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潍坊一中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 同步练习

潍坊一中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 同步练习

潍坊一中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 同步练习
潍坊一中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 同步练习

五石之瓠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宋人有善为不龟.

手之药者 2.世世以洴澼纟光·

为事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贻{①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②贻笑大方

2.固{ 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③人固有一死 ④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3.与{ ①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②冬,与越人水战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⑤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⑥吾与点也

4.说{ ①客得之,以说吴王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③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⑤说尽心中无限事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剖之以为..

瓢 古义:

今义:认为。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我树.

之成而实五石

2.夫子固拙于用大.

3.能不龟手一.也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句式: 译文: 2.请买其方百金。

句式: 译文: 3.或以封。

句式: 译文: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法、道、墨四家。( )

2.《庄子》又称《南华经》,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子所著的一部道家著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等诸多方面。( )

3.金,货币单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 )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读过庄子的《逍遥游》,再来读《齐物论》,就好像忽然从自由自在、适意飞翔的九万里高空掉进了“槁木

死灰”般寂静的死穴,不免产生一种的突兀、困惑之感。尽管《齐物论》开篇有关“地籁”的描写

被誉为“大风赋”,是足以引发人无穷的的“天籁”,甚至成了对音乐最高境界的褒奖之词,而结尾那的“蝴蝶梦”更在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演绎,但深究起来,( )。这不仅是由于庄子《齐物论》的文辞隐

晦独特,其中论及的许多概念抽象玄奥,也是由于自魏晋以来,涌现出的众多的解庄注庄者,往往“以庄注我”,各

取所需,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虽然《齐物论》的确读之不易, 但此文在《庄子》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影响却不亚于《逍遥游》。如果说《逍遥游》是以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一系列庄子思想的框架,那么,《齐物论》则主要是以抽象思辨的方式对这一框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了补充与说明,两篇文

章,构成了庄子思想的完整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堪言状联想脍炙人口相得益彰

B.不可名状遐想脍炙人口相辅相成

C.不可名状联想朗朗上口相得益彰

D.不堪言状遐想朗朗上口相辅相成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还是十分费解,这《齐物论》究竟说了些什么

B.这《齐物论》究竟要说些什么,十分被人们费解

C.这《齐物论》究竟要说些什么,还是让人感到十分费解

D.不知说了些什么的《齐物论》,十分被人们费解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逍遥游》是形象地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

B.《逍遥游》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

C.既然说《逍遥游》形象地勾画出了一系列用了寓言、比喻的庄子思想的框架

D.如果说《逍遥游》是以一系列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庄子思想的框架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注]而藏之庿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注] 巾:用巾包裹或覆盖。笥:装入竹箱中。

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2.成语“涸辙之鲋”出自本文,它的意思是:

3.下列对上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表面上很大方,答允收得赋税后借给他三百金。

B.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生存的急需品,虽少却可生存,监河侯对庄子的许诺等于见死不救。

C.这篇寓言构思精巧,寓言中引寓言,故事中套故事,于俗事中见深理。

D.在人物刻画上,监河侯的虚伪、庄子的迂腐无不跃然纸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

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①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

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②之县③解。”

(《庄子·养生主》) [注] ①适:偶然。②帝:天帝,最高的天神。③县:倒悬。

4.比较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找出与“然则吊焉若此”句式相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C.不吾知也

D.何以伐为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人体禀受于自然,方才有生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自然的道理。

B.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脱了,犹如解除了倒悬之苦。

C.选文中老子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人生态度,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学思想迥异。

D.秦失认为,他和老聃已经看淡了生死,世人喜生恶死显然违背了自然规律,背弃了实情。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①,子知之乎?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乙] 平原君欲封鲁连③,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

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

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史记·鲁仲连列传》) [注] ①:传说与凤凰同类的鸟。②鸱:鹞鹰。③鲁连:鲁仲连。

6. [甲]文中的庄子和[乙]文中的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7.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五、微写作。

8.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

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请结合选文中庄子关于“有用”与“无用”的论述,谈谈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0字左右。

模拟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

[甲]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

..

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

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

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

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

..

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乙]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

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

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

..

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

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

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

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

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

..

