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内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方法,它结合了酶标记和免疫反
应的原理,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特定分子的含量,如蛋白质、抗体、激
素等。
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样品:从生物样品中提取目标分子,例如血液、尿液、细胞等。
2.免疫反应:将一定浓度的目标分子加入到反应孔中,并加入与目标
分子特异性的抗体,使两者发生免疫反应。
3.洗涤:对反应孔进行洗涤,以去除未与抗体结合的杂质以及剩余的
抗体。
4.添加荧光标记的二抗:向反应孔中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使其与已
结合的抗体形成复合物。
5.洗涤:对反应孔进行再次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荧光标记的二抗。
6.酶标记:向反应孔中加入用酶标记的物质(如酶标记的抗体),使
其与已结合的荧光标记的二抗形成复合物。
7.洗涤:对反应孔进行最后一次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化合物。
8.反应染色:向反应孔中加入染色物质,使其与酶标记化合物发生颜
色反应,形成分析结果。
最终,检测结果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孔中染色物质的光密度或荧光强度
来评估样品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
性和高通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食品安全等领域。
大肠杆菌(E.coli)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6ng/L - 220ng/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大肠杆菌(E.coli)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肠杆菌(E.coli)水平。
用纯化的大肠杆菌(E.coli)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大肠杆菌(E.coli),再与HRP标记的大肠杆菌(E.coli)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大肠杆菌(E.coli)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E.coli)浓度。
试剂盒组成标本要求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步骤
1. 溶解标记抗体。
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稀释已标记的酶标记抗体,让其浓度为每盘20-30μ。
2. 溶解待检标样。
以液体或稀释液将待检的血清或其他体液样品进行适量稀释,一般为1:100-1:1000。
3. 加样。
分别将稀释后的标记抗体和稀释后的待检标样溶液加入相应位置的试验板孔中,孔内最好包含20-30μ的液体。
4. 导入保护液。
加入或体液作为阻断剂,防止非特异结合,每孔加入100μ。
5. 导入抗原。
加入不同浓度的抗原作为定量标准曲线,以及未加抗原的对照孔。
6. 导入待检血清或体液。
将稀释后的待检标样加入对应位置的试验板孔内。
7.孵育。
将试验板封口后,室温孵育30分钟-2小时。
8.清洗。
用液体洗盘,每孔加入300μ,强力清洗5-10次。
9.加显色底物。
加入显色底物,避光孵育10-30分钟。
10.终止反应。
加入终止液,如2/浓硫酸停止显色反应。
11.读取光密度值。
以未加样对照孔为零点,在450波长下读取各孔吸光值。
12.计算结果。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或比对阳性比负性 - 值判断结果。
人chemeri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液体中chemerin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chemerin水平。
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chemerin抗原、生物素化的抗人chemerin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chemerin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1.酶联板:一块(96孔)2.标准品(冻干品):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20,000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10,000pg/ml,5,000pg/ml,2,500pg/ml,1,250pg/ml,625pg/ml,312.5pg/ml,156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0,000pg/ml标准品:取0.5ml20,000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3.样品稀释液:1×20ml/瓶。
4.检测稀释液A:1×10ml/瓶。
5.检测稀释液B:1×10ml/瓶。
6.检测溶液A:1×120u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1:100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u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如1ul检测溶液A加99ul检测稀释液A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7.检测溶液B:1×120u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B1:100稀释。
酶联生物产品说明书一、产品组成:本酶联生物产品由酶标抗体、底物、酶标记物、反应缓冲液等组成。
酶标抗体是一种特异性抗体,能与待测物(如蛋白质、抗体等)结合。
底物为一种化学物质,与酶标记物反应后生成可测定的信号物质。
酶标记物是一种与底物反应的酶,可提供可测定的信号。
二、适用范围:本酶联生物产品适用于各种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可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药物开发等领域。
具体适用范围请参考产品说明书中的信息。
三、操作步骤:1.样品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如离心、稀释等。
2.加样:将处理后的样品加入酶联板孔中,确保每孔样品量相等。
3.孵育:将载有样品的酶联板放入恒温孵育箱进行孵育,孵育时间根据实验要求设置。
期间尽量避免震荡或振荡。
4.洗涤:倒掉孵育液,用洗涤缓冲液洗涤酶联板孔,重复该步骤3-5次以充分洗净。
5.萃取:根据实验要求,将指定试剂加入酶联板孔中,与酶标抗体、底物和酶标记物发生反应。
6.检测:将反应产生的信号物质测定,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信号检测仪器。
7.数据分析:根据仪器测量结果计算样品中待测物的浓度或其他指标。
四、结果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实验目的和样品特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信号值、计算样品中待测物的浓度、生成标准曲线等方式进行结果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结果分析时应注意控制实验的变异性,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注意事项:1.本产品仅供科研用途,禁止用于临床诊断等用途。
