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静电场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12.50 KB
- 文档页数:63
第⼀章静电场的基本规律第⼀章静电场的基本规律本章⾸先介绍了电荷的基本概念,从实验事实出发,给出了库仑定律和叠加原理;从库仑定律和叠加原理出发,引⼊电场强度定义,证明了静电场的两个基本定理——⾼斯定理和环路定理;举例说明了场强和电势的计算⽅法。
本章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点电荷、电场强度、电通量、电势等基本概念。
2、正确理解:两个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两个定理:(⾼斯定理,环路定理);两个叠加原理:(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电势叠加原理)。
3、掌握场强的三中计算⽅法:叠加法,⾼斯定理法,电势梯度法。
电势的两种计算⽅法:场强积分法,电势叠加法§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两种电荷早在公元前六百年,⼈们就发现⽤⽑⽪磨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纸⽚等轻⼩物体。
后来发现,⽤⽑⽪或丝绸磨擦后的玻璃棒、⽕漆棒、硬橡胶棒等都能吸引轻⼩物体,这表明经磨擦后的棒下⼊了⼀种特别的状态,将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带电体,并说它们带有电荷,英⽂中el ect ric ity(电)就是从希腊字ele ctr on(琥珀)⽽来。
1、电荷的种类:电荷有两种,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Be nja min F ran kli n 1706-1790)⾸先以正电荷、负电荷的名称来区分两种电荷,这种命名法⼀直延续到现在。
⾃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种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另⼀种与⽑⽪磨擦过的⽕漆棒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现在我们知道在原⼦内部质⼦带正电荷,电⼦带负电荷,中⼦不带电,由于正负电荷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对外不显电性。
2、电荷的检验、验电器利⽤同性相斥的现象可制成验电器,它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电荷间的作⽤: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吸引。
4、物体按导电性的分类,电荷的传递由⽇常⽣活,我们知道,并⾮所有物体都允许电荷通过。
允许电荷通过的物体叫导体。
不允许电荷通过的物体叫电绝缘体(或电介质)。