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节选自《庄子·山木》,有删改)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

专为

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

专为

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

专为

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

专为

2.下列[甲][乙]两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指阴历每月的第一日。苏轼的《再游径山》“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常圆无晦朔”

中的“晦朔”就是此意。

B.蓬蒿,飞蓬和蒿草;也指荒野偏僻之处,如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

的“蓬蒿”就是此意。

C.竖子,童仆;也可指小子,是对人的亲昵的称呼,如《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即是此意。

D.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号轩辕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始制衣冠、建

舟车、制音律等。

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庄子用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设喻,阐明了“小大之辩”的观点,表明这些人或物均可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B.“山木”和“雁”的命运,给人的启示是:人生于世,凶险太多,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判断怎么做才能免于危险。

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D.庄子认为,人类与万物有所不同,比如贤能的可能遭到谋算,不才、不贤的又会受到欺凌,所以说不可“得而必”。

4.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答案

一、

1.同“皲”,皮肤冻裂

2.同“纩”,丝绵絮

二、

1.①赠送,给予②遗留

2.①实在②顽固③本来④巩固,使……坚固

3.①给予②介词,和,同③结交、亲附④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⑤同“举”,推举,进用⑥赞成

4.①劝说,游说②通“悦”,高兴③言论④相约的誓言⑤诉说

三、

把……作为。

四、

1.名词作动词,种植。

2.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大的功用。

3.数词作形容词,相同、一样。

五、

1.句式: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人”。

译文:宋国有善于调制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

2.句式: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请(以)百金买其方”。

译文:请求用百金买下他的药方。

3.句式:省略句,应为“或以(之)封”。

译文: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

六、

1.√

2.?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且《庄子》不是庄子一人所著,而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3.√

七、

1.B ①不堪言状:无法用言语描述,形容事情太过丑陋,无法形容。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语境并无“事情太过丑陋”之意,而是强调无法言说的“突兀、困惑之感”,应选用“不可名状”。②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遐想”侧重想象

的漫无边际与无限可能,更符合语境。③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朗朗上口: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修饰在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演绎的“蝴蝶梦”,应选用“脍炙人口”。④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前文提及《齐物论》对《逍遥游》作了补充与说明,所以此处应选用“相辅相成”。故选B。

2.C 根据语段内容可知,人们知道《齐物论》“说了些什么”,即人们知道《齐物论》说了什么内容。人们费解的是它“要说些什么”,即对它的内容实质解读并不明朗。此外,从陈述对象前后一致的原则出发,主语应是“《齐物论》”,据此排除A项。“十分被人们费解”表述不当,应是《齐物论》令人们感到费解,而不是被人们感到费解,据此排除B、D两项。故选C。

3.D 根据后文的“那么”可知,画横线的句子中应有关联词“如果”,据此排除B、C两项。“形象地”应用来修饰动词“勾画”,据此可排除A项。综合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

片段读写练

1.答案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庄子:爱护生命,享受自由。

解析孔子认为如果能坚守仁义,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能享受乐趣。庄子面对楚王的请托,用宁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淤泥中爬行也不愿把骸骨供奉在庙堂的神龟作比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即愿享受自由而完整的生命。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起胳膊(作枕头)枕着,乐趣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与贵,对于我就如同飘浮的云。”

(《论语·述而》)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先去致意,说:“(大王)希望将国内的政事托付给先生!”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大王把它装在竹箱里用巾盖住,藏在庙堂之上。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留下尸骨让人尊崇呢?还是宁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淤泥中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淤泥中爬行。”

庄子说:“请回吧!我宁愿(像乌龟那样)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淤泥中爬行。”

(《庄子·秋水》) 2.答案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解析涸:干涸。辙:车轮轧出的痕迹。鲋:古书上指鲫鱼。

3.D 文中监河侯不想救人却空口许诺,可见其“虚伪”;“庄子的迂腐”于文无据。

[参考译文]

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去找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说:“好。我将从封地上得到税金,那时候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周气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途中听到呼喊声。我回头看车辙,发现有条鲋鱼在那儿。我问它说:‘鲋鱼,你是干什么的呢?’鲋鱼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中的水官,您是否有斗升之水来救活我呢?’我

说:‘好,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越国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鲋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平日相处的水,我没有安身的地方。我只要斗升之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铺里去找我!’”

