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45
第四章:多维有约束优化方法4.1概述一、多维有约束问题的数学模型机械优化设计问题绝大多数是属于多维有约束非线性规划,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式中a i、b i分别为x i的下界和上界。
在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时,虽然可以利用第三章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再加上约束的逻辑判断,使搜索点保持在可行域内逐步逼近约束最优解,但这样处理太复杂,缺乏严格的科学性。
因此,出现了一些直接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方法,其基本思路也是数值迭代法。
目前,约束优化方法虽然不如无约束优化方法那样多而完善,但对求解工程优化问题已有很多较好的方法。
二、多维有约束优化方法的分类(1)直接法直接法包括:网格法、分层降维枚举法、复合形法、随机试验法、随机方向法、可变容差法和可行方向法。
(2)间接法间接法包括:罚函数法、内点罚函数法、外点罚函数法、混合罚函数法、精确罚函数法、广义乘子法、广义简约梯度法和约束变尺度法。
直接法不需要利用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梯度,就可直接利用迭代点和目标函数值的信息来构造搜索方向。
间接法要利用目标、约束函数的梯度,其中也包括利用差分来近似梯度的应用。
很多约束优化方法是先转变成无约束优化方法来求解。
可见,无约束优化方法也是也是约束优化方法的基础。
4.2复合形法一、方法概述基本思路:在可行域中选取K个设计点(n+1≤K≤2n)作为初始复合形的顶点。
比较各顶点目标函数值的大小,去掉目标函数值最大的顶点(称最坏点),以坏点以外其余各点的中心为映射中心,用坏点的映射点替换该点,构成新的复合形顶点。
反复迭代计算,使复合形不断向最优点移动和收缩,直至收缩到复合形的顶点与形心非常接近,且满足迭代精度要求为止。
初始复合形产生的全部K个顶点必须都在可行域内。
二、初始复合形的产生复合形法是一种在可行域内收索最优点大直接解法。
(1)确定可行点作为初始复合形的第一个顶点:式中:通过调整随机数,使第一个初始点控制在可行域范围内。
(2)产生其余(K-1)个随机点。
约束最优化方法
约束最优化方法是指通过给定约束条件,寻找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约束最优化方法:
1. 拉格朗日乘子法:将约束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通过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2. 罚函数法:将约束条件转化为罚函数项,通过不断增加罚函数的权重,使目标函数逐渐逼近最优解。
3. 梯度下降法:通过迭代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沿着梯度的负方向搜索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4. 牛顿法:通过迭代计算目标函数的Hessian矩阵,使用Hessian矩阵的逆矩阵乘以梯度向量来逼近最优解。
5. 遗传算法:模拟自然界的遗传机制,通过种群迭代的方式搜索最优解。
6. 模拟退火算法:模拟物理退火过程,通过随机搜索的方式搜索最优解。
7. 蚁群算法:模拟蚂蚁觅食行为,通过模拟蚂蚁的信息素传递过程来搜索最优解。
8. 粒子群算法:模拟鸟群、鱼群等群集行为,通过模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搜索最优解。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是数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在这类问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满足一系列给定约束条件的最优解。
这类问题可以在多个领域中找到应用,包括经济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
在解决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时,我们需要首先定义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可以是一个需要最小化或最大化的数值指标。
我们需要确定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能是等式或不等式。
约束条件反映了问题的实际限制,我们需要在满足这些限制的情况下找到最优解。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
这种方法基于拉格朗日函数的最优性条件,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来将约束条件融入目标函数中。
通过对拉格朗日函数进行求导,并解方程组可以找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优解。
在实践中,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可能会面临多个挑战。
问题的约束条件可能会很复杂,涉及多个变量和多个限制。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数学工具和技巧。
问题的目标函数可能是非线性的,这使得求解过程更加复杂。
有时候问题可能会存在多个局部最优解,而不是一个全局最优解。
这就需要使用适当的算法来寻找全局最优解。
解决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在理论上,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优化问题的深入洞察和数学分析的机会。
在应用上,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优化资源分配、最大化利润、降低成本等。
在工程领域中,我们可以使用最优化方法来设计高效的电路、最小化材料使用或最大化系统性能。
在总结上述讨论时,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是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的问题。
通过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其他数学工具,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找到最优解。
