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梁灿彬)第一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151
电磁学第三版(梁灿彬)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一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思考题1.1答案: (1) ×,正的试探电荷; (2) √ ;(3)× 在无外场是,球面上E⃗ 大小相等。
1.2 答案: 利用对称性分析,垂直轴的分量相互抵消。
1.3答案:(1)× 没有净电荷 ;(2)×; (3)×;(4)√;(5)×;(6)×;(7)×。
1.4答案:无外场时,对球外而言是正确的。
1.5答案:(1)无关 (2) 有关 (3)不能(导体球)、可以(介质球)。
场强叠加原理应用到有导体的问题时,要注意,带电导体单独存在时,有一种电荷分布,它们会产生一种电场;n 个带电导体放在一起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这时,应用叠加原理应将各个导体发生变化的电荷分布“冻结”起来,然后以“冻结”的电荷分布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电场进行叠加。
1.6答案:(a 图) 能 ,叠加法(补偿法); (b 图) 不能 。
1.7答案:222121q q φφφφεε-==+,;113131+ -q q φφφφεε==,;134410+0 -q φφφφε==,。
1.8答案:(1)× ;(2)×; (3)×;(4)×;(5)√;(6)×。
1.9答案:n VE en∂=-∂ ,例如匀强电场;E 大,电势的变化率就大,并非一定121122010101.+.=4424R q E dl E dl rR R R πεπεπεπε∞⎝⎰⎰.0E dl =,0n VE e n∂=-=∂。
1.14证明:设s 面上有场强平行于分量,补上另一半球后球内各点的总场强应为零,可见s 面上不能有场强的平行分量,s 面上只有场强垂直分量,故s 面上应为等势面。
习题1.2.1解:(1)设一个电量为q 1,则q 2=4q 1,由公式12204q q F r πε=可以得到: ()2122041.64 5.010q πε-=⨯解之得: q 1=±3.3×10−7(C), q 2=1.33× 10−6(C) (2)当r=0.1时,所受排斥力为:12204q q F r πε==0.4(N ) 1.2.2解:设其中一个电荷电量为q ,则另一个电荷电量为Q -q ,由库仑力 ()2q Q q F k r -= 可知,当()220dF k Q q dq r =-=,即:2Qq = 时两电荷间的斥力最大,所以两者电量均为2Q。
继续缅怀梁老师!电磁学精简版笔记(第1章~第4章)Chapter 1. 真空中的静电场(1) 电荷守恒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并且物体所带电荷量是量子化的,最小的一份电量是质子或电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
Dirac 提出了描述电子运动且满足相对论不变性的波动方程,以及预言了电荷对称性。
事实上对于一个孤立系统而言,电荷总量是守恒的。
(2) Coulomb 定律Coulomb 扭秤的扭转角度与力矩成正比,即在力臂固定的条件下是与作用力大小成正比,由此得到Coulomb 定律,其中,且Coulomb 定律适用于尺度为零的点电荷且近似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点电荷。
(3) 叠加原理将带电体分割为多个电荷元,而电荷体密度定义为,设为某个点电荷的位置矢量,则指定带电体对该点电荷的作用力为,同理可以得到带电体系之间的作用力。
(4) 电场强度根据试探电荷的受力可以定义电场强度为,从而得到点电荷的电场强度为,然后通过电场叠加原理和微积分运算求得各种情形下的电场强度分布。
电场是一种物质,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电场传递,是低速度情形的近距作用。
而在静电学中,近距作用与超距作用不作区分。
(5) 静电场的 Gauss 定理静电场关于通量的定理称为 Gauss 定理,Gauss 定理指出,任意封闭曲面的电通量等于曲面内部电荷总和除以,即。
Gauss 定理来自Coulomb 定律且适用于任意电场,可以解决一维对称性的静电学问题,但是 Gauss 定理却没有反映静电场是保守力场的特性。
(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静电场关于环量的定理称为环路定理,静电场的环量为,静电场是保守力场,做功与路径无关。
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即为场强方向,密度与电场强度大小成正比。
(7)电势由于静电场是保守力场,故存在势函数,于是将电场力做的功定义为电势能的减少,其中是粒子的电势能,选定势能零点后就可以确定电势能的绝对值。
如果约定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则定义电势差,故带电量的点电荷在某处产生的电势为。
第一章静电场的基本规律本章首先介绍了电荷的基本概念,从实验事实出发,给出了库仑定律和叠加原理;从库仑定律和叠加原理出发,引入电场强度定义,证明了静电场的两个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举例说明了场强和电势的计算方法。
本章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点电荷、电场强度、电通量、电势等基本概念。
2、正确理解:两个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两个定理:(高斯定理,环路定理);两个叠加原理:(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电势叠加原理)。
3、掌握场强的三中计算方法:叠加法,高斯定理法,电势梯度法。
电势的两种计算方法:场强积分法,电势叠加法§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一、两种电荷早在公元前六百年,人们就发现用毛皮磨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纸片等轻小物体。
后来发现,用毛皮或丝绸磨擦后的玻璃棒、火漆棒、硬橡胶棒等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表明经磨擦后的棒下入了一种特别的状态,将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带电体,并说它们带有电荷,英文中el ect ric ity(电)就是从希腊字ele ctr on(琥珀)而来。
1、电荷的种类:电荷有两种,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Be nja min F ran kli n 1706-1790)首先以正电荷、负电荷的名称来区分两种电荷,这种命名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一种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另一种与毛皮磨擦过的火漆棒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现在我们知道在原子内部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由于正负电荷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2、电荷的检验、验电器利用同性相斥的现象可制成验电器,它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电荷间的作用: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
4、物体按导电性的分类,电荷的传递由日常生活,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物体都允许电荷通过。
允许电荷通过的物体叫导体。
不允许电荷通过的物体叫电绝缘体(或电介质)。
《电磁学》教案一、教学目的与任务电磁学是物理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现代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全面系统地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2)具有独立分析、处理和讲授中学物理电磁学课程的能力;(3)了解电磁学的发展概况、实际应用和最新成就;(4)进一步提高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科学素质。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教案是根据教育部1991年颁布的物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前全国和我校的实际而制定的。
(2)对于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除按系上修订的将交流电一章放在电工学以外,其余章节全部讲授。
一般不能随意增减变更,确有特殊情况,也必须经过校、系批准,方可变动。
(3)教学中,严格地按照教案的设计,将讲授课、习题课和课堂演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基本方式:电磁学是物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因此其教学方式应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同时必须注意将习题课、辅导答疑课、实验课及课堂演示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梁灿彬等.电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1)赵凯华等.电磁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梁绍荣等.普通物理学——电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陈鹏万.电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贾起民.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五、教学内容(分章节编写)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电磁学的研究对象、发展简史和知识体系。
(2)熟悉电磁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1)研究对象(2)发展简史(3)知识体系(4)学习方法与要求(三)教材分析电磁学就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以及物质的电学和磁学性质的科学。
电磁学的知识和应用范及摩擦生热、光的本质等等的研究,都是以电磁相互作用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