4.B “然则吊焉若此”为状语后置句,即“然则若此吊焉”。A.定语后置句,即“蚓无利爪牙,强筋骨”。B.状语后置句,即“傅说于版筑之间举”。C.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D.宾语前置句,即“以何伐为”。

5.C “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学思想迥异”错。选文中老子的人生态度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学思想相同。

[参考译文]

老聃去世,秦失前去吊丧,大声哭了几声便出去了。弟子问秦失说:“他不是您的朋友吗?”秦失说:“是。”弟子又问说:“既然这样那么像您这样吊唁朋友,可以吗?”秦失说:“可以。开始我认为他是个俗人,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刚才我进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聚在这里一起吊唁老聃,一定是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这样(喜生恶死)是违背自然规律,背离实情,忘记了人的生死寿夭皆受于自然(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做法为逃避自然的法度。偶然来到世上,老聃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老聃顺势而死。安于时运,顺应变化,哀伤和欢乐的情绪便都不会进入心中,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是天帝解除人的倒悬之苦。”

6.答案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

解析庄子将功名利禄看作腐鼠;鲁仲连面对平原君的封赏,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7.答案①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把自己比作“”,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②鲁仲连则是把帮助别人后收取酬劳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的行为联系起来,强调自己不愿那样做,表明自己的志趣。

解析面对惠子的所作所为,庄子讲述了与鸱的故事,意在表明自己像一样志向高远,功名利禄在他眼中于腐鼠无异,根本无意抢夺。面对平原君的封赏,鲁仲连直言为人排忧解难而收取报酬是商贾之人的行为,自己“不忍为也”。

[参考译文]

[甲] 惠子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国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中搜寻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它吗?从南海起飞,一直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食用,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不饮用。在这时,一只鹞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从它面前飞过,(鹞鹰)仰头看着,大声怒斥说:‘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恫吓我吗?”

[乙] 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推辞,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于是设酒宴招待他,喝到酣畅时,平原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金给鲁仲连敬酒,祝他长寿。鲁仲连笑着说:“天下的杰出之士之所以被人尊崇,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除灾难、解决纷争而不收取任何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不愿意那样做。”于是辞别平原君离开,终生不再相见。

8.写作指导可以分析“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如同一件事物,在有些人看来有用,在有些人看来无用,或者在此时无用,而在彼时有用。世俗所谓的“有用”,不一定是真的有用,而世俗说的“无用”,关键时候可能有大用。也可以从“无用”与“大用”之间的联系来谈自己的理解。注意联系课文中庄子的相关论述。

模拟练

1.B “故”作“所以”讲时,常用于句子开头,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若夫”为句首发语词,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A项。

2.C “是对人的亲昵的称呼”错,“竖子”是对人的鄙称,“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也是鄙称,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3.A “均可达到‘逍遥游’的境界”错误,这些人或物都有所凭借,都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4.答案(1)彭祖到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2)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役使,那么,怎么还会有忧患呢?

解析(1)久:长寿。特:独。闻:为人所知。匹:比。

(2)物物:把事物当成为人所用之物,即役使外物。胡:何。累:忧患。

[参考译文]

[甲] 小聪明比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一年的时间变化,这是寿命短的。楚国南部有一种叫冥灵的树,把五百年当作春,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八千年当作春,八千年当作秋,这是寿命长的。彭祖到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比,这不是很可悲吗?商汤问棘,棘就是这样说的。不毛之地的北方有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那里有条鱼,它身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背像泰山,双翅展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乘着旋风飞上几万里的高空,直上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计划向南飞,将要飞往南海。斥笑话它说:“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我腾跃着向上飞,不到几丈就落了下来,在飞蓬和蒿草之间飞翔,这也是我飞翔的最高限度了。可是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了。

[乙]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没有砍这棵树。问他(不砍这棵大树的)原因,他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够过完它自然的寿命!”庄子从山中走出,在朋友家中住宿。朋友非常高兴,叫童仆杀鹅并煮熟(来款待庄子)。童仆问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询问说:“昨日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过完它自然的寿命;而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不会叫)而被杀掉。先生你将处于哪种情形呢?”庄子笑着

