肿瘤相混淆。
通过选用正确的影像学辅助检查以及完善的心脏外科手术、将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相结合,有利于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正确诊断以及治疗。
【关键词】心脏肿瘤;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50例经过心脏外科手术摘除后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良性47例,均为心脏黏液瘤;3例恶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2例。
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7~70岁,平均年龄为(35.6±7.8)岁,纳入患者都出现咳嗽、气促、胸闷、心悸等症状,平均病程为一年半。
瘤组织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光镜观察以及HE染色。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不同的肿瘤类型,给予不同的标记,抗体都是美国Zymed公司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的即用型产品。
用已知的阳性标本和PBS分别做阳性以及阴性的对照。
2结果本组5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中,良性肿瘤47例占94%,其中男性22例,女性25例,都表现为心脏黏液瘤;有3例恶性肿瘤,都是男性,占到6%,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2例。
通过影像学检测出心脏出现占位性病变,其中左心房34例,右心房13例,见表1。
2.2临床病理特征2.2.1心脏黏液瘤共47例,均有0.3—1.3cm的瘤蒂与心房卵圆窝以及房间隔的附近相连。
原发性心脏肿瘤一例诊治回顾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0d 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及右心房交界处占位性病变;心脏MRI检查示心房间隔后顶部占位性病变.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房间隔顶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及主动脉之间有一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心脏肿瘤并陈旧性出血及钙化.术后24h脱离呼吸机.术后10 d康复出院,心功能Ⅱ级.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和MRI检查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一经确诊即应限期手术,甚至还需急诊手术.【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1(024)011【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心脏肿瘤;肿瘤,原发性;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作者】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作者单位】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1原发性心脏肿瘤发病率极低,尸检报告发生率为0.05% ~0.30%[1],其中75.00%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最多见,占心脏良性肿瘤的 40.00% ~ 50.00%[2-5]。
2011年5月我院收治1例心脏原发性肿瘤,现回顾诊治过程如下。
1 病例资料女,41岁。
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0 d入院,不伴咳嗽、咳痰、咯血、心慌、头晕、恶心、腹泻及晕厥。
查体:口唇无发绀,左上肢血压85/65 mmHg,心率75/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心包胸腺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心包胸腺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心包胸腺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心包胸腺瘤如何诊断鉴别,心包胸腺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心包胸腺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胸部MRI、胸部B超、胸部平片、胸部CT检查、心电图、心包积液检查*一、检查1、血液检查血沉增快。
2、尿、粪常规检查往往正常。
3、心包积液检查为血性、透明、无沉淀物。
生化检查表现为渗出液,比重1.016,蛋白定性3mg/dl,细胞计数500。
4、超声检查提示大量的心包积液,有时可探及心包内多处大、小不一较强的回声团5.X线胸片示心影扩大,心缘的正常轮廓消失,呈烧瓶样或梨形,荧光透视下心脏搏动减弱。
6、心电图常示ST段抬高,T波平坦以至于倒置。
QRS波群呈现低电压。
*以上是对于心包胸腺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心包胸腺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心包胸腺瘤易混淆疾病。
*心包胸腺瘤如何鉴别?:*一、鉴别主要易与可导致心包积液的一些疾病相混淆,如:急性化脓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和心包恶性肿瘤等。
急性化脓性心包炎除表现心包积液的症状外,还表现高热、心前区疼痛,发病早期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等全身中毒症状。
心包积液则表现为脓性分泌物,患者对抗炎治疗效果明显。
结核性心包炎表现为低热、盗汗,心包积液可培养出抗酸杆菌。