2.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操作,避免误操作或交叉污染。
3.请注意保持试剂的保存条件,如冷藏、避光等,以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实验前,请充分了解样品的特性和实验方法,制定适当的实验计划。
5.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6.实验完成后,注意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清洁和安全处理。
总结:酶联生物产品是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的重要试剂,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鼠降钙素原(PC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体外研究使用、不用于临床诊断!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PCT含量。
实验原理用纯化的PCT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PCT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PCT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1、酶标板:一块(96孔)2、标准品(冻干品):2瓶,请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每瓶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室温静置大约10分钟,同时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1,000pg/ml,然后做系列倍比稀释(注:不要直接在板中进行倍比稀释),分别配制成1,000pg/ml,500pg/ml,250pg/ml,125pg/ml,62.5pg/ml,31.2pg/ml,15.6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空白孔0 pg/ml。
如配制500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1,000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3、样品稀释液:1×20ml。
4、检测稀释液A:1×10ml。
5、检测稀释液B:1×10ml。
6、检测溶液A:1×120/瓶(1:100)。
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1:100稀释(如:10检测溶液A/990检测稀释液A),充分混匀,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100/孔),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7、检测溶液B:1×120/瓶(1:100)。
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B1:100稀释。
稀释方法同检测溶液A。
8、底物溶液:1×10ml/瓶。
人β2糖蛋白1抗体IgA/G/M(β2-GP1 IgA/G/M)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产品编号:E0310h自备物品1、酶标仪(建议仪器使用前提前预热)2、微量加液器及吸头,EP管3、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滤纸标本的采集及保存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 1000或-8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上清置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以上标本均应密封保存,4不应超过1个月,-80溶解;试剂或样品配制时,均需充分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
实验前应预测样品含量,如样品浓度过高时,应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使稀释后的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计算时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 100,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时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临用前配制),酶标板加上覆膜,37/每孔,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4、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临用前配制)100温育1小时。
5、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方法同步骤3。
6、每孔加底物溶液90避光显色(反应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当标准孔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时,即可终止)。
7、每孔加终止溶液50+,。
注:1、试剂准备:所有试剂在使用前应平衡至室温,使用后请立即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试剂。
实验操作中请使用一次性的吸头,避免交叉污染。
2、加样:加样或加试剂时,第一个孔与最后一个孔加样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太大,将会导致不同的“预温育”时间,从而明显地影响到测量值的准确性及重复性。
一次加样时间(包括标准品及所有样品)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
推荐设置复孔进行实验。
3、温育:为防止样品蒸发,实验时将加上盖或覆膜的酶标板置于湿盒内,以避免液体蒸发;洗板后应尽快进行下步操作,任何时侯都应避免酶标板处于干燥状态;同时应严格遵守给定的温育时间和温度。
酶联免疫试验操作方法酶联免疫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数量。
ELISA方法的原理是将特定的抗原或抗体与检测物质打标记,然后通过可以与标记物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与浓度。
下面将介绍ELISA的操作方法。
1. 试剂准备:(1) 底物:将所需底物溶于缓冲液,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底物,如TMB、ABTS等。
(2) 酶标记抗体:将所需的酶标记抗体充分稀释至适当浓度,通常为1:1000至1:10000。
(3) 试样:将待测样品按照需要进行稀释或处理。
如果检测抗体,则需将样品加入酶标记抗体反应,在室温下孵育。
(4) 洗涤缓冲液:常见的洗涤缓冲液为PBS-T(含有Tween 20)。
准备好PBS-T或其他适当的洗涤液,以用于洗涤步骤。
(5) 制备标准曲线: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标准品并制备浓度梯度的标准曲线。
2. 板涂覆:(1) 取出ELISA板,将所需抗原或抗体稀释至适当浓度,加入每个孔中。
每个样品需设置多个平行孔,以进行可靠的实验结果分析。
(2) 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将孔板封闭,并将其置于37C恒温箱中孵育1至2小时。
3. 底物-标记物结合:(1) 倾倒每个孔的液态,并在每个孔中分别加入酶标记的抗体。
通过抗体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在孔中形成免疫复合物。
(2) 将孔板置于恒温箱中,在室温下孵育1至2小时,促使免疫反应的发生。