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看似妥当,其实不然,所以也不能免于忧患。假如能顺应自然之道而漫游于虚无之境,就不会这样了。没有赞誉,没有诽谤,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偏执于某一方面。时而向上腾飞,时而向下潜伏,一切以顺应自然为准则,漫游于万物产生前的虚无境界中。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役使,那么,怎么还会有忧患呢?这是神农、黄帝的处世法则。如果是万物的真情、人伦的传续,就不是这样的:有会合就有分离,有成功就有失败,品行端正就会受到压制,地位尊贵就会受到非议,有作为的会受到损害,贤能的会遭到谋算,而不才、不贤的会受到欺凌。怎么会知道荣辱福祸必然来临的原因呢?可悲啊!弟子们要记住,要想免于忧患,只有归于自然了!”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一) 我有一个梦想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解玺璋推出的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 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 ....的年代。 ②提到贪官,老百姓脑海里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腹便便 ....的肚子,油光锃亮的脑门儿,穿着扣不上扣子的西装,还架着一副显得很诚善的黑框眼镜。 ③中国需要在国际平台上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 的管见所及 ....。 ④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 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 ....的地步。 ⑤2016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悄然反弹,但日渐式微 ....,仍创近年次低点,预计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2017 年将会继续好转,且机遇与风险并存。 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有些山区甚至出 现了十室九空 ....的现象。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①④⑤D.③⑤⑥ 【解析】①波谲云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云谲波诡”。②大腹便便:本义就指肚子大,与“肚子”语义重复。③管见所及:指自己的见识不广,看法未必正确。用作谦辞,用在此处不当。④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增添一句话。此处合适。⑤日渐式微: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逐步地衰落。此处合适。⑥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不合语境。 【答案】 C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14.孔孟两章 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实词 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从,在) 固而近于费(和,同,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 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夫夫颛臾(那) 夫如是(发语词) 相则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相夫子(辅佐,动词) 而危而不持(却,表转折) 固而近于费(又,表并列)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使…生活安定)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把…当作今:认为 是社稷之臣也古:此,这,代词今:表判断 有国有家者古:诸侯国的封地叫“国”,士大夫的封地叫“家” 今:国,国家;家,家庭,人家 陈力就列古:就,充任;列,职位今:到队列去 或百步而后止古:有人今:或者 词类活用 无乃尔是过与过,名词动词责备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动 养生丧死无憾生,死,名词动词,生者,死者 树之以桑树,名词动词栽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动词重视 衣帛食肉衣,名词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动词统一天下 王无罪岁罪,名词动词,归罪 15.劝学 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通“糅”,使…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质虚词 而而青于蓝(表转折,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递进,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递进,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可译为“地”) 而见者远(表转折,但) 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就,于是)

潍坊一中英语复习策略

潍坊一中英语复习策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09至2010年度高三英语复习策略与计划 --潍坊一中高三英语组 2009-9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依托和基础,根据本届高三在高一、高二的学习情况和高考的要求,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高三新授课阶段教学计划和第 一轮复习计划,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之目 的。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密切关注今年高考新的动态,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好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此外,通过系统扎实的第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促进学困生,抓住边缘生,进一步提高优等生,力争在2010 年高考中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高三新授课与总复习进度表 三、高三新授课教学 按市教研市统一进度,新授课结束时间为09年10月底。目前,按我校实际教学进度,到10月底,需处理第九模块第二、三、四、五单元和第十模块。本阶段教学中仍要紧紧抓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词汇量的扩大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语言载体,在教学中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利用好教材中有关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相关练习,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本阶段教学时间共个教学周,共计51个课时。 课时分配:第九模块、第十模块计划(共计单元)每单元6课时,共计51课时;本阶段进行模块过关、模拟测试考试共4次。时间每两周一次,以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而定。试题主要针对学生最近一段时间所学内容,题型为高考题型,适当扩大本阶段所学知识再整套试题中的比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一、字音字形 谙(ān)熟彩笺(jiān)画舫(fǎnɡ)叨陪鲤对(tāo) 篦子(bì)筵(yán)席愧怍(zu?)砭(biān)人肌骨 嫉恨(jí)翼轸(zhěn)踬踣(zhì b?)潜规则(qián) 舸舰(gě)胜饯(jiàn)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 勖(xù)勉湍(tuān)急杌陧(wù nia)一抔(p?u)土 剑戟(jǐ)笞(chī)刑黝(yǒu)黑睇眄(dì miǎn) 彭蠡(lǐ)脸颊(jiá)捻(niǎn)子呕哑(ōu yā) 凝噎(yē)悯(mǐn)默栗冽(lì lia)丰草绿褥(rù) 荫翳(yì)桎梏(zhìgù)狗彘(zhì)之畜(xù) 虾蟆(há má)推搡(sǎnɡ)台隍(huáng)嘲哳(zhāo zhā) 帝阍(hūn)遄飞(chuán)数罟(cù gǔ)云销雨霁(jì) 夔(kuí)州编纂(zuǎn)簪笏(hù)险巇(xī) 二、词语部分 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豁然开朗: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荒烟蔓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蔓草,蔓延生长的草。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 荷枪实弹: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荷,扛。 扪参历井:(1)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2)形容世路艰难。 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嘈杂零乱。 雕栏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 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杰,杰出;灵,好。 钟鸣鼎食: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 穷且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穷困;益,更加。 东隅:日出之处。指早晨,引申为青春年少。 桑榆:日落之处。指傍晚,引申为年老迟暮。 叨陪鲤对: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 衔枚疾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 毋宁:不如。 诉诸:告诉给……听,指利用。 缄口不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缄,封闭。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充,塞住。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背诵篇目(粤教版)讲解