心包恶性肿瘤不易与心包胸腺瘤区别,如无明显的原发病灶的临床表现以资区别的话,则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心包胸腺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心包胸腺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心包胸腺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原发性心包肉瘤一例林本瑞;司忠义;李树青;郭宁;王宝华;王洋【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06(004)007【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3岁,腹胀半个月,胸闷气促5d。
查体: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两下肺呈浊音,左肺下野可闻及捻发音。
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10次/min,心音遥远,律齐。
彩色超声示:心包腔内见大量液性暗区,前心包液深1.8cm,后心包液深1.6cm,左心室侧壁、侧房液深2.9cm,于左侧房室沟处见5.9cm×6.5cm等回声光团,边界规则,随心脏跳动而摆动。
胸部X线片:右肺叶间胸膜增厚,少量胸腔积液,心脏增大。
胸部CT:大量心包积液,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左肺舌叶纤维化,左心房增大。
【总页数】1页(P489-489)【作者】林本瑞;司忠义;李树青;郭宁;王宝华;王洋【作者单位】121001,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121001,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121001,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121001,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121001,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121001,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相关文献】1.原发性心包血管肉瘤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 [J], 朱文玉;吕庆春;李婧;王立媛;张晓梅;于红梅2.心包原发性滑膜肉瘤1例 [J], 郑建杰;郝军军;侯惠莲;王鸿雁3.心包巨大原发性滑膜肉瘤侵入右心室1例报道 [J], 赵艳丽;陈东;商建峰;汪昊;董方;连国亮;滕飞4.原发性心包血管肉瘤侵及右心房一例 [J], 黄文鹏;韩懿静;李莉明;高剑波5.原发性心包血管肉瘤1例 [J], 李金洁;谭雄;金伟涛;何光杰;梅波;汤梦月;赖应龙;成燕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胸腺透明细胞癌一例
粱昭锐;王春玲
【期刊名称】《兰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026)004
【摘要】患者男性,59岁,因胸闷、气短两月余入院。
临床CT显示:前上纵隔包块,并伴有少量心包积液及胸腹水。
其它检查均为阴性,临床初步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在CT诱导下行细针穿刺术。
巨检:送检为细针穿刺吸取的碎组织数块,组织共1.5cm×1.0cm×1.5cm,褐红色,质较脆。
镜检:瘤细胞呈片状,其间尚见残存胸腺的淋巴组织,瘤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致,排列紧密、境界清楚;
【总页数】1页(P45)
【作者】粱昭锐;王春玲
【作者单位】解放军473医院;兰州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一例 [J], 张长弓;李高峰;钱可宝;陈楠;向旭东
2.原发性胸腺透明细胞癌1例 [J], 陈利娜;陈淮;陈璧颖;李广秋;曾庆思
3.肝脏原发性透明细胞癌一例 [J], 王夏婉;刘星雨;高剑波;范正君
4.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一例 [J], 徐瑛;邹云峰;鲁洁琼;熊章珺
5.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一例 [J], 任占良;任小朋;张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心脏肿瘤15例临床分析连爱民;张富全;方勇【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06(019)012【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了15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病人,心包肿瘤2例,良、恶性各1例;心脏肿瘤13例,恶性1例,良性12例,常规检查"彩色多谱勒心脏超声心动图"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再辅助多排CT及MRI能够更加清楚显示肿瘤位置、范围、周围组织关系等.结果均采用手术治疗,无死亡,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好转自动出院,良性肿瘤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良性肿瘤均存活,恶性肿瘤均死亡.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是较少见,原发性恶性心脏肿瘤更少见,都能引起进行性心力衰竭,甚至栓塞,危机生命,故都需手术治疗,心脏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可根治并可长期存活,预后好;心脏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很难达到根治,术后存活时间短,预后差.【总页数】2页(P2146-2147)【作者】连爱民;张富全;方勇【作者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胸心外科,河南,平顶山,467000;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胸心外科,河南,平顶山,467000;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胸心外科,河南,平顶山,4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体外循环下原发性心脏肿瘤切除术352例临床分析 [J], 李畑波;肖颖彬;王学锋;陈劲进;王咏2.