4. 孔洗涤:(1) 将液体倾倒,然后用洗涤缓冲液充分洗涤每个孔,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2) 每孔洗涤的次数及洗涤时间依实验需求而定,通常为3至5次,每次洗涤持续约30秒。
5. 底物反应:(1) 将稀释好的底物加入每个孔中,底物与酶标记结合物质反应,形成可见的颜色变化。
(2) 在室温下进行底物反应,反应时间依抗体的检测结果而定,通常为15分钟至1小时。
大肠杆菌内毒素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检测范围:96T0.03Eu/L – 0.8Eu/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肠杆菌样本中内毒素(endotoxin)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水平。
用纯化的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内毒素(endotoxin),再与HRP标记的内毒素(endotoxin)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内毒素(endotoxin)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浓度。
标本要求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大肠杆菌内毒素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操作方案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 96T0.03Eu/L – 0.8Eu/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肠杆菌样本中内毒素(endotoxin)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水平。
用纯化的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内毒素(endotoxin),再与HRP标记的内毒素(endotoxin)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内毒素(endotoxin)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浓度。
试剂盒组成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大肠杆菌内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检测范围:96T0.03Eu/L – 0.8Eu/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肠杆菌样本中内毒素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肠杆菌内毒素水平。
用纯化的大肠杆菌内毒素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内毒素,再与HRP标记的内毒素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 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内毒素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内毒素浓度。
试剂盒组成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说明书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说明书一、试剂盒组成本试剂盒包括:酶标板、标准品、检测样本、酶标记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缓冲液和洗涤缓冲液。
二、试剂的保存1. 试剂盒在2℃~8℃冷藏保存,避光、避震;2. 酶标板使用后,建议立即密封保存;3. 严禁冻融。
三、试剂的使用须知1. 标准品和检测样本前应准备好,标准品稀释后应立即使用;2. 操作前应熟悉试剂盒的使用说明,按照说明操作;3. 操作中保持操作台洁净,管嘴不得脱落,试剂不得相互污染;4. 尽量避免脱落物进入酶标板孔内;5. 严格掌握各试剂使用量,不要随意更换试剂和试剂量;6.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可能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操作时需保护好皮肤和眼睛;7. 实验后废液应严格按照规定处理。
四、实验步骤1. 取出酶标板,加样品。
2. 打开包装袋,取出标准品,加入试剂杯。
3. 加标准品及待测样品缓冲液,混匀。
4. 加入酶标记抗体,混匀,孵育。
5. 洗涤板孔。
6. 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孵育。
7. 停止反应,加入停止液。
8. 检测A值,计算结果。
五、实验结果在试剂使用说明范围内,本试剂盒结果准确,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灵敏度。
六、注意事项1. 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目的,不得用于临床诊断。
2. 试剂盒使用过期或者保存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建议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有过期,请勿使用。
3.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与生产厂家联系。
生产厂家:***公司联系地址:***市***区***路***联系电话:***-*******。
ELISA试剂盒操作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目标物(如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ELISA试剂盒是ELISA实验的核心,包括特定的试剂和材料,用于执行特定的步骤和操作。
以下是一般ELISA试剂盒的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准备实验样品:收集所需分析物的样品(例如血清、细胞上清液或组织提取液等),并适当保存或稀释以便后续操作。
2.预处理步骤: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试剂盒的要求,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这可能包括去除干扰物质、离心、稀释或加热等处理步骤。
3.涂覆酶联免疫板:打开试剂盒中提供的酶联免疫板,将其放置在工作台上。
将涂覆物质(如抗体或抗原)加入到每个酶联免疫孔中,通常使用多通道移液器或微量移液器进行操作。
涂覆后,尽量避免泡沫和交叉污染。
4.触发剂孵育:将涂覆后的酶联免疫板放入孵育箱或板上孵育器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此步骤的目的是固定涂覆物质,并优化其活性。
5.洗涤:将试剂盒中提供的缓冲液加入酶联免疫孔中,并倾斜孔盘轻轻敲打或使用洗板仪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和杂质。
通常,洗涤液需要多次更换,充分洗涤以获得更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6. 过量引物(Block):加入试剂盒提供的阻断缓冲液至孔中,目的是防止非特异性结合的发生。
阻断时间可以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调整。
7.加入样品和控制物质:将处理好的样品和控制物质,如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加入到各个酶联免疫孔中。
注意要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稀释。
8.孵育和洗涤:将孔盘放回孵育箱或板上孵育器中,按照试剂盒的要求进行孵育。