必修一第四单元古典诗歌(一)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5离骚(节选) 屈原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7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20年高三潍坊一中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潍坊一中高 71 级语文学科一模模拟试题2020.3.22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选择深入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 5 个月时间。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和起点。 经过 80 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战胜邪恶所表现的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制作不够精致、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它在历史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则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2019 年 11 月 5 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80 年多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 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95 年,又何尝不是一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 80 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 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 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 表明,中国共产党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事业向前进。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苏教版必修四

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教学目标】 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 【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入课 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 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 点拨) 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 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 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 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 路是他的学生。 二、有关背景 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 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 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 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 (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 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 (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后,着字幕、订正。 (二)分层讨论 1、学习第1段 ①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 ②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 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 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③简析。 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 2、学习第2段 ①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 ②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点拨:难词“陈”,施展;“就”,充任;“危”,(盲人)走路不稳 ③简析 引:冉有推卸责任,孔子引名言,还用了两个形象比喻进行反驳(板书),教育冉有认识自己失 责,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应该拼死力谏。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激烈地批评弟子呢?表明他怎样的观 点态度? 点拨: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宣传礼治(板书),反对战争,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由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内素材整理】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素材整理 清远博爱学校高风云 成由勤俭败由奢——《时评两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这篇时评从2003年发表至今也已近十年,可是我们改变这种奢侈消费 的现状是否改变了呢?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没有!我们现在已超过 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欧洲奢侈品消费国。因此,今天 我们学习《月饼消费要讲文明》这篇文章,除非引发我们的许多思考,并身体力行地厉行节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应用角度】“勤俭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德、消费观”等。 【精彩运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缓和,有些人把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 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 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便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就连那 的中秋月饼在包装上都“变异”了。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再来 重温祖宗遗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爱好高雅,其实就是一种修炼——《论“雅而不高”》 一个人立身于世,难以免除世俗化的污染。怎么办?爱好高雅, 其实就是一种修炼。比如琴棋书画,皆可陶冶情操。正如培根所说:“特雷梅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高 谈阔论时,知识可作装潢。”他还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

慧,演算使人思维周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 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专业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专业知识 当我们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而后,“雅”便会凸显在举止言谈当中。而举止言谈儒雅,可以让人感到你知书达理,富有教养,同时也能让 对方如沐春风,身心通泰,从而达到你的交往本意。 【应用角度】“雅与俗”“追求高雅”“高雅与修养”等。 【精彩运用】其实,雅俗之别只是学识、修养不同所表现的陶冶 气质有所不同而已。但好事者总是以自认为的雅和俗,对我辈凡夫俗 子划圈子、分层次,说高深、道荣辱,搞得我辈缺乏定力、心浮气躁者,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搞出好多笑话,还要转过身去甜甜地说声“谢谢”。人只要活得真实,就无所谓雅或俗;只要有不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就能活出真性情,活出生的乐趣,死的坦然。 善待一切生命,实现人生价值——《呼唤生命教育》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是短暂的。生命的存在,又是实现我们一 切人生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我们不仅要对自 己的生命负责,还要学会善待其他的一切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 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违反健康的权利。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 一棵柔嫩的小草,我们都应该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这样,我 们的一生将会是美丽和充实的一生。 【应用角度】“善待生命”“生命的价值”“尊重一切生命”等 【精彩运用】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会让我们自觉地为完善自我 和急遽服务其他生命而不断努力。而正是在坚持着这一努力中心线的 同时,我们会制做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人,会做一个正确认识 困难、坚强无畏的人,会做一个面对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一个人的存在,如果让自己和他人感受到了幸福,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无所心痛与一生牵挂,价值从而实现了他人生的大 半价值。