外科治疗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48例临床分析 [J], 王志法;殷强;杨勇;徐学增;朱海龙;孙国成;顾春虎3.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J], 沈洁;黎璇;丁粤粤;王辉;黄洁;孙凌;严文华4.18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分析 [J], 郑颖;刘启明5.原发性心脏肿瘤32例临床分析 [J], 胡建才;殷桂林;张殿堂;朱水波;张晓明;王荣平;庞大志;谭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心脏及心包肿瘤11例临床报告冯美云;王丛;阎旭龙;王峰;张靖寅;单秀华【期刊名称】《西部医学》【年(卷),期】2006(18)2【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及心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11例心脏及心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ECG、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UCG)、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给予化疗及常规药物治疗.结果7例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中,6例心房粘液瘤术后肿瘤扑落音消失,体位性晕厥消失,未再发生脑栓塞;左室壁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术后至今存活已半年;4例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均伴心包填塞,存活1~3个月.结论UCG对原发性心脏及心包肿瘤的诊断价值较大,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预后良好;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预后差.【总页数】1页(P160)【作者】冯美云;王丛;阎旭龙;王峰;张靖寅;单秀华【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R542.1【相关文献】1.EBCT在原发性非黏液瘤性心脏心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J], 陆敏杰;牟峰;赵世华;戴汝平;韦云青;王诚;黄连军;蒋世良;赵红;王红月2.原发性心脏肿瘤破裂致心包填塞抢救成功一例 [J], 刘悦欣;王联群;刘玉洁3.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及心包肿瘤的外科诊断和治疗进展 [J], 王欣;常诚;王仲伦;郑捷4.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19例 [J], 亢正令;李蔚;孙华5.原发性非黏液瘤性良性心脏心包肿瘤的影像学评价 [J], 赵世华;陆敏杰;蒋世良;牟峰;黄连军;张岩;韦云青;王诚;戴汝平;赵红;王红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2型胸腺瘤侵及心脏一例发布时间:2022-11-14T01:21:16.03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2期作者:曹翠[导读]曹翠(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60)摘要:胸腺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临床上随着胸腺肿物增大,压迫或侵犯邻近组织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及重症肌无力,在该病例中我们忽视了上腔静脉体系,只局限于心脏的一角,对疾病诊断不够全面,研究表明,B2型胸腺瘤常合并重症肌无力,而重症肌无力中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B2型胸腺瘤中Tfr细胞肌Tfh细胞异常升高,对胸腺瘤疾病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胸腺瘤;心脏转移;鉴别诊断病例患者,男,66岁,突发胸闷、气短、嘴唇发绀十余天,伴视物旋转入住于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实验室相关检查:肝功能系列:总胆红素18.3(umol/L),直接胆红素9.3(umol/L),谷草/谷丙1.4(U/L);心肌酶谱:a-羟丁酸505.0(U/L),胱抑素C 2.06(mg/L),乳酸脱氢酶623.0(U/L),尿酸432(umol/L),BNP:1775(pg/ml)均升高,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顺钟向转位,st-t改变,腹部常规检查可见肝囊肿,胆囊多发结石及少量腹水,血管超声未见明显血栓,超声心电图可见右心房内可见一大小约7.2x4.5cm的低回声占位,CDFI: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转上级医院行手术切除肿瘤,在手术中发现肿瘤侵犯非常广泛,整个胸腺区域全是肿瘤组织,没有边界,由于上腔静脉和无名静脉是主要收集头面部、颈部、上肢、胸部的血流注入右心房,从左右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到右心房内,到处都是肿瘤,肿瘤填满了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体系,根据经验,应该是胸腺来源的肿瘤,沿着上腔静脉向血管内和右房内生长。
病理结果:(心脏)肿瘤组织由上皮及幼稚T淋巴细胞构成,肿瘤行上皮细胞呈大多角行,核增大,染色体稀疏,核仁可见,形成上皮网状结构,幼稚T细胞出现远少于上皮细胞,根据以上病理变化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考虑为B2型胸腺瘤侵及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