尽管这类问题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我们可以在不同领域中做出更优化的决策,实现更有效的资源利用和更优秀的结果。
参考文献:1. Nocedal, J., & Wright, S. J. (2006). Numerical optimizatio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 Boyd, S., & Vandenberghe, L. (2004). Convex optim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 Bazaraa, M. S., Sherali, H. D., & Shetty, C. M. (2013). Nonlinear programming: theory and algorithms. John Wiley & Sons.个人观点和理解: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 非线性规划教学重点:凸规划及其性质,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及最速下降法,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及简约梯度法。
教学难点: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最优性条件。
教学课时:24学时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在详细讲解各种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例题,给学生以具体的认识,再通过大量习题加以巩固,也可以应用软件包解决一些问题。
第一节 基本概念教学重点: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引入,非线性方法概述。
教学难点:无。
教学课时:2学时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通过具体问题引入非线性规划模型,在具体讲述非线性规划方法的求解难题。
1、非线性规划问题举例例1 曲线最优拟合问题已知某物体的温度ϕ 与时间t 之间有如下形式的经验函数关系:312c t c c t e φ=++ (*)其中1c ,2c ,3c 是待定参数。
现通过测试获得n 组ϕ与t 之间的实验数据),(i i t ϕ,i=1,2,…,n 。
试确定参数1c ,2c ,3c ,使理论曲线(*)尽可能地与n 个测试点),(i i t ϕ拟合。
∑=++-n 1i 221)]([ min 3i t c i i e t c c ϕ例 2 构件容积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规划模型:⎪⎪⎩⎪⎪⎨⎧≥≥=++++=0,0 2 ..)3/1( max 212121222211221x x S x x x x a x x t s x x a V ππππ基本概念设n T n R x x x ∈=),...,(1,R R q j x h p i x g x f n j i :,...,1),(;,...,1),();(==,如下的数学模型称为数学规划(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P):⎪⎩⎪⎨⎧===≤q j x h p i x g t s x f j i ,...,1,0)( ,...,1,0)( ..)( min约束集或可行域X x ∈∀ MP 的可行解或可行点MP 中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中至少有一个不是x 的线性函数,称(MP)为非线性规划令 T p x g x g x g ))(),...,(()(1=T p x h x h x h ))(),...,(()(1=,其中,q n p n R R h R R g :,:,那么(MP )可简记为⎪⎩⎪⎨⎧≤≤ 0)( 0 ..)( min x h g(x)t s x f 或者 )(min x f X x ∈ 当p=0,q=0时,称为无约束非线性规划或者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等式约束优化问题是一类重要的数学问题。
它的求解方法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机器学习、运筹学、经济学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方法。
一、拉格朗日乘数法拉格朗日乘数法是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经典方法之一。
设等式约束为f(x)=0,目标函数为g(x),则拉格朗日函数为:L(x,λ)=g(x)+λf(x)其中,λ称为拉格朗日乘子。
根据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原理,若x*为最优解,则存在一个λ*使得L(x*,λ*)取最小值。
我们可以通过对L(x,λ)求偏导数,然后令它们等于0,得到x*和λ*的值。
具体来说,求解过程如下:1. 求g(x)的梯度,令其等于λf(x)的梯度,即:∇g(x*)=λ*∇f(x*)2. 求f(x)的值,令其等于0,即:f(x*)=03. 代入公式,解出λ*。
4. 代入公式,解出x*。
值得注意的是,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前提是强可行性条件成立,即在f(x)=0的前提下,g(x)的最小值存在。
二、牛顿法牛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方法。
它的思路是利用二阶导数信息迭代地逼近最优解。
具体来说,求解过程如下:1. 初始化x0。
2. 计算g(x)和f(x)的一阶和二阶导数。
3. 利用二阶导数信息,优化一个二次模型,即:min{g(x)+∇g(x0)(x-x0)+1/2(x-x0)^TH(x-x0)} s.t. f(x)=0其中H是目标函数g(x)的海塞矩阵。
4. 求解约束最小二乘问题的解x*,即为下一轮的迭代结果。
5. 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
若满足,则停止迭代,输出结果。
否则,返回第2步。
牛顿法比拉格朗日乘数法更加高效,但是它不保证每次迭代都能收敛到最优解。
三、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是一种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黑箱算法。
其主要思路是将目标函数g(x)的二次型模型转化为约束最小二乘问题。
这个约束最小二乘问题可以通过牛顿法来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