粤教版(广东)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教案

必修四教案全集 1、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精神; 2.学习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3. 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2.难点: 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字词 摆谱(摆门面或摆架子)习以为常(常常作某件事,成了习惯)烙lào印鸣锣开道(封建官吏出行时,前面有人敲锣要行人让路。现比喻为某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 肃静回避(严肃寂静,闲人避开)渊源(比喻事情的本原)一视同仁(同一看待) 二、课文研讨: (一)研读课文,回答:本课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练习一) ——“两会”车队以前可以一路绿灯,现在跟社会车辆一视同仁。 (二)全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 (三)请用提纲形式梳理出作者分析这一现象的思路。(练习一。做这题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1、教给学生概括层次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就是从段落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其思维步骤是:首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地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常见的基本方法有: ①摘录归纳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②分层归纳法。用多层归纳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要先分好一个段落的层次,再弄清每层的意思,然后归纳这个段落的大意。 ③归纳中心句。有许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其实,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个中心,它融合在字里行间。这就必须把中心归纳总结出来。 ④缩句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段落的句子加以压缩,即压缩句子的次要意思。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添加或改写个别词语。 ——2、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 摆出新现象: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③归纳中心句) 第二部分: 逐层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的正确性。(②分层归纳法) 1、“两会”车队以前一路绿灯,让市民生活受到干扰,是搞特殊化。(④缩句法) 2、开好“两会”并不是非得以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①摘录归纳法) 3、让“两会”车队一路绿灯的惯例,带上了特权、特殊化的烙印。(④缩句法) 4、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必须遵守。(④缩句法) 第三部分:结论。强调中心论点,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③归纳中心句) ——3、本文总思路: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新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 逐层论证它的正确性──解决问题(第三部分:结论?) (四)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对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的新现象作出评论,指出它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重大意义。 (五)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练习三) 1、来源广泛,4个论据来自古今中外,支撑论点更有力。

