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信息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631.50 KB
- 文档页数:23
第四章走进智能时代教学设计4.1认识人工智能【课程标准】通过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能自觉利用人工智能的相关工具。
(信息意识)●了解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并能适当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智能系统的体验中感受人工智能的巨大价值、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步形成积极、安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观念,共同维护和遵守智能化社会的规范与法规。
(信息社会责任)【学业要求】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相关技术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有的同学可能认为人工智能离日常生活与学习很遥远,但实际上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一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自学能力,能够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感受身边的人工智能,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发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形成积极、安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观念。
【教学方法】基于本章的主题学习项目“智能交互益拓展”开展项目学习。
设计体验人机对话过程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学习内容,提升认识。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4.2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课程标准】通过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人工智能平台中的智能工具,体会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信息意识)●经历使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计算思维)●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思维、信息意识)【学业要求】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本案例学习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程基础,同时该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学习任务的设计应符合他们的特点,形象性与抽象性相结合,任务难度不宜过大,体验活动宜轻松有趣。
西安交大八年级上《信息技术》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西安交大八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
具体内容包括:解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概念、认识网络攻击手段及防护策略、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网络攻击手段及相应防护策略。
3. 培养学生保护个人信息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攻击手段及防护策略学习。
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网络环境。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电脑、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网络信息安全案例,让学生解网络安全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攻击手段及防护策略。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网络安全问题,掌握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攻击手段防护策略2. 个人信息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2)列举至少三种网络攻击手段及相应防护策略。
(3)谈谈如何保护自己个人信息。
2. 答案:(1)网络信息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中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防止因恶意攻击、非法访问、泄露等造成损失和危害。
(2)攻击手段:病毒、木马、钓鱼网站。
防护策略: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谨慎陌生。
(3)不在公共场合使用不安全网络连接;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泄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2. 拓展延伸: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资料、书籍等途径,深入解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