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ppt
- 格式:ppt
- 大小:301.50 KB
- 文档页数:9
《唐诗》《宋词》《元曲》1.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唐杜甫此道营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注释①金光门:长安外郭城西面三门,中曰金光门。
②道:小路。
③凤翔:今陕西凤翔县,757年(至德二年)唐肃宗驻跸于此。
④掾:古代对属宫的统称。
此指华州司功参军之职。
⑤归顺:指逃脱叛军归凤翔,投奔肃宗。
⑥胡:指安史叛军。
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千门:指宫殿,形容其建筑宏伟,门户很多译文当初从叛军占领的长安逃出归往行在的时候,走的就是这个门。
当时西郊驻扎的敌人很多,往来调动甚频。
真是危险极了,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胆战心惊。
那时更是吓破了胆,至今彷佛还有未招回的魂。
自从担任左拾遗这近侍之官,随着鸾与回到京邑。
如今被放为外任之官,又哪里是圣上的本心!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没有才干,而日渐衰老。
但我依旧不愿离去,驻马回望帝都的万户千门。
2.酒泉子・长忆观潮【宋】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①长:通“常”,通假字,经常。
②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赏析这是难得一见的壮奇画面江边,千万人正在翘首凝望,等待那江潮的勃涌。
过不多久,它终于来了!裏带着雷轰鼓鸣般的巨响,江潮奔腾而至,沧海似乎要把它的水全部倾倒在这里,而更为神奇的是,涛头浪尖竟然救敖立着几位矫健的弄潮勇士,他们随波出没,而手絷的红旗却始终不湿,这真是何等地惊心动魄和扣人心弦!3.喜春来【元】伯颜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作者简介伯颜(1237-1295),巴邻氏,蒙古族人,生长于西亚的伊儿汗国。
因入朝奏事,被元世祖留用,曾以中书左丞相任大元帅。
现仅存小令一首。
注释①金鱼:形状如鲤鱼的金符,标志官阶的一种佩饰。
②玉带:用玉装饰的官服腰带。
③罗襕:绮罗袍,元朝以丝罗制的官服。
唐诗宋词元曲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2)朝:早晨。
(3)辞:告别。
(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5)江陵:今(6)还:返回。
(7)猿:猿猴。
(8)啼:鸣、叫。
(9)住:停息。
(10)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湖北荆州市。
翻译】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
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
以为。
举:抬,仰。
【翻译】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
【翻译】壮丽落日依着绵延高山庄严退去,滔滔黄河奔着无垠东海浩荡疾流,想放眼千里万里的天外天吗?走,再上一层楼!《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