最新-山东省潍坊一中2018届高三理综考试生物试题(七) 精品

潍坊一中高三理综考试生物试题(七) 1.近年来科学家报导大气圈的臭氧层严重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强的现象。紧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前提,植物短暂的暴露在高紫外光下,其光合作用能力立即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A.光合酶受到破坏B.囊状结构薄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 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组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3.用呼吸抑制酶处理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正确的一组是 4.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泛素具有调节蛋白质降解的功能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且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极高。细胞中的蛋白质与泛素结合后就如同被贴上标签,将会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产生需能的降解过程而被消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度相似的氨基酸序列可证明各种真核生物在进化上有共同的祖先 B.泛素不是酶,故温度、pH等因素对其活性均无影响 C.根据泛素的氨基酸序列可推断控制其合成的tRNA碱基序列 D.泛素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而不分泌到细胞外,故其合成不需核糖体的参与 5.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ATP分子的形成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C.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D.原生质体融合成杂合子细胞 6.“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指的是什么,其功能是什么 A.乙烯,作用是使果实成熟B.乙烯,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CO2,作用是使柿成熟D.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热的果实7.对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D.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检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模块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ǒng)濒临(bīn)汗涔涔(cén)卓有成效(zhuó) B.彩笺(zhǎn)虎兕(sì)缄口不语(jiān)云销雨霁(qí)C.饿莩(fú)桎梏(kù)弃甲曳兵(yè)纷繁芜杂(wú) D.筵席(yàn)梦魇(yǎn)命途多舛(chuǎn)磨牙吮血(yǔ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萦绕社稷义愤填赝分崩离稀 B.推 搡暮霭豁然开朗恻隐之心 C.部署沉缅虚无缥缈老当亦壮 D.编 篡栗冽呕哑嘲哳遮天避日 3.下列有关戏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其中《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 B.按照内容性质,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雷雨》属于多幕剧,而《过客》则可以看成是一部独幕剧。C.《雷雨》戏剧冲突尖锐集中,情节紧凑,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天之内;《过客》也同样是发生在一天之内,同样具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D.当鲁侍萍听到周朴园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潜台词里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与怨恨。 4.下列有关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是一首古体诗,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同时展开奇伟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代蜀道上壮丽雄奇瑰伟险峻的山川,其中也蕴含了人生坎坷、功业难成之慨。 B.律诗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一般都是四联,除首联外,其余三联都要求对仗,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在诗中诗人倾诉了长期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琵琶行》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优秀传统,是唐代七言歌行体的代表作,诗中作者描写了一位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D. 词又称“曲子词”“诗余”,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情感婉转缠绵,刻画精细,如柳永的《雨霖铃》,晏殊的《蝶恋花》等。 5.为下面这首五言律诗所缺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夜宿七盘岭[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 西。,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背诵篇目默写(一)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背诵篇目默写(一)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背诵篇目默写(一) 一.《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曰:“求!______________?夫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在邦域之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以伐为?”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今夫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不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均无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寡人之于国也》 或百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何如?王如知此,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之有也。三.《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地接衡庐。 1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_知识点整理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整理 第一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沁(qìn)园春橘(jú)子百舸(gě)争流怅寥廓(liáo)(kuò) 嵘(zhēng)(róng)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开天辟(pì)地吝啬(lìn)(sè)嬉(xī)游澄(chéng)清召(zhào)唤凄(qī)厉不驯(xùn)明澈(chè)灰烬(jìn)脊(jǐ)骨不屈不挠(náo)摇曳(yè)睫(jié)毛瞳(tóng)孔曙(shǔ)光轻蔑(miè)惆怅(chóu)(chàng)给(jǐ)予 叮咛(níng)迂(yū)回眺(tiào)望撩(liáo)起喧(xuān)响坐标轴(zhóu)噼噼(pī)啪(pā)啪絮絮(xù)叨(dāo)叨狂妄(wàng)自信迷惘(wǎng )炫(xuàn)耀晨曦(xī)沉湎(miǎn)面面相觑(qù)宠(chǒng)爱溺(nì)爱怪癖(pǐ) 粘(nián)着你粘(zhān)贴抹煞(shā)摭(zhí)拾诧(chà)异横(hèng)蛮祈祷(qí)(dǎo)磕(kē)绊(bàn)颤(chàn)抖冰雹(báo)夭(yāo)折碾(niǎn)成引吭(háng)试啼自艾(yì)自怜焦灼(zhuó)干瘪(biě) 入不敷(fū)出藐(miǎo)视刻薄(bó)薄(báo)片啮噬(niè)(shì)吮(shǔn)吸恪(kè)守赐(cì)予钦(qīn)佩 教诲(huì)兢兢(jīng)刹(chà)那犄(jī)角擂(léi)鼓纤(xiān)巧瞠(chēng)目结舌商榷(què)忐忑(tǎn)(tè) 雏(chú)形斟酌(zhēn)(zhuó)甄(zhēn)别思忖(cǔn)妥帖(tiē)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沁园春怅寥廓瞳孔遒曙光轻蔑沉湎晨曦摭拾急躁惆怅怙恶不悛翱翔磕绊淘汰蒙蔽恪守啮噬 斟酌甄别商榷思忖妥帖瞠目结舌犄角面面相觑干瘪残骸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江:满江。百舸:大船。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到中流击水: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阿q正传》教案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阿q 正传》教案 1.与句中加黑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 ①载歌载舞②年年载载③记载④载重 ⑤千载难逢⑥载欣载奔⑦风雪载途⑧转载 ⑨怨声载道⑩满载而归 A.①②③④⑤⑧ B.①④⑤⑦⑧⑨ C.②③⑤⑧⑨⑩ D.①④⑥⑦⑨⑩ () 2.写出下列各句中“着”字的读音: ①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 ②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 ③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党去结识() 3.下列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茶坊fáng鸟男女diǎo深恶痛绝wù 怦怦pēng B.飘飘然的飞了一通tòng土谷祠cí 迸跳bìng呸pēi C.眼胞bāo红焰焰yàn嚄huō 唔、g D.唾沫tuò 怯怯què 哭丧棒sāng喘吁吁xū ()4.指出读音、书写、释义有误的一组:

A.河埠头:bù停船的码头茶坊酒肆:sì店铺不以为然:对、 正确 B.素不相能:素,一向;能,和睦殊不料:shū竟怃然:wǔ 失望的样子 C.诧异:chà惊讶错愕:è因吃惊而愣神咸与维新:yù维, 语助词;新,革新。 D.躄进去:bié迟疑不决地走赊:shē羲皇:xī () 5.与下句中“讹”字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乡下人不懂‘自由党’,便讹成‘柿油党’了” A.不要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B.横行乡里,压迫善良,讹赖百姓。 C.如果有讹误,请批评指正。 D.估计是在传抄中有所讹舛。 () 6.把下列各句中的“令”字归类,用“/”线隔开: ①秋行夏令②便言多令才③令人痛惜④令行禁止⑤令箭荷花 ⑥令母在后单⑦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⑧臣能令君胜⑨ 犹有令名⑩猜拳行令 归类 7.为加点字拼音并解释字义: 8.依拼音填汉字: 黑xū xū()黑qū qū()黑yǒuyǒu()