完成孵育后,继续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9.检测剂加入:将检测试剂(通常是特异性抗体或酶标记物质)加入酶联免疫孔中。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稀释试剂以适应实验要求。
10.再次孵育和洗涤:将孔盘放回孵育箱或板上孵育器中,对要求进行的步骤进行孵育。
完成孵育后,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通则
酶联免疫试剂盒(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特定目标物质(如蛋白质、抗原、抗体等)的常用技术。
以下是酶联免疫试剂盒的一般检测通则:
1. 样本准备:收集并处理生物样本,如血清、尿液、细胞上清等。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稀释样本,以确保目标物质在检测范围内。
2. 试剂准备: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将试剂盒中的各种试剂(包括标准品、检测抗体、底物等)进行适当的稀释和混合。
3. 建板:将稀释好的样本和试剂加入孔板中。
通常,在每一孔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样本或试剂。
4. 孵育: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孵育孔板中的样本和试剂,以使目标物质与检测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5. 清洗:将孔板中的溶液倒掉,并用缓冲液彻底洗涤孔板,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6. 加底物:将底物加入孔板中,底物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物质。
7. 反应终止: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选择适当的反应终止剂,并将其加入孔板中,以停止底物的反应。
8. 读板:使用专门的读板仪器,测量孔板中的信号物质的光学密度或发光强度。
这些数据将用于计算目标物质在样本中的浓度。
9. 数据分析: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曲线,将测量得到的光学密度或发光强度值转化为目标物质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因试剂盒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使用酶联免疫试剂盒之前,请仔细阅读和遵循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操作指南。
人P53(P53)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操作规则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50pg/ml-1600pg/m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P53(P53)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P53水平。
用纯化的人P53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P53,再与HRP标记的P53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P53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P53浓度。
标本要求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细菌内毒素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它们可以导致各种疾病和感染。
为了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它基于抗体与特定细菌内毒素结合的原理。
首先,在试验板上固定特异性的抗体,然后加入样本溶液。
如果样本中含有目标细菌内毒素,它们将与固定的抗体结合。
接下来,通过冲洗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并加入与抗体结合的酶标记二抗。
最后,染色物质被加入,形成颜色反应,测量其光密度即可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2.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它使用质谱仪来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首先,样品通过质谱中的电离源产生离子。
然后,质谱仪以不同的方式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以确定其质量和相对丰度。
通过与已知细菌内毒素的质谱图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内毒素。
3. 生物感应器生物感应器是一种基于生物反应的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它使用已知对细菌内毒素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生物分子,如细胞、抗体或酶等。
当目标内毒素存在时,它们与生物分子结合,触发特定的生物反应。
通过测量或监测这些反应的信号变化,可以确定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4. 培养试验培养试验是一种传统的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培育细菌并观察是否产生内毒素。
一般来说,细菌内毒素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对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这种方法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复杂的实验条件。
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
综合考虑灵敏度、准确性、快速性和成本等因素,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
大肠杆菌内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
检测范围:96T
0.03Eu/L – 0.8Eu/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肠杆菌样本中内毒素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肠杆菌内毒素水平。
用纯化的大肠杆菌内毒素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内毒素,再与HRP标记的内毒素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 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内毒素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肠杆菌内毒素浓度。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
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OD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OD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倍)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10. 如与英文说明书有异,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