2020年潍坊一中高考考前模拟(一)含答案

潍坊一中2020年高考考前模拟(一) 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following picture books are a wonderful way to improve the summer experience with kids. ?Vampirina at the Beach by Anne Marie Pace Vampirina and her best monster friend head to the beach during the full moon on a perfect summer night to enjoy all the fun and festivities the beach has to offer. Along the way, Vampirina’s beach adventur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beach safety to ensure a heroic adventure for all. Available from Amazon, $11.50 ?Summer by Alice Low Summer brings so many things to a spirited boy, an eager girl, and an excited little dog. The season is filled with adventure. With clever rhyming words, clever phrasing, and playful images, children will love following along as this energetic trio (三重唱) takes in all the sunshine, big beach waves, fireworks, and sweet treats of this truly memorable time of year. Available from Amazon, $6.23 ?Waiting for Pumpsie by Barry Wittenstein Summer is the season of baseball, and there’s no better way to celebrate summer than with the true story of Pumpsie Green’s rise from the minors to the Boston Red Sox in 1959. As the final major league team to include black athletes, young Bernard and his family travel to Fenway Park to witness Pumpsie Green take the field in this inspirational tale of equality and progress.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测试卷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专题测试卷 试题命制:林晓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估量liàng 白雪皑皑āi 歧视qí B.数罟不入洿池cù编纂zuàn 繁芜丛杂wǔ C.兑现duì赎罪shú贼氛方炽zhì D.嫉恨jí后嗣sì卓有成效zhuó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偌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B.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留沙中拯救上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罄石上的时候。 C.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趁,黄花岗上一杯土,犹淹没于荒烟蔓草间。 D.听善于表达的人说话,常常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逝,生动活泼的语言能让人获得精神的亨受;反之,枯躁干瘪的语言使人感到无味而生厌,官腔套话更是在糟塌语言。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浮气躁历来是学习的大敌,心不在焉,浅尝辄止,“猢狲屁股坐不住”,不可能学深学透。 B.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C.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吃不了的苦和忍不下的气,眼前的这个男人对严峻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 D.写作不仅要有好的构思立意,还要具备积极的修辞意识,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B.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答应每一个美国人给予他们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C.凭借这信心,我们能够将我们国家吵耳的纷争,转化为歌颂手足深情的优美交响乐章;凭借这信心,我们可以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挣扎、一起为自由奋斗,因为我们深深知道有一天会一同获得自由。 D.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B.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且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C.我并非是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受尽苦难和折磨,有些刚刚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惨遭疯犯迫害的打击。 D.虽然最终结果只是平局,但国安足球队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了榜首的荣誉。【】6.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典作品之所以千古传诵,不但因为它们是一个时期人文或文学的最高成就,也在于它们为后人提 供了优秀的语言范式。 ②这种语言往往极为精粹形象,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极简洁的一个“排” 字,既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又通过这个动作,点出了人物的境况和性格。 ③读者就凭“排出九文大钱”这几个字,便能借助想象心领神会。 ④《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时的对话,《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020年山东省潍坊一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2020年山东省潍坊一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表现为引力 C.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D.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2.(3分)已知基态He+的电离能力是54.4eV,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如下表所示,He+的能级E n与n的关系与氢原子的能级公式类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金属钨钙钠钾铷 W0(×10﹣19J)7.26 5.12 3.66 3.60 3.41 A.为使处于静止的基态He+跃迁到激发态,入射光子所需的能量最小为54.4 eV B.为使处于静止的基态He+跃迁到激发态,入射光子所需的能量最小为40.8 eV C.处于n=2激发态的He+向基态跃迁辐射的光子能使上述五种金属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D.发生光电效应的金属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的是金属铷 3.(3分)如图所示,由粗糙的水平杆AO与光滑的竖直杆BO组成的绝缘直角支架,在AO杆、BO杆上套有带正电的小球P、Q,两个小球恰能在某一位置平衡。现将P缓慢地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若小球所带电荷量不变,与移动前相比() A.杆AO对P的弹力减小B.杆BO对Q的弹力减小 C.P、Q之间的库仑力减小D.杆AO对P的摩擦力增大 4.(3分)A、B两物体同时同地从静止开始运动,其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v﹣t图如图所